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道算术题.docx_第1页
人生是道算术题.docx_第2页
人生是道算术题.docx_第3页
人生是道算术题.docx_第4页
人生是道算术题.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生是道算术题 都说人生就像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中年以前是加法人生,从开始的无到拥有,追求知识、成功、富贵、名利。生活仿佛是个大仓库,家庭、孩子、财富,总想放很多东西进去来丰富我们的人生。中年以后是减法人生,减去日益膨胀的欲望,减去复杂的思想,减去生活中的赘物,拒绝不想做的事情,该放弃的就要放弃,使人生更简单更快乐。 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人生确实是像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即是如此简单,大家可以仔细地观察,又有多少人能做好呢? 先从加法说起,有人将财富、地位、名誉和美色,与人生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把是否拥有这些看成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尺,贪心的炽火越演越烈,他们识不透所有的人生最后都将“归零”这样一种残酷的事实,或者他们也已经知晓,却无法熄灭心头那蓬熊熊燃烧的欲火。对于这些人来说,人生没有什么是多余的,因而,他们就像柳宗元笔下的蝜蝂一样,贪婪地“持取”途中所看见的一切,不断增加背上的重负,最终“踬仆”在人生的泥途中,被人民、被法律执行清零。 中国古代就有“贪官鼻祖”羊舌鲋,“四尽太守”鱼弘,“天下第一贪”和珅;当代就有了“花花太岁”胡长青,“三光书记”林龙飞,山西亿贪穆新成。 谁都认为人生的减法还简单,该放下的放下就是了,该不要的不去想就是了。其实,人生的减法也并没有那么简单。你不去想了,别人要去想,还要你和他一起想。你不想苦恼了,却有意或无意的被别人拉进了另一个苦恼的境地,尤其是身处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环境,除非是自然、生理方面不得已的因素,很多人已经不会做减法了。老养小已成了新中华的传统,用减法去养老院,先得算算有没有足够的钱?生病吃药,口袋里的钱包够不够做减法?在笔者居住的小区,60岁以上捡垃圾的已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从清晨4点钟至晚上10点钟,都可见到这些身影,惊讶的是几乎个个是享受退休待遇的。难道他们不会做减法?又是谁使他们放弃了做减法的权利呢? 看来做人生加减法运算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我们不妨先看看人生正确的算术题应该是怎么做的。 人的一生不过三万个日子,活一天就会减少一天。功名和财富却随时间推移做着加法。可是有一天当这两条曲线交叉时,生命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零,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再多的也都带不走。这就是生命的算术公式,残酷而真实。 人生这道算术题,想要做对,做好,就需灵活地运用加减乘除。 加法给人们加入智慧的光芒,加入品格的力量,加入财富的积累,加入亲情的温馨,使人生更加丰盈。做好人生的加法,可以使生命生机勃发,摇曳多姿,最终成就社会的辉煌。 然而,当这一切都太多太多甚至成为负担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果断的运用减法,减去多余的物质,多余的脂肪,减去奢侈的欲望,减去心灵的负担,减去环境的纷扰,合理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使人生更健康。 因此,加法是一种成长,减法是一种成熟。 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话里就包含着加减的智慧:三十以前“志于学”,就是做加法,四十以后“不惑”,就是做减法。 美国石油大亨默尔因心肌衰竭住进了医院。墨尔的心脏手术很成功,5个月后就出院了。他没有回美国,而是去了苏格兰乡下他10年前买的别墅,并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在他一本传记中解释了原因: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对于健康的生命而言,任何多余的东西就是负担。 在人生关键的时刻需要用乘法。如人际交往要用乘法,把快乐和痛苦都与朋友分享,使爱与情感无限扩大,加倍增长。在人生目标选择上要用乘法,一次的努力往往会影响你的一生,比尔.盖次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微软,这一选择为他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否则,他完全可能变成一个普通人。鲁迅当初是学医的,假如不选择文学创作,他完全可能成为一个普通医生,也就没有文学巨匠鲁迅了。人在关键时刻,需要勇气、认真和耐心,路选准了,奋斗才会有应有的回报,人生的亮丽随之而来 自我反思、罪恶邪念,我们要用除法,将不义之心与浮躁之气一一除去,从新开始,净化生命。 只要认真做好人生这道算术题,“加法用在精神提升,減法用在物慾追求,乘法用在分享喜悅,除法用在灭除罪恶”,我们的生命之旅才会风光无限。 还有这样一些人,一生擅做减法,却成就了无数精彩的人生。这就是几大宗教信仰中的佼佼者。 佛陀说过:“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意思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但甚少人能证得正果,这是因为被无明障蔽了佛性。佛教的修炼就是要求你不断地做减法,减去人世间种种无明和欲望,显露出智慧和纯净,减去无尽的烦恼,显露无忧的快乐。 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前一15)罪是人类最大仇敌,死亡和痛苦的根源,“死的毒钩就是罪”。(林前十五56)只要信奉上帝、基督,通过不断地忏悔、祈祷,就可以减去人的原罪,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道教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它告诉你:追求知识的人,情欲一天天增加,追求道德的人,情欲一天天减少,减少又减少,以至于达到“无为”的境界。达到了“无为”,也就没有什么不能做好、治理好的事情了。 宗教徒们一如以往的生活方式,强调人类精神道德行为向大自然的回归,给世人作出了很大的借鉴。 “简约生活”在欧美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主张。越来越多倡导“做减法”观念的人放弃了高收入和为事业疲于奔命的生活方式,而选择少赚钱、少消费,以换取更多的自由时间,去过一种比较轻松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尝试过“减法生活”。减法生活主张剔除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累赘,不被物欲和贪欲所左右,还原生活的本真,真实体验生活中的自由、放松和属于生命自身的意义。减法生活的崇尚者们认为,给生活做减法,不是降低生活的质量,而是更加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感受梦境,享受“活着”本身。 为人生做减法是一种对自己的关爱,是为了对家庭对社会更好地承担责任,是一种智慧的生活理念。多做减法会让人生更幸福,心灵更纯净,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看来智商绝无问题的人,却做不好人生这道算术题呢?就像本文前面所讲的,已经拥有了,却贪得无厌,永无满足,甚至还不惜以身试法。 辛苦一生,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却无法放下身上的担子,在咳嗽和喘气的伴随中忙着挣钱呢? 这里有一个人人都无法回避的社会环境问题。 一个宽松的,充满自由空间的环境,人们享受着充分多样的选择,就像在一张白纸上,可以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图画,社会同时也给以积极的援助和支持。可是,在一个“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的社会,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社会每天都在制造铜臭味十足的“人才”,人们为此彼于奔命,因为社会用冷酷的脸面告诉你:有了钱什么事都能办成,没有钱就没有了一切。以致以金钱为舞台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演越烈。 世风的变坏,导致人老年迈,却仍不能宽心地安享天年,有心者不妨去作个调查,那些捡垃圾的老人,有几个是为自己挣钱的,“啃老族”,“爷养孙”,已成为中华现代创新的又一种文化传统。这路向何方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