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基本试题.doc_第1页
中医三基本试题.doc_第2页
中医三基本试题.doc_第3页
中医三基本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50分)1先攻后补适用于正虚邪实病变中的哪种情况 A正尚耐攻 B正不耐攻 C邪不甚重 D邪气过盛 E正气强盛2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 A因人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B因地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C因时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D寒热夹杂,慎用寒热药物 E虚寒不用寒药,虚热不用热药3阴盛格阳病变,治当 A阳病治阴 B热因热用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寒因寒用4阳盛格阴病变,治当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寒因寒用5“阳中求阴”之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交感6因人制宜的原则应考虑病人的以下情况,但应除外 A年龄 B居处 C生活习惯 D性别 E体质7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 A阳盛格阴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寒 D阳虚生外寒 E热极生寒8“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 A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B气血不足,运行无力 C阴阳衰竭,外邪乘袭 D正气不足,实邪积聚 E实邪内聚,耗伤正气9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 A阴阳偏衰 B阴阳亡失 C阴阳两虚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10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 A正虚邪恋 B邪正相持 C正虚邪盛 D正盛邪衰 E邪正相争11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其病理变化多属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真虚假实12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13亡阳迅速导致亡阴的主要病机是 A阳不生阴 B阳损及阴 C阳不摄阴 D由阳转阴 E重阳必阴14“阳胜则阴病”是指 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 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 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1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以下哪种病理变化 A气不摄津 B气不化津 C津停气阻 D气随津脱 E津不化气16肺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 A肺气虚损 B肺阴不足 C气阴不足 D痰浊阻肺 E宣降失常17阴阳互损最易发生于 A肾 B肝 C肺 D胃 E心18与“寒从中生”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9逆证候性质而治的治法称为 A正治法 B反治法 C从治法 D反佐法 E攻邪法20塞因塞用治法适用于 A虚实夹杂 B真实假虚 C表实里虚 D真虚假实 E表虚里实21患者胁肋胀痛,纳呆便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证属 A肝胃不和 B肝脾不调 C脾气虚证 D寒湿困脾 E脾阳虚证22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证属 A脾胃湿热 B肠道湿热 c肝胆湿热 D下焦湿热 E湿热下注23六经病证隔一经或两经相传,称为 A循经传 B越经传 C表里传 D直中 E顺传24患者身热夜甚,心烦不寐,口不甚渴,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证属: A热入营分 B气血两燔 C气营同病 D血分证候 E热入营血25患者面红目赤,呼吸气粗,便秘腹满,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证属 A阳明经证 B阳明腑实 C太阴湿热 D热迫太肠 E少阴热化26发热恶风,头痛,汗自出,脉浮缓,辨证是 A太阳伤寒 B太阳中风 C阳明经证 D阳明腑证 E太阴病证27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的共见症状是 A腹痛腹泻 B身目发黄 C小便短赤 D里急后重 E胁肋胀痛28热极生风证患者多见 A舌强不语 B角弓反张 C手足蠕动 D手足震颤 E四肢麻木 29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有症是 A头晕目眩 B面色无华 C五心烦热 D失眠多梦 E潮热盗汗30湿热蕴结在肠,其大便可见 A下利清稀,完谷不化 B泻下不爽,粪质腥臭 C溏结不调,时干时稀D五更泄泻,泻后痛减 E便次增多,便质稀薄3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3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33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3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3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3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3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3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39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40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41当归可治的病证有 A月经不调 B 跌打损伤 C 阴虚发热 D肠燥便秘 E痈疽疮疡42益母草与泽兰的共同功效是 A调经止痛 B 活血调经 C 活血疗伤 D利水消肿 E清热解毒43桂枝的功效包括 A发汗解肌 B降逆止呕 C温通经络D温通血脉 E宣肺平喘44下列药物中,可采用醋制降低毒性的是 A巴豆 B甘遂 C芫花 D京大戟 E红大戟45具有安胎作用的药物有 A山茱萸 B白术 C补骨脂 D续断 E杜仲46与方剂基本结构“君臣佐使”无关的是A药味用量 B主治证候 C药力大小 D药物的药性 E剂型47反佐药作用包括 A辅助君臣药之力 B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消除君臣药之毒 D监制君臣药之偏 E缓解君臣药之峻48解表剂不宜用于 A疮疡初起 B外感风寒 C风温初起 D水肿见有表证者 E麻疹已透49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A藿香正气散 B芍药汤 C保和丸 D参苓白术散 E四神丸50表里双解剂适用于A 表证已解,里未结实者 B表里同病之证 C表里俱热证 D表里俱寒证 E表寒里热证二、名词解释(15分)1阴病治阳: 2先天之本:3滋水涵木:4气化: 5逆治: 三、简答题(25分)1何谓奇经八脉? 2“泻南补北法”原理及应用如何? 3疠气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4经络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分为哪几级? 四、病案分析(10分)1患者王某,男性,67岁。咳喘反复发作12年,加重伴发热3天。患者近12年经常出现咳嗽气促,3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