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年季戊四醇行业研究报告目 录前 言2第一章 季戊四醇行业发展的背景4第一节 季戊四醇行业简介5第二节 2009-2010年宏观经济环境6第三节 2009-2010年产业政策环境10第四节 2009-2010年季戊四醇行业技术现状12第二章 季戊四醇行业供给状况14第一节国际季戊四醇生产能力及变化14第二节国内季戊四醇生产能力及变化16第三节季戊四醇产品供给价格及其变化17第四节季戊四醇上游产业分析20第五节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27第三章 季戊四醇行业需求状况28第一节总体需求分析29第二节各种类产品历史需求29第三节影响季戊四醇行业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31第四节需求结构展望31第五节下游产业发展状况33第四章 季戊四醇进出口分析51第一节行业进出口规模(数量与金额)及变化51第二节行业进出口来源、去向变化52第三节产品进出口价格及变化55第四节季戊四醇出口企业情况56第五节影响季戊四醇行业进出口的主要因素57第六节进出口发展趋势57第五章 季戊四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58第一节季戊四醇行业历史竞争格局综述58第二节季戊四醇行业国际竞争者的影响58第三节影响竞争格局的因素59第四节竞争格局的发展趋势59第五节主要企业分析60一、湖北宜化股份有限公司分析60二、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分析67第六章 季戊四醇行业及市场发展趋势75第一节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动态75第二节国市内场发展趋势动态75第三节产品技术发展趋势76第七章 2007-2010年季戊四醇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展望76第一节 季戊四醇行业投资机会76第二节 2009-2010年季戊四醇行业投资风险展望78第八章 2009-2010年季戊四醇行业企业经营战略建议81第一节 2009-2010年季戊四醇行业企业的标竿管理81第二节 2009-2010年季戊四醇行业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83前 言季戊四醇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主要用来生产醇酸树脂,合成润滑油及其添加剂用脂肪酸酯,松香酯及妥儿油酯,炸药,聚醚多元醇生产的起始剂等。季戊四醇产品一般包括单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和三季戊四醇。自2006年以来,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及下游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上游原料的不涨,国内季戊四醇市场情况较好,价格也逐步上扬,工业级从06年初的约8000元/吨开始上涨,到2008年上半年达到11000多元/吨,98级从当初的9000多元/吨涨到13000元/吨。但由于季戊四醇生产的盲目发展,无序建设,造成国内季戊四醇产能严重过剩;2008年下半年至今,季戊四醇价格从高位跌落,截止2009年6月,98级季戊四醇价格已回落至7500元/吨左右。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球季戊四醇需求量约为45万吨/年,而国内季戊四醇产能已超过了35万吨,产量也已达世界年需求量的一半以上。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经济的理性调整,季戊四醇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价格混乱、下跌迅猛。目前普通工业级季戊四醇(含量8893)价格已从最高时的11000多元/吨下跌到约8000元/吨,较上半年跌幅已达2030,高纯度季戊四醇(含量98以上)价格较上半年跌幅也达15左右,而且仍有继续下跌的趋势。目前季戊四醇行业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行业集中度低、发展无序、抗风险能力差。国内季戊四醇产业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发展,产能扩张较快,但整个行业集中度仍较低,除湖北宜化产能上10万吨以上外,多数企业产能仅12吨的规模,且大都为民营企业,由此造成整个行业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行业景气时,盲目投资,造成产能扩张过快,严重过剩;行业进入下降周期时,均争相压价,竞争无序。2产品质量和技术仍需提高。国内季戊四醇行业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所差距。目前国外多采取连续法生产,产品品质好,能耗较低。国内除云天化采用连续化生产方式,能直接生产出98级外,其它企业均为间隙式生产方式,98级产品须经二次提纯制得,能耗相对较高。另外,在表面活性剂、抗氧剂、医药等应用领域,国产季戊四醇与国外高质量产品相比仍有不足,还不能替代。3行业进入门坎低,产能过剩严重。近年来国内已完全掌握了季戊四醇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制造技术,使得行业进入门坎大幅度降低,伴随国内经济和出口形势的良好发展,以及国内民间资本的充裕,促使了季戊四醇产能的大幅扩张,现国内产能已达到了38万吨/年左右,而全球的需求量仅约45万吨/年,国内年用量约15万吨。本文对季戊四醇行业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整个行业的状况进行剖析,力争将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展示出来。第一章 季戊四醇行业发展的背景第一节 季戊四醇行业简介一、 季戊四醇简介季戊四醇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主要用来生产醇酸树脂,合成润滑油及其添加剂用脂肪酸酯,松香酯及妥儿油酯,炸药,聚醚多元醇生产的起始剂等。季戊四醇产品一般包括单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和三季戊四醇。季戊四醇其他名称:四羟甲基甲烷英文名称:Pentaerythritol;Tetramethylolmethane;PE分子式:C5H12O4结构式:C(CH2OH)4分子量:136.15,CAS号:115-77-5。季戊四醇化学名称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是一种典型的新戊基结构的四元醇,具有多元醇的典型化学性质,可以进行多元醇所能参与的各种反应,如硝化、氧化、醚化、酯化、卤代等。外观为白色粉末状结晶,可溶于乙醇、甘油、乙二醇、甲酰胺、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石油醚等。二、 季戊四醇用途季戊四醇是石油、化工、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可用于制造合成性干油,加入季戊四醇的油可提高光亮度、耐热性、还可制造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石油抗冻添加剂、季戊四醇环氧树脂、氯化聚醚工程材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漆料工业,对于发展石油、化工、轻工业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季戊四醇主要用于醇酸树脂涂料、合成润滑油、松香酯、季戊四醇硝酸酯等,也在多种场合代替甘油使用,特别是生产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季戊四醇产品一般包括单季戊四醇(PE)、双季戊四醇(DPE)和三季戊四醇(TPE),不同级别产品用途有所不同,一般上认为双和三季戊四醇是系列产品的高档产品,主要用于合成高档涂料和润滑油。三、 季戊四醇行业特征(一)季戊四醇下游的醇酸树脂、油墨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建筑装潢所需涂料也大幅增长,从而拉动了需求。(二)季戊四醇主要替代品甘油近几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季戊四醇成本大幅降低。随着甘油使用比例下降,季戊四醇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三)随着科技发展季戊四醇正在其他许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合成纤维用纺丝油剂,医药等领域。第二节 2009-2010年宏观经济环境一、 世界经济环境分析自两年前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在金融杠杆效应的影响下,次贷危机被放大,并最终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随后,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及全世界蔓延,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品需求萎靡,全球钢厂集体减产,汽车巨头风雨飘摇,各大企业亏损巨大,裁员如潮,西方各国失业率不断上升,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已经出现衰退,世界经济深陷经济危机漩涡。当前世界经济主要有以下特点:1. 发达国家陷入衰退,新兴国家经济减速目前,发达国家经济陷入全面衰退,这是是战后首次整体性负增长。2008年下半年,英国、欧元区、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已经出现技术性衰退,2009年七国集团经济将无一幸免。据经合组织(OECD)预测,2008年其成员国经济增长率将降为1.4%,2009年为负0.4%,收缩程度接近上世纪8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正滑向深度衰退,金融机构大量倒闭,汽车业面临破产危机,失业率攀升至6.7%(11月),私人消费下降3.7%(第三季度),住房投资持续三年下降,企业投资负增长。由次贷危机衍生而成的金融危机已沉重打击美国的实体经济,信贷紧缺,资产缩水,惜贷惜购。当前,美国经济面临深度调整,难度之大不亚于上世纪第一次石油危机,当时难于产业结构调整,现在则为金融资产泡沫破灭后的经济结构调整。OECD估计美国经济2008年第四季度将下降2.8%,全年增长为1.4%,但其2009年为负0.9%,为26年来最大跌幅。从增长速度看,发达国家经济将经历二战后第一次年度负增长,联合国预测2009年发达国家经济将整体衰退0.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6%;从下滑幅度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下滑幅度均将达到2.9个百分点;从周期调整看,本次经济周期比2001年和1998年严重,可能轻于上世纪90年代初和80年代1991年和198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1.4%和0.9%,调整期持续四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困境,给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如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也带来了不利影响。西方的麻烦向东方扩散,使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形势放缓,股市也普遍低迷,制造业活动和出口呈现下滑趋势。虽然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2009年一季度有所好转,经济状况有止跌企稳的迹象,但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 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全球贸易额锐减2008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谓“上蹿下跳”。自年初至6月底,全球初级产品价格上涨29%,创35年来最高记录,7月受金融危机影响则急转直下,一月内下挫10.5%,创28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尤其是石油价格由2007年底的95美元/桶飙升至2008年中的147.27美元/桶(7月11日),暴涨55%,最近则跌100美元/桶,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超过60%,其涨跌幅度之大史无前例。 商品价格涨跌直接影响国际海运价格起伏。据OECD统计,反映海运价格的波罗的海干货指数由去年底的不足6000点猛涨到年中的12000点后暴跌至目前的不足1000点,同样史无前例。 2008年全球进出口贸易排名处于前20位的各大经济体与上年基本情况十分相似,德国以1.47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蝉联世界第一,中国以1.43万亿美元排列第二,美国以1.30万亿美元位居第三。与2007年相比,虽然这三个国家去年在进出口总额上都略有增长,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股票和房产价格急跌,巨额财富蒸发,资金紧缩、流动性不足导致需求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进口减少,所以其贸易下滑严重。据WTO预测报告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需求大幅减少,全球贸易将迎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衰退。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贸易额将下降9%,为过去65年间最大跌幅,也是自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世界贸易负增长。二、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1. 当前经济形势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年初冰雪灾害、5月汶川地震;股市暴跌、房价暴跌,国内经济形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奥运经济的刺激似乎并不能拉动国内经济的大幅增长。9月份爆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也将中国卷入到全球经济衰退的浪潮,欧美发达国家增长大幅放缓,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金融体系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强。在这种形势下,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大幅度萎缩,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依靠出口拉动的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各行业出现库存增加、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局面。据相关部门统计,沿海地区以出口为主要业务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已经倒闭了近三分之一。而金融风暴的影响正由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蔓延。总体上看,09年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从刚刚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968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9077亿元,增长7.4%。2. 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望出现新一轮增长期由美国次贷危及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比如,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等,次贷危机之后,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让中国经济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从整个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信贷增长情况。大量的信贷增长,尽管有一部分在银行体系内循环,但是当这些钱在整个快速流动的时候,对整个经济走出下行的风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整个经济指数正在快速地增长。企业家在继库存化之后开始逐渐地进行投资,开始购买各种各样的需要的金融产品。 三是出口订单情况。尽管出口下降达到了,但是出口的订单指数最近上升比较快,整个经济呈现重新复苏的迹象。第三节 2009-2010年产业政策环境1. 国家“十一五”产业政策的影响“节能、降耗、减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数据硬指标之一,具体目标为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落实在化工行业上,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在2006年已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电石行业结构调整有关意见的通知,严格控制新上电石项目,压缩耗电高的行业。另外,对于其他高污染、高耗能的小化工厂国家也正在进行专项治理,目前已初见成效。2. 加入WTO后竞争加剧加入WTO以后,季戊四醇行业也将面临进口产品的竞争。一方面发达国家生产企业技术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好,纯度高;另一方面部分国家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进口产品质量好价格低的优势在近几年内将逐步得到体现。3. 产业调整速度加快2006年11月底,我国正式发布了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要在2007年及以后将得到更为有效的贯彻实施。该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5年化工行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包括重点骨干企业达到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突破3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自行研制58套大型成套化工装备,精细化工产值率达到48%左右、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0%,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达到1.5%,并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这一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将有利于我国加快淘汰高消耗、高能耗的落后工艺和技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相信那些具备较高技术壁垒、注重技术工艺不断改进提高、倡导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将在中国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中获得持续成长。第四节 2009-2010年季戊四醇行业技术现状l 连续法合成工艺国外季戊四醇生产已逐渐转向以连续法工艺为,包括连续法合成、多效连续蒸发、连续结晶分离、连续干燥包装等。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化,使得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日本、意大利、捷克、西班牙等国对连续法合成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多数厂家均采用连续法生产工艺。日本、捷克的连续合成工艺为:反应体系由6个左右的串联反应器组成,每个反应器由混合段、冷却段和反应段组成,反应段的长径比约为7,将甲醛和碱连续送入第一个反应器的混合段,然后依次流经各反应器,乙醛分别由每个反应器的混合段进入(乙醛添加量各反应器依次递减),反应混合物在每个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为530min,最后一个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可以是30-60rain。该工艺已实现工业化,收率可达95以上。l 电渗析法分离甲酸钠和季戊四醇工艺电渗析是一种在电场作用下使溶液中的离子选择性地透过而使产品得以提纯的一种分离工艺。电渗析装置由交替排列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选择性透过膜分隔成的阳极室、一系列交替相间的浓缩室和稀释室以及阴极室构成。在阳极室和阴极室加人导电液并不断循环。经精馏除去甲醛后的浓缩液用母液稀释到季戊四醇含量为10%左右,将溶液加热到50-80,在电流密度为500-800A/m2的条件下进行电渗析,浓缩的甲酸钠溶液不停地从浓缩室排出,经过提纯的季戊四醇溶液不断地从稀释室的另一端排出。提纯后的季戊四醇和甲酸钠溶液可通过蒸发、结晶和过滤得到甲酸钠含量小于0.01%的季戊四醇和有机物含量很低的高纯度甲酸钠产品。l 高纯度单季戊四醇生产工艺国外季戊四醇产品品种多,规格全,高、中、低档次均有,除普通的工业季戊四醇产品外,还有高纯度单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和三季戊四醇等产品。其中高纯度单季戊四醇占有相当的比例。高纯度单季戊四醇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采用高甲醛配比的连续合成工艺,反应过程中实际甲醛乙醛配比可为10-15,从而保证了单季戊四醇的高选择性;采用酸性条件下加压水解工艺,使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季戊四醇缩醛类分解;将粗品季戊四醇溶液经过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甲酸钠等杂质、重结晶除去多季戊四醇等副产品后,可得到含量达98的高纯度季戊四醇。l 有机溶剂萃取回收甲酸钠工艺国外母液回收大多采用异丁醇等有机溶剂萃取回收甲酸钠。其工艺为:经预热后的母液与有机溶剂在萃取槽中逆流接触,季戊四醇等有机物被萃取出来,萃取相经去离子塔除去微量钠离子,然后进入溶剂蒸发器中蒸发回收有机溶剂,从蒸发器底部排出的萃取相用泵送去焚烧。萃余相进入甲酸钠蒸发器,经浓缩后的甲酸钠溶液送人结晶系统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结晶,然后送至分离系统,离心分离出来的甲酸钠经干燥得到甲酸钠成品,母液返回季戊四醇结晶工段。l 催化加氢法合成季戊四醇工艺该工艺是在很低的碱配比条件下(通常控制在0.2-0.3kmolkmol乙醛,以尽量抑制康尼查罗反应的发生),将主产物为三羟甲基乙醛的缩合液在29.4-98.1kPa(表压)下用闪蒸法脱除甲醛并加以回收,所得不含甲醛的缩合液在镍系催化剂下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得到季戊四醇。该方法镍系催化剂可长期使用,而且由于缩合液中甲酸盐含量极低,很容易制得高纯度的季戊四醇。第二章 季戊四醇行业供给状况第一节 国际季戊四醇生产能力及变化目前全世界季戊四醇的总生产能力约为61万吨/年,产量约为45万吨/年,装置开工率约为74%。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亚洲地区,国外主要的生产厂家有瑞典Perstorp公司、西班牙Ercros公司、中国台湾李长荣化工公司、加拿大Chemcel公司、德国德固萨公司,其中瑞典的Perstorp公司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厂家,总生产能力约为10万吨/年,在美国、意大利、德国和印度都建有生产装置。从2002年起,欧洲季戊四醇的产量以年均约6%的速度萎缩,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况,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基于环保的要求,一种新型的以环保材料“生物柴油”为原料生产环氧树脂的技术,使得环氧树脂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减少了醇酸树脂的用量;(2)欧盟限制化工产品中可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VOC),尽量减少VOC和溶剂的用量。到2010年,VOC的用量将减少5倍,使得季戊四醇的用量萎缩.从区域结构看,亚洲是近年来季戊四醇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持有较高的生产和消费量,而发达国家市场相对饱和,增长日益趋缓。从产品结构看,由于高档耐高温油漆及航空润滑油、汽车润滑油工业的发展,双季、叁季产品走俏,而目前世界上产量较低,不能满足国际市场增长的需求,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季戊四醇工业新的增长点。图表:2008年世界主要季戊四醇企业产量单位:万吨/年国家或地区生产厂家产量美国Celanese3.5Hercules Incorporated2.5Perstorp polyols2.0德国Degussa AG.3.6意大利Alder SPA.0.8Perstorp SPA.3.0Polioli SPA.1.2加拿大Cehmcell2.5西班牙Polialco SA.1.5瑞典Perstorp SP. Chem. AB5.0日本广荣化学工业公司2.0三菱瓦斯化学公司2.0三井化学公司1.0中国台湾省LCY(李长荣)化学公司3.0中国大陆20合计53.6第二节 国内季戊四醇生产能力及变化近年来,随着下游产品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国外部分生产商的关停,国产季戊四醇出口快速增长,我国季戊四醇发展迅速,许多生产厂纷纷新建或改扩建生产装置,产能和产量增长迅速,装置规模和生产技术也取得较大的进步,总生产能力已达到约38万吨/年左右,去年产量约达20万吨。目前中国有季戊四醇生产厂家近30家,其中规模超过万吨级的企业主要有湖北宜化集团公司、云天化集团公司,保定化工原料厂和江苏瑞阳化工公司(原衡阳三化公司的人员和技术)等。湖北宜化公司已经具备了年产12万吨季戊四醇的生产能力,该公司购买韩国三洋化学实业公司的单季及双季戊四醇专有技术。是我国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40.0%。图表:2008年我国季戊四醇产能情况序号公司名称生产工艺产能(万吨/年)备注1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钠法间隙生产12其中含贵州3吨装置2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钠法连续生产1.23江苏瑞阳化工有限公司钠法间隙生产6江苏2万吨、内蒙3万,贵州1万吨4河南濮阳鹏程集团公司钠法间隙生产25河北保定化工原料厂钠法间隙生产26河北霸州胜芳联合化工有限公司钠法间隙生产1.57江苏三木化工有限公司钠法间隙生产28安徽金禾化工有限公司钠法间隙生产3今年刚投产9山西三维集团公司钠法间隙生产0.510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钠法间隙生产0.511濮阳市永安化工有限公司钙法间隙生产0.512中石油吉化公司钠法间隙生产0.5已停产13河北省晋州市化肥厂钠法间隙生产0.514石家庄新宇三阳实业有限公司钠法间隙生产1在建,明年投产第三节 季戊四醇产品供给价格及其变化1. 季戊四醇行业历史价格变动综述近年来国内产能的快速增长致使竞相出口压价,且不断遭受周边如印度、土耳其等国的反倾销。以2006年上半年的海关统计数据,我国进口季戊四醇均价1348美元/吨、而相应出口均价仅1115美元/吨。尽管考虑到进口高品品质因素,但20%以上的差价幅度仍属明显。与此相对应,国内季戊四醇企业近年来经营难以为继。以规模效益明显的湖北宜化为例,其季戊四醇业务毛利率自2002年达到22.79%后便伴随产品的价格走低而下滑,至2005年这一数字不足10%。持续的低价格已使国内相关中小企业已无法正常开工。进入2007年后,季戊四醇价格出现全面上扬,2007年海关数据统计显示,全年进口季戊四醇均价达到1825美元/吨,出口价格为1567美元每吨。2008年上半年,季戊四醇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但由于季戊四醇生产的盲目发展,无序建设,造成国内季戊四醇产能严重过剩;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球季戊四醇需求量约为45万吨/年,而国内季戊四醇产能已超过了35万吨,产量也已达世界年需求量的一半以上。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经济的理性调整,季戊四醇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价格混乱、下跌迅猛。目前普通工业级季戊四醇(含量8893)价格已从最高时的11000多元/吨下跌到约6500元/吨,较上半年跌幅已达3040,高纯度季戊四醇(含量98以上)价格较上半年跌幅也达30左右,而且仍有继续下跌的趋势。图表:季戊四醇历年进出口价格汇总表(美元/吨)年 份2006200720082009进口价格1348182520721682出口价格1115156717941256图表:季戊四醇历年进出口价格汇总表(美元/吨)2. 影响季戊四醇行业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总的来说,季戊四醇价格的变化主要由供求关系影响。全球季戊四醇处于一个供求平衡的状态,但是近几年,国内季戊四醇新建项目较多,尤其是低端季戊四醇产量增长较快,而需求增长缓慢,导致了低端季戊四醇供大于求,价格下跌。而高端季戊四醇仍然处于一个供求平衡的状态,价格在高位运行。3. 2009-2010年季戊四醇行业价格变动态势展望2007年,国内季戊四醇平均价格从上年的8500元/吨左右上涨到目前的14000元/吨左右,而上游原料甲醇、甲醛价格却出现回落,季戊四醇产品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世界主要的石油价格处于高位运行,截至2008年5月底,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达到了140美元,已经是处于历史性高位。受其影响,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都处于高位,因此季戊四醇原料价格也在高位运行。2008年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恶化,各种商品价格大幅下滑,季戊四醇价格也跌去30%到40%,季戊四醇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季戊四醇价格将会有所回升。第四节 季戊四醇上游产业分析1. 甲醛(1) 甲醛行业发展现状甲醛行业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其影响最直接的两个行业是房地产业和木材加工业。2008-2009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和家居业也有望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这将对甲醛市场构成明显的支撑。(一)是需求量继续稳步增加。近年来我国甲醛消费增长速度很快,由2000年的230万吨增至2007年的600万吨,年均增长10%以上。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需求增长有所放缓,预计2009年我国甲醛消费总量将达700万吨,但增长率下降5%。我国甲醛主要用于生产木材加工粘合剂,约占甲醛消费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酚醛树脂等。此外甲醛还用于生产季戊四醇、聚甲醛、乌洛托品、多聚甲醛、1,4-丁二醇和二异氰酸酯等,其中胶粘剂、聚甲醛、多聚甲醛、MDI和多元醇类是未来拉动甲醛消费增长的主要领域。2008年我国“三醛”胶粘剂消耗甲醛超过500万吨,聚甲醛超过25万吨,多聚甲醛超10万吨,季戊四醇超过25万吨,1,4-丁二醇超过18万吨,三羟甲基丙烷(TMP)超过15万吨,新戊二醇超过5万吨,MDI超过20万吨,乌洛托品20万吨左右。(二)产量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近些年来我国甲醛产量的增长率均在10%以上,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我国甲醛生产企业超过了400家,总生产能力约1200万吨/年,2008年我国甲醛总产量超过650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甲醛产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我国银法甲醛装置甲醇单耗由初期的580千克/吨降到目前470490千克/吨左右,有些已降到450千克/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09年我国的甲醛产量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产量下降5%左右,年产量将在600万吨左右。(三)受甲醇市场影响很大。甲醇对甲醛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甲醇是甲醛的主要原料,约占甲醛生产成本的80%,其价格高低及走势对甲醛生产成本影响极大;其二,从近些年甲醛及甲醇的具体价格走势看,甲醛价格受甲醇价格的影响非常大,甲醇价格涨时甲醛价格也涨,甲醇价格跌时甲醛价格也跌,并且两者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关注2009年的甲醛市场必须关注甲醇市场的动态及走势。(四)市场仍将呈现一定的区域性特征。由于市场信息的快速传递及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相比于前些年,如今甲醛市场的区域性特征有所降低,各区域市场之间的价差有所缩小。但由于甲醛受自身产品特性的限制(属有毒液体,需专用运输工具,并且价格相对不高,长途运输不合算),甲醛还是以地产地销为主,甲醛市场仍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目前来看,河北、山东等地甲醛价格相对较低,福建、重庆、东北等地价格相对较高。(2) 影响甲醛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生产成本。构成甲醛生产成本的有原料(甲醇)、电、水、催化剂、设备维护、人工及管理费用等。其中原料甲醇是最主要的生产成本,约占甲醛生产总成本的90左右。而甲醇价格已从2001年的1200元吨上涨到2008年的3200元吨,到2009年5月又跌至1800左右,价格波动较大。另外电价对甲醛生产成本也有一定影响,每生产一吨甲醛约耗电30千瓦时左右。(二)下游需求状况。甲醛最主要的下游产品为人造板,生产每立方米的中纤板需消耗甲醛130千克,所消耗甲醛占其总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14;生产每立方米的刨花板,约消耗甲醛180千克,占其总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20。甲醛的另一种主要下游产品为氨基模塑料,近年来需求量增长很快,增长速度超过20。按普通氨基模塑料的成本计算,甲醛在氨基模塑料中所占成本比例在20以上。但由于甲醛下游产品的价格相对较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甲醛价格的提高。(三)地区差异。甲醛单位价值不太高,不适宜长途运输,基本上是当地产当地销,因此各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比较大。目前河北、山东等地甲醛价格比较低,而福建、广西、四川、重庆等地价格相对较高。目前,有的地区甲醛生产企业密度过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的地区则相对较少,对甲醛下游产品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有关方面应加强这方面的规划和调控,企业自身也应加强调查研究,减少和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四)基于板材行业对甲醛行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减少和杜绝游离甲醛含量超标对板材市场的困扰,积极开展环保型“三醛胶”的研究和应用的推广工作。甲醛下游产品的发展是推动甲醛生产发展的源泉。开发下游产品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可以改善目前供大于求的状况。不少甲醛下游产品还有待开发和推广,有条件的企业都应加快产品向下游延伸的进程,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有关单位也应在甲醛下游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上加大力度,并建立恰当的协作机制、多渠道地收集有关情报、引进有发展前景的甲醛下游产品,共同推进甲醛下游产品的发展。我国甲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既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又造成了资源浪费。有关企业和主管部门应慎重决策,避免短期行为和投资失误。(五)鉴于工业甲醛的有效含量较低和易受交通运输的限制,甲醛生产企业应联手下游企业,继续推广采用含量在90%以上的多聚甲醛和浓甲醛制取脲醛预缩物(UFC)等产品来替代部分以37%甲醛作为原料的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生产不同浓度牌号的浓甲醛,以进一步拓展市场。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甲醛仍将是一个微利产品,甲醛生产企业之间应减少和避免无序竞争。同时,甲醛与甲醇企业应在价格和供应上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甲醛与甲醇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3) 2009-2010年甲醛行业发展态势展望“十一五”全国甲醛行业的发展目标是:甲醛产能。根据甲醛下游产品“十一五”期间对甲醛的需求,“十一五”甲醛产量2006年为730万吨,2007年为780万吨,2008年为840万吨,2009年为910万吨,2010年为1000万吨。装置的总开工率2006年为58.4%,2007年为60.0%,2008年为63.2%,2009年为67.4%,2010年为72.6%。截至2010年,我国将新增甲醛产能约200万吨/年,总产能将达到约1400万吨/年,产量约1000万吨/年。目前我国甲醛生产企业近240家,2003年总能力约470万吨/年,产量约295万吨。1999年到2003年我国甲醛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9%,2003年约达到296万吨,进出口数量不大,供需基本平衡。从总体上看,国内甲醛消费市场具有乐观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十几年间内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初步预计到2010年国内甲醛的消费需求量将达到590万吨/年,2015年国内甲醛的消费需求量将达到780万吨/年左右。预计2010年达到110万吨。在所有消费领域中,汽车占30,电子、电器占20,机械占15,日用品占15,管道灌溉占10,其他占10。2003年,我国聚甲醛表观消费量达到15.3万吨。我国的聚甲醛消费主要在家电、轻工、机械等行业。其中,电子、家电27,轻工23,机械16,汽车9,其他25。随着我国电子、家电、汽车、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聚甲醛的应用也不断增长。据预测,2010年,国内聚甲醛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4万吨。2. 乙醛(1) 乙醛行业发展状况乙醛是重要的中间体,可用于生产许多产品,包括醋酸、醋酸醋季戊四醇、醋酸乙烯酩和毗类化合物等。但由于近年来醋酸生产采用更先进的甲醇淡基化工艺,使乙醛的需求减少,全球乙醛市场规模不断缩减。全球乙醛法醋酸报置都将不得不面临如何生存的重要问题。目前欧洲生产乙醛的工厂大部分都已经停产,北美乙醛装置已经完全停产。乙醛作为生产醋酸的原料只有亚洲还在使用,但是也有被甲醇缓基化工艺取代的趋势。从1995年起西欧关闭了产能360kt/a的乙醛生产装置,在墨西哥也关闭了类似企业,只有中国仍建设了生产乙醛的工厂。在美国,由于乙醛下游衍生物对乙醛的需求量下降,从而减少了装置生产能力。1991年East-man关闭了德克萨斯州Longview地区两套乙烯氧化法生产装置之一(113kt/a)的乙醛装置。基于环保要求所需的改进费用太高,迫使Celanese于1994年从美国的乙醛生产中撤出,使Eastman成为美国国内唯一的乙醛生产商。BP和意大利的EniChem公司对在Priol。地区和PortoMarghera地区生产的乙醛,一部分用于PortoMarghera地区BP生产醋酸乙醋,一部分由BP在市场上销售。Pe-mex公司每年从墨西哥向北美的Celanese提供50kc乙醛,这些产品用于Celanese在德克萨斯和加拿大的垄断消费(25kt/a以.上、)和转售(25kt/a以上).(2) 影响乙醛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采用乙醛缩合法生产醋酸乙酷,投资少、成本低、质量好,但目前国内市场已趋饱和,产品价格呈走软趋势,利润已渐微薄。毗咙产品,未来市场前景很好,目前国内装置规模不够大,技术基础较薄弱。季戊四醇、乙二醛、乙醛酸、丁烯醛(巴豆醛)这4种重要衍生物,目前在国内都存在产能相对过剩的局面,但是国内装置存在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差,消耗高,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差的共性,而采用乙醛法生产以上4种产品,其工艺技术先进,装置规模大,产品纯度高,无论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前景都较好。建议国内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生产高纯度的单、双和三季戊四醇。如果考虑筹建乙二醛装置就要同时以乙二醛为原料筹建乙醛酸项目,这样产品更具竞争力,且可进一步向下游延伸发展。丁烯醛(巴豆醛),虽然国内近年已新建较大规模装置,但其下游产品如山梨酸等发展前景好,可同时上丁烯醛、山梨酸,使产品成本大大降低,竞争力增强,国内外市场前景看好。建年产10kt山梨酸装置,如生产乙醛的企业组织生产,只需新增投资400万元左右,年销售额高达近1亿元,年利润可达到1000万元以上。(3) 2009-2010年乙醛行业发展态势展望2008年前,北美的乙醛需求估计还是2003年的水平,北美生产乙醛衍生物如合成毗陡、季戊四醇和醋酸醋的企业目前较为稳定,欧洲需求开始减少,最近3年欧洲出现醋酸、醋酸乙醋和毗陡需求下降。中国由于采用拨基化甲醇工艺,在这一时期的乙醛需求还将逐步减少。乙醛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可用于生产许多产品,包括乙酸系列产品以及醋酸酷、季戊四醇、丁二醇、丁醇、丁酸、三氯乙醛、乙二醛、乳酸、山梨酸和毗陡类化合物等,其下游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近年来醋酸生产采用更先进的甲醇拨基化工艺,使乙醛的需求减少,全球乙醛市场规模不断缩减。目前,还没有新的重大应用领域可以使乙醛的消费增加。第五节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1.季戊四醇下游醇酸树脂、油墨等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增长了对季戊四醇的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建筑装潢行业快速发展,涂料需求量大幅上涨,也带动了季戊四醇需求的增长。2.季戊四醇的主要替代品为甘油,近几年甘油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季戊四醇技术推广迅速,成本已经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且在未来两年内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随着甘油使用比例的下降,季戊四醇的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季戊四醇在其他许多领域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合成纤维用纺丝油剂、炼钢用轧制液等也将随着原料质量提高、价格降低而得到普遍应用;季戊四醇经硝酸酯化后生成的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TN)可用作炸药原料,在医药上也用作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利用季戊四醇在200左右结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释放大量热能这一特性,用作高效储热介质;通过氯化聚合可生成氯化聚醚,耐蚀性、模塑性良好,可以代替不锈钢、铝、铜等有色金属,它用于制造管、板、棒、泵等制品供石油、化工、纺织等部门使用;与环氧化物反应可生产表面活性剂或合成洗涤剂的组分等等。因此,随着季戊四醇生产成本的降低,需求量也会因使用范围扩大而进一步增加。4.目前全球季戊四醇生产及需求格局有利于国内季戊四醇生产企业的发展。目前,季戊四醇的生产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需求增长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季戊四醇的市场供求趋于饱和,增长缓慢(12%的增长率),而除日本以外的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增长速度高达5.4%,这对于国内季戊四醇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三章 季戊四醇行业需求状况第一节 总体需求分析我国季戊四醇主要用于生产醇酸树脂,另外在聚氨酯、松香酯、润滑油、表面活性剂、抗氧剂、医药和炸药(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等领域也有应用。其中,醇酸树脂对季戊四醇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0%、润滑油约占6%、聚氨酯约占8%、松香酯约占7%、其他领域约占19%。近年来国内季戊四醇的表观消费量约为1315万吨/年。从发展来看,季戊四醇在醇酸树脂领域的消费比例逐步下降,而在松香酯、聚氨酯和抗氧剂等领域的消费比例有所上升;对高纯单季的高端季戊四醇需求量逐步增加。其消费结构为用于醇酸树脂比例约60%,脂肪酸脂、松香脂和妥尔油脂分别占10%左右,炸药、抗氧剂及其他用途约占20%。第二节 各种类产品历史需求一、 工业级季戊四醇历史需求目前国内生产装置大部分仅能生产工业级季戊四醇。2008年我国工业极季戊四醇行业共消耗季戊四醇11.4万吨,占我国季戊四醇总需求量的83%以上。目前油漆厂生产优质漆的方法是用进口季戊四醇或进口与国产季戊四醇混合使用,今后对季戊四醇的要求是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另外,扩大应用范围和提高产品层次,在汽车面漆、防腐工业、木器家具、建筑工业、矿山筛板、治金行业用胶辊、专用粉末涂料等行业推广应用,从而推动我国工业级季戊四醇在醇酸树脂领域的需求。二、 单季戊四醇历史需求单季戊四醇主要用于生产高档醇酸树脂漆,该漆可作为汽车面漆、冰箱、洗衣机所用油漆、高档家具漆、彩色钢板漆等。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均以生产工业级季戊四醇为主,不生产单季戊四醇,每年我国需求约1.5万吨。三、 双季级季戊四醇历史需求双季戊四醇的脂肪酸酯可用于制造耐高温的电线绝缘层并可用于喷气式飞机的润滑油,其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二季戊四醇的消费以前由于受货源限制未能得到有效开发,用量极少。2000年以前年需求约在20t/a左右,近年虽有所增长,但用量仍不大,估计在50t/a左右。从2000年开始,国际市场双季戊四醇需求量随着各国对环保要求的不断严格而增加,国际市场上每吨售价高达30005000美元。日前国内生产的双季戊四醇产品全部出口,产量不足1000吨。而随着我国新材料的发展,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二季戊四醇的下游产品势在必行,现已有多家科研院所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开发研究,预计今后我国二季戊四醇的用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四、 三季级季戊四醇历史需求目前,世界上三季生产厂家很少,产量低,而我国也由于下游行业发展,对三季级季戊四醇需求较大。三季国内外市场一直供不应求。第三节 影响季戊四醇行业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是我国大多数装置规模偏小,设备简陋,自动化程度低。目前国内生产能力超过万吨的企业仅有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三木集团、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多数厂家生产能力在25kt之间,且采用落后的钙法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二是产品品种较单一,产品质量较低,高档次产品比例偏小。目前,我国除引进装置外,其余厂家均以低档次的工业级季戊四醇为主,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季戊四醇的需求,因此,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品质季戊四醇产品生产工艺,做到产品多元化、精细化、高纯化,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二季戊四醇和三季戊四醇。第四节 需求结构展望醇酸树脂以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的醇酸树脂具有快干、高硬度、良好的光泽和不易褪色等特点。2002年我国醇酸树脂领域对季戊四醇的需求量约为4.1万吨,2005年需求量达到8.29万吨。2008年需求量达到10万吨,我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涂料生产国,近年来国内涂料工业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涂料生产基地开始结构调整,走高档化、环保化和专用化道路,因此许多涂料生产企业混合使用进口季戊四醇和国内产品,以生产高档优质的油漆。随着国内涂料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汽车、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推动季戊四醇在醇酸树脂中的应用,我国季戊四醇在醇酸树脂中的消费量也将逐步增长。预计今后几年该领域对季戊四醇需求将保持年均8%-10%的增速,到2010年对季戊四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2.0万吨。聚氨酯季戊四醇作为甘油代用品,主要用来生产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进而合成聚氨酯泡沫材料。2002年我国聚氨酯工业对季戊四醇的需求量约为0.4万吨,2005年需求量达到约0.89万吨。2007年需求量达到1万吨,近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发展迅速,加上国内外甘油市场供求波动和货源偏紧,今后消费量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10年该领域对季戊四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7万吨。润滑油季戊四醇与C5-C10脂肪酸反应生成的脂肪酸酯,主要用于生产高档合成润滑油。这种润滑油耐高温,多用于喷气式飞机引擎的润滑。目前国内有一定数量生产,主要用于军用飞机,而民航飞机多采用进口润滑油产品。季戊四醇脂肪酸酯还是一种耐高温、性能优异的增塑剂,用于耐高温、高绝缘性PVC电缆的生产。另外,一些新的不破坏臭氧层的新型致冷剂需要大量季戊四醇脂肪酸酯类润滑剂。季戊四醇脂肪酸酯还是性能优异的耐高温增塑剂,用于高绝缘性聚氯乙烯电缆生产。2002年该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招聘考试模拟试题项目经理岗位笔试题目及解析
- 2025年德邦物流冷链运输管理系统优化升级合同
- 2025年智能社区住宅楼户外停车位买卖合同
- 2025年度生态农业用地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企业智能化办公设备更新改造与系统集成合同
- 2025年新型房产分割协议:保障离婚不离家双方财产权益合同
- 2025年企业食堂承包与员工饮食安全及营养保障合同
- 2025年财务咨询及市场动态分析预测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金融资产证券化保证合同范本参考
- 2025年多功能定制木托盘采购与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合同
- 造林后续管理办法
- 培训完总结做个课件
- 幼儿园6S管理培训
- 2025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 肇庆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医院关于开展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中医高热护理常规
-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
- 单轨吊轨道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 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制度
- 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