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华心理论文.doc_第1页
谢小华心理论文.doc_第2页
谢小华心理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谢小华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初二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初二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二现象”。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初二的学生,与近年来初二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表现密切相关。如: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从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来看,14岁的孩子(相当于初二年级学生)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种种状况表明 ,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初二学生问题聚焦1早恋 “不许跟某某聊天,打招呼也不行,每天晚上必须说一遍喜欢我。”宋女士帮儿子整理书桌,发现一张语言暧昧的纸条,一看便知是女生写的,而有如此语言,说明儿子与这个女孩的关系已经非同寻常。宋女士本想好好教训一顿儿子,晚上便亲自接儿子放学,谁知在学校门口,她却看到好几对男生女生手拉手亲密地往前走。某中学教育处主任介绍,早恋现象主要集中于初二年级,同学之间肆无忌惮地开玩笑,部分男女生表现过分亲密。在这些学生中,有的人表现为独自的单相思,有的人突破了羞涩的束缚,递纸条,约会,互相倾吐爱恋之心,借口互相帮助,形影不离,部分男女生表现过分亲密。这种异性间的感情往往是一种把异性理想化、对异性的好奇、对陪伴的渴望,加上浪漫幻想的多重混合的心理活动。2上网 初中阶段,初二学生上网最多,尤其是男生,有的几乎整天都泡地网吧里,不停地打游戏,饿了就在网吧干吃方便面,有的甚至逃课上网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网虫”,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电脑”、“聊天室”不能自拔。甚至有的中学生已经沉浸到网络的虚拟化生活空间中,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就产生一种孤独感,患上“网络疏离症”,成天高唱:网络是我家,我的眼里只有它。 这些同学往往很难管教,有时即使老师在网吧里把他们带回学校,对其进行教育或者惩罚,也往往收效甚微,没过几天,其中大部分同学就会重回网吧。有老师在与学生谈心时发现,一部分学生也考虑进沉迷网吧对自己的危害,甚至下决心离开网吧,但往往管不住自己,抵御不住网吧的诱惑。3学习成绩下降 老师们总结,在学习上,初二是一个分水岭,一部分同学在初二进步很快,由成绩中等上升为优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将心思用在学习之外,成绩迅速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的同学到了初三往往很难有所突破,中考的失利难以避免。4逆反心理严重 老师们分析,初二学生的另一特点是“不服管教”。一些同学对老师家长的批评不再虚心接受,开始反驳顶撞,甚至嘲笑师长,越是父母老师不让做的事,他们越起劲,一定要和师长“对着干”。原因分析1生理因素 初二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与初一相比,初二学生增加了生物课,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有着羞涩的好奇。 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性行为,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2学习压力 初二阶段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翻开初二课本,老师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与初一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这也是初二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虽然中考不是迫在眉睫,但是很多初二学生从他们的学长那里已经领教了中考的严酷,升学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成为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加上很多家长对学业的过分重视,往往造成许多青少年忽视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甚至因为学习而牺牲自己的兴趣。当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学习一个内容,自然会感到生活的单调枯燥,就特别向往和迷恋外面的世界,常常和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块,或是沉溺于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3心理因素 初二学生心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年幼天真,一般都能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行为乖巧,守规矩。升入初中后,第一学年对新的校园和学习生活都有陌生感,胆子小,自觉遵守纪律。而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同学们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们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他们自认为什么都懂,甚至比师长都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初二学生的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对策(1)学校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尽可能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理需要。对不正当的心理需要和不良行为,要耐心说服,讲清道理,给予正确引导。对思想积极和行为习惯好的学生主要进行思想卫生教育和心理训练,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健全人格结构,改善思想及心理稳定能力;增强智力和能力水平,充分发挥思想优势和精神潜力,克服消极思想与逆反心理。对思想消极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辅导和纠正教育,采取谈心、对话、座谈、笔谈、网聊、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心理教育,使他们逐步转化为思想积极、心理品质良好的学生。如在谈心活动中,要注意一是讲信任,信任是谈真心话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没有效果;二是要亲切、诚恳,无拘束的谈心好象是无阻挡的江河之水,一切真心话都能倾泻出来。三是要经常谈心和有目的谈心相结合。谈心是双方的交谈而要与被谈者为主,希望他多谈,谈心者要起主导作用,启发、引导、提问,要随机应变,灵活运用。谈心所涉及的内容要广泛,通过谈心发现问题,挖出根子,就可以对症下药,给予引导教育.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展示自身才艺提供舞台或机遇,激发其成就感心理。通过开展适合学生兴趣和特长的集体活动如学校应定期组织友谊赛、文艺表演、趣味文体活动等,为学生创造文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二)、家庭 (1)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比如发现孩子迷恋网络染头发等问题。家长们一定要放下架子,跟孩子就这一问题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这们做的原因,然后再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而不是强硬的说教。(2)加强与老师的联系。个别学生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尤其不想和家长说学校里的情况,这样一来,家长往往不能从孩子那里知道他们最近的表现和变化,这就需要家长能够经常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