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 教材分析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是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是一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学生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青铜器和甲骨文。本课是学生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认识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同时本课也是本期的第一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它,对于学生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大致了解青铜铸造工艺的过程。在想象、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尝试划分青铜器种类。认识并欣赏部分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赏析内容。2.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过程与方法目标】 1.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从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在识别、欣赏青铜名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 2.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商周的青铜文明,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和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欣赏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甲骨文。【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漫画,猜成语。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漫画问鼎中原和一言九鼎,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幅漫画画的是什么成语故事?(学生回答:问鼎中原、一言九鼎。)不错。问鼎中原是我们学习第二学习主题春秋争霸一课时学过的一个成语。一言九鼎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除了这两个成语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和鼎有关的成语?(学生回答:三足鼎立、人声鼎沸、大名鼎鼎)同学们说了不少和鼎有关的成语,谁来告诉我鼎究竟是什么东西?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一种。最初是一种炊器,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到后来逐渐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今天我们除了要认识鼎,还要学习其他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又瑰丽的青铜艺术世界吧。(二)新课学习:整篇课文分为三大版块:冶铸技术篇、器物分类篇和精品赏析篇,三大版块体现了青铜艺术的三个特点:技术高超,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三个版块是开启青铜艺术世界的三把钥匙。首先让我们进入冶铸技术篇。冶铸技术篇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根据提示阅读课文相关内容,了解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学生阅读后回答:青铜是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历史上称夏、商、西周时期为青铜时代。)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出阅读材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加入铅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能得以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好几个世纪。提问:从阅读材料中你还了解了哪些和青铜有关的知识?(学生回答)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铸造的青铜重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首先是把铜、锡、铅等几种金属按一定比例放入坩埚中,加热熔化,然后将合金溶液灌注入陶范里。冷却后撤去陶范,再精心修饰,青铜器就制造出来了。再通过一个计算题体会铸造司母戊鼎工程的浩大和工艺的精巧。计算题:铸造青铜器需用坩埚熔铜,每个坩埚可溶铜11.9公斤左右,司母戊鼎重8328公斤,请计算要多少坩埚同时并用才能实现同时浇灌?假如一个坩埚的操作场地为2平方米,运料、烧炭、观察火色、运液浇灌等操作人员平均每个坩埚3人,需多大场地,多少工作人员?(学生回答:70个坩埚,140平方米,210个人)介绍块范法铸造青铜觯的过程。1.用特制的塑模泥土,做成一个跟待铸的觯外型一样的实心泥模,然后在上面雕刻花纹。2.泥模干后,在上面分块翻制外模。外模依器型的需要,分成若干块。由于觯的形体比较简单,器身部分只用前后两块大模,在加上口部和底部两块模就可以了。3.修整外模,加刻精细的花纹,并且控制花纹组织的均匀。4.在觯模的底部,制作一个铭文模,以便铸成后,觯的底部会留有铭文。5.在实心泥模的表面上刮去一层厚度,这样在外模和实心泥模合在一起后,两者间便会形成空隙。这层空隙就是待铸的觯的厚度了。6.将内模和外模合在一起,以子母榫相互扣合,以免错位。并且留出喇叭形的浇口,然后用大约摄氏600度的温度,将泥模预热。7.把熔化的铜液从喇叭形的浇口注入,浇口旁边有排除空气的小孔。8.等待青铜溶液凝固后,敲碎铸模,取出青铜觯,然后再经过细部的修整、打磨,一件金光闪闪的青铜觯就完成了。其他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也大致如此。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归纳青铜器冶铸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巧夺天工或类似的表述)我国古代先人利用巧夺天工的技术铸造出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青铜器的分类。器物分类篇学生用两分钟时间预习课文,大致了解从用途上划分,青铜器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游戏竞赛。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出四组五类青铜器图片,分别是:酒器、乐器、食器、兵器和工具。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线归类,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大屏幕上进行连线,正确率最高的为优胜组。游戏后教师引导提问:“青铜器是青铜冶铸技术的成果。它的价值首先在于实用。请想一想,除了刚才提到的外,你还知道哪些青铜器?”(学生思考回答)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归纳青铜器种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种类繁多或类似的表述)精品赏析篇在种类繁多的青铜器中有不少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在精品赏析篇中我们不仅会欣赏到一些难得的艺术珍品,还要初步学会赏析青铜器的方法。1.四羊方尊(以教师示范讲解为主)步骤(1):展示四羊方尊图片,学生整体感知。步骤(2):教师引导提问:“四羊方尊究竟美在何处?”学生分组讨论,畅谈自己的感受。步骤(3):教师引导观赏,介绍赏析方法,从三个方面来赏析:数据分析,整体欣赏和细节欣赏。并给出参考资料。数据分析: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4.5公斤。通过数据,我们大致了解了四羊方尊的大小和重量。整体造型:四羊方尊整体造型别致奇特,整体器型和动物形象相结合,巧妙自然和谐得体。它集线雕、浮雕、立体雕塑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是我国上古文明的瑰宝。细节欣赏:尊的颈部铸有蕉叶,蕉叶上的花纹叫夔形纹。夔是古代龙的一种,象征王权。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用狰狞的面目体现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不可逾越。肩部有四条龙蟠缠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突出尊外。羊大为美,含有吉祥的寓意在里面。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都铸有棱脊,增强了造型的气势,使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体现出商朝的威严法度。全器上下线条光洁刚劲。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臵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如果没有高超的技术,就很难达到整个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步骤(4):学生归纳此尊的特点:造型奇特,纹饰瑰丽。2.司母戊鼎(以学生模仿讲解为主)步骤(1):展示图片,学生整体感知。步骤(2):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欣赏的感受,简单谈谈对司母戊鼎的初步印象。步骤(3):学生模仿上述欣赏方法,参照课文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从数据分析、整体造型、纹饰图案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讲解。参考资料:数据分析: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整体造型:立耳,柱足,腹长方形,形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纹饰欣赏:饰饕餮纹,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此鼎据考证,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步骤(4):教师点评学生的赏析讲解。3.三星堆青铜器(以多媒体影片播放欣赏为主)首先是整体欣赏,让音乐、画面将学生带入一个青铜艺术的世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的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同,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三星堆遗址就是长江上游地区中华文明最杰出的代表。它的奢华在许多方面为中原所不及,它是三千多年前傲视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南方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出土的各种器物,它们有的被神化了,而有的又具有写实风格,动物雕像形象生动,制作传神,植物的创作也似乎被注入了灵性,它们有的纯朴古拙,有的诡谲神秘,将怪异的形与神秘的神相结合,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然后是三星堆青铜器珍品欣赏,包括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和青铜大立人,可以根据时间进行选择欣赏。每段影片之后都有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青铜大立人:青铜大立人身高172公分,加基座通高262公分,重180公斤。青铜立人像头戴华美冠冕,身披法带,穿龙纹左衽燕尾长襟衣,粗眉大眼,威风凛凛,双手夸张地握成环形,赤足佩脚镯立于双层方座之上,给人以高贵雍容、生动精美之感。他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权和王权,是一个集神、巫、王于一体的领袖人物形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得出奇的双手,所执何物,费人猜思。思考题:根据大立人的头饰和衣着,请判断他在古蜀王国中的地位,并说明原因。(学生讨论后回答)青铜面具:青铜纵目面具,通宽138公分,通高65公分,眼球柱状向外突出长达16公分,最奇特的是它的招风大耳,许多年轻人把它视做外星人。古代史书中说:蜀王杜宇乃“从天堕”,即从天而降,这是否意味着三星堆青铜文化的创造者们真的是天外来客?还是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还是早期蜀王蚕丛的神像?甲骨文的古“蜀”字的上部象征纵目,纵目人像与华阳国志.蜀志有关蚕丛纵目的记载正相吻合。思考题:发挥你的想象,除片中的说法外,此面具还可能来自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回答)青铜神树:通天神树全是用青铜铸造,高达384厘米,最上端的部分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4米以上。神树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有三枝,共九枝,符合中国古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每枝朝不同方向弯成弓形,上面挂满了“果实”;神树上还有一条龙,从树顶上蜿蜒而下,栩栩如生。这棵神树结构复杂的造型、精美独特的工艺,可谓举世无双。思考题:猜一猜,古蜀人铸造这棵高大神树的用意何在?(学生讨论后回答)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归纳这些青铜器珍品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工艺精湛或类似的表述)最后教师进行小结: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夏、商、周三个朝代,它是中国文化灿烂的篇章。自从发现了青铜材质,人类从原始阶段进入到一个文明的时代,青铜是这一时代鲜明的标志。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经历过青铜时代,唯有古代中国赋予青铜器重要的社会意义,深厚的精神內涵,以及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三)美文、美器欣赏。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物,同时富有感情的朗诵文章,让学生感受青铜之美,产生共鸣,得到情感的升华。文章内容:每当我面对青铜器时,总感到有一种神力在震撼我的心灵,令我崇敬而流连-它那硕大和精巧的形体,凝重和庄严的气质,无不显示出王权的威严、神权的尊贵;它那和谐流畅的线条与通体巧夺天工的图饰,展示出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璀璨的思想。图腾之精神幻化出的巨力点燃了那个刚刚从蛮荒中蹒跚而来的时代的文明之光,并成为后来华夏民族坚强意志的巍巍大厦;它那铜绿斑斑的外表,在久远的年代中剥蚀着,但那由血与火铸就的厚重历史的内核,却永远不会被风化。由青铜器构成的青铜文明,始终昭示出英雄时代的辉煌和不灭的伟力;人的力量,历史的力量,时代的精神,使青铜文明灼灼发光,耀眼四射,恰如丰碑般的崇高而魅力不朽!(四)甲骨文(板书)1.汉字的演变(扳书)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j)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投影: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1)汉字的起源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2)汉字的最初模样投影: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牛骨刻辞师: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字?2.甲骨文:投影:“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学生活动:试一试“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SDN在能源行业的应用与效益评估
- 2025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中的智慧旅游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患者招募策略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加密算法效能解决方案评估报告
- 民法典水务课件
- 2025年高考英语听力专项训练冲刺押题模拟试卷
- 2025年小学英语词汇拓展专项训练冲刺试卷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综合试卷及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试卷:逻辑判断与推理备考手册
- 2025年高考政治哲学原理专项训练试题
- 2025浙江温州永嘉县国有企业面向社会招聘25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烧结基础理论课件
- 《家庭教育学》全套教学课件
- 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安康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业财融合与价值创造课件
- 长沙市名校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肺动脉栓塞护理查房
- 农村房地产转让合同协议
- 拉链专业工艺讲解
- 2025版抵押贷款抵押物抵押权登记及变更手续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