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15页,8800字左右.
任务书.doc
外文翻译.doc
外文翻译封面.doc
封面.doc
封面文献综述.doc
开题报告.doc
文献综述.doc
设计说明书.doc
诚信承诺书.doc
图纸:
A0-总装配图.dwg
A1-夹持器.dwg
A1-斜块.dwg
A3-弹簧零件图.dwg
A3-滑轮支架零件图.dwg
A3-螺杆.dwg
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滚柱夹持式自动传送装置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毕业设计主要内容:
传送装置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形式不可言喻的,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滚柱夹持式自动传送装置的结构确定。具体设计的内容有滚柱式夹持器,大弹簧,斜块,滑轮及滑动装置等。
二、毕业设计要求:
1. 传送20厘米左右宽的部件。
2. 机构具备强度合理,耐用性。
3. 机构的经济性。
4. 各部件根据要求分开锻造。
5. 总体结构简单合理。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参考资料:
(1)濮良贵.机械设计.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泽远,王金主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3)席伟光.杨光,李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5)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6)机械设计工艺人员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7)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吕仲文,机械创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周明衡,联轴器选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工业装备与信息工程出版中心.2001
(10)孟宪源,现代机构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1)詹启贤,自动机械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12)机床设计手册编写组,机床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完成一套滚柱夹持式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
确定装置各项参数及改进后结构进行校核
绘制结构装配图和零件图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序号 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安排 备注
1 调查研究 查文献资料 2011.12.1~2011.12.15
2 翻译外文资料,写开题报告 2011.12.15~2011.12.31
3 撰写文献综述 2012.1.1~2012.1.20
4 学习软件,撰写论文 2012.1.21~2012.4.15
5 准备论文答辩 2012.5.5~2012.5.24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滚柱夹持式自动送料装置
研究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在我国和国外的生产和研究中,自动送料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在这些产品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日本的RF20SD-OR11机械手送料装置与冲床做成一体,从横向(侧面)送料,结构复杂,装配、制造、维修困难,价格昂贵,又不适合于我国冲床的纵向送料的要求。RF20SD—OR11的结构由冲床上的曲轴输出轴.通过花键轴伸缩,球头节部件联接机械手齿轮, 由伞齿轮、圆柱齿轮、齿条、凸轮、拨叉、丝杆等一系列传动件使机械手的夹爪作伸缩、升降、夹紧、松开等与冲床节拍相同的动作来完成送料,另设一套独立驱动可移式输送机,通过隔料机构将工件输送至预定位置,这样一套机构的配置仅局限于日本设备,不能应用于国产冲床。国内有的送料机构由冲床工作台通过连杆弹簧驱动滑块在滑道上水平滑动,将斜道上下来的料,通过隔料机构推到模具中心,并联动打板将冲好的料拨掉,往复运动的一整套机构比较简单, 无输送机构,联动可靠,制造容易。但机械手不能将料提升、夹紧,料道倾斜放置靠料自重滑下,如规格重量变动,则料道上工件下滑速度不一致,易产生叠料,推料机构役有将料夹紧,定位不正,增加废品率,使用也不安全。
现在要求设计自动送料机构,实现自动送料,消除积累误差,同时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目前在生产中还是采用手工模式,即是一人看一台机器,人工送料,这种生产模式生产效率很低,既浪费劳动力也会让工人很疲倦,而且人工送料会产生累积误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生产成本,结合国内外送料机构的特点,采用夹持器自动送料装置,设计了具有推广意义的自动送料机。
进度安排:
12月10日—12日 熟悉题目,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12月21日—31日 进行外文资料翻译,撰写文献综述
1月21日—3月6日 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的撰写阶段
3月9日—3月31日 完成毕业设计雏形
4月1日—4月15日 中期检查阶段
4月20日前 完成毕业设计的写作
4月28日 提交论文终稿给指导教师
5月5日—5月24日 答辩与成绩评定阶段
毕业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濮良贵.机械设计.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泽远,王金主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3)席伟光.杨光,李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5)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6)机械设计工艺人员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7)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吕仲文,机械创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周明衡,联轴器选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工业装备与信息工程出版中心.2001
(10)孟宪源,现代机构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1)詹启贤,自动机械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12)机床设计手册编写组,机床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摘 要
随着自动化、半自动化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普及 深入,自动送料装置作为生产线一个不可缺少的 环节,对其结构、噪音、工作原理、输送精度及 控制难易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 振动送料装置已不能满足要求。对滚柱夹持式自动送料机更是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使其工作更平稳,更快捷。让它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更简单的操作方式并达到高效率的生产状态。本次设计的滚柱夹持式自动传送装置是由斜块、滚柱夹持器、滑动装置、滚轮及机架构成。
本次设计的步骤是从滚柱夹持器开始入手,然后依次对传送装置的滑动置、大弹簧、滚轮及斜块进行设计和选择。其中大弹簧的选择,夹持器、滑动装置的设计最为主要,其余部分有的只是略作分析。
关键词:夹持器; 滑动装置; 弹簧; 滚轮
Abstract
As automation and a half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industry automation popularization thorough, the automatic feed unit as a production line a the essential link for the structure noise working principle and control precision conveying how easy it is to put forward a higher request, the traditional vibration feed unit already cannot satisfy requirement of roller clamping type automatic assembly is to carry on a various improvement, make it work more stable and more quickly and let it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is more simple and efficient way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sign of roller of state holding typ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evice is a inclined piece of roller grippers slide device roller and frame composition.
This design steps starts from roller grippers, which in turn to transfer units of the slide device big spring roller and inclined piece of design and choose one big spring choice, grippers slide device design most major, and the rest of you just slightly analysis.
Keywords: Grippers; slide device; spring; the roller
目 录
1 绪论 - 1 -
1.1 课题的背景 - 1 -
1.2 课题的意义 - 2 -
2 两种典型的送料机构 - 2 -
2.1气动送料机 - 2 -
2.2 利用机械手自动送料 - 3 -
3 课题方案的确定 - 5 -
3.1 课题设计方案 - 5 -
3.2 系统的机构示意图 - 6 -
3.3 系统的工作原理 - 6 -
3.3.1轴承的种类 - 7 -
3.3.2轴承的选择 - 7 -
3.3.3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区别 - 8 -
3.4螺钉及螺母的选择 - 8 -
4 滚柱夹持器和滑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 9 -
4.1 滚柱夹持器的特点 - 9 -
4.2 滚柱夹持器的计算 - 10 -
4.2.1 夹持器弹簧的确定 - 10 -
4.2.2夹持器部件确定 - 10 -
4.3 滑动装置及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 - 11 -
5 粗糙度的确定 - 12 -
6 润滑 - 13 -
7 设备的维护 - 14 -
7.1 保养和维护 - 14 -
结束语 - 15 -
参考文献 - 16 -
致 谢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