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中国农牧企业和养殖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四) 来源:大成东北亚公司 作者:易敢峰博士 发布时间:2007-09-24 一:全球性的饲料和畜牧生产结构之转变根据最近的饲料国际杂志的报道,2006年全球人口近65亿,但全球性的人口分布在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是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尽管全球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利用耕地的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困扰和饲料生产的原料和添加剂价格不断上涨等不利因素,2006年全球的饲料产量达到6.35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2%。排名在世界饲料生产前十名的依此是美国、欧盟、中国、巴西、墨西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和印度。全球消费者对禽流感的恐惧心理导致了北美和南美主要鸡肉出口国产量的下降,但是以猪肉出口导向为主的国家却受益匪浅。全球性的动物疾病如H5N1病毒引起的禽流感会加快动物生产的兼并和重组,比如最近的美国最大的几家养猪企业和家禽企业之间的合并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的养猪,蛋鸡和水产动物的整体规模都是全球第一,但是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关联特别密切,主要是散养和非规模化养殖的所占比例太大。北美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包括养殖规模化和农业部实施安全监控的屠宰作业、丰富多样的肉食品加工方式、高度工业化的饲料生产、讲究集约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供应丰盛且质量稳定的饲料原料、有政府补贴支持的强大的肉类出口能力、风格和人文特点迥异的养殖企业等,这都是中国饲料企业和养殖行业需要思考和借鉴的地方。最近一二十年,北美养殖业方式和饲料企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相互的兼并和整合使养猪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例如,美国前20名的养猪和养鸡公司分别占领近50%和80%的市场份额);养殖由传统的中西部玉米带向非传统的西部和南部拓展;合同式的生产方式盛行;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区域性的集中屠宰和加工屠宰能力的日渐不足;新的基因品种的出现和应用;新的养殖设备和系统以及新的饲料加工和养殖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终端消费者对肉类产品要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对更便利和高营养价值肉类产品的追求等。当然,同中国的养殖企业一样,他们也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挑战,包括:养殖企业规模变大以后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对国内外动物流行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更多对动物福利的投入、对环保问题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培养更多训练有素的工人、积极应对消费者日益变化的要求、争取政府支持和减轻国际竞争的压力、更加重视抗生素残留和抗药性、注重肉食品安全以及肉类产品的可追溯性等。与养殖行业密切相关的是饲料行业。2006年,美国年产饲料1.5亿吨,大部分以全价料为主;而中国年产饲料1亿吨,以全价料为主,也有相当数量的浓缩料和预混料。饲料行业的利润除了要了解动物的品种、性别、营养需要、加工工艺、生产阶段和目的、生产环境和疾病控制之外,还很重要的是管理水平和对市场与品牌的经营管理能力。根据饲料国际(Feed International)对2006年全球排名前25名的饲料生产企业的调查,主要分布在美国(8家)、荷兰(3家)、法国(3家)、日本(2家)、巴西(2家)、泰国(1家)、英国(1家)、中国(1家)、澳大利亚(1家)、墨西哥(1家)、丹麦(1家)和意大利(1家)。其中有部分数据不尽确切,如中国四川希望集团(包括新希望、南方希望、东方希望和华西希望)年产量超过400万吨,可以排列世界第八名而不是十三名的位置;中国山东的六和集团年产量在330万吨,可以排列世界第11名的位置;广东温氏集团年产量在300万吨,可以排列世界第15名的位置;台湾大成集团(包括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年产量约240多万吨,可以排列世界第二十名的位置。还有一批现代农牧企业,包括四川通威集团、广东蓝宝集团和唐人神集团等都在一百多万吨,在很有潜力接近世界前三十名的位置。但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美国有8家企业进入前25名,包括Cargill/Agribrands(第一), Land OLakes Purina(第三), Tyson Foods(第四), Smithfield(第九), ADM Alliance Nutrition(第十二), Perdue Farms(第十七),J D Heiskell(第二十一), Gold Kist(第二十二);其中Cargill/Agribrands,Land O二:养殖环境和规模及养殖理念的转变现代动物的基因品种已进行了全面的改良,遗传潜力也在不断进步。从过去的选择饲料报酬,到生长速度和瘦肉率,到现在的抗疾病和应激以及肉品品质性状的选择等。养猪业在中国畜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根据世界畜产协会调查的全球2000-2005年的生猪存栏中,中国一直是排名第一,以接近五亿的数量稳固的占据全球生猪存栏的50%以上。中国也位居全球2000-2005年母猪存栏之首,2005年达到四千三百八十万,是排名第二的美国(六百多万头)的7倍多。而中国猪肉的产量接近四千一百万吨。但是中国养猪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最重要的生产性能指标如每头母猪能带活的上市猪头数在全国平均不到15头,与美国的20-22头比相距较大。美国的养猪注重整体的方案贯彻和落实,包括严格的环境控制和管理、合适的畜禽的健康管理、合理的饲养方案和营养程序、现代的养殖设备和设施应用、合理的养殖地点和密度、正确的养殖方式和理念应用、严格的生物安全监控和集中的屠宰加工等,学习和借鉴这些对于提高中国养殖行业的整体水平和更新饲料企业的营运观念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2006年中国养猪的行情与美国1998年极为相类似,但美国在经过养猪业低迷后经过一系列的养猪技术理念和行业策略调整,这几年都处于很好的获利状态。中国养猪企业和家禽企业都是经过很多痛苦的过程,不得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大部分畜牧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涉及的产业链中,中游的规模加工能力比较强,而上游的自主创新意识和下游的服务意识都比较滞后,更重要的是对市场预测、人才和品牌的经营、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深层次的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和重视不够而这些恰恰都是参与全球化和国际化竞争的资本,也是中国现代农牧企业和养殖行业需要进步的地方。三:动物生产过程中疾病困扰和免疫营养的互作与平衡畜牧养殖产业的构成因素包括遗传、疾病和健康、营养、管理、环境、加工、营销和动物福利等。畜牧养殖产业的转变,包括密集式的工厂化饲养、品种和行为的改变、饲料加工工艺和方式的改变、生产设备和环境的转变、生产系统的改变、全方位动物营养和全面解决方案以及管理经营心态的改变等。提高中国未来养殖产业的竞争力,主要是提高成本的竞争力和产品价值的竞争力,才会有最终的规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提升养殖业竞争力的共同点包括提升生产效率和成本竞争力,深入了解消费者市场和注意市场需求提高产品价值竞争力,扩大契约生产规模加强养殖业的水平和垂直整合,加速养殖企业的高效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等。养殖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的应激因子,包括转群、氨气和通风、空气中的粉尘控制、温度和湿度控制、饲养密度、断奶、水的质量和卫生、环境差异、疫苗注射、营养不良和管理不当等;也有许多导致免疫抑制的因素包括原发性的病原体感染如猪的繁殖和呼吸综合症(蓝耳病或PRRS)、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的皮肤和肾炎综合症(PDNS)、猪瘟、流感、伪狂犬和霉菌毒素(主要是玉米赤霉烯酮),养鸡过程中的禽流感(H5和H9型)、新城疫、肾型传支和传染性法氏囊等。免疫抑制的后果便是抗生素和疫苗的使用效果变差,动物的抵抗疾病和免疫保护能力下降或紊乱,进一步导致继发性的感染机会大幅度增加,包括大肠杆菌、败血型沙门氏菌、副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放线杆菌、梭菌、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和弓形虫等。比如猪无名高热综合症便是上述众多应激因子和免疫抑制因素引起的疾病的表现形式之一。猪无名高热综合症在2006年对中国养猪业的影响极大,据中国农大杨汉春教授2007年1月(见猪业科学第一期)的报告,这次灾难造成的损失比1996年的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或蓝耳病(PRRS)和2002年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导致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影响更大;而且,中国南方,华北和东北地区,一些疫情严重的地方猪的存栏减少60%以上,母猪的存栏量也大幅下降。据我们公司对华北和东北市场以及湖南,山东和四川等市场的一些主要的养殖区域的调查,平均生猪和母猪的存栏都减少至少30%以上,与杨教授的报告极为一致。因此,未来中国养殖行业,一定要对先进养殖技术进行借鉴、引用、创新、整合和推广,将消毒防疫、管理、用药程序和原则、合适的营养和饲喂管理方案很好的结合起来。只有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除了考虑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还要考虑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和免疫系统的营养需求,最佳的平衡营养和免疫互作关系,强大猪的免疫保护伞尤其是特异性免疫力,对疾病进行防治并重,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全进全出饲喂体系、分性别饲养、隔离早期断奶、免疫营养疗法等,并不断改良生产环境和设备等才能全面提升养殖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大成猪饲料“补克博士”强调的就是利用“优补力”的生物技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免疫调节和免疫增强制剂和其他生物制剂,结合适合猪场的合理的防疫和用药计划,配合正确的消毒和饲养管理方案,全面提升猪只的免疫力、抗病力和抗应激的能力,从而增加动物的存活率,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以及胴体品质,帮助农户提高养猪的持续赢利能力。大成“优补力”的生物技术在中国南方、华北和东北地区无名高热综合症盛行时,针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感染、致病和康复过程,强调清热降温、免疫治疗恢复体力、最后提供全面平衡和恰如其分的饲料营养,从而帮助农民减少猪只的发病和死亡程度、缩短致病时间和加速恢复的过程,都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强化全面的农牧解决方案和贯彻现代养殖过程中的全面健康管理势在必行。四:饲料和食品安全全球性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等价格的不断上涨,对于我们饲料配方设计的理念,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应用,饲料加工方式的改变,饲养管理技术的提升等都提出极大的挑战。另外,饲料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也是倍受世人关注。疯牛病、口蹄疫、二恶英、禽流感、多宝鱼、红心蛋、瘦肉精、无名高热、抗生素耐药性和药残、农药污染等字眼都是令人促目惊心。最近科学(Science)发表了一篇题为“WHO advises kicking the livestock antibiotic habit(WHO建议摒弃畜禽生产中使用抗生素的习惯)”,作者总结认为“常规低剂量的抗生素使用虽然可以促进动物生长,但同时面临产生耐药菌株的风险”和“停止抗生素使用的驱动力正在形成”。有关饲用抗生素禁用的态度或者应对措施方面,欧盟和美国之间颇有些争议。欧盟是采用预防性的禁用措施,而不是美国所采用的科学性评估方案。涉及饲用抗生素的降低使用甚至禁用的诸多因素,譬如抗药性、畜禽肉品中抗生素残留、媒体关注、消费心理、政府政策、贸易条款、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遗传潜力以及生产系统的改进,使我们更加集中精力研究和理解营养与免疫与养殖环境之间的互作,以及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等,从而合理评估和建议在保留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或禁止抗生素使用三种状态下的各种合理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使用方案等。通过比较无菌动物和普通动物之间的差异,更加容易也更好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以及抗生素如何调控肠道微生物菌群,降低机体维持和免疫系统对营养的需求,从而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诸多文献综述了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Anderson等,2000;Gaskins等,2002;Dibner和Buttin,2002)。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可以归因为两个方面:直接作用和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间接作用。肠道微生物通过降低与宿主之间对营养物质的竞争和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竞争性排斥实现饲用抗生素的直接促生长作用。饲用抗生素的间接促生长作用则归功于肠道维持需要的降低,免疫系统应激和亚临床疾病的减少,以及生长抑制性微生物的降低。猪和家禽生产中,有效替代或替换饲用抗生素的产品很多,它们主要归类为非营养性和营养性替代物,尽管二者之间并无严格之界定。比如有机酸可以发挥饲用抗生素相似的抗菌活性,包括降低营养物质的竞争和内源性营养损失,病原菌竞争性排斥和细菌导致的发烧,减少亚临床疾病的发生率和免疫活化,以及降低生长抑制性细菌代谢产物的产生。然而,有机酸还具有一些有别于饲用抗生素的其他作用包括降低胃和上部肠段中食糜的pH值,激活胃中胃蛋白酶原和其它酶原,调节胃的排空,刺激胰腺和胆汁分泌,以及提供胃肠道粘膜营养。但与饲用抗生素相比有机酸的促生长作用具有更多变数,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1)酸性和复合产品组分;2)适当剂量;3)肠道菌群组成;4)日粮缓冲系数;5)日粮组分和原料(蛋白质,纤维,乳清,乳糖);6)饲用抗生素、药理学剂量硫酸铜/氧化锌、抗球虫药物和疫苗的使用;7)健康状况、免疫激活和环境;8)动物的日龄、品种和基因型。又如有关谷氨酰胺作用于免疫系统和肠道的功能简述如下:1)谷氨酰胺是炎症发生时和代谢疾病条件下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Newsholme,2001;Smith和Wilmore,1990);2)谷氨酰胺能促进轮状病毒感染猪钠和氯离子的吸收(Rhoad等,1991);3)高浓度的谷氨酰胺能维持肌肉细胞内谷氨酰胺浓度,增强大肠杆菌攻毒后的断奶仔猪淋巴细胞功能(Yoo等,1997);4)谷氨酰胺能缓解K88型大肠杆菌攻毒后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下降,防止肠道萎缩和降低感染(Yi等,2003);5)谷氨酰胺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半乳糖胺合成前体,二者通过合成的粘液素糖蛋白阻断大肠杆菌在肠道上皮的黏附。其他所有的有类似抗生素作用机制或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抗生素的产品都要了解其作用机制,然后根据具体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组合使用情况以及产品的定位和设计标准,期待达到的动物生产性能等进行综合的评定和考量。随着饲用抗生素以及饲用抗生素替代品作用机制的理解,我们应该更好地直面未来饲用抗生素禁用的压力,除了合理的评定和使用非营养性和营养性添加剂外,应该考虑其他因素以用于应对低剂量抗生素使用或无抗生素的动物生产,比如更好应用营养程序,进行遗传潜力和设备改进,合理的饲喂管理和疾病控制等。未来分子生物学和营养研究工具(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将更加深入地帮助我们了解饲用抗生素和迎接后抗生素时代(终止饲用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的挑战。饲料和食品安全将是未来一个热门而持久的话题。五:提升中国农牧企业和养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笔者本人在美国学习和工作近七年(1999至2006年)期间,有幸数次接待众多中国农牧企业及学术代表团到美国参观学习和考察。在我们接触和了解的众多与养猪业相关的农牧企业中, 全球最大的肉类生产和屠宰公司美国泰森(Tyson Foods)花费巨资建立的全球肉食品研究中心(Global Food Research Center)、全球最大的私人农牧企业美国嘉吉(Cargill Inc.)公司的创新研究中心(Innovative Research Center)、美国兰雷(Land OLakes)公司的前瞻研发中心(Longview Research Center),JBS联合集团(JBS United)的现代化全程计算机控制的养猪研究基地、Carthage Vet Clinics拥有的全程计算机控制的母猪创新解决方案研究基地(Sow Innovative Solutions/SIS)、Maschhoffs公司和ADM所属Momen公司拥有的现代化商业养猪研究基地,Hanor公司拥有的母猪分胎次饲喂 (Parity Separation System of Sows) 和乳仔猪的强化护理(Intensive Care Unit of Piglets)研究中心,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和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饲料和食品加工研究基地(Food & Feed Processing Research Center)、美国源高(Wenger Inc.)公司的食品和饲料挤压膨化研究中心(Food & Feed Extru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密苏里大学的全美猪种基因克隆和改良中心(American Swine Genetics Reservation Center)、阿肯色大学的卓越家禽研究中心(Excellency Poultry Research Center)、印地安那州的Rose Acre 的鸡蛋加工基地、泰森(Tyson Foods)嘉吉(Cargill Inc.)旗下的Excel公司的大型猪鸡和牛的屠宰加工基地、前康地旗下的PSF(美国标准农场,现被Smithfield公司收购)专门出口日本的肉猪屠宰和加工基地等都使人印象深刻。笔者也参观了一些中国规模较大的养猪研究基地,包括湖南的新五峯集团,唐人神集团,正虹集团,福建丰泽集团,北京六马养猪公司,大成东北亚公司等投资新建的基地都溶入了一些西方发达养猪国家的理念和观点并采用了部分的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化钨制备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OLED显示面板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催化剂作用机理解析-洞察及研究
- 数据库运行管理员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融服务企业经营权质押合同签订与风险控制
- 医药商品物流员作业指导书
- 郝璐离婚协议全面规划财产分配与子女未来教育
- 香港股权转让流程详解及必须准备的材料概览
- 城市轨道交通车场调度员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仲钼酸铵制备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自考《01685动漫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肺癌的饮食护理
- 医院安防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GB/T 44570-2024塑料制品聚碳酸酯板材
- 全科医疗门诊工作制度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 某部营房零星改造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年版《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
- 202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