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4张图/237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7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0992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9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伸缩 输送 结构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68页,237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实习日记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共4张,如下所示.dwg
A0-总装配图
A0-机头部装配图
A1-机尾部装配图
A1-下托辊装配图

摘 要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运输距离达到100 的带式输送机输送线路。近年来,带式输送机在矿山运输中已经逐渐开始取代汽车和机车运输,成为散装物料的主要运输装备。不断出现新型带式输送机,拓宽了带式输送机的应用领域。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是连续输送物料机械中效率最高、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机型,是巷道掘进运输和采煤工作面顺槽运输的主要设备。在煤炭、冶金领域中,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适应这一变化,本文主要针对带式输送机中的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进行了结构设计,包括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选择、中间架的选择计算、传动装置的设计、张紧装置、收放胶带装置的计算、托辊以及滚筒的选择计算等,并针对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作了概括性总结。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利用传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传递动力,在结构上增加了储带装置,这样可以实现整机的伸长和缩短,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大产量,减少人员操作,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

关键词 可伸缩 输送带 传动滚筒 储带装置

Abstract

In the early 1970’s, the belt conveyor transportation route with the distance of 100 has already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belt conveyor has gradually replaced the automobile and motorcycle in the mine transportation, and becomes main equipment of bulk materials. Constantly appeared new type belt conveyor has exploited the application of belt conveyor. The flexible belt conveyor is one of the highest、 efficiency、common use continuous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which is the main equipment in lane dig and coal face sequential slot transportation. The flexible belt conveyo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al, metallurgy fields.
In order to adapt this change, this paper mainly carries on the flexible belt conveyor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belt conveyors. includes the choice of the belt, the choice and calculation of the middle shelf,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device、the calculation of the tighten device and draw in and out belt device、the choice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upport roll and cylinder, then give a summarized conclusion of its construction and work principle. The flexible belt conveyor transmits power depending on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cylinder and the belt, adding belt storage device in structure, which can realize the extension and shorten, thus rais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ncreases the output, reduces the personal operation, which has some engineer practice value.

Key words flexible conveying belt transmission cylinder belt storage device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简介 1
1.1.1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1
1.1.2带式输送机的分类 2
1.1.3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特点 3
1.2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应用 4
1.3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的现状 5
1.4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6
1.5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系统设计 7
第2章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设计计算 9
2.1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选择 9
2.2 输送量 10
2.2.1物料堆积横截面积的计算 11
2.2.2验算胶带宽度 11
2.2.3输送能力的验算 12
2.2.4每米输送机上物料的质量 13
2.2.5输送带厚度 14
2.3 牵引力的计算 14
2.4 输送带各点张力的计算 16
2.4.1胶带层数的计算 20
2.4.2胶带打滑条件的计算 21
2.5 输送带寿命的计算 21
第3章 带式输送机滚筒设计计算 23
3.1直径的确定 24
3.2直径的验算与材料的选择 24
3.3两轴承座中心距A的计算 26
3.4滚筒的转速 27
第4章 带式输送机托辊设计计算 28
4.1托辊的结构与种类 28
4.2托辊的选择计算 29
4.2.1托辊垂度与间距的设计计算 29
4.2.2输送带的最小拉力 31
4.2.3托辊的静载荷计算 32
4.2.4托辊的动载荷计算 33
4.2.5托辊的额定负荷和最大转速 33
4.2.6计算托辊的槽形角 35
第5章 拉紧装置及收放胶带装置的设计 37
5.1拉紧装置的概述 37
5.1.1 拉紧装置的作用 37
5.1.2拉紧装置的种类 37
5.1.3拉紧装置在带式输送机中布置的位置 38
5.2拉紧装置的选择计算 39
5.2.1张紧绞车的工作原理 39
5.2.2张紧力的确定 40
5.2.3张紧行程的确定 41
5.3收放装置的设计 41
第6章 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44
6.1 电机的选择 44
6.2减速器的计算与选用 45
6.2.1传动比计算 45
6.2.2减速器的选用 46
6.3 液力偶合器的选择 47
第7章 带式输送机机架设计计算 49
7.1 机头卸料架的设计 49
7.2 中间架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50
7.2.1中间架的设计 50
7.2.2中间架的强度校核 51
第8章 主轴的设计与键的强度校核 53
8.1 主轴的设计 53
8.2 键的强度校核 58
第9章 输送机清扫器的选择 62
第10章 胶带跑偏问题的调整 63
结 论 64
致 谢 65
参考文献 66

附录1 68
附录2 80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内容简介:
黑龙江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曹雪 任务下达日期: 2012 年 1 月 5 日 设计开题日期: 2012 年 4 月 6 日 设计开始日期: 2012 年 4 月 9 日 中期检查日期: 2012 年 5 月 18 日 设计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29 日 一、设计题目: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 1、设计的主要内容: 中英文摘要,要求按照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撰写 整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输送带 的设计计算 滚筒、托辊的设计计算 张紧装置的设计计算 输送带传动装置、机架的设计 外文翻译 2、图纸 整机装配图 张 机头部 张 机尾部 平行 下托辊 张 轴 张 三 、设计目标: 给定的设计参数为: 输送量 t/ ;带速 m/动堆积角 20 ;输送长度 ;原煤最大块度 送机工作倾角 0 ;原煤堆积密度 3kg/;工作环境为井下、潮湿。 根据以上的设计参数完成 总图等主要图纸设计和设计说明书中规定的内容。 指 导 教 师: 院(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附录 1 驱动轮输送带的牵引力与滑动的比较 G. 福特技术大学 , 传送技术和物流管理, , 2623 ,荷兰接收于 2005 年 7月 13 日;在校接收于 2005 年 12月 15 日;被承认于 2006 年 1月 2日,网上发布于 2006年 3月 2日 摘要: 本文提出了用于水平带式输送机的现有模型的扩展 , 描述有弯曲表面的输送带的驱动轮的牵引力和滑动之间的关系。模型包括以麦克斯韦元件形式运行表面的具有黏弹性的橡胶。应用正确的 要素之后,主要是解决彼此相连各元素(原来没有建模的)之间的交互作用 , 实验的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匹配,则带速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对牵引力有小的作用。 2006 司版权所有。 关键词 : 旋转关系;牵引力;粘弹性;麦克斯韦模型; 带式输送带; 弯曲带表面 传统的带式输送机在输送大块矿石时,在输送系统的首部或尾部都会有一个缠有皮带的动力滑轮的驱动装置,如图 1 所示。这表明输送带系统的驱动结构中有单一的或是双重的驱动装置。但是,当需要两个以上的驱动配置时,问题就会出现。由于驱动轮不能放置在沿运输带的绳缆任意位置,不影响矿石的滚落,不能充分利用分散动力系统的优点。 在多种复杂的驱动系统中,可选择性的驱动方法可以提供更大的布局柔性,还能增强直接作用在皮带表面的驱动轮性能,产生所需的牵引力。例如在 统 (简称 E,都会有一些带有装在输出轴上驱动轮的马达形成一对驱动力,实际上可以放在沿皮带的任意位置。 1也提议使传统的驱动带底部变硬来弄平传送带,它可以用一对驱动轮带动起来。在传送带沿线任意位置设立驱动装置的自由度可以使系统设计者们有机会在部分组件出 现故障时,通过平衡已安装的驱动力来控制皮带上的张力。这就是降低张力的关键,可以用同样轻型的皮带构造从而忽略传送带的长度。这将会降低成本,增强结构的柔性,也使组件的标准化成为可能。 对于常规的驱动带和驱动轮,如在 E的,产生的牵引力是由皮带与滑轮或驱动轮表面接触力和摩擦系数决定的。但是,随着驱动轮的外形使得磨擦不完全来自于皮带的张力,而是源自皮带与其运送矿石的重量和压缩轴产生的力。在常规的传送带中,由于驱动滑轮欧拉公式 2 的不同,常用来决定最大可转移的有效牵引力,而不能用于一个传送驱动轮输送机。所以, 一个新的模型需要明确表述,考虑材料、皮带的几何性质和驱动。 图 1 本文提出的就是一个像 E模型,描述了牵引与传送带驱动轮中滚动接触补片的滑动之间的关系。模型包括橡胶的黏弹性,作为一个 素的阵列,与过去常用在 1系统中的弹性方法相比较。模型都与试验结果相比较。牵引 为牵引和滑动与正常的摩擦力相结合,极大影响皮带表面的磨损率。在寿命内,为了防止带损坏,设定允许的最大限度磨损率,这可导致降低最大可转移的牵引。 很多研究者都用 型来量化滚筒在富有粘弹性表面滚动的能量消耗 3 5,与输送带穿过托辊相比。当皮带通过托辊时,橡胶表面迅速伸缩。因为橡胶表面材料经常会产生粘弹性,从而导致压力的不对称分配,也就是产生了阻力。通过实现粘弹性来推测阻力, 型主要用在三种参数格式。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由 描述,以 基础或铺垫结合为三个参数化 型包括弹簧,彼此没有相互作用。因为在相互作用的组件之间的剪力无法测算可以忽略不计,从而使计算变得简单。尽管简化的结果可以表明输送带的 运行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 型参数同 基础结合将会提供一个研究分析传送带驱动轮牵引力与滑动力关系的起点。 为了在 E 能更详细描述出驱动轮对牵引力的影响,模型提供了两种途径。首先, 素的数量增加到可以在整个接触补片过程中提供模型与橡胶特性之间的有效结合。其次,一个毛刷模型也用于描述汽车轮胎 4的橡胶轮胎面的作用也常来用来计算驱动轮与皮带之间由于滑动而产生的剪力。 这三个参数 型,都是由系列中的单个的 素组成,满足传统的输送带要 求,因为在托辊与输送带之间可以描述为一系列的接触,由于持续的接触长度覆盖了接触区域使模型只能通过单一激振频率配合,使调整单个 间常数到这个激振频率成为可能。但是,在 E ,弯曲的运行表面,有一个椭圆的接触区域。基于在椭圆片中不同的接触长度,模型只好以一定范围的频率配合。图 2 即描述了模型是怎样演示皮带穿过托辊或驱动轮变化的过程。一个以角速度 运转的刚性滚筒施加到以皮带速度为成了 椭圆的接触区域。 在激振范围内,为配合以橡胶的粘弹性的模型,产生了附加的素。一系列 素近似黏弹性的特性,每个包括以以硬度为减震器。如图3 所示。理想的模型应该有无限多的元素组成,但是,由于实际情况与计算的原因,理想状况通过一定数量的要素到 m 简化了。 图 2 图 3 型要素需要通过调整来适应在测量振荡试验中的带的黏弹性的复杂弹性 模量,材料承受正弦交变应力和应变 8, 9的情况下。图 4 表明橡胶用于 E 带的作用下的实验结果。这些实验结果有代表性地表达了如存储能模量 E ,损失模量 E 和损失因素 内容。同时,提出了复杂的弹性模量和与其相关的内容如下: 一定数量的用在模型中的 素 m 依赖于想得到的频率范围内所需复杂弹性模量的精确度。以可能的输送带的输送速度为 0 ,近似接触长度为 振频率范围从 80 到500当要素的数量增加时,精确度也随之增加。但是,有越多要素的模型也会变得越复杂,增加更多计算消耗的时间,搜索开始条件以配合程序难度增加时对优化路线很好的集中。此外,由于执行最小二乘法,要素的最大数量由实验测量数据所限制,从而不可能有比数据节点更多的模型参数。 图 4 表示当使用大量的不同的 素时,模型是怎样适应测量 E 弹性特性的。 图形清楚地说明 了有一个要素(或是三个参数值)的最简单模型产生不满意的在 100010 之间近似值同改善的三个要素(或七个参数值)之间的区别。有七参数的模型最终选为好的匹配,用于进一步的计算中。 图 4 弹力属性示意图 3正常的应力分布 当在牵引极限内驱动轮施加了牵引力到传送带上,粘性和滑动区域存在于接触平面。 在 粘性 区由于 施加的 牵引 力 只有橡胶表面变形 ,而在滑动区域 因为表面的摩擦极限已经达到 ,橡胶表面也滑过轮的表面。为了 确定区 域的位置, 根据库伦德 涣 汤定理,再建模时加入摩擦。 , ( 11) 式中 为 摩擦系数 。 要解这个方程 ,在 接触面压力分布 (x,y)应首先确定 , 接触面压力 由 Z 轴方向的粘弹性表面的变形 定义 (见图 2 ) 。对于 这一计算的 假设 为 剪应力不影响正常应力 的 分布 ,也由 使用。 如果接触 区域与 滚筒 曲面 和橡胶表面 (如 x 1R 和 2)相比很小 ,刚刚 压入表面的距离 为0Z, 然后接触面的变形可以 描述如下: ( 12) 以 恒定皮带 的带速 的稳定状态下,以厚度 h 的本理论和 变形方程 ( 12) ( h ),对于麦 克斯韦要素的 微分方程可以 表示如下式: ( 13) 该 微分方程可 由设 定在 超前边缘 间的接触面 的 压 力等于零 或 ( ) = 0 时 求解, 因为在第一个接触点 根本没 变形 出现。 求解方程揭示了在接触平面 内 压力 2201, 1 e x p2 m ii i K y a x x a a KR h h R K 和 K ( 14) 合力 由 分布在整个接触 区域的应力分布的合力或式 , . ( 15) 计算。 尾缘的接触面位置 的确定 可 设定 值 为零 。 有了 计算的压力分布 和 测 得的 摩擦系数 , 大部分资料 可以 确定在 滑移带 内的 剪应力由 公式( 11)确定。 下一个重要步骤 是 找出剪应力在整个接触面分布是粘带的剪应力计算 。 在 粘带,接触 表面无无滑动 发生。然而, 牵引力 施加时,在驱动 轮 子 的外径和皮带之间出现 表观 速差或蠕变 。这个表观速率也称为蠕变速率 并 定义为: (16) 式中 是驱动车轮 的 角速度 。 蠕变 速 率与剪切角 有关, 由下列公式计算 : ( 17) 为了在粘性区域 建 立蠕变 速 率和剪应力分布 的 关系 , 麦克斯韦模型 与刷子模型 相结合来描述剪切效应 。如 图 5 中刷子模型的描述是接触区域 内带的具有 代表性的简化 。 它分为刚性 元素 铰 接,并由放置在其基础上扭转 的 弹 簧 支撑。扭转弹簧的特性 也是基于型 与 图 3 种的弹簧元素 相似 。 以 剪切模量 G , 剪应力 和剪切角 替换公式( 1)、( 2)和( 6)中 的弹性模量 E ,应力 应变 , 分别导出了描述行为的 基础元素 。 在稳态条件下 ,使用变形方程 ( 17) 的微分方程描述每个麦克斯韦剪切元素可以写成 : (18) 为了获得黏弹性剪切参数,必须指导进行 附加 的 振动试验 , 在橡胶试 验中试样承 受 的 剪应力和 应变。 然而 , 事实上 , 由于没有结果 的 剪切试验 是可行的, 剪切参数是来自正常应力试验和 在如 下列公式 帮助下转换得到: 12 9) 如果假定 粘性区域开始于 接触面 的先导边缘,可以找到 微分方程 ( 18)的解决方案,在 粘带 内 屈服剪应力 为: t i c k e x (20) 无论是 粘性区 和滑移 区的分布 现在可以 由 整合 计算 每个区 域 分开 计算的 剪应力 t i c kt r a c t i o n 1)(, (21) 其中代 t1(y)表 粘性区到 滑 动 区过渡线 。 它代表了那里边剪应力到达边界摩擦 , 可以 求解: , 11 (22) 修正系数 为了弥补这样的事实 ,即 在 相邻弹簧元 素 础 不包含剪切效 应,以 层的实际刚度 来 配合模型的刚度 。在这种 情况下 ,驱动车轮以及带 间的 速度差 很 小 , 尾缘滑移区变得微乎其微 。 由于在接触区域几乎没有滑移 ,发生速差或蠕变主要 由 由层刚度 决定。 相应蠕变 速 率的 极 限 ,由 约翰逊 3获得, 用半空间近似 , 是 : i 2 (23) 式中 触面宽度的每单位长度 来测 量 。 正 应 力 触区域先导边缘 距离的函数 。 1从下 从 列公式 得出 ,用赫兹公式 : 218 (24) E 是静态测量的弹性模量 。 与此方程正 应力 公式 ( 23)中消去。 为了配合刚度的 刷子 模型 , 切线在开始 于 模型的牵引 力 曲线 与公式( 23) 描述的蠕变曲线 相 匹配 ,其可由下式计算 ( 25) 式中 和 23) -( 25)合并消去,给出如下修正系数: 模型的刚度由公式( 26)中的系数测量的麦克斯韦参数补偿。 在 E 验证模型 中驱动状态下, 进行实验测量牵引和滑 移的实际关系 。 试验过程中 , 用 到 两个轮 子, 见图 一个轮 子由钢 丝 制成 , 代表驱动轮 , 是由电动马达驱动 ,另一个 轮 子均由 胶带覆 盖 ,有 橡胶层 0 0硬化在其上,它 也是连接到电动机 上, 用作可调式刹车 系统。 每个电机轴 上的 应变计测量产生 的 转矩 。 可调弹簧也可以用来 把 制动轮 放到 传动轮 , 使 其 能够控制接触力 。 两个轮子的直径选 成相 等 的 ,当作用力相反时,生成互相接触补片。与在 E ,在 传动轮 ( 50 )和带 之间 的 补片相比较。 从每个 实验的 开 始 , 接触力和驱动车轮的转速设定 成所需值。 为了弥补减少制动轮直径 的 橡胶层 的 压痕 , 速度的制动轮调整仅低于同步 转 速 , 直至制动力矩降低到零 。 从这个角度 考虑,当 实测牵引力为零时 , 牵引滑 移 曲线所造成的相继降低 将导致 制动车轮速度和测量由此增加 24% 28%。同时 它也显示了曲线 , 计算结果与实际给出的粘弹性模型 ,同时 用来形容牵引滑移关系的一个车轮驱动橡胶带 。 采用了一个类似半空间的做法形容约翰逊为线接触涉及完全弹性材料 , 其中 结 果 为: 11 和 21111 (25) 结果表明 ,提出的 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匹配值与实测值低 的 接触力 。 随着接触力的增加 , 从模型低估了实际的 24%28%。由于粘弹性 的影响 , 粘弹性牵引 , 不同曲线计算 , 如果以不同的速度 , 结果经常 与 接触力速度范围从电子布的标准皮带速度1.6 增长到 以一个潜在的高速应用与皮带速度 。 图 5 图 6 速度分析与 曲线图 . 6 建议 这个 牵引跌幅在压纹速度 将 以最大的降低发生在中间的滑动范围 。 但是 , 这种影响似乎很小 , 在可行的范围内速度的带式输送机 。 随着速度的影响在同一量级的测量误差 , 可以断定 , 在这种情况下 对 粘 弹性 部分的橡胶制品性能的影响很小 , 关系牵引滑移 。 本文表明 ,扩大到三参数 型用来计算 作用在黏弹性层的滚筒 滚动阻力 是 有可能 的,包括想要的特性来决定牵引力和滑移之间的关系。 这种模式有很多简化后 , 这相对简单 , 计算方便联络的模式 , 其中包括粘行为 。 在引入一个校正 关系 来弥补 失效 的结果 , 从实验的 覆 盖材料的电子布 置 胶带 形势 表明 该模型产生令人满意的 结果 与实测值 。 进一步分析与验证模型显示速度依赖牵引滑移关系 , 是一个小的 且在 可行的速度范围 内固定了 带式输送机 。从 学到的知识关系 中可知 牵引滑 动 将是一个宝贵的 系统, 因为这一系统设定当选择多个驱动站安装 时如 在皮带输送系统 像 E 布 。 参考文献 : 1 S. 论题 , 992. 2 子运送装置 , 机械的工程师协会 , 伦敦推荐 ,1986. 3 詹森 ,连络技巧,剑桥大学杂志报纸,剑桥 ,1985. 4 莫理斯, D. 动在兼具黏性和弹性的材料上的圆筒摩擦 , 应用物理学 30(1959)1713 1724. 5 猎人 , 兼具黏性和弹性的一半空间的圆筒的旋转连络 ,应用了技巧 28(1961)611 617 。 6 G. 带子系统,论题的动力学,技术, 学 ,1995. 附录 2 实 习 日 记 黑龙江科技学院 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王宏老师给我们开了会并讲了这几个星期的实习任务及到工厂的实习注意事项。 实习期间是一至四周。 第一周是在学校查资料,工作原理,产家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等; 第二周至第四周开始到工厂实习,收集一些资料; 老师着重讲了在外实习如何了解毕业设计题目、设计结构、仪器所在工作环境,积累资料、铭牌等。 第五周周末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求:一、背景; 二、如何做设计方案、计划,另写计划安排; 第 六周至十二周 设计包括: 六 七周 设计计算 八 十周 画图 十一周 写论文 第十二周 交论文、图 第十八周 答辩 七月初正式答辩。 英文翻译:要求与设计内容有关,在这之后,带我的毕业导师王学惠老师给我们开了会,并对此次的实习地点做了认真的介绍与 讲解。 龙江科技学院 今天,我去图书馆借了一些关于毕业设计用的书籍,并查阅了一些有关我设计的内容。 我借了采区运输机械、矿井运输提升、综采输送机、胶带输送机结构、原理与计算等有关书籍。通过这些书籍我对设计的内容有了一部份的了解与认知。 在查阅资料时,我把不明白的部分记了下来,打算在实习期间把它解决开,希望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对我所学的专业 知识进一步的巩固,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还向我的毕业老师请教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老师都一一给了我讲解,为了在这短暂的三个 月设计增添了不少的信心。但还是对这次的毕业设计有些迷茫,希望通过前几周的能够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 龙江科技学院 今天我主要在网上查阅资料,进入学校的超星电子图书查阅相关皮带输送机的相关设计与计算内容,并查阅了皮带如何防止“跑偏”、如何防止“断带”等问题。 又对矿井运输提升一书中的相关方面仔细阅读了一翻。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皮带输送机在国民经济各个部分都有应用。矿用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特点是便拆卸、可伸缩。 带式输送机是靠摩擦转动,右足够的摩擦牵引是它可靠运行的基本保证。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输送带、驱动滚筒、改向滚筒、托辊、机架、驱动装置、拉紧装置和清扫装置。输送带绕经驱动滚筒将它张紧后,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滚筒连续旋转时,作靠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输送带连续运行。装到输送带上的物料 随它一起运行到端部卸去。 带式输送机是连续动作式的运输设备。按照不同的使用条件它有许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在具体结构上各有特点。由于它有运输能力大、运行阻力小、耗电量低、运行平稳,在运输途中对物料的损伤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部门。我还了解到带式输送机可用于水平和倾斜运输。用于普通光面输送带运原煤,向上运输的倾 角可达 18;向下运输的倾角达 15, 运送其他 物料的倾角限制,可查运输机械手册。 龙江科技学院 这是开学来的第四天,马上就要去我的实习矿山了。对那个实习地点充满了新奇感。不管怎么样我依然如故的温习着我的设计课题。今天打算对带式输送的基本结构作个了解。 一、输送带 输送带是在带式输送机中既是牵引机构又是承载机构。它不仅应有足的 够的强度,还要有相应的承载能力。输送带是由承受拉力并具有一定宽度的挠性带芯,上下覆盖层及边缘保护层构成。带芯有织物和钢丝绳两种,覆盖保护层有橡胶和 塑料 两种,其作用是保护带 芯不被损伤和侵蚀。 二、托辊 托辊是沿带式输送机全长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承托着输送带使它在运行中的垂度不超过限定而平稳运行。托辊由钢管制的管体、承载座、轴承、 心轴和密封装置组成。 三、机架 通用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机架是型钢结构体,有机头架、机尾架、驱动装置架、中间架和中间架支腿组成。 便拆装式带式输送机,机头架和机尾架制成结构紧凑便于移置的构件,中间架有钢丝绳和型钢两种。 四、驱动滚筒和驱动装置 驱动滚筒是依靠摩擦力带动输送带运转的传动的部件,有包覆爱乡滚筒橡胶和光面或其他摩擦系数高的材料的两种。 五、改向滚 筒 六、拉紧装置 有螺旋拉紧、重物拉紧和绞车拉紧。 七、储带装置 八、清扫装置 九、制动装置 逆止器 黑龙江科技学院 这是在学校查资料的第五天,还有两天我们就要踏往双鸭山的旅程了。今天下午 我们组的同学又聚在一起来探讨各自的设计话题。彼此学习,互相促进。 下午老师又给我们小组成员开了会,对我们在临行时进行嘱托,并对我们彼此的实习任务与目的做了详尽的讲解。同时,我的导师还帮助我们对设计的课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在回寝室的路上,我与同学对各自的课题又细细的论述一番。回寝室后,我为前 往双鸭山市做了一个充分的准备。带上实习日记以及从图书馆借来的资料,准备好了一切,等待周日的到来。心中期盼着这次的实习任务、实习结果,同时也希望不此行。 希望在这次的实习中能够掌握煤矿的更多知识,了解更多矿山人民的任务。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 鸭山市 坐了一夜的火车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是我第一次到双鸭山。双鸭山给我的感觉就是热情。我们来双鸭山实习的同学总共有八人,由陈老师带队。到双鸭山市里就已经八点多了,老师去给我们联系实习地点。我们八人找了家网吧等老师,虽然我们一起去的网吧,但我们每个人并不忘记自己这次 来的目的。我在百度搜索相关的资料。大约十二点左右,老师与我们共同在双鸭山的小火车站共同等候前往新安矿的火车,我们到达新安矿差不多三点钟了。这是我有史以来 见过最远的矿。新安矿给我的印象是整洁、明朗、舒适。我们共同去了趟矿办,领导给我们安排了住宿。这里的人都是那么热情,我一点也没感觉陌生,犹如自己家一样。四点左右,我们吃过了晚饭,回去我们几个女同学整理好内务便各自拿起资料阅读。这就是我们实习第一天的生活。虽然没有亲临现场看工人师傅如何操作,但他们的热情的言语时时感染着我。 鸭山市新安矿 今天早上我们六点半 就出发吃早饭了,昨天科里的领导要在七点半见我们。我们七点半准时到了科里。科里的人都很开朗,其中有一位姓司的师傅主要带我们。他带我们去了维修车间,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刮板槽。 630 型号的中部槽,又看见了连接销如何连接,见到了刮板链。我们还进行了参观,看到了型号 侧卸式装岩机。其工作参数如下: 铲斗容量 06术生产率 70大卸载高度 1650地比压 198带 宽 260走 速度 h 机器总功率 压系统压力 此同时,我们还看了钢丝绳牵引带式 输送机是怎样工作的以及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构造及其组成。今天看的是一个小型的带式输送机,是上运输送煤的,机头部有电机、减速器、制动器、联轴器、传动滚筒组成。 双鸭山市新安矿 今天主要针对我们各自设计的机械重点分析,我是钟师傅带,今天重点观看了固定式带式输送机,重点掌握了皮带如何调偏问题: 1、 用调心托辊调偏 托辊辊子有无缝钢管 配 冲压轴承座,铸铁轴承座和全增强塑 料三种。托辊轴有:光拉式和阶梯轴式,如图 1 1 调心托辊。 图 1 1 调心托辊 2、 用立辊调偏 主用于固定式带式输送机上,防止输送带跑偏后磨损胶带,造成输送带的撕裂。立辊起到防止跑偏与防止胶带刮到支架上磨损。 3、 利用尾部卸载滚筒进行调偏 同时,我还了解了输送带 易断裂的问题。师傅告诉我输送带易再连接头处断裂,维修方式多为钉扣(帆布粘合胶带)。 4、如果辊子数量多,易造成事故率多,维修量大,故在安装托辊时应考虑托辊间距,避免造成浪费。 5、张紧装置 为了保证胶带输送机正常运转,必须使胶 带在传动滚筒的分离点处具有一定的张紧力,故需要一个张紧装置来调节此张力的大小。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张力大小的调节: 1) 调节弹簧座的位置或改变弹簧的作用圈以改变弹簧对控制杆的作用力 ; 2) 改变凹槽中挂钩位置已变换控制杆笔的长度。 注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必须设置张紧装置,不然胶带经长期拉伸必然导致松弛,无法工作。 双鸭山新安矿 我们今天去了维修车间,在那里看见了液压支架、液力偶合器 、装载机的部分结构以及刮板机头部和皮带机 机头部等部件。师傅及老师对现场实物针对我们每个人做了详细介绍。 介绍 如下: 1、 卷带装置 当储带装置内储满一卷胶带时,必须把胶带取出来。取带工作可以由人工完成,也可以用卷带装置完成。图示卷带装置由机架、调心托辊、胶带卷筒、减速器、电动机和旋杆等组成。在机架两端各装一个旋杆机构,当取下 或补充胶带时,用其夹住胶带 的端头,以便于拆装。调心托辊在收放胶带时起导向作用,如图 1 2 所示。 图 1 2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卷带装置 工作时将卷筒推进机架内,一端用尾架顶起,另一端顶在拨盘轴的顶尖上,开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和一对开式齿轮的减速器,最后由拨盘带动卷筒收卷胶带。 放出胶带时则不开电动机, 由拉紧绞车通过胶带拖动卷筒旋转,这时必须拆除拨盘上的拨销,使卷筒与拨盘脱离。 活动轨不工作时把挂轨挂在机架上,以缩小机身宽度,在活动轨上方应设置起重装置。 2、 托辊 托辊是机身结构中主要的部件,据资料表明,机身 消耗钢材占整台输送机的 70%左右,而托辊又占机身钢材消耗量的 50 70%。托辊 不仅消耗钢材多,加工量大,而且它的质量好坏对胶带输送机的运行和消耗功率消耗影响很大。 托辊吨公里消耗功率的多少与托辊的运行阻力系数有关,而托辊的结构、密封和润滑及托辊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其运行阻力。 托辊轴承一般均采用滚珠轴承,以 减小运行阻力。 托辊的密封结构目前都采用塑料密封环,它是由内、外两个密封环组合而成的迷宫式密封环。内、外环在轴向有 1 间隙,在内环和轴承之间可以 储存一部分润滑脂。 鸭山市新安矿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我学到了胶带及其接头的方式。胶带是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承载机构又是牵引机构。胶带质量的好坏对胶带输送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对胶带的要求是抗拉强度大,胶带要薄,弯曲性能好,还要具有防火和抗静电的良好性能。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使用的胶带型是由两种:一种是夹层胶带,另一种是 整编芯胶带。为 了提高胶带的抗拉强度,关键是提高带芯的强度。一种办法是采用高强度的维尼龙纤维织成的帆布做带芯,带芯由数层帆布组成,层与层之间用橡胶粘合,它的抗拉强度可达 1400 2000N/层,大大超过普通棉纤维织的帆布(其抗拉强度只有 560960N/层)。另一种办法是采用整编带芯,它的带芯不分层而是由高韧性的合成纤维做经纬线编织的整体带芯,这种胶带的优点是较薄,耐冲击性能好,由于不分层,可避免夹层胶带易发生层间开裂的现象。它的强度可达 5900 6000N/更大。 龙江科技学院 胶带接头 是为了便于搬运 ,每段胶带的长度一般不超过 50 100m,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把若干段胶带连接起来。对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来讲,胶带长度经常变化,不仅要求胶带接头强度大而且拆装应迅速方便。常用三角形胶带扣进行连接。 图 1 3 胶带连接 1 挠性性销子; 2 胶带; 3 胶带扣 胶带扣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强度较大,利用其尖端挤穿带芯纤维,对纤维伤损很小。胶带扣必须按照厂家的要求和规定方法,用相应的胶带扣机压装到胶带上面。 在连接两段胶带时,先将两端头上的胶带扣交错搭接好,然后用一个柔软的细钢丝绳穿过胶带扣即可。拆开接头时,只需将胶带放 松,抽出 钢丝绳即可。拆和接都是很迅速而方便的,而且接头的挠性好,在运行中对滚筒及接头本身磨损不大。 在钉胶带扣之前,必须把胶带的接头端部切得平、直、光滑,并且要同胶带两边成直角,否则容易引起胶带跑偏。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的机尾部的作用除使胶带经过机尾滚筒折返到机头外,还使输送机收缩或伸长,为顺槽转载机行走小车的运行提供滑道,并承受转载机卸下的煤炭。 移动机尾用的牵引绞车的钢丝绳也通过滑轮托辊固定在某一处,并使两边绳对中心线角相等以保证两边钢丝绳张力相等,不致拉偏机尾。辊座既是 机尾段的支架,也是机尾动时的滑行装 置。 机尾换向滚筒的滚筒轴的位置可以用顶在轴承座上的调整螺栓来调节,借以调整胶带在机尾滚筒上的跑偏。轴端部的螺塞是用来堵住向轴承注油的中心空。由于机尾装载部卸载对胶带有冲击,为了缓冲冲击的作用,延长胶带寿命,一般在机尾装载部都采用缓冲托辊。它与普通托辊的区别是在管体外部加载一层橡胶圈。 龙江科技学院 今天我主要是对自己设计的题目做了详尽的剖析。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是煤矿井下 和地面生产系统中广泛 使用的运输设备。从资料中可以知道,带式输送机已有 150 余 年的历史,早期的输送带是用皮革之类的材料制成,或用皮革加纤维织物制造。有关输送带的最早文献是 1975 年在美国费城出版的 发表的,当时把输送机描述为“在一框或槽里的两个滚筒上旋转的薄而软的宽环皮带或帆布带”。 1958 年, 得了织物增强的橡胶输送带的专利。 1863 年, 1892 年, 明的槽型结构带式输送机在矿务工程中应用,确定了当代输送机的基本型式。此后,随着 物料运输量的增大,带式输送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结构的带式输送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深槽带式输送机、花纹带式输送机、波纹挡边以及压带式输送机等),管状带式输送机、气垫带式输送机、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线摩擦带式输送机等,并对相关的关键词进行了查阅。 带式输送机 张紧机构 张紧链轮 张紧皮带轮 张紧装置 张紧绞车 龙江科技学院 我今天着中看了胶带冷接方法。带式输送机的橡胶输送带接头,以往多采用橡胶为主配料的加温热接工艺,近年来以逐渐采用高温 冷接工艺。胶带冷接工艺有如下优点 :胶带用料品种少;用量耗量少;不需热源(蒸汽或电热板);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少;接头强度高。所以冷接工艺是有较大生命力的。 胶带冷接工艺常用肢料有环氧树脂型和氯了肢型。两者操作方法相似,接头强度相近。 1、 胶接工艺 1) 将受潮的胶带应首先预热干燥。 2)将胶带接的 60角切成阶梯状,在不损伤线芯情况下,用钢丝砂轮除去芯层表面的残胶,并用汽油或四氯化碳、甲苯等 冲洗干净。 3)将配制好的胶料涂于切口阶梯面上,约 3 5 分钟后,加上螺杆压板进行固化。固化时间随着温度而异,一般情况下:当 16 22时 6 小时;当 23 30时约 5 小时;当 30 50时约 3 小时;当 60时约 1 时。螺杆加压按每平方厘米 斤压力计算。压力太大,易把粘结剂挤出来;压力太小,易生气泡,影响接头强度。 4)当拆开加压板时,如没有达到工艺要求的固化,一般是 固化剂配比过低或稀释剂过多造成的,此时可以原封不动,加长时间后仍可固化。 5)为了防止肢料粘于加压板上,在加压前可先垫上牛皮纸或塑料布。 6)冷接用的肢料均有毒物质,故操作时需戴防护手套和口罩站在上风向,以防中毒。 7)冷接用的胶料一旦冷凝固后 ,就无法重新使用, 因而胶料需随用随配。用完后,将容器内的余料用丙酮的破布擦洗烧毁。 8)操作时需准备好汽油、丙酮等溶剂以便及时洗涤溅于人体上的肢料。 黑龙江科技学院 今天我对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计算做了简单的了解。选用带式输送机,首先应 按使用条件确定机型。长期固定使用的选用通用固定式;运输距离又长又直,选用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或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以免中间转载。煤矿采区巷道中选用便拆装的吊挂式、落地式或可伸缩式。 便拆装式带式输送机有定型系列产品,按给定的技术条件 从系列规格中选用。当给定的技术条件与 产品规格的某些参数有差别时,需要按使用条件进行验算。固定式有各种规格的标准部件,按给定的工作条件计算所需各部件的技术参数,然后选用其标准部件设计组成整机。 带式输送机选型计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运输能力,为达到一定的运输能力所需输送带的宽度和带速; 2) 运行阻力; 3) 输送带的张力; 4) 输送带的强度验算; 5) 电动机功率; 6) 拉紧力; 7) 制动力矩。 以上是带式输送机大概的运算过程,经过以上的验算,可验算出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龙江科技学院 这是第三周的周五,今天晚上老师给我们小组开了一个会,交待下周的主要任务,并具体讲了开题报 告的格式。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三周过去了,但我丝毫不敢有怠慢之心。 我今天的首要任务是液力偶合器,也称限矩型(安全型)液力偶合器。主要由泵轮、透平轮、外壳、辅助室外壳和弹性联轴器组成。泵轮和透平轮是液力联轴器的主要工作零件,均极有平面径向叶片,二者组成环形的工作腔。泵轮为主动端,通过弹性联轴 器与原动机相联;透平轮为从动端,一般与减速器相联。弹性联轴器除传动力矩外,尚允许在原动机轴与减速器的高速轴有不大的偏心时,保证液力联轴器能平稳运转。在液力联轴器的外壳上还没有定量注液空和易熔合金保护塞。定量注液空是保证 向液力联轴器内注入额定的工作液体,以保证传动装置的出力不会超过原动机的负荷均匀分配。易熔合金保护塞的作用是当液力偶合器的温升过高时,易熔合金熔化,工作液体从液力偶合器内喷出,使泵轮空转,从而防止原动机烧毁,并使 其它传动件不致损坏。易熔合金的熔化温度一般为 100 140。 龙江科技学院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查找资料,以备下周进行设计。今天我了解到胶带的撕裂的形成与预防措施: 带式输送机由于具有连续、高效、循环运行的特性,是散货自动化作业线的关键设备。但在运转过程中胶带撕裂的事故时有发生,尤其以径向撕裂对 企业造成的影响很大,一旦发生轻则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大量的维修工作,重则造成停产 事故 并影响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信心。造成撕裂的主要原因是: 1)物料中混有铁件、木条、煤矿、石块等能擦破橡胶层的物体; 2)异物无法通过胶带漏斗及托辊架,形成卡阻限象; 3)物料落差大,形成足够穿透胶带的冲击惯量; 4)胶带与金属等物体的尖锐部位摩擦并产生压力; 5)设备部件脱落,直接冲击并穿破胶带; 6)巡视或看护人员发现不及时,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卡阻所形成的纵向撕裂。 胶带撕裂的危害以异物穿透卡阻造成长距离纵向撕 裂为最严重。经长期的生产 跟踪与事故现场勘查发现形成异物卡阻的部位集中在胶带漏斗落料口和胶带托辊架处。异物卡阻主要表现为超大物件卡阻漏斗出口的直角转折处, 2 组托辊架之间,漏斗落料口与托辊架之间等三种情况。对此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将漏斗料筒与导料槽夹角由 90改为 45;消除进入漏斗却卡阻于出料口与托辊架之间的大件异物; 2)增加落料口缓冲托辊密度和在两组缓冲托辊之间加装槽型铁板制作的防撕裂托盘,消除异物卡阻与两组托辊架之间和卡阻于落料口与托辊架之间的情况。 黑龙江科技学院 今天 我又坐到了图书馆的椅子上,翻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用于顺槽运输时,尾端配刮板装载机与工作面运输机相接;用于巷道掘进运输时,尾端配胶带转载机与掘进机相接。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与普通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一样,是以胶带牵引承载机构的连续运输设备,它与普通带式输送机相比增加了储带装置和收放胶带装置等。当游动小车向机尾一端移动时,胶带进入储带装置内,机尾回缩,反之则机尾延伸,因而使输送机具有可伸缩的性能。 伸缩带式输送机 分为固定部分和非固定部分,固定部分由机头传动装置、储带装置、收放胶带装置等组成。 整机中 存在的问题 1) 整机跑偏严重; 2)机头卸载滚筒的疲劳破坏; 3)机头与固定带式输送机搭接时发生漏料,搭接长度过小,维护空间小; 4)机头驱动装置采用浮点支撑,机头安装倾角比较大时,支撑点难确定,驱动部摆动量大,易发生事故; 5)液压自动张紧装置与张紧装置架联接时,液压自动张紧装置易前移,导致张紧装置架损坏 ; 6)机尾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巷道底板的要求机尾向前自移时所需拉力大,使用寿命短。 整机跑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整机产生跑偏的原因主要是:整机制造精度低,整机安装质量差,巷道底板比压小,机尾落料点与输送带 不对中。 针对上述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式: 1)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在设计、制造过程中严把质量关。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安装,从中心线的对中、水平度、垂直度、同轴度等多个角度进行控制,胶带接头不止是整机跑偏中的一个重大因素,在安装中尤为重要。 3)巷道底板比压小是一个客观因素, 需要采取特殊的方法,在现场使用中,整机带载运行时,由于巷道底板比压小,使 H 支架的两个支撑点出现下沉,不再同一水平面内,造成整机不再同一中心线上而发生严重跑偏。为了解决 H 支架下沉,在安装时要求将 H 支架底部底板压实,并在 H 支架底部垫上方形枕 木来减小小下沉量,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在调整。 4)机尾在落料过程中由于转载机自身卸料不对中而引起落料点处输送带的跑偏,在实际运行中采用在转载机头部落料点设计锥形对中料槽,保证 物料在输送机的中心线上。 整机上托辊铰接槽型托辊之间是挠性连接能适应输送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4张图/237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992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