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检测测试试题卷(单选题 共30分) 本卷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后裔(y) 聘(png)礼 否(p)泰 怆(chung)然 摩肩接踵(zhng)B、伶俜(png) 哽咽(y) 荫(yn)庇 惘(wng)然 豆蔻(ku)C、守拙(zhu) 霓(n)虹 殷(yn)岩泉 管弦(xun) 暮霭(i)D、悯(mn)然 商贾(g) 迁谪(zh) 纶(gun)巾 雕栏玉砌(q)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 )A、对此,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党员干部怎么了?对群众的困难怎能视若不见、不以为然呢?!B、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C、湖北省钱币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湖北地方的货币,尤以汉钞最具代表性,如今它是炙手可热的收藏品。D、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贪污腐败,使民进党民心尽失。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B、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D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B、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C、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D、“你还愣着干吗?”妈妈大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一下,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时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通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伐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 (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追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C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7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这种“走热”现象十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三、阅读下面的文言,完全810题。(9分,每小题3分)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注释:本文写于1070年,即王安石推行新法的第二年。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一连给王安石写了几封信,列举新法的弊端,要求废除新法,恢复旧制。这是王安石的回信。“某”即自称,在草稿中用“某”,信里写的是“安石”。君实,司马光的字。壬人,善于巧辩的奸佞之人。胥,都。8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以致天下怨谤也 致:到达。B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举:推行。C辟邪说,难壬人 难:指责、批驳。D度义而后动 度,考虑。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 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C度义而后动 /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D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10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在信的开头和结尾措辞谦和得体,但也显示出自己的从容和自信,不失温雅之风;也表明了自己和司马光之间的矛盾是政治分歧而非私人恩怨。B第二段中,王安石为了有力地反驳对方,抛开细枝末节,从正名分辨是非的根本问题入手,充分论证变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且说明“怨谤”是预料之中的,显示了改革家的气度。C第三段中,王安石指责了世俗的因循守旧,引史为证来说明变法艰难是自古而然的,但也透露出了变法的难度很大信心不足的忧虑。D本文语言简明,文字质朴,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而且显示出了高超的论辩技巧。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四(30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4分)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3分)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3分)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桔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上, 愁听清猿梦里长。1、分析诗中“江风引雨入舟凉”的“凉”字妙处。(4分)2、简析“忆”字在诗歌中的作用(4分)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3、临安春雨初霁语言含蓄蕴藉,任选一联分析其诗句的言外之意。(4分)1、填空。(8分)(1) ,来吾导夫先路。(2) ,此时无声胜有声。(3) ,长使英雄泪沾襟,(4) ,杨柳岸晓风残月。(5)梦入神山教神妪, 。(6)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7) ,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8)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壁”的作品是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回 家 章 珺 (1)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2)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3)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4)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5)虽然,我们早已属于他乡。在异乡人的眼里,我们早已属于这里。我们跟他们一样,操着同样的语言,追逐着同样的时尚。我们甚至比他们更像这里的主人,因为我们更关注这里的变化,小心翼翼地藏匿起外乡人的痕迹。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6)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归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7)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纤细的秋雨,细碎地敲打着破旧的古筝,我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尘封的窗户,却打开了遥远的记忆,我们曾站在这扇窗下,梦想着外面的世界。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8)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纺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前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9)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10)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11)什么时候,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 (12)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藏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13)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的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摘自99112人民日报第6版)14、“那一刻,我们是那么不堪一击,又是那么坚韧无比”,为什么“不堪一击”又“坚韧无比”?(4分)15、为什么“我们在故乡埋藏了最后一个亲人”后,我们还会经常地想起家乡?结合全文分条陈述(4分) 16、文章七、八两段文字都是描写家乡的,角度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6分)17、结合文章的行文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内心的那份刻骨铭心的乡愁的。(4分)六、语言运用(满分分,每小题4分)18、在文段的空缺处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内容协调一致,句式大致相似,字数相近。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海天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19、赏析王维诗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诗情画意。20、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同时孝感又是一个以打工经济为主的农村城市,相对省内其他地级市经济不够发达。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完成:(1)请以“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为内容拟一条公益广告词;(2)为推介孝感特产,如孝感米酒、孝感麻糖、云梦鱼面等拟一条商业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字之间)七、作文(满分分)21、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是条航船/让 /风留给帆/方向留给舵/船长站的位置/留给我 在生活的海洋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引领自己的人生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你准备好了吗?请以“做自己人生的船长”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高二语文答题卡 第I卷(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第II卷 (共120分)四、(共30分)11(10分)(4分) (3分) (3分) 12(4分) (4分) (4分) 13、填空。(8分)(1) ,来吾导夫先路。(2) ,此时无声胜有声。(3) ,长使英雄泪满襟。(4) ,杨柳岸晓风残月。(5)梦入神山教神妪, 。(6)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7) ,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8)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壁”的作品是 。五、(18分)14.(4分)答: 15.(4分)答: 16.(6分)答: 17.(4分)答: 六、(12分)18、(4分) 19、(4分) 20、(4分) 五校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BCABCABC11、因而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具”、“所以”、“见”各1分,全句通顺1分。)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讨论法令制度并且在朝廷上修正,并且交给主管官署去执行,不算是“侵官”。(“受”1分,状语后置1分,全句通顺1分。)做官的人又大多把不为国家大事操心、附和时俗讨好众人当作美德。(“恤”1分,“同俗”1分,全句通顺1分。)()“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2分),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备感凄凉的内心感受(2分)。()“忆”,想也。诗人想象分别之后,在不久的将来朋友独自夜泊潇湘的情形来写离别的愁绪:孤月高悬,难以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难以摆脱愁绪(2分);想象的运用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或:和前两句形成虚实相济,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主旨。)(2分)()本诗语言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首联:字面看来是自责之词,既然你已经知道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为什么还要骑马来京城客居在这个小店、等待皇帝的召见呢?!自责的背后却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希望能以老弱之躯为国家做点实事,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接受壮志未酬的现实。颔联:该联清新隽永,诗人只身深巷小楼,彻夜聆听淅淅沥沥的春雨;次日凌晨,深巷中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描写春光细致贴切。出句“小楼一夜听春雨”背后,暗示的却是诗人为国事家愁一夜未入眠,绵绵春雨如诗人的心中愁绪难以排解。这种落寞的愁绪和对句明媚的春光构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愁绪。颈联:字面写诗人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茗,极言闲适恬静,朴实的文字背后却掩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和牢骚,诗人的报国宏愿和官位的不合,更加上还要在这小店苦苦等待才能觐见皇上!尾联:反用典故,“莫起风尘叹”,因为等不到清明就可以回家啦,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京城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想躬耕。以天子脚下、京城之大,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溢于言外!【任选一联分析其字面意义(2分),然后明辨字面背后的深刻含义(2分)分。】13(1)乘骐骥以驰骋兮(2)别有忧幽愁暗恨声(3)出师未捷身先死,(4)今宵酒醒何处,(5)老鱼跳波瘦蛟舞。(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倒影教学课件
- 河湖整治排水生态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塑件模具浇口效率改进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教学课件的背景图
- 船舶电工基础教学课件
- 密封材料粘接剂配比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笔杆涂装效果评估考核试卷及答案
- 塑胶玩具注塑模具压力平衡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技士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力负荷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学期学校导览模板
- 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 标准普尔《信用评级》方法概要
- 2024长沙劳动合同范本长沙劳动合同样本
- (正式版)QB∕T 8049-2024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压富氧舱
-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4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基础锚栓笼组合件技术规范
- 第二人民医院医药代表来院预约登记表
- 船体装配基础知识课件
- 华润电力测评真题及答案
- 技术规范的制定流程与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