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_第1页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_第2页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_第3页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_第4页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主讲人:李贞一学号:20110510689,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 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认知偏差问题辅导情绪障碍问题辅导人格缺陷问题辅导行为不当问题辅导,认知偏差问题辅导,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表现或者虚假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形成原因: 儿童自身认知发展的限制; 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不当归因方式等等因素。,认知偏差问题辅导,一、社会认知偏差 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学前儿童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1.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投射效应 4.近因效应。,认知偏差问题辅导(社会认知偏差),1.首因效应: 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首因效应导致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在于:认知是根 据不完全信息而对交往对象作出判断。,认知偏差问题辅导(社会认知偏差),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爱屋及乌) 也是一种在敬仰、爱慕他人过程中所形成的夸大了的社会认知 爱情和偶像崇拜中最明显,3.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 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认知偏差问题辅导(社会认知偏差),认知偏差问题辅导(社会认知偏差),4.近因效应: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 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容易出现在朋友、同学、同事,特别是亲密的之间,认知偏差问题辅导,二、性别认知偏差 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行为与自身的性别特点相反(男孩具有女孩气质及行为、女孩具有男孩气质及行为) 此问题出现在3-7岁的学前儿童群体中,认知偏差问题辅导(性别认知偏差),解决学前儿童性别认知偏差方法:1.从小培养学前儿童正确地进行性别角色认同,父母不可凭借自己的喜好来打扮自己的孩子;2.提供一个有利于学前儿童性别认知发展的教育环境(完整的家庭关系);3.若性别偏差问题较为严重,那么可采取行为治疗法矫正(正强化法、消退法),父母若有心理不健全因素,同时予以矫正。,情绪障碍问题辅导,情绪:指个人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 或感情,包括喜、怒、哀、乐、惧、恶、耻等基本范畴。,特点:1.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2.情绪活动的分化、成熟; 3.认知行为结果的影响。,情绪障碍问题辅导,一、学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是与依恋对象 (父母家庭其他成员)分离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多发时间:六岁以前表现:1.害怕依恋者受到伤害、一去不复返; 2.担心与主要依恋者分离;,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分离性焦虑症),3.因害怕分离而不愿上幼儿园(又不是幼儿园的原因); 4.预料分离时过度情绪的表现; 5.分离后出现身体不适。,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分离性焦虑症),产生原因:1.环境突变的影响: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安和紧张,在学校得不到宣泄,回家后才把满腹的紧张情绪尽情宣泄出来。 2.对父母过于依恋:患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平时一直与父母在一起,特别是妈妈。妈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照顾也会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感强的毛病。一旦与妈妈突然分离,分离焦虑避免不了。,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分离性焦虑症),3.父母焦虑遗传:研究发现,父母患有焦虑症,孩子焦虑症发生几率明显高。 4.畏惧综合征:这是孩子社交能力差的表现:胆子小的孩子依赖性强,不会和身边的孩子交朋友,适应能力较差。他们会把陌生的地方看成“狼外婆”的家,充满恐惧。,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分离性焦虑症),对点案例: 儒儒,男,三岁,入幼儿园一个月。早上,奶奶送儒儒上幼儿园,儒儒不想离开奶奶,就一直抱着奶奶的腿。奶奶陪他玩了一会儿玩具后,准备离开。儒儒便一把揪住奶奶的衣领,身子半吊在奶奶的身上,大哭不止。幼儿园老师从后背包住儒儒,对其进行安慰,并示意奶奶离开。但儒儒看不见奶奶,更是大哭大闹,满地打滚,幼儿园老师不得不把奶奶叫来。,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分离性焦虑症),热炒热卖 如果你是儒儒的奶奶或者老师,你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克服儒儒的分离性焦虑症呢?,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分离性焦虑症),克服分离性焦虑症的方法: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做好分离焦虑症的防治工作); 2.增强幼儿园吸引力;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情绪障碍问题辅导,二、学前儿童学校恐惧症 恐惧症:儿童对恐惧的对象表现的情绪反应远远超过该恐惧对象实际带来的危险。学前儿童学校恐惧症:儿童对幼儿园环境或者到幼儿园上学而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与上学无关或非幼儿园环境中言谈自如。,情绪障碍问题辅导,三、学前儿童抑郁症(20世纪70年代) 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因为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较多的隐匿症状和行为异常,同时由于患儿认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郁症患者那样能体验出诸如罪恶感、自责等情感体验。,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学前儿童抑郁症),临床表现: 1.对到幼儿园上学存在持久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 2.对幼儿园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 3.对自己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过分关注; 4.不在幼儿园环境或者不上学并与家人会或者熟悉的人在一起时表现正常。,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学前儿童抑郁症),表现:对游戏没有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等特征。,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四、辅导治疗方法:多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原则。(一)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游戏治疗(二)药物治疗,人格缺陷问题辅导,人格:是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影响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格缺陷问题辅导,一、自卑 (一)原因:父母与教师的不恰当教育方式常会引起学前儿童的自卑。 (二)辅导方法: 1.家长方面 把孩子当做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对待,给他尊重,避免否定、粗暴、专制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自信心,独立面对生活基本问题;,人格缺陷问题辅导(自卑),2.教师方面 采取和蔼、鼓励的态度,以让孩子得到更多的认可、赞许以及增强信心为目的。,人格缺陷问题辅导(自卑),对点案例:P281 试分析 1.是什么原因导致文杰自卑? 2.如何培养自信?,(1).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你真棒”;(2).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自信心 ; (3).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4).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人格缺陷问题辅导,二、羞怯 是一个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特点 过于胆小被动、过于谨小慎微、自信不足等,人格缺陷问题辅导(羞怯),如何改善羞怯心理: 1.引导儿童对自己做一个具体分析,找到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发扬所长可增强信心并补偿不足; 2.说服儿童放下心理包袱,承认每个人都有怕羞的心理,只要善于调节,注意锻炼就可以克服羞怯心理; 3.引导儿童思想转变,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 4.提供机会让他有意识的自我锻炼。,人格缺陷问题辅导,三、猜疑 猜疑,一猜二疑,疑是建立在猜的基础上,因而往缺乏事实根据,有时候也缺乏合理的逻辑思维。,人格缺陷问题辅导(猜疑),如何消除猜疑?1.指导儿童当产生猜疑时先不要外露,可留心观察所疑的人或事,若猜疑被证实,不会因此感到震惊,反之,打消疑心;2.引导儿童学会沟通;3.抛弃成见和克服自我暗示,学会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改变封闭的思维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