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 2012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小课题负责人王美智学 科高中语文学历本科职 称中二年 龄31参加工作时间2006.9工作单位户县第五中学手机Q号179971838邮 箱地 址179971838新浪博客网址/u/2794417742课 题名 称指导学生进行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研究小课题其他成员姓 名职 称工 作 单 位刘金萍中高户县第五中学弋军武中二户县第五中学选题缘由古典诗词,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因此,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成为了高中生必修的语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是高考语文分量较重的必考点。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相当的比例。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它是一种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样式。通过阅读鉴赏诗歌,可以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所以诗歌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也理所当然成为当前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诗歌鉴赏自1998年以来,一直都是高考的重要考题,2002年古典诗词鉴赏考察由第一卷客观选择题转为第二卷主管简答题,有单项评价提高到了总体把握,分值从原来的3分提高到了6分。考试大纲要求考生依照试题直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同时,高考诗词鉴赏的要求在逐年提高,试题的难度也在逐年加大。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它的特点,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服务。教学中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即在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的能力。所以,做好古典诗歌鉴赏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设想一、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步骤基本上包括前期准备、具体实施和研讨总结(结题)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以及对诗词鉴赏的兴趣爱好程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针对问题制定计划,借鉴理论,制定研究方案。(2)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A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通过摸底测试等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并备好每一课,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好诗歌鉴赏的训练。B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C在班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3)研讨总结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对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研究对象进行后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二、课题的研究目标:1学生目标(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鉴赏诗词能力得到全面提高。(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2教师目标(1)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2)努力寻求能够切实使得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单位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区(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单位盖章) 年 月 日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单位盖章) 年 月 日注:1.申请课题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