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石柱火电厂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 通通航航条条件件论论证证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目目 录录 1 1 概概 述述 1 1 1 1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 21 2 任务依据任务依据 1 1 31 3 论证地点及范围论证地点及范围 2 1 3 1 论证地点 2 1 3 2 论证范围 2 1 41 4 论证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论证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2 2 2 工程址区的自然条件工程址区的自然条件 3 3 2 12 1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3 2 22 2 水文泥沙水文泥沙 6 2 32 3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8 3 3 航运现状及发展规划航运现状及发展规划 1111 3 13 1 本河段航道现状及发展规划本河段航道现状及发展规划 11 3 23 2 本河段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本河段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 15 3 33 3 本河段航运现状及发展规划本河段航运现状及发展规划 16 3 3 1 航运现状 16 3 3 2 航运发展规划 18 4 4 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分析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2020 4 1 工程建设前河床演变情况 20 4 1 1 河道概况 20 4 1 2 河床演变情况 20 4 2 工程建设后河床演变分析 22 4 2 14 2 1 工程布置方案工程布置方案 22 4 2 24 2 2 工程建设后水位变化分析工程建设后水位变化分析 26 5 5三峡成库后工程河段通航条件分析三峡成库后工程河段通航条件分析 2727 5 1 水库按 156M方案运行时航道条件的变化情况 27 5 2 水库按 175M方案运行时航道条件的变化情况 28 5 3 三峡建库后工程河段航线变化情况 28 6 6 工程对通航条件的影响工程对通航条件的影响 3030 6 1 航道概况 30 6 2 航道水势 30 6 3 设计通航船队 30 6 4 通航水文标准 31 6 5 船舶航路 32 6 6 工程建设后对水流条件的影响 32 6 7 工程对航道尺度的影响 34 6 8 工程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35 6 9 工程对港区船舶作业的影响 35 7 7 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 3636 7 1 报告的主要研究结论 36 7 2 问题与建议 36 结语结语 3737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3838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 1 概 述 1 1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重庆石柱发电厂 2 300MW 新建工程规划容量为 2 300MW 燃煤机组 厂址位于长江右岸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境内 工可报告中提供有庆中 庵和方家湾两个厂址供比选 电厂取水水源为长江三峡库区 取水点位于长 江右岸的江家槽河段 庆中庵厂址的趸船取水方案为推荐方案 本报告着重 对该方案进行通航条件论证 根据 重庆石柱发电厂 2 300MW 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重 庆石柱发电厂 2 300MW 新建工程取水泵船总长 33m 拟占用岸线 100 1 21 2 任务依据任务依据 为使电厂的取水口位置选取合理 工程布置方案和取水工程的结构设计 方案能较好的满足该河段国家规定的通航技术要求 受重庆大唐国际石柱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委托 我院承担了重庆石柱火电厂2 300 兆瓦机组 新建工程取水 工程的通航条件论证研究工作 本次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文件和资料如下 1 交通部交基发 1994 906 号文件 1994 年 2 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 2004 2004 年 3 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 JTJ 287 94 1994 年 4 重庆石柱发电厂 2 300MW 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西南电力设计院 2006 年 3 月 5 重庆石柱火电厂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 通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2 航条件论证合同书 重庆大唐国际石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长江重 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2006 年 4 月 1 31 3 论证地点及范围论证地点及范围 1 3 1 论证地点 重庆石柱火电厂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 工程所在地 即石 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位于重庆市的东部偏南 距离重庆市 187km 东与湖北 恩施接壤 北接重庆忠县 南有重庆彭水县 西距涪陵约 87km 取水口距离 石柱县城约 92km 由长江水道至涪陵距离约 135km 1 3 2 论证范围 本报告论证范围为航道里程385 1 公里 附近的 100m 范围 坐标 x 65209 150 y 19774 786 x 65257 480 y 19862 331 1 41 4 论证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论证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本次通航条件论证主要根据重庆石柱火电厂2 300 兆瓦机组新 建工程取水工程 布置方案进行不同水位 期的航道条件分析 从而 论 证重庆石柱火电厂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对长江 航道 的影响 并根据影响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西南电力设计院在 重庆石柱发电厂 2 300MW 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提出 了庆中庵和方家湾两 处比选 方案 其中庆中庵厂址的趸船取水方案为 推荐方案 本报告将 采用原型数值计算方法 对该推荐方案 取水 位置 的航道水流条件 航道尺度 船舶航线调整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 本报告分别选择2004 年 4 月 10 月和 2005 年 4 月 11 月的库 区断面观测资料 分析工程前后相应的水位 流速 比降 河床冲淤 等变化值进行通航条件的论证分析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3 2 工程址区的自然条件 2 12 1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石柱县地处四川盆周山地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终年气候 适宜 雨量充沛 光 热 水同季 日照不足 垂直气候差异大 其气 候特点 春季回暖早 升温快 但不稳定 有寒潮 夏季长 无酷热 多伏旱 暴雨强度大 秋季短 有低温 雨量大 阴雨多 冬季迟 无 严寒 雨水少 有霜雪 日照缺 有冰 雪 霜 冻等 根据石柱县气象站设计风速计算成果和大风调查资料 厂址离 地 10m 高 30 年一遇 10min 平均最大风速为26 0m s 50 年一遇 10min 平均最大风速为29 5m s 根据石柱县气象站2000 2004 年夏季 6 7 8 月 逐日 平均湿球温度进行累积频率计算 求得频率10 的湿球温度为 25 9 相应日期的气象要素成果见表1 石柱县气象站频率10 的日平均气象要素 表 1 项 目 年 月 日 气 压 hpa 干球温度 相对温度 风 速 m s 2000 7 19961 129 0772 3 2000 8 7969 728 6800 3 2000 8 13967 629 0800 7 2000 8 14966 829 2791 0 2001 7 30965 828 6811 3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4 2002 6 21959 829 2771 0 石柱县气象站多年气象特征值成果如下 石柱县气象站多年气象特征值 表 2 平均气压 hpa 975 2 最高气压 hpa 1000 81993 12 16 最低气压 hpa 951 01991 5 24 平均气温 18 1 最高气温 42 62001 8 7 最低气温 2 9 1961 6 17 平均相对湿度 80 最小相对湿度 101965 3 15 年平均降水量 mm 1200 1 年最大降水量 mm 1602 21993 年最小降水量 mm 886 61988 一日最大降水量 mm 171 81982 7 17 一小时最大降水量 mm 75 61997 8 8 10 分钟最大降水量 mm 21 21996 8 11 20 分钟最大降水量 mm 35 61996 8 11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d 15 1989 10 26 11 9 最长连续降水量 mm 125 1 最大一次连续量 mm 357 3 1982 7 16 18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5 年平均蒸发量 mm 1020 8 年最大蒸发量 mm 1155 21990 年最小蒸发量 mm 796 01976 平均风速 m s 0 9 最大风速 m s 20 1966 1973 年最多日照时数 h 1547 11978 年最少日照时数 h 786 91982 年平均日照时数 h 1322 8 年最多日照百分率 351978 年最少日照百分率 191982 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30 最多积雪日数 d 2 1977 1 29 30 最少积雪日数 d 0 最长一次大风持续时间 h 3 5 1997 9 1 16 28 16 49 2 22 2 水文泥沙水文泥沙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6 在天然情况下 工程河段洪水期水位暴涨暴落 洪峰历时短而升降大 枯水期水位相对平稳 历时较长 该河段的床面形态和水流条件也相对较为 复杂 长江上游径流主要来自金沙江 岷江 沱江 嘉陵江和乌江等河流 而悬移质泥沙主要来源于金沙江和嘉陵江 1991 2005 年与 1990 年前相比 长江上游水量变化不大 但输沙量减少明显 1991 2005 年寸滩站年均径流 量和悬移质输沙量分别为 3374 亿 m3和 3 14 亿 t 与 1990 年前相比 径流 量减少约 4 但输沙量减少约 34 其中尤以嘉陵江减沙最为明显 1991 2005 年北碚站年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 557 亿 m3和 0 357 亿 t 与 1990 年前的均值相比 径流量也减少了 19 输沙量减少幅度达到 79 从 1991 年至 2004 年 长江泥沙一直趋于减少 2005 年输沙量较 2004 年有所 增加 但较多年平均仍是呈现减少 长江挟带泥沙呈现 大水大沙 小水小 沙 的特点 三峡工程的兴建后改变了工程河段天然情况下水文条件 蓄水后每年的 最低水位出现在水位消落期的 5 月份 低水位较天然情况有所抬高 根据三 峡工程施工进展情况 可将库区蓄水阶段划分为四段 天然及一 二期导流期 2002 年以前 水库不蓄水 三期导流期 2003 2006 年 坝前水位按汛期 6 9 月 135m 枯期 10 次年 5 月 139m 运行 水库对该河段水位无调蓄 初期蓄水期 2007 2009 年 坝前水位按 156 135 140m 方案调 度 工程河段将处于常年库区 正常蓄水期 2009 年以后 坝前按 175 145 155 方案调度 工程 河段处于常年库区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7 根据三峡入库控制站 清溪场站 出库控制站 黄陵庙站水文观测资料 统计分析 2003 年 6 月 2005 年 12 月 三峡入库 清溪场站 悬移质泥沙 6 28 亿 t 出库 黄陵庙站 悬移质泥沙 2 51 亿 t 不考虑三峡库区区间来 沙 水库淤积泥沙 3 77 亿 t 水库排沙比为 40 其中 2003 年 6 12 月 三峡入库站清溪场站悬移质输沙量为 2 08 亿 t 黄 陵庙站为 0 84 亿 t 因此 2003 年 6 12 月库区淤积泥沙约 1 24 亿 t 水库 排沙比 40 2004 年 1 12 月 三峡入库站清溪场站悬移质输沙量为 1 66 亿 t 黄 陵庙站为 0 637 亿 t 因此 2004 年 1 12 月库区淤积泥沙约 1 02 亿 t 水 库排沙比 38 2005 年 1 12 月 三峡入库站清溪场站悬移质输沙量为 2 54 亿 t 黄 陵庙站为 1 03 亿 t 因此 2005 年 1 12 月库区淤积泥沙约 1 51 亿 t 水库 排沙比 41 表 3 常年库区淤积量 时期 清溪场 入库沙量 亿 t 黄陵庙 出库沙量 亿 t 库区淤积量 亿 t 排沙比 2003 6 12 2 080 841 2440 20041 660 6371 0238 20052 541 031 5141 水库泥沙淤积以宽阔段为主 其泥沙淤积占总淤积量的 95 窄深段淤 积相对较少或略有冲刷 库区淤积泥沙主要集中在主槽内 其淤积量占总淤 积量的 79 从泥沙淤积量沿程分布来看 越往坝前 泥沙淤积强度越大 其中近坝 段 大坝至庙河 2003 年 3 月 2005 年 10 月淤积泥沙约 6500 万 m3 但绝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8 大部分淤积于天然状况下的住航槽内 多在 90m 高程以下 从库区河床纵剖面变化来看 2003 年 3 月 2005 年 10 月深泓淤积较大 的多集中在近坝段 香溪宽谷段 臭盐碛河段 滥泥湾河段 土脑子河段等 区域 库区深泓纵剖面总体呈淤积态势 最大淤积厚度为 53 4m 坝上 5 6km S34 断面 其它河段深泓变化不大 绝大部分在 5m 以内 三峡库区 纵剖面仍然呈锯齿状分布 下图为蓄水前后水库典型断面变化图 50 0 50 100 150 200 1000 500050010001500 起点距 m 高程 m 2003 03 2003 10 2004 10 2005 04 2005 10 图 1 库区典型断面冲淤变化图 2 32 3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工程所在区域为丘陵地貌 总体地势南高北低 忠县向斜位于厂址北西 侧 向斜轴线距厂址约 5 5 km 方斗山背斜位于厂址东南侧 背斜轴线距厂 址最短距离约 4 0 km 楠木垭 大垭口断层从灰场东南侧 4 2 km 通过 主 坝地段岩层产状 倾向 270 25 未见断层 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 整体稳定 右坝肩地段巨厚层砂岩中可见二组裂隙 裂隙产状倾向 90 105 55 75 隙面闭合 微张 隙面较平直 充填铁质薄膜 部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9 分裂隙间含厚 0 2 2 0cm 灰白色粘土透镜体 裂隙间距约 0 5 6 0m 可见 长度 2 0 10 0m 该组裂隙场地内较发育 倾向 185 235 70 85 隙面较平整 闭合 微张 隙面附铁质薄膜 裂隙间距约 1 0 1 5m 该组 裂隙场地内稍发育 场范内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 J2s 岩性为泥 岩 砂质泥岩与厚层至巨厚层细 中粒砂岩为主 场地内坡地上残坡积土层 厚度多小于 1 0 米 且多数地段基岩裸露 谷地内冲洪积土层厚度一般在 10 米左右 第四系土层强度较低 均匀性较差 需作处理后方可作为坝基持力 层 1 庆中庵厂址 庆中庵厂址位于忠县向斜与方斗山背斜之间 厂址场地范围内岩体中裂 隙较发育 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 自然边坡稳定 厂址场地稳定 工程地质 条件良好 适宜建厂 厂区地层结构较为简单 土层厚度一般小于 8 5 米 其下为基岩 为对抗震有利地段 建筑场地类型多为 类 局部为 类 厂 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分析表明 1层粉质粘土 粘土 可作为一般性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2层粉质粘土 不能作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当作为下卧层 时需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3层粉土 粉细砂 不能直接作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当作 为下卧层时应进行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由于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 饱和 粉土 饱和粉细砂层可不考虑液化的影响 层泥岩 砂岩 中风化泥岩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和桩基持力层 但泥岩暴露地表后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0 具有迅速风化 降低强度的特性 因此位于泥岩地段的基坑开挖应考虑相应 的防风化措施 中风化砂岩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和桩基持力层 2 方家湾厂址 方家湾厂址位于忠县向斜与方斗山背斜之间 近场区楠木垭 大垭口断 层从厂址东南侧通过 该断裂距厂址最小距离约 6 4km 断裂构造对厂址稳 定无影响 场地内未发现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自然边坡稳定 厂址场地整体稳定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适宜建厂 厂区地层结构较简单 土层厚度一般小于 6 5 米 多数地段基岩埋藏较 浅 为对抗震有利地段 建筑场地类型多为 类 局部为 类 厂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分析表明 1层粉质粘土 粘土 可作为一般性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2层软塑粉质粘土及 3层稍密粉细砂层不能直接作为建构筑物的天然 地基持力层 当作为下卧层时应进行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层泥岩 砂岩 中风化泥岩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和桩基持力层 但泥岩暴露地表后 具有迅速风化 降低强度的特性 因此位于泥岩地段的基坑开挖应考虑相应 的防风化措施 中风化砂岩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和桩基持力层 电厂取水口附近为基岩质岸坡 未出现大面积的滑坡或失稳现象 其中 位于马尿溪的西沱变形体已在三峡库区第一期地灾治理中得到整治 厂址河 段河势 主槽和岸滩基本稳定 根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1 2001 及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划分拟建工程勘察区抗震 设防烈度为 6 度 3 航运现状及发展规划 3 13 1 本河段航道现状及发展规划本河段航道现状及发展规划 1 航道等级及维护标准 2003 年蓄水后 由大坝至丰都为常年库区 长约 435km 常年库区枯水 期水位抬高 8 99m 洪水期抬高 4 68m 水流大为减缓 由于水位的抬高 工程河段内的枯水河宽都有很大增加 超过 1000m 以上 航道宽度亦相应增 大 随着水位抬高 比降减缓 流速亦相应减小 枯水期各类碍航问题得到 消除 基本无不良流态出现 水流甚为平缓 极利于船舶航行 洪水期水流 亦有较大减缓 但遇洪峰陡涨水过程 随流量的增大 流速也有所增大 强 度较天然情况有所减弱 交通部根据蓄水后库区水流条件的改善情况 及时对忠县以下航段进行 了航路改革 实行上 下行船舶定线制 有利船舶安全航行 运输企业为充 分挖掘库区航运潜力 及时调整了运输组织方案 扩大了常年库区运输船队 规模 目前大型船队达到 1942kW 6 8 1000 1500 t 的规模 载量 6000t 10000t 已上行至丰都下游约 15km 的锚地处 中型船队的规模 1942kW 4 6 1000t 载量 3000t 4000t 可上行至涪陵港 另外 机动 驳现正逐步成为库区货运的主力军 并以滚装船与集装箱船为主 根据蓄水 后三峡水库库区航道维护情况 长江航道局积极采取多种措施 逐步提高航 道维护尺度 改善航行条件 如丰都 宜昌河段 2006 年 2 月起将航道维 护尺度从 2 9m 提高至 3 2m 4 月起又提高至 3 5m 从 5 月 22 起再次提高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2 至 4 0m 试运行 按 三峡工程初步设计 的要求 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九龙坡港以下将 通万吨级船队 相应航道等级为 级 根据 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 2004 的计算方法 航道水深 H 为船舶吃水 T 与富裕水深 H 之和 即 H T H 上述通航代表船队中按 1500t 驳船组成的大型船队考虑 吃水为 3 0m 级航道富裕水深为 0 4 0 5m 考虑到成库后低水位出现时间主要 在消落期 受壅水影响较小 山区河流的特性比较明显 富裕水深取 0 5m 相应航道水深为 3 5m 内河通航标准 要求内河航道的线数除整治特别困 难的局部河段可采用单线航道外 均应采用双线航道 当双线航道不能满足 要求时 应采用三线或三线以上航道 根据库区船型发展的趋势 载量较大 的自航式单船运输因其机动 灵活 效益较好 在库区与大型船队并存营运 的趋势比较明显 因此应满足大型船队与这类单船对会的基本要求 双线航宽计算选择 T 9 1000t 船队和 3000t 级自航船舶的平面尺度进 行计算 直线段双线航宽 B2 BFd BFu d1 d2 C BFd Bsd Ldsin BFu Bsu Lusin Bsd 32 4m Ld 264m Bsu 16 2m Lu 86m d1 d2 C 0 5 0 6 BFd BFu 取 0 55 倍数 航行漂角 曾在三峡工程泥沙和航运关键技 术之 坝上下游航道尺度标准 研究过程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 建议取 为 8 将以上参数代入计算公式求得 B2 150 8m 取整得双线航道宽度为 150m 按 内河通航标准 内河航道最小弯曲半径顶推船队宜取 3 倍船队长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3 度 按船队长度 264m 计算最小弯曲半径为 792m 另外 在流速较大时宜采 用 5 倍船队长度 考虑三峡建库后 流速虽有所减缓 但在消落期库尾航道 山区河流的特性仍然明显 从保证船队满载安全下驶起见 航道弯曲半径宜 适当加大 三峡工程通航标准 确定为 1000m 大体相当于船队长度的 3 8 倍 目前此段航道已 按 级航道的标准建设 正在实施的 156m 清库炸 礁工程的最小航道尺度维护在3 5m 150m 1000m 航深 航宽 弯 曲半径 常年可通行千吨级船队 长江航道库区西沱段航道从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 实行 长江三峡库区 船舶航行定线制 规定 船舶靠右行左右分航法 2 水流特征 三峡水库是一个河道型水库 库区沿程水面存在一定的比降 据实测资 料分析 8 月 22 日宜昌站流量为 44200m3 s 相应清溪场站流量为 43400m3 s 时 两站水位均为涨水时段 清溪场 忠县 万县 奉节 培石 巴东等站 水位与三峡坝前水位差值分别为 20 03 10 21 7 23 4 63 1 79 0 83m 说明了三峡水库蓄水后 洪水 期仍然具有较明显的河道特征 图 2 当坝前水位 135m 时 5 10 月汛期 当坝前水位维持在 135 4 135 5m 运行时 随着流量增大库区沿程水位升高 同时沿程水面比 降逐渐增大 反之则减少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4 130 140 150 160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距坝址里程 km 水位 85基面以上m 44200m3 s 29600m3 s 清 溪 场南 沱 白 沙 沱 高 镇 洋 渡忠 县 石 宝 寨 万 县 双 江 故 陵 奉 节 黛 溪 培 石 巫 山 坝 址 图 2 2005 年三峡库区宜昌不同流量下沿程水面线图 当坝前水位维持在 139m 运行时 属于枯水期 上游来水一般均较小 相应库区沿程比降平缓 库区沿程水位变化主要受水库调节影响 与 135m 水位变化有所差别 因此 据根 2005 年资料 考虑三种不同入 清溪场站 出 宜昌站 库流量下 且清溪场 坝址区间来水量又较小的情况 对枯季 库区沿程水面线进行分析 1 入库与出库流量基本一致 即清溪场 宜昌站流量分别为 4510m3 s 和 4580m3 s 3 月 2 日 2 入库比出库流量小 10 左右 即清溪场 宜昌站流量分别为 4620m3 s 和 5080m3 s 3 月 7 日 3 入库比出库流量大 10 左右 即清溪场 宜昌站流量分别为 5370m3 s 和 4890m3 s 1 月 26 日 当入 出库流量为 4500m3 s 左右时 坝前 100km 范围内水面为平水段 随着距坝前距离增加 沿程水位增加幅度增大 至清溪场站时水位高出坝前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5 1 652m 当入库流量大于出库 10 左右时 坝前水面线水平段距坝前越来越 远 至清溪场水位高出坝前水位达 1 972m 相应库区坝前水面比降减小 而 库区洋渡 清溪场段水面比降略有增大 当入库流量比出库小 10 左右时 坝前段水面平水距离缩短 相应近坝段水面比降增大 至清溪场水位比坝前 水位仅高出 1 529m 图 3 由此可知 沿程水位变化不仅与来水量有关 而且还与水库调度运行关系密切 图 3 2005 年三峡库区非汛期宜昌不同流量下沿程水面线图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距坝址里程 km 水位 85基面以上m 4580m3 s 4890m3 s 5080m3 s 清 溪 场 南 沱 白 沙 沱 高 镇 洋 渡 忠 县 石 宝 寨 万 县 双 江 故 陵 奉 节 黛 溪 培 石 巫 山 坝 址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6 3 23 2本河段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本河段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 石柱港区腹地为本县及周边地区 主要依托城市石柱县西沱镇 为重庆 市中心镇 公路主要通过梁平 黔江联线高速公路和省道 202 线连接石柱县 城 并辐射四周腹地 石柱港区位于长江南岸 港区主要由西沱作业区组成 现有码头泊 位 10 个 最大停靠能力 3000 吨级 年综合通过能力 69 万人次 65 万吨 港区吞吐货物以煤炭 水泥 化肥 粮食等为主 2004 年完成旅客吞吐量 39 31 万人 货物吞吐量 40 21 万吨 其中煤炭占货运量的 25 8 根 据吞吐量预测 石柱港区 2010 年客货吞吐量分别为 48 万人次 2 万吨 2020 年客货吞吐量分别为 49 万人次 93 万吨 主要客货运作业区规划 西沱作业区包括西沱旅游码头 石槽溪码头 西沱油库码头 西沱港务站码头 规划改扩建西沱旅游码头 3000 吨级旅游 泊位 1 个 石槽溪码头现有散货泊位 1 个 30 万吨 规划改扩建散货泊位 1 个 67 万吨 西沱油库码头现有化危品泊位 1 个 10 万吨 维持原规模不 变 西沱港务站码头现有件杂泊位 1 个 15 万吨 客运泊位 3 个 49 万人 次 规划改扩建件杂泊位 1 个 30 万吨 客运泊位维持原规模不变 江家槽 作业区规划新建 3000 吨级大件码头泊位 1 个 20 万吨 件杂泊位 1 个 30 万吨 化危品泊位 1 个 10 万吨 3 33 3 本河段航运现状及发展规划本河段航运现状及发展规划 3 3 1 航运现状 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运形势明显好转 目前在重庆至涪陵河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7 段营运的水运企业有上百家 除了主要航运骨干企业重庆长江轮船公司 重庆民生轮船公司 四川省长江水运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轮船总 公司 涪陵轮船公司等外 还有大量的集体 个体运输船舶 目前航行的船型船队功率最大达3310kw 最小只有几十千瓦 驳船载量大的 3000t 小的只有几十吨 重庆至涪陵河段客船都是单 船航行 驳船的拖带方式主要是顶推 本河段现行代表船队有四种 一 种是 1942 千瓦拖轮顶推两艘1000t 驳和一艘 500t 驳 呈二列梭型 主要用于上水 第二种是1942kw 拖轮顶推一艘 1000t 驳和一艘 800t 驳 呈二列梭型 第三种是1942kw 拖轮顶推两艘 1000t 驳和 一艘 500t 驳呈三列品字型 主要用于下水 第四种是当水位涨到天然 设计水位 4m 以上 下水队型为1942kw 拖轮顶推三艘 1000t 驳呈品 字型 由于高速公路发展迅速 使得水路客运量逐渐下降 而随着库区航 道条件的改善 货运量则呈现上升趋势 据有关统计资料 2003 年重庆市水路客运2057 万人 较上年下降 15 2 旅客周转量 257785 万人哦年公里 干支货运量2214 万吨 较上年增长10 以 上 货物 周转量 1350204 万吨公里 增长10 通过调查 库区 河段腹地煤碳及其制品主要运往长江中下游地区 每年约 230 万吨左右 云南的煤主要通过公路集中到水富港下运 贵 州的煤通过重庆港或涪陵港集中下运 重庆的煤通过重庆各港集中下运 这些煤炭除从涪陵港出港的外 其余均需通过重庆至涪陵段长江主干线 钢铁 贵州水钢 四川攀钢 重钢的钢铁主要集中到重庆港后运往长江 中下游 金属矿 主要为攀钢运往宝钢 武钢 矿建材料 主要系攀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8 西地区运往下游 也有中下游型沙运往重庆上游 木材主要由产地云贵 川通过金沙江 赤水河运往下游 据统计 2004 年三峡 枢纽 年过坝货运量 及组成 如表 4 表 4 三峡枢纽 2004 年过坝货运量统计表 序号货物种类上水 万吨 下水 万吨 小计 万吨 1 煤炭 017851785 2 石油 72779 3 木材 30 23 2 4 集装箱 71110181 5 水泥 138 421 4 6 矿建材料 13721158 7 矿石 20844252 8 粮棉 21425 9 钢材 5756113 10 水果 0 11 92 11 化肥 4856104 12 其他 376329705 13 合计 1006 12422 53428 6 3 3 2 航运发展规划 据有关资料预测 库区主要货类是煤 钢铁 非金属矿石 化肥 矿建 材料 化工产品 木材 水泥等 大宗货物和大件货物主要依靠水路运输 根据长江航务管理局组织进行的运量预测研究 2010 年 2020 年和 2030 年 三峡枢纽年过坝货运量及组成如表 5 表 5 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预测表 万吨 序 号 货物种 类 2010 年2020 年2030 年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19 上水下水小计上水下水小计上水下水小计 1 煤炭 164016401780178018501850 2 石油 240102502801529531020330 3 矿石 305250555450310760545370915 4 矿建 451552007018025090220310 5 钢材 110451551806524522085305 6 化肥 402202606028034080320400 7 水泥 301401704022026060280340 8 其它 127016002870220526654870364542057850 9 合计 2040406061003285551588004950735012300 三峡水库按 175m 方案蓄水后 库区航道通过水库蓄水调度和航道治理 工程 为大型船队的通航创造了条件 依据 三峡工程初步设计 和 长江 干线航道发展规划 的要求 确定在三峡水库按 175m 蓄水运行后 三峡库 区重庆九龙坡港以下通航代表船队由 1000 3000t 驳船组成的 5 种万吨级船 队 如表 6 表 6 通航代表船队构成表 序号船队组成船队尺度 长 宽 吃水 m 1 1942kW 9 1000t 264 32 4 2 8 2 1942kW 9 1500t 248 5 32 4 3 0 3 1942 kW 6 2000t 196 32 4 3 1 4 1942 kW 4 3000t 196 32 4 3 3 5 1942kW 4 3000t 油 219 31 2 3 3 自 2003 年三峡水库按 135 139 m 蓄水运用以来 库区丰都以下通航条 件显著改善 长江航运集团为充分发挥库区航运潜力 及时调整运输组织方 式 扩大了常年库区的运输船队规模 目前大型运输船队 1942kw 6 8 1000 1500t 载量 6000t 11000t 已上行至丰都下游 15km 的姜幺毛 锚地 中型运输船队 1942kw 4 6 1000t 载量 3000t 4000t 可上行 至涪陵港 另外 库区还出现了载量较大的机动驳 主要以 3000t 级干散货 船为代表 主机功率 800 880kW 船舶长度 86 92m 宽度 16 2m 吃水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20 3 3 3 5m 可见蓄水后船舶大型化趋势十分明显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21 4 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4 1 工程建设前河床演变 情况 4 1 1 河道概况 三峡库区河段从奉节起进入三峡地区 两岸崇山峻岭 流路曲折 三峡 成库前 江面狭窄 枯水河宽约 150 200m 水流湍急 流态紊乱 多泡漩 乱流 呈典型的山区峡谷河段特征 成库后 坝前水位抬高 常年库区航道 水深较天然状况大幅度增加 河面除部分峡谷河段外均有很大程度放宽 水 流流速和比降大为减缓 航道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通过 135m 蓄水后到 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 也出现了一些不利情况 如库区的峡谷河段 易形成 局部大风 成库后江面变宽 风浪强度较成库前大大增加 雾区增多 雾情 加重 极易发生船舶碰撞 触礁等事故 本工程河段航道弯曲 上段右岸母猪凼至老虎岩大沱与凸嘴相接 岸线 不规则 左岸阳董岩至山羊角岸线亦不规则 其间有吴家湾凸嘴 上段航道 右侧沱内水深较大 左侧碛坝台阶地水深稍浅 下段山羊角至石鼓峡一带左 岸岸线较平顺 岸壁较陡 右岸月亮近至杨家坝岸线不规则 分布有石槽溪 和观音阁等凸嘴 2003 年蓄水后 不论枯 洪水期 工程的水位均抬高较多 水流进一步减缓 航行条件大为改善 蓄水淹没水面宽阔 最宽处有 1000m 左右 最小航深 4m 以上 弯曲半径大于 1000m 4 1 2 河床演变情况 本工程河段位于常年库区 蓄水后枯水期水位均抬高较多 枯水河宽增 至 1000m 左右 航道宽度亦相应增大 大都达到 200m 以上 最小航深 4m 以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22 上 弯曲半径也大于 1000m 航行条件大为改善 从三峡工程数学模型计算成果来看 水库 175 145 155 分期蓄水方案 约在 80 年可达初步冲淤平衡状态 而水库排沙比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而加 大 根据三峡水库淤积沿程变化 淤积厚度由坝前向上游递减 在取水口处 淤积 20 年后厚度约为 35m 淤积 50 年后厚度约为 51m 淤积 100 年后厚度 约为 55m 水库淤积基本平衡后 库区冲淤变化规律主要与坝前入库水沙变 化过程及河道形态有关 呈现出如下冲淤变化特点 1 就整个库区而言 年内有涨淤落冲的规律 2 汛期随着流量的增加 库区一般发生淤积 洪峰后 随着流量 回落 一般产生冲刷 3 汛末开始蓄水 若来水来沙较大时 库区将产生淤积 4 年际变化视来水来沙条件不同而异 小水年以淤积为主 大水 年来沙不多时以冲刷为主 总体上讲 蓄水后枯水期三峡大坝至巫山河段比降趋近于零 巫山至丰 都河段亦较天然情况有较大减缓 丰都至涪陵河段比降 洪水期与天然情况 较接近 枯水期亦减缓较多 随着水位抬高 比降减缓 流速亦相应减小 常年库区内基本无不良流态出现 水流平缓 极利于船舶航行 蓄水后 工程河段的总体河床演变趋势是向单一顺直方向发展 根据目 前已有的三峡科研成果来看 工程所在河段无碍航滩险 水库经多年运行后 虽然工程河段有一定的淤积 但不会发生因累计性淤积而碍航的问题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23 4 2 工工程程建建设设后后河河床床演演变变分分析析 4 2 14 2 1 工程布置方案工程布置方案 重庆石柱发电厂 2 300MW 新建工程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附 近 工可报告提出方家湾厂址和庆中庵厂址作为比选方案 其中方家湾厂址 位于西沱镇西南约 2 7km 的方家湾村 距长江岸边约 1 1km 左右 厂址东南 侧有条西沱镇的乡村公路通过 厂址内以单斜宽缓坡地为主 局部分布有丘 陵山包和宽缓沟谷 地形总趋势为东高西低 标高在 190m 253m 之间 方 家湾厂址拟定的厂内净水站高程为黄海高程 210 00m 主厂房高程为黄海高 程 210 00m 方家湾厂址的补给水管道所经过的自然地面最高点高程约为 250 00m 该最高点距取水点约 1 70km 方家湾厂址取水口位于长江右岸 的江家槽 取水点下游距西沱镇运煤码头约 0 9km 该处有一较为直立的陡 岩 较适宜停泊移动式取水泵船 在陡岩的上游 其坡度较缓 适合修建固 定式取水泵房 庆中庵厂址位于位 于西沱镇东南的庆中庵村 距长江岸边距离在 1 8km 左右 厂址东北侧有西沱镇乡村公路通过 西侧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县城至西沱镇的一条三级公路通过 厂址内丘陵山包与沟谷纵横交错 属剥 蚀低山顶部丘陵台地地貌 地形总趋势为东高西低 平均海拔高度变化不大 标高在 287m 330m 之间 庆中庵厂址的厂内净水站高程为黄海高程 310 00m 三峡水库防洪限制水位为 143 30m P 1 的洪水位为 173 87m 取水点也在庆中庵厂址的西北侧的江家槽 庆中庵厂址的取水几 何高差为 166 70m 136 13m 江家槽取水点位于西沱镇码头上游约 925m 处 设置 1 条取水泵船 泵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24 船距岸边 27 38m 泵船通过岸上的地牛与水底锚链定位 通过万向摇臂接 头调节船位 泵船与岸边的交通以交通船摆渡 取水泵船为成套装置 主甲 板以下由首舱 泵舱 空舱 尾舱组成 主甲板以上由控制室 高低压配电 室 值班休息室等组成 泵船上装设四台取水泵 按三运一备方式运行 取 水泵布置于泵船内 水泵吸水管外围设活动式的拦污栅罩 并设有冲洗栅罩 的措施 泵船采用 DN600 联络钢管 摇臂接头与岸边的补给水管相连 由于 本工程取水在三峡水库内 最大水位变幅 35m 左右 取水量约 2000m3 h 均 在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泵船适应范围内 图 4 江家槽取水点位置图 本工程两个厂址均推荐采用带冷却塔的循环供水系统 补给水的取水流 量约为 0 5m3 s 采用移动式泵船方式取水 根据本工程初可报告和可研现 场踏勘结果 取水点设在长江三峡水库的江家槽河段 江家槽位于西沱镇码 头上游约 925m 处 该处有一较为直立的陡岩 较适宜停泊移动式取水泵船 取水泵船适应的最大水位变幅可以分成两种水域 一种是水库 由于水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25 库中水的流速比较小 取水泵船适应的水位变幅可以达到 45m 50m 另一种 是江河 由于有水流的影响 取水泵船适应的水位变幅比水库要小 目前实 船已经达到 35m 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运行经验 在水位变幅小于 50 0m 水位涨落速度小于 2 0m h 的水库或河流内 泵船取水是安全可行的 目前国内已经投入使用的取水泵船的最大取水量是 17000m3 h 该船用 在南昌附近赣江水域 该船摇臂管直径 1600mm 取水泵船适应河道水流速度的能力很强 取水泵船不需要航行 水流速 度大 增加锚泊设备的能力即可 这对泵船来说是很容易的 泵船采用万向摇臂接头后 取水泵船可以自如调节船位 适应水位变化 不需要停泵 这是泵船采用万向摇臂接头以后最大特点 下表是国内部分取水泵船情况 表 7 国内主要取水泵船一览表 产 品用 户数量备 注 取水泵船武汉宗关水厂 2 摇臂管直径 1250mm 1400mm 各 1 条 取水泵船武汉白沙洲水厂 1 摇臂管直径 1400mm 取水泵船黄冈自来水公司 2 摇臂管直径 700mm 取水泵船云南宣威电厂 1 摇臂管直径 1000mm 取水泵船武昌热电厂 1 摇臂管直径 1250mm 取水泵船武汉新沟热电厂 1 摇臂管直径 800mm 取水泵船云南曲靖电厂 2 摇臂管直径 700mm 600mm 各 1 条 取水泵船四川泸州电厂 1 摇臂管长 46m 水位变幅 28m 取水泵船重庆万盛电厂 1 该船尚在建设中 水的最大设计 流速为 5 76m s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26 水上水厂船长江三峡总公司 1 在船上将浑水变成清水后送出 三峡大坝施工用船 水上水厂船武穴市田镇水泥厂 1 在船上将浑水变成清水 由于本工程取水在三峡水库内 且水位最大变幅达 32 44m 取水量约 2000m3 h 均在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泵船适应范围内 根据工程经验 本工程 采用泵船取水方案是可行的 由于三峡水库的水位涨落速度 洪水季节库内 流速等相关资料本阶段暂不落实 待下阶段落实后再研究泵船的锚泊等设施 由于泵船随河水面涨落而上下移动取水 它所取的水始终是水源体的表层水 因而取水含沙量最少 从根本上克服了取水和输水系统受河床质和泥沙可能 造成的故障 本取水方案的优点是由于吸水室浅 所用清污设备简单 可靠 造价低 在江河水位变幅较大时 比固定式取水设施的投资要少很多 缺点是在洪水 期运行时 随着江水涨落需要收放缆绳调整船位 定期对钢结构作防腐处理 等运行管理 维护工作量较固定式取水大 本工程取水泵船为成套装置 主甲板以下由首舱 泵舱 空舱 尾舱 组成 主甲板以上由控制室 高低压配电室 值班休息室等组成 其中取水 泵布置于泵船内 泵船采用 DN600 联络钢管 摇臂接头与岸边的补给水管相 连 泵船通过岸上的地牛与水库底的锚链共同将船固系于水面上 泵船随水 位上下浮动 当水位涨幅较大时 可通过收放锚绳调节船位 泵船与岸边的 交通以交通船摆渡 本工程考虑设 1 条泵船 泵船布置在岸边 距岸边 27 38m 每条泵船 上安装 4 台取水泵做补给水泵 补给水泵参数为 庆中庵厂址 Q 459 880m3 h H 2 05 1 95Mpa 配电机 N 710Kw V 6Kv 方家湾厂址 重庆石柱火电厂 2 300 兆瓦机组新建工程取水工程通航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27 Q 471 941m3 h H 1 08 0 98Mpa 配电机 N 400Kw V 6Kv 另外还设 2 台真空泵和 1 台消防泵 水泵吸水管外围设活动式的拦污栅罩 并设有冲洗 栅罩的措施 4 2 24 2 2 工程建设后水位变化分析工程建设后水位变化分析 水库泥沙淤积以宽阔段为主 其泥沙淤积占总淤积量的 95 窄深段 淤积相对较少或略有冲刷 库区淤积泥沙主要集中在主槽内 其淤积量占总 淤积量的 79 从泥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腔科牙周炎处理流程
- 预防医学科疫苗接种指导原则规范指南
- 立足本职岗位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 大学生自我生涯规划
- 2025年高级会计师之高级会计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 关于成立项目部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范文
- 重庆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
- 2025合作共赢合同模板
- 2025【经纪人公司与歌手签约合同范本】
- 2025数据处理与保密协议合同书
- 积极心态与健康心理素养培养主题班会
- 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外贸业务员内部培训
- 《综合基础知识卫生类》考试大纲
- 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范本范文
- 提高发票额度的合同6篇
- 压力容器管理和使用制度模版(2篇)
- 体检报告电子版
- POCIB国际贸易FOB进出口预算运算表
- 《同济大学电气工程》课件
- 酸碱灼伤的应急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