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讲》期末试题.doc_第1页
《唐诗宋词选讲》期末试题.doc_第2页
《唐诗宋词选讲》期末试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唐诗宋词选讲期末试题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得 分题 号 一得 分1、 单项选择(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征帆去棹(zho)痉(jng)挛 笑靥(y) 物阜(f)民安B低绮(y)户诤(zhng)友 蹊(q)跷 羽扇纶(gun)巾C滂(png)沱 摈(bng)弃 聒(gu)噪 悄(qio)然无声D荠麦 (j) 怆然(p) 酝酿(ning) 憔(jio)悴损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 经典 寒蝉凄切 嬉嬉钓叟莲娃B阑干 遐思 暮霭沉沉 对此漫嗟荣辱C妩媚 寒蛩 良晨美景 回首向来萧瑟处D豆蔻 感慨 落日熔金 休说鲈鱼堪脍3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人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纵豆蔻辞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A/ B/ C/ D/4对下列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马调车香满路”描述了有钱人家的奢侈糜烂、寻欢作乐的生活。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一句从各个角度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C“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表现了元宵欢娱、彻夜歌舞的热闹景象。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世称柳屯田。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B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诗、词和散文都是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词有东坡乐府。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工诗,能文,词的成就最大,被称为“易安体”,风格婉约。有漱玉词。D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兼有清丽、婉约之作,如他的青玉案元夕就是一首婉约风格的作品。有稼轩长短句。题 号 二得 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蓣。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黄鸟,即黄莺。绿蓣,指水中浮萍。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淑气:温和之气。(1)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4分)答: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 (3)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 ,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是(4分) 答 (4)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分)答题 号 三得 分三、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阚:皇宫。西京:长安。 龙城:泛指敌要塞。 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以从军行为题的诗很多,例如 写的从军行,首句是 , 。 (2分) (2)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4分)答: (3)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4)开头两句写边报传来,激发了志士的情感,请各用一句话简评诗中“照”和“自”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答:“照”字 “自”字 (5)简要赏析“雪暗”和“风多”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分)答: (6)这首诗采用了跳跃式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再跳到又一个典型场景。这样的结构安排至少有哪两方面的作用?(2分)题 号 四得 分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意象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5分)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3分)(2)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3分)题 号 五得 分五、阅读辛弃疾丑奴儿,完成题目。(2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字。(4)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4) 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4) (1)辛弃疾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与北宋的 被后世称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又因为他和 都是山东济南人,所以史称济南二安。(4分) (2)有人说上下两阙中的愁不是一个愁,你是否同意?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4分)(3)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分)题 号 六得 分六、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呜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