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5页。16500字左右。
开题报告一份。
计划周记进度检查表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UG传动部分一套。
图纸共7张,如下所示
A0-制粒机总装图.dwg
A0-制粒系统部装图.dwg
A0-箱体.dwg
A3-大齿轮.dwg
A3-大齿轮2.dwg
A3-齿轮轴.dwg
A3-齿轮轴2.dwg
毕 业 设 计论 文 任 务 书
一、题目及专题:
1、题目 AHHC520制粒机设计
2、专题
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本课题以某企业产品设计需求为背景,以AHHC520制粒机为研究对象,以高质量、低成本、环保、节能为指导思想,对AHHC520制粒机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型式、关键部件设计计算等内容展开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将对相关企业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
① 熟悉颗粒加工及其生产现状,并查阅相关资料;
② 熟练掌握现有制粒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传动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③ 熟练掌握制粒机传动部件的设计,并能进行可行性分析;
④ 掌握传动部件的结构设计,并能综合考虑结构,工艺,装配及经济性对传动部件的各零部件进行设计;
⑤ 能够熟练使用CAD,UG绘图软件,绘制二维、三维零件图和装配图;
摘 要
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饲料机械技术在科学创新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牧羊集团和正昌集团他们是我国饲料机械发展最快的企业,他们的技术不仅引领全国,还可与先进国家技术相媲美。此次的毕业设计是以现有制粒设备为基础,并取长补短,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力求设计方案较现有产品在各方面性能都有所提高。现有的技术中,有一种环模制粒机,包括机架和圆筒形的中空环模,环模壁上径向开设有若干模孔,环模一端径向设有进料通道,所述环模经传动系统与动力输八机械相连接,环模内设有至少一个压棍,压棍可转动地安装在压辊固定的机构上,工作时,环模转动,物料从进料通道进入环模内,被环模带动,不断从压辊和环模之间空过,在压辊的挤压之下,物料被从模孔中挤出,被切刀装置切断后形成颗料装的物料;其不足之处在于:这种制料机工作效率低下。然而AHHC520制粒机使制粒效率大幅提高。
关键词: 双环模; 制粒机; 有限元
Abstrac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bination 2-ring mould granulating machine is by powder feed conditioning (plus steam or water), extrusion die hole forming, cutting, cooling dry, crushing, screening, finally meet specific product quality made the request. It will cooperate with good various powder feed compressed into granules, change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feed biochemical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the feed utilization rate and to feed the applicability. Our feed industry late start, many granulating equipment compared with foreign equally, there is still a gap. Through the visit to feed machinery factory, many manufacturers domestic understanding of existing granulating equipment performance are this certain disadvantages. Bu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feed machinery technology 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has a breakneck development. For example, shepherd group and zhengchang group they feed machinery in China is the fastest growing enterprise, their technology not only lead the country, still can match with advanced countries technology. The graduation design based on existing granulating equipment for the foundation,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re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perpetuallystrive to design scheme is in all aspects of existing products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have a kind of ring die granulating machine, including frame and the cylindrical hollow ring ring die wall module, open several model hole radial ring die end, with feeding channel, radial referred b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ring die with power lost eight mechanical connections, ring die equipped with at least one pressure stick, pressure stick can rotate installed in pressing roller fixed institutions, work, ring die rotating, material from incoming channel into the ring ring die mould, was driven, constantly from pressing roller and ring die, in space between the extrusion pressure roller, under from model hole material being squeezed by cutting knife device, off the material form makings outfit; Its defect lies in: this system feeder low productivity. Ye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bination 2-ring mould granulating machine make granulating efficiency greatly improve.
Keywords: 2-ring mode; Granulating machine; FEA
目 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目 录 V
1 绪论 1
1.1 设计目的和意义 1
1.2 环模制粒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3
2 总体方案设计 6
2.1 主要组成结构 6
2.2 主要技术参数 7
2.3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概述 7
2.3.1 环模制粒机的工作原理 7
2.3.2 环模制粒机的主要工作过程 8
3 喂料机构设计 9
3.1 喂料输送结构设计 9
3.2 喂料器参数计算 10
3.2.1 螺旋直径D与螺旋轴转速n的计算 10
3.2.2 物料轴向推进速度计算 10
3.2.3 电机的选择 11
3.3 机槽的设计 11
4 调制器结构设计 12
4.1 调质的作用 12
4.2 调质过程的控制 12
4.3 调制器总体方案设计及计算 12
5 主传动系统的设计 14
5.1主电机的选择 14
5.2 主传动计算 14
5.2.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4
5.2.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5
5.2.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16
5.2.4 几何尺寸计算 17
5.2.5 结构设计及绘制齿轮零件图 18
5.3 空心轴的有限元分析 18
6 制粒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23
6.1环模的加工工艺综述及结构设计 23
6.1.1 环模的热处理工艺 23
6.1.2 环模模孔的加工工艺 24
6.1.3 环模的结构 24
6.1.4 方案设计 24
6.2 环模的参数计算 24
6.2.1 环模厚度计算 24
6.2.2 环模单位功率面积 25
6.3 压辊的设计计算 25
6.4 环模和压辊工作间隙的调整 25
7 设备拆装及维护 27
7.1 制粒机的使用和维护 27
7.2 制粒机的检修 27
7.2.1 喂料系统拆装 27
7.2.2 主传动系统拆装 28
7.2.3 易损件的拆装 30
结论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课题来源
本课题以某企业产品设计需求为背景,以AHHC520制粒机为研究对象,以高质量、低成本、环保、节能为指导思想,对AHHC520制粒机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型式、关键部件设计计算等内容展开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将对相关企业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科学依据(包括课题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
(1)课题科学意义
近年来,我国饲料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体现现代化饲料工业特征的全价颗粒饲料,越来越被广大养殖业者接受。饲料加工设备,特别是颗粒制粒机,也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我国颗粒制粒机已走过了从引进、仿制到消化吸收、自行设计制造的过程。多种颗粒饲料制粒机已广泛用于颗粒饲料的生产实践中。其中最应用的最多的是环模和平模制粒机。平模制粒机由于自身结构的局限性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虽没有环模制粒机应用广泛,但因其机构简单,平模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价格便宜,它还是广泛应用于饲料加工,尤其是渔用饲料,宠物饲料等的加工。此外平模制粒机还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
(2)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最早的制粒机利用的是压缩成型原理,是由两个形状相同而转向相反的滚筒组成,粉料被强制填入凹处而压缩成各种形状,如三角形、菱形、椭圆形、圆形等粒料,由于这种机械压缩作用时间短,颗粒强度低,生产能力小,现已不多使用。
1910 年 第一台挤压式制粒机研制成功,首先生产出圆柱状粒料,也是首次使用现今所谓模子。早期的模子固定不动,粉料经螺旋挤压通过通孔模子,挤出的粒料被切刀切断成所需的颗粒。
平模制粒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但比环模制粒机发展要早,其始于六十年代早期,至今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1986 年 江苏正昌集团公司成功研制出11KW,平模直径为250mm 的平模制粒机。
1992 年 国家颁布了平模制粒机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B/T10122—92,规定了平模制粒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平模制粒机由于其制粒颗粒较大,含水量大,因此满足制粒颗粒多样化是其一个发展趋势。为改进颗粒质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制粒效果,因此能够完成新的制粒工艺——重复制粒是其另一发展趋势,由于饲料品种的变化,制粒机压辊压模间隙的设定需要经常调整,为了节约时间,在线的压辊调节是其又一发展趋势,此外颗粒饲料经蒸汽热能、机械摩擦能和压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达到杀菌、提高饲料消化率的诸多功能,但过度的热加工会造成热敏性营养成分的失效,降低饲料效果,有效加工是制粒机最新的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
① 查阅相关资料,概述颗粒加工及其生产现状。
② 对现有制粒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传动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③ 对制粒机传动部件的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
④ 对传动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并综合考虑结构,工艺,装配及经济性对传动部件的各零部件进行设计。
⑤ 对设计进行优化,绘制二维、三维零件图和装配图。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实验方案
① 制造、外观的检验,用检测器具目测。
② 空载试验,空载启动
③ 角荷试验制粒机空载试验合格后,再进行负荷试验,试验时加人物料,模仿正常工序运行30min,目测各密封处不得有渗漏现象。
④ 噪声检验制粒机负载正常运转后,按规定测试噪声,其值不大于75dB(A)。
⑤电气安全检验,电气系统的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绝缘电阻、耐压、保护接地电路分别按规定要求检测。
(2)研究方法
① 查阅相关资料,概述颗粒加工及其生产现状。
② 对现有平模制粒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传动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③ 对平模制粒机传动部件的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
④ 对传动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并综合考虑结构,工艺,装配及经济性对传动部件的各零部件进行设计。
⑤ 对设计进行优化,绘制二维、三维零件图和装配图。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研究计划:
2012年10月12日-2012年12月25日:按照任务书要求查阅论文相关参考资料,填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2013年1月11日-2013年3月5日:填写毕业实习报告。
2013年3月8日-2013年3月14日:按照要求修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13年3月15日-2013年3月21日:学习并翻译一篇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英文材料。
2013年3月22日-2013年4月11日:初步设计,根据需要同步绘制相关图纸。
2013年4月12日-2013年4月25日:对设计进行修改校对,并完善图纸。
2013年4月26日-2013年5月21日:定稿,制作设计电子版及准备答辩所需资料。
预期成果:
以高质量、低成本、环保、节能为指导思想,对AHHC520制粒机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型式、关键部件设计计算等内容展开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将对相关企业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特色或创新之处
① 其创新点主要分布于喂料机构、传动部分。该方案从整机运行稳定性、产量、能耗、产品质量等角度着手,改善机器性能。
② 方案设计以理论计算为依据,目的是使设计方案更合理、更具说服力。同时,绘图过程中也借助于CAD进行了辅助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
已具备的条件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① 实验方案思路已经非常明确,已经具备使用CAD,UG编程仿真的能力和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
② 使用CAD,UG编程的能力尚需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