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历史必修三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历史必修三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历史必修三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专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命题教师: 适用班级:第I卷(客观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以下各项,最能代表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是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D.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林”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游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A“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 “为政以德,节用爱民” D.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4、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下列董仲舒思想中不可能为当时思想家推崇的有 “天人感应”“大一统”“君权神授”A B C D 5、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属于程灏、程颐的是A“施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 B.“心外无物”“心即理”C.“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D. “为政以德”“节用爱人”6、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 甲骨卜辞 C. 诗经 D. 楚辞7、“脱冒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柳公权8、关于宋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词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 B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C词起源于宋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 D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代表作之一 9、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0、“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 B. 尊崇道统 C. 心外无理 D. 经世致用1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 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1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技著作。下图为书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造纸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C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13、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14、下面字体中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是 A B C D 15、2010年10月10日,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对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规划进行了论证。苏州桃花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是著名木刻年画产地,也是唐寅(唐伯虎)的出生地。下图他的画属于A木刻年画 B风俗画 C文人画 D宫廷画16、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17、“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18、下列有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重视研究自然,而智者学派注重研究人类社会C.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同处于雅典民主政治时期D.苏格拉底比智者学派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19、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20、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此言最大的意义是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21、“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22、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B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C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是对文艺复兴“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D都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23、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24、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师门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25、19世纪中期,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A.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进化论 D.量子论26、1922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A深刻提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C证明了空间、时间和质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D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突出成就27、19世纪中叶,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A B C D28、“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相对论与量子论29、下列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打电话拜年 乘公共汽车上班坐飞机旅行 上网聊天 A B. C. D. 30、“人肉搜索”在中国网路中曾是一个热门词。在汶川地震中,人肉搜索帮助许多人找到了亲人;但是,也发生了某大学生因被怀疑谩骂周恩来而遭人肉搜索,最后只好弃学的事件。这些情况表明网路具有传递信息快的特点 网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网路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网路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 B. C. D. 第II卷(主观题 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藏书焚书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4分)(2)材料二又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3) 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4分)其主张的经济因素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性?(4分)(5)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2分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述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材料二 使用奴隶和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亚里斯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 材料三 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材料四 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自由和平等。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材料五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竞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