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ppt_第1页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ppt_第2页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ppt_第3页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ppt_第4页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1 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所有 3 封建社会 2 奴隶社会 夏商周时期 一切土地属于 这种土地国有制被称为 国王层层分封土地 受封者世代享用 但不得 并向国王交纳贡赋 2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公元前594年 鲁国规定 不论公田 私田 都要按亩收税 实际上承认了 的合法性 秦国的 废除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此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1 背景 兼并战争的频繁 氏族公社 国家 井田制 生产力的发展 私田大量出现 土地私有 商鞅变法 井田制 转让与买卖 问题 有人认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这一观点对吗 提示 不正确 封建土地所有制分为地主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 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 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屯田制 均田制等 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 但却广泛而分散 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 土地往往被兼并 4 土地兼并问题 抑制兼并 北魏到唐前期 政府实行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 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 影响 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 但不能真正阻止 问题 为什么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并且屡禁不绝 提示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是其根源 均田制 土地兼并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规律 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氏族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 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 奴隶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规律 地主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3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 往往足君子之泽 数世而斩 所谓 千年土地八百主 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 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 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C 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 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1 春秋战国时期 公作则迟 有所匿其力也 分作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 这一材料主要表明 井田制已开始瓦解 封建土地制度正逐步推行 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劳动者狭隘的思想观念A B C D 2 明朝后期 土地高度集中 太湖流域90 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南移B 统治者 不抑兼并 C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A D D 二 重农抑商 1 原因 社会上出现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影响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3 表现 战国时期 首倡 重农抑商 西汉时期 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 盐铁酒专卖 官营贩运 物价管理 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明清时期 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 实行专卖制度 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 影响 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 影响到 的发展 2 目的 保护 确保 巩固 商业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封建统治 商鞅变法 资本主义萌芽 历代统治者奉行以农为本的重农政策 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而且客观上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对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活跃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而封建统治者仍然坚持 重农抑商 政策 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 并在 重农抑商 政策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如何正确评价 重农抑商 政策 1 积极作用 2 消极作用 三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1 明朝的海禁 原因 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 危及统治 表现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 对外贸易只能在 主持下进行 2 清代闭关锁国 原因 为对付 表现 厉行海禁 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将沿海居民内迁 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危害 妨碍 的开拓 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了的滋长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倭寇 互市 官方 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海外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提示 不正确 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贸易的外交政策 包括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 居留期限 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 实行 海禁 严格限制 对外交往不等同于 绝对禁止 一切对外交往 问题 闭关锁国政策就是禁绝一切对外贸易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自给自足 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 闭关锁国 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闭关锁国 政策的根本原因和评价 1 积极作用 清政府试图通过 闭关政策 对内巩固自身的统治 对外进行民族 自卫 这种消极防御手段 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2 消极作用 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也造成了封建统治者闭目塞听 固步自封 盲目自大的心态 一 根本原因 二 评价 古代中国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这三种经济政策都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衍生物 明清时期的这三种经济政策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所以说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 政策 闭关锁国 政策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5 清朝曾规定 第一 严禁火药 铁器外销 第二 夷商到岸必须起卸武器 第三 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 学习中国语言文字 这些规定不能反映清政府 A 限制对外贸易B 对西方持防范态度C 禁止对外贸易D 以天朝上国自居 4 2011 高考江苏单科卷 明朝张瀚称 善为国者 令有无相济 农末适均 则百工之事 皆足为农资 而不为农病 顾低昂轻重之权 在人主操之尔 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 农业仅赖百工B 百工亦为本业C 农工比重适当D 农工任其消长 C C 6 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 闭关锁国 政策时 得出了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A 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 说明并不是真正 闭关锁国 B 闭关锁国 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 不思进取C 明清时期的 闭关锁国 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D 闭关锁国 虽然妨碍了自身的发展 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 C 15世纪前半期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 开创了震惊世界的大航海伟业 然而令人叹息的是 明宣宗的一纸命令竟然令其戛然而止 而其后的西欧各国却争相开辟新航路 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在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 倘若在欧洲 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一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 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 西北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 他们的 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实施的 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 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中国皇帝的一纸命令使得远航探险突然停止的制度原因是什么 中国商人的低下地位是什么政策导致的 中国为什么对外国产品没有强烈的需求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重农抑商 政策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材料二一旦戒严 不得下水 断其生活 若辈悉健有力 不肯抟手困穷 于是所在连接为盗溃裂以出 其久潜综于外者 既触纲不敢归 又连接外夷 乡导以入 明 张燮 东西洋考 2 据材料二 明代的海禁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断绝 沿海人民丧失生计 生活贫困 为生活所迫转为海盗 有的为倭寇作向导 骚扰沿海地区 材料三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 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 彩瓷 广东石湾瓷 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 安溪青花瓷等 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 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 明清时期 总数超过1 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西方 美 杜朴 文以诚 中国艺术与文化 3 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瓷器外销黄金时期的特点 外销瓷器品种丰富 能根据海外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出口数量庞大 材料四明政府于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 1599年恢复广州 宁波二市舶司 正式开放了海禁 但随着明王朝的灭亡便戛然而止了 清初厉行海禁 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