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卷政事堂:唐宰相议事的地方。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初始仅三省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方能与会,后皇帝又加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等。古文运动:唐代中叶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作为运动领袖,提出“载道”、“明道”的口号,强调要有“务去陈言”和“词必己出”的独创精神。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史通:唐刘知几撰。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正,常;观,示,意即以正道示人1。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 他像荀子一样,把人民和君主的关系比作水与舟,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徵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励臣下直谏,魏徵前后谏事二百余件,直陈其过,太宗多克己接纳,或择善而从。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人民衣食有余,安居乐业。在文化方面,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君长遣子弟到来留学。此外,太宗又屡次对外用兵,经略四方,平东突厥、定薛延陀、征高句丽、联姻吐蕃、和高昌,使唐之国威远播四方。太宗则被西北诸国尊为“天可汗”,成为当时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总之,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史称“贞观之治”。唐代经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唐太宗命令孔颖达撰定五经议疏,名曰五经正义,又命颜师古撰写五经定本。凡士人应明经科,均须诵习儒经,义理全据正义所说,否则就被视为异端邪说。成为官定的统一课本。正义之外的经说遂归于废灭,以经说论,这是空前统一的。 文宗开成二年,在郑覃的主持下,又刻成了著名的开成石经,实现了五经文字上的统一。此外,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唐代经学发展的私人代表。还有唐初贾公彦的周礼疏,礼仪疏杨士勋的春秋谷梁传疏以及唐后期的春秋公羊传疏,这些书也对儒学统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宋代史学成就:宋代是中国封建时期史学的鼎盛期 。宋初,薛居正等仿三国志体例,编成五代史(即旧五代史)。宋仁宗时,欧阳修成新唐书,以别于五代后晋刘昫唐书(即旧唐书)。欧阳修不满薛居正五代史,重撰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宋代编修的前代史还有多种 ,传世的有唐会要 、五代会要 、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以及九国志、南唐书等。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这种编年史体,称为通鉴体,成为后来编年史的通用体裁。南宋袁枢撰成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纪事本末体。南宋李焘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是通鉴之后第一部出色的当代编年通史,亦是中国古代卷帙最庞大的私修编年史。宋人编撰的当代史,还有三朝北盟会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两宋之际郑樵修撰纪传体通史通志,宋元之际马端临修撰文献通考,通考与通典、通志,并称三通。宋代方志的著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如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等。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宋代史学领域新开辟的园地。北宋欧阳修集古录,是现存最早研究石刻文字的专书。南宋洪适隶释和隶续,为传世最早的集录汉魏石刻文字专书。宋代金石学诸书为研究五代以前,尤其是研究商周秦汉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A卷律令格式:中国隋唐时期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律是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条文(类似于刑法);令是制度、规章的规定;格是用来防止奸邪的禁令,对律的补充和变通条例;式是官府机构的各种章程细则(“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绍圣绍述:宋哲宗恢复神宗时各项新法的事件。元祐八年(1093),神宗母高太后死,宋哲宗赵煦亲政。他对反变法派的专横无君久已不满,因此亲政后召见新党,任章惇为宰相。并以“绍述”(继承)神宗成法为名,于次年改年号叫“绍圣”(1094-1097)。在此期间,神宗时期的新法逐一恢复,反变法派被贬官流放。史称这一时期为“绍圣绍述”。彍骑:唐代府兵制被破坏后,募兵制兴起。彍骑为募兵的一种,即:宿卫兵。玄宗时,以招募方式选府兵和白丁,每年宿卫两个月,免除出征、镇守负担,称长从宿卫。 开元 十三年改称彍骑。变文:即:佛教通俗文本由于佛经经文过于晦涩,僧侣为了传讲佛经,将佛经中的道理和佛经中的故事用讲唱的方式表现,这些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写成稿本后即是变文。永贞革新:是中国唐代顺宗时期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为主要目的的改革。革新失败后,其主要人物十人均被贬斥,史称二王八司马。改革主要措施有:1、除常供外,取消进奉;2、打击贪官;3、打击宦官势力;4、罢五坊使;5、打击藩镇:抑制藩镇割据。佛教在唐代的发展和影响:发展:唐代:儒释道三教并行。唐太宗时,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给予当时佛教界以极大的影响。武则天时,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崇佛到了极点。唐玄宗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但是在武宗时,命令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对以后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在已有的天台、三论两宗以外,更有慈恩、律宗、道贤首宗密宗、禅宗等宗派的相继成立。影响:1、群众影响:唐代佛教除了通过各宗派的教义宣传对于群众发生作用而外,还有直接和群众生活联系以传教的种种活动。出现了很多宗教用语、节日、活动。2、文学、艺术方面。首先在文学方面,由于俗讲流行,创作了变文等作品。其次艺术方面,促使佛教艺术更有所推进。唐代在龙门山西太原天龙山、甘肃天水麦积山、敦煌莫高窟、山东历城千佛崖、四川广元千佛崖等处开凿石窟,雕塑佛像。两宋理学的发展脉络:北宋:周敦颐提出“无极而太极”,在思想上已经具有理学的雏形,他宣传儒家的道统论,并开始使用理学的基本范畴“理”。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学说称为“关学”。认为“气”为先,奠定了理学的基础。二程:程颢、程颐称为“洛学”,理学创始人。把“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南宋: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马鞍山和县公开引进高中教师1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事业编制人员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招聘内分泌科医师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台州仙居县卫生健康系统公开招聘卫技人员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湖南省各市州湘能农电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招聘78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甘肃张掖市肃南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招聘教育卫生干部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上半年江苏徐州市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建工集团第一批招聘4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中国民用航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核电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统编版
- 2025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50人(第二次)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汽车制造业供应链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 社区精神障碍工作总结
- 2025北京房山区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全日制临聘人员招聘3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技术方案评审与验收标准模板
- 镀膜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中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政府采购管理 课件 第十三章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
- 机场安检危险品运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