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1个小题,14每题2分,511每题3分,共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A惩罚(chng) 堤岸(d) 称心如意(chng) 羁绊(j)B涨红(zhng) 脑髓(su) 扣人心弦(xun) 涟漪(y)C胆怯(qi) 教诲(hu) 随声附和(h) 慰藉(ji)D允许(rn) 憎恶() 一碧万顷(qng) 绮丽(q)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A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B冬运会期间,哈尔滨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C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D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啊!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4下面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A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空的像战鼓一样。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C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褪尽,会场里面却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5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动态的特写,表现了喜悦、激动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阅读故宫博物院选段,回答68题。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l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6选段开头写太和殿高28米,面积2830多平方米的目的是BA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的精美。B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的宏大。 C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皇权至高无上。 D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的威严。7选文第二段所采取的说明顺序是B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总分顺序8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B第二段以殿正中的朱漆方台为中心,先说台上,后说台后、台旁;接着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立足点,说及殿顶、藻井和梁枋间。C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此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表明这里是男性活动的场所。 D太和殿的外观特征是色彩鲜明,雄伟壮丽。阅读曹刿论战,完成911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弗,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下列句子中的“于”同“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是D A生于忧患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C 胡不见我于王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翻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翻译:(这是)尽了忠诚的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11下面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本文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B“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结构上的主要作用是承接上文,表明由议论转向记叙。C本文通过“论战”,以“远谋”为线索,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D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取信于民,文中相关的句子是“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卷 第卷(非选择题 共91分)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4小题,91分。二、古诗文默写。(8分)12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1)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2)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5)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6)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1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景的名句是: , 。(2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题。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注】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贾人:商人。贵臣:朝廷的重臣。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因诘仆( ) 而偿其直( )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 16.如果能穿越时空,让孔子来教育陈尧咨,你觉得他说哪句话最合适?(8个字)(2分)子诫尧咨曰:“ , 。”14.于是 通“值”,价值、钱 称赞(3分,每空1分。)15.你是朝廷的重臣,家中的手下尚且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好它呢?(评分标准:3分,关键词翻译准确,意思完整,语言通顺即可。)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分)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母亲的中药铺甘典江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看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就亲手煎熬一罐红糖姜开水,帮我退热驱寒,喝着这“药茶”,我的心也特别暖。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耽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改)17.第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 18.众多中药当中,作者为什么唯独详写“甘草”?(4分) 19.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 20.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7.(4分)(1)表明中药并是不让人望而生畏的东西,而是自然的、艺术的,符合人性的,让人感到亲切神奇;(2)也说明中医更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3)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评分标准:4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意思相近即可)18.(4分)(1)甘草美妙的名称,强大的解毒功能,与我是“家门”,还可以替代水果糖来享受甜味。(2)在某种意义上,甘草成了我童年最难以忘怀的味道及意象,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评分标准:4分,前后两方面,各2分,大致意思对即可)19.(4分)(1)运用排比手法,有力地表达出“万物皆可入药”的发现,(或:说明能医治疾患的并不仅仅是草木们,整个自然的一切,都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增强了艺术感染力。(2)用灵芝设喻,形象地表明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和尊贵(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评分标准:4分,答出一个方面就给2分,大致意思对即可)20.(4分)(1)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2)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3)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感情,也呼应标题,深化主旨。(评分标准:4分,答出一个方面就给2分,大致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一)综合性学习(6分)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召开了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改革试题及答案
- 2025买卖合同参考范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的房屋买卖合同范例
- 揭阳建筑工程方案(3篇)
- 江苏工程保洁活动方案(3篇)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带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建设工程迎检方案(3篇)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网络视频内容审核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班-社会语言-懂礼貌的好宝宝-课件(互动版)
- 西北农林《工程水文学》课后习题
- 朝天区东溪河大桥建设工程(主引道)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 中国历史简介
- 普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
- 期权考试题库答题版
- 给排水巡视检查记录表
- YY/T 1754.1-2020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研究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新闻编辑(修改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1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