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霞浦六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第卷(阅读题 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构建“当代新道家”王威威自1991年董光璧先生提出“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后,已20余年,总体上看,“当代新道家”仍停留在应该如何去构建的设想和争论中,一个真正的理论体系并没有构建起来。构建当代新道家是时代的需求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礼乐文明危机的反思有益于今人克服工业文明的危机,而克治现代文明危机则是构建当代新道家思想的目的。当代新道家思想应包含以下内容:道论、德论、伦理价值学说、修养论与境界论、社会和国家管理学说、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思想。“道论”(宇宙本源)是当代新道家的理论基础。当代新道家要发扬的是以“道”为理(规律、法则)之义,深入研究客观世界的道与理以指导人的行为,杜绝主观妄为。“德”论(性论)关涉万事万物的性质和本性尤其是人性问题。事物皆有共性和个性,事物的最一般共性由“道”决定,事物的个性由“分理”“殊理”决定。所以德论(性论)与道(理)论紧密联系,是建立在道(理)论基础上的二级基础理论。不同于儒家从伦理的角度围绕善和恶讨论人性,道家论人性以真伪为标准。真性是人的自然质朴之性,伪性通过人为故意而成。道家主张抛弃伪性,回到敦厚朴实、谦虚处下、少私寡欲的真性。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伦理价值学说是建立在“德”论(性论)基础上的。当代新道家伦理价值观的核心是倡导“回归自然、回归朴实、回归和谐”的“三回归”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伦理道德规范指导人的行为,凸显了儒道互补的特点,认为要把儒家的仁礼教化建立在道家所倡导的自然质朴的人性之上,以防治儒家仁、礼文明的异化。当代新道家的修养学说包括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两个方面,因而也就相应地指向两种境界。道家的“减法”要克服私心、贪欲、名利、权势、虚假的仁礼说教而树立起敦厚朴实的道德品性,是先破后立;儒家的“加法”强调立志、好学、力行、自省与慎独,是立中有破。道德修养是破私立公的过程,大公无私是最高境界。老子的主静思想和庄子的超越思想以及心斋、坐忘等功夫可指导心理修养。通过这些功夫,人们可以保持心态的宁静和谐,不为外物所牵累,而这也是人们认识道与理的必要的心理条件,是获得精神自由的重要途径。心理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无我”的空灵境界,是最虚静、最愉悦的至乐境界。当代新道家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与世界全面实现和谐的新秩序,这就是世界大同。在传统道家那里,一方面,老子主张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已包含让万物自由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老子的无为而治、黄老学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等治国思想,对治平天下、达致社会和谐作了阐说。可以说,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和谐是道家哲学的两大主题,也是传统道家和当代新道家的共同追求。1、下列关于“当代新道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当代新道家思想内容丰富,与传统道家一样,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关注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和谐。B.当代新道家仍是以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基本思想,构建目的是克治现代文明危机,实现和谐发展。C.当代新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回归自然、回归朴实、回归和谐,这“三回归”可防治儒家的仁礼教化被异化。D.当代新道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这符合时代需要,也符合民族复兴的需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当代新道家虽以道论为理论基础,但发扬的不是道论的本源之义,而是以道为理之义,探究客观世界的道与理。B.儒家总是围绕着善与恶讨论人性,道家则围绕着真与伪讨论人性。道家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只有真伪之别。C.当代新道家个人修养注重道德与心理修养。道德修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大公无私,心理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忘我。D.“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说的是顺其自然,让万物自由发展;无为而治、君无为而臣有为,阐述了治国方针。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已提出20余年,仍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理论体系,仍停留在应该如何去构建的设想和争论中。B.与传统道家相比,新道家的“新”主要体现在以道论和德论为基础,为应对文明危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想指导。C.道家认为“真”是人的本性,道家的道德修养就是去伪存真,是做“减法”;儒家的道德修养强调向善,是做“加法”。D.构建当代新道家有利于指导人的行为,减少行为的盲目性或冲动性,有礼有节地改造社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驼业种树 业:职业B、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树木的果实C、其莳也若子 莳:移植D、字而幼孩 字:养育5、 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B、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C、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D、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郭橐骆植树技艺高超,享誉长安,他种植或移栽的树木成活率高,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多。许多种树的人虽然暗中观察仿效,但都赶不上他。B作者借郭橐驼之口,写“养树”细腻生动,曲折有致,用的是繁笔,目的是为下文用简笔写“养人”做铺垫。有此铺垫,推出“养人”之术水到渠成。C. 郭橐驼的种树经验是:对树木要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细心呵护,根要舒展,土要勤换,培土要平且捣筑细密,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应树木的生长天性。D.作者通过郭橐驼种树来阐明治民之道,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文中两种与郭橐驼截然不同的种树方法,暗喻了作者对“烦令扰民”的时弊的强烈不满。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4分)译文: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4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9分)贺圣朝留别叶清臣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注】绿醑:美酒。诉:辞酒。8、对“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进行赏析。(4分)9、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5分)(三)名句默写(5分)(1)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_(始得西山宴游记)(2)_,与万化冥合。(始得西山宴游记)(3)谈笑间,_(念奴娇 赤壁怀古)(4)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_,_”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抒写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第卷(表达题80分)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本届巴西世界杯,东道主五星巴西队_ ,以1:7惨败于德国队,遭受历史上最屈辱的重创。(2)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_ 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3)陶潜提出读书要不求甚解,是否意味着读书就不需要_呢?我想二者并不对立,都是读书之法。A不负众望 耸人听闻 咬文嚼字 B不孚众望 骇人听闻 咬文嚼字C不负众望 骇人听闻 字斟句酌 D、不孚众望 耸人听闻 字斟句酌11、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 )A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B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1)实现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2)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3)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4)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5)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6)在上世界末突破5亿吨大关A(4)(6)(2)(5)(3)(1)B(4)(5)(3)(6)(1)(2)C(5)(1)(6)(4)(3)(2)D(5)(4)(3)(6)(2)(1)13、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搬,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务必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临!(1)_修改:_;(2)_修改:_;(3)_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