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相平衡.doc_第1页
第五章 相平衡.doc_第2页
第五章 相平衡.doc_第3页
第五章 相平衡.doc_第4页
第五章 相平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阴师范学院物理化学课外习题第五章 相平衡一、选择题1. NH4HS (s) 和任意量的 NH3 (g) 及 H2S (g) 达平衡时有(代表相数) : ( )(A) C = 2, = 2,f = 2 (B) C = 1, = 2,f = 1 (C) C = 2, = 3,f = 2 (D) C = 3, = 2,f = 32. FeCl3和 H2O 能形成 FeCl36H2O,2FeCl37H2O,2FeCl35H2O,FeCl32H2O四种水合物,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的相数分别为: ( )(A) C = 3, = 4 (B) C = 2, = 4 (C) C = 2, = 3 (D) C = 3, = 5 3. 硫酸与水可形成 H2SO4H2 O (s)、H2SO42H2O (s)、H2SO44H2O (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4. 某体系存在 C (s)、H2O (g)、CO (g)、CO2 (g)、H2 (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 (g) + C (s) = H2 (g) + CO (g); CO2 (g) + H2 (g) = H2O (g) + CO (g); CO2 (g) + C (s) = 2CO (g)。 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为: ( ) (A) C = 3 (B) C = 2 (C) C = 1 (D) C = 45. 298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为 ( ) (A) C = 2, = 2,f = 1 (B) C = 2, = 2,f = 2(C) C = 2, = 1,f = 2 (D) C = 2, = 1,f = 36.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7. 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 ) (A) 固定 (B) 随温度改变 (C) 随压力改变 (D) 无法判断8. 在 p下,用水蒸汽蒸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 ( ) (A) 必低于 373.2K (B) 必高于 373.2K(C)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 (D)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9. 水的三相点是: ( ) (A) 某一温度,超过此温度,液相就不能存在 (B) 通常发现在很靠近正常沸点的某一温度 (C)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25 C时的蒸气压三倍数值时的温度 (D) 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10. 当Clausius-Clapeyron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 )(A) p 必随 T 之升高而降低 (B) p 必不随 T 而变 (C) p 必随 T 之升高而变大 (D) p 随 T 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11. 在0 C到100 C的温度范围内,液态水的蒸气压 p与 T 的关系为:lg(p/Pa)-2265/T+11.101,某高原地区的气压只有59995 Pa,则该地区水的沸点为 ( )(A) 358.2 K (B) 85.2 K (C) 358.2 C (D) 373 K12. 在373.15 K时,某有机液体A和B的蒸气压分别为 p 和 3p,A和B的某混合物为理想液体混合物,并在373.15 K、2p 时沸腾,那么A在平衡蒸气相中的摩尔分数是多少? ( )(A) 1/3 (B) 1/4 (C) 1/2 (D) 3/413. 当用三角形坐标来表示三组分物系时,若某物系其组成在平行于底边BC的直线上变动时,则该物系的特点是: ( )(A) B的百分含量不变 (B) A的百分含量不变(C) C的百分含量不变 (D) B和C的百分含量之比不变14.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A) 1 (B) 2 (C) 3 (D) 415. 哪一种相变过程可以利用来提纯化学药品? ( )(A) 凝固 (B) 沸腾 (C) 升华 (D) A、B、C任一种16. 在相图上,当系统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 )(A) 恒沸点 (B) 熔点 (C) 临界点 (D) 低共熔点17. 水的三相点附近,其气化焓和熔化焓分别为44.82 kJmol-1和5.99 4kJmol-1。则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焓约为: ( )(A) 38.83 kJmol-1 (B) 50.81 kJmol-1 (C) -38.83 kJmol-1 (D) -50.81 kJmol-118. 已知苯乙醇双液系统中,苯的沸点是353.3K,乙醇的沸点是351.6K,两者的共沸组成为:含乙醇47.5%(摩尔分数),沸点为341.2 K。今有含乙醇77.5%的苯溶液,在达到气液平衡后,气相中含乙醇为y2,液相中含乙醇为x2。问下列结论何者正确? ( )(A) y2 x2 (B) y2 x2 (C) y2 x (总) x (l)5饱和蒸气压 和 摩尔质量6. 3 (S = 6 , R = 2 , C = 6 - 2 = 4 f = 4 - 3 + 2 = 3)7. 1;2;0 (C = 4 1 2 = 1; P = 2; F = 1 2 + 1 = 0)8. 大于9. 195.2 K;5.93 kPa;25.47 kJmol-110. 2;2;2;温度、压力三、简答题 1. 答:相点是相图中表示某平衡相组成的点。从相点位置可看出该相的状态、组成、温度、压力等。相点位置可随压力、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上,所有点全部是相点。 物系点是在多组分系统的相图上表示系统总组成的点,在单相区,物系点可与相点重合,而在两相区内只有物系点。该物系所对应的两个相组成由两个相点表示。在T-x图上,物系点可沿着与温度坐标平行的直线上下移动;在水盐系统图上,随着水的含量不同,物系点可沿着与组成坐标平行的直线左右移动。 2. 答:共同点:都是三相共存。不同点:单组分系统的三相点是气-液-固三相共存,这时的自由度为零,它的压力、温度由系统自身性质决定,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二组分系统的低共熔点如T-x图上的E点,是固体A、固体B和组成为E的液体三相共存。这时的自由度为1,在等压的条件下自由度为零。E点的组成由A和B的性质决定,但E点的温度受压力影响,外压改变,E点的温度和组成也会随之而改变。3. 答:不是。它是完全互溶的两个组分的混合物。在外压固定时,它有一定的沸点,这时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完全相同。但是,当外压改变时,恒沸混合物的沸点和组成也随之而改变。4. 答:不能。因为水和汞是不互溶的液体,两者共存时,各组分的蒸气压与单独存在时一样。汞的蒸气压并没有因为水层的覆盖而下降,液面上的总压力等于水和汞的蒸气压之和。如果要蒸馏汞的话,加了水可以使混合物的沸点降低,这就是水蒸气蒸馏的原理。5. 答:沸点是对纯液体而言的。在大气压力下,纯物质的液-气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压力等于大气压力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恒沸点是对完全互溶的二组分系统而言的。定压下,二组分系统的气相和液相组成完全相同时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恒沸点。用简单蒸馏的方法不能把二组分完全分开。在恒沸点时自由度为1。外压改变,恒沸点也改变。当压力固定时,条件自由度为零,恒沸温度有定值。四、计算题1. (1) 如图所示: (2) l (溶液相) l + D(s) l + B(s) l + A(s) A(s) + D(s) D(s) + B(s); EF,GH上体系的自由度都是零 。 (3) 体系达到 M 是 l + A(s) 二相;达到 N 是 l + A(s) 二相;达到 Q 是三相 A(s) + D(s) + l三相;达到 R 是 A(s) + D(s) 二相。 2. 绘图如下: 绘图 , 相区名称 , 步冷曲线 3. (1) 图如下。 (2) 各个区的相态在图中标出。4. (1) 相图绘制如下: (2) 设 -70 C时,Hg(s) 的质量为 x,则固体化合物的质量为 (500 g - x). 根据杠杆规则:x(0.1 - 0) = (500 g - x)(0.2893 - 0.1) x = 327.3 g 5. 解:单相区:1: A和B的混合溶液l; 两相区:2:l1 + l2; 3: l2 + B (s); 4: l1 + A (s); 5: l1 + B (s); 6: A (s) + B (s)各条线代表的意义:LJ: A的凝固点降低曲线;JM: B的凝固点降低曲线;NV: B的凝固点降低曲线;MUN: 液液相互溶解度曲线。三相线:MNO: IJK:6. 解:各相区的稳定相标注在下图中;三相线的平衡关系:def: ghi: 7. 解:(1) OA: 金刚石与石墨的两相平衡线;OB: 液态C与石墨的两相平衡线;OC: 金刚石与液相C的两相平衡线。(2) O点代表液态C、石墨和金刚石的三相点,是OA, OB, OC的交点。此点相数 = 3,自由度f = 0,三相点的温度压力皆由系统确定。(3) 碳在常温常压下稳定状态时石墨。(4) 根据克拉佩龙方程:(5) 估计53108 Pa时可以将石墨转变为金刚石。8. 解:(1) (2) 同理:(3) 9. 解:组分数C = S R - R = 7 3 1 = 3; 自由度f = C + 1 = 3 3 + 1 = 1。10. 解:系统的物种数S = 5,即H2O,Na2CO3 (s),Na2CO3H2O (s),Na2CO37H2O (s)和Na2CO310H2O (s)。独立的化学反应式3个:Na2CO3 (s) + H2O (l) = Na2CO3H2O (s)Na2CO3H2O (s) + 6H2O (l) = Na2CO37H2O (s)Na2CO37H2O (s)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