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动物模型与抗脑缺血_第1页
脑缺血动物模型与抗脑缺血_第2页
脑缺血动物模型与抗脑缺血_第3页
脑缺血动物模型与抗脑缺血_第4页
脑缺血动物模型与抗脑缺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缺血动物模型,脑缺血动物模型,动物模型是医学药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能即刻制造或模拟血流下降或阻断,只有利用动物模型才能进行。动物模型具有方便、快捷、条件可控、脑缺血程度一致等优点。近年来,脑缺血的研究进展有利于各种动物模型的广泛应用。,建立和选择理想的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以下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1)不同脑缺血状态下的病理学改变;(2)缺血半暗带的研究;(3)再灌注损伤;(4)缺血本身导致的病理生理学变化;(5)干预治疗对缺血性损害的保护作用;(6)缺血性损害的部分机制等。,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分类,各种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最适宜的动物模型。根据动物种类分类:可分为猴、狗、大鼠、小鼠等脑缺血模型。其中啮齿类动物因价格便宜、来源充足、制作模型方法简单、存活率高、脑血管解剖和生理特点与人接近,被广泛用作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缺血范围分类:又可分为全脑缺血和局灶性缺血两种。现将常见的脑缺血动物模型概述如下:,一、全脑缺血模型(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models),全脑缺血模型是完全阻断或骤然降低大脑的血流,造成全脑缺血。近年来利用啮齿类动物复制全脑缺血模型,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中较为广泛。共同特点:缺血暂时广泛地影响各个脑区,但病理改变发生在易损区。,大鼠四血管阻断模型The Four-Vessel Occlusion (4VO) Model in the Rat,大鼠四脑动脉阻塞模型:双侧椎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用3水合氯醛麻醉(300mg/kg,ip.)。然后于枕骨下作1cm左右切口,暴露第一颈椎左右两个横突孔,以1411高频小电刀插入横突孔烫闭双侧椎动脉。24h后乙醚麻醉状态下切开颅顶皮肤,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交及颞骨与人字缝相交处分别埋植脑电极,接于SJ-42多导生理记录仪,以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的脑电图(EEG)及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将大鼠仰卧位固定,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大鼠清醒状态下用小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见大鼠意识和翻正反射消失,眼变白,竖毛,呼吸加快。30min后去除动脉夹,造成再灌注模型。再灌同时股静脉注射60mg/kg伊文思蓝。60min后大鼠断头取脑,然后用生理盐水和丙酮混合液(3:7v/v)制成10%匀浆(W/V)。离心,取上清液,在620nm处测吸光度表示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以此反映受试药对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优点:可产生严重的脑缺血。可较好地模拟临床上多种原因造成的全脑缺血性损伤过程;缺血一定时间后可按实验要求重新开启动脉夹进行再灌注。缺点:成功率低,约50%;操作相对复杂、不能一次完成,动物的死亡率高。 该方法适合于脑缺血的急性实验研究,现仍被广泛应用。,二、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Focal cerebral ischemia models),由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是脑卒中的多发部位,因此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模型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阻断MCA 的方法主要有开颅法、线栓法以及栓塞法。最常用的是线栓法,线栓法(thread embolism method),线栓法: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制备MCAO动物模型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是Koizumi于1986年发明的。在1989年,Longa对这种方法加以改进,而后广泛用于实验性脑缺血研究。目前在脑缺血实验中多采用Longa改进的线栓法。,1、线栓的制备,在制备大鼠MCAO模型的过程中,线栓的制备颇为重要。将线分别截成50mm左右线栓,在前20mm用记号笔抹上颜色以作进入颅内血管深度的标记,并将线栓制备好后置肝素生理盐水中备用。线栓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Koizumi 将栓线的前段5mm 左右的部分涂上硅树脂,使其变粗,变硬,直径达0.250.3 mm,以利于进线和阻断血流;Longa 法是将栓线的头端烧成小的圆头,直径稍大于线栓的直径。,2、线栓的插入,颈外动脉切口插入法:此种方法可以用来制备脑缺血、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由颈总动脉分叉处向头端依次游离,结扎并剪断颈外动脉的分支:枕骨下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在颈外动脉远端结扎,切断颈外动脉使其主干游离备用。然后分离颈内动脉,用丝线在颈外动脉根部打一松扣,夹闭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将尼龙线经颈外动脉主干切口,缓慢向颈内动脉入颅方向推进,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标记,推进18mm 左右时感到阻力,即到达了较细的大脑前动脉内,阻断了MCA 的所有血供来源,扎紧颈外动脉根部松扣。在一定时间后拔出尼龙线,扎紧动脉残端,即可实现MCAO导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模型。,图1 大鼠颅底内外血管(部分)模式图,3、线栓法制备动物模型的影响因素,栓线法大鼠MCAO模型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但仍有很多因素可影响该模型缺血程度的稳定,如动物体重、栓线的直径及插入深度、肝素的使用等,会遇到有的动物无脑缺血症状或症状很轻,有的动物症状很重或死亡。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建立模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线栓的选择线栓的选择直接关系着造模的成功与否。一般选择为外科尼龙线,直径有3-0、4-0 两种。但许多学者在实验中发现,运用0.200.26 mm 的进口鱼线代替4-0 外科手术线,由于其韧性好,硬度也较佳,进线时较4-0 手术线顺利,有利于模型的制备,且较经济。,由于直径和线质量硬度的不同而导致梗塞灶部位和体积的变化。一般来说,选择标准是不能太硬,这样很容易刺破血管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也不能太软,当线栓进入大脑前动脉时能感到阻力,也就是再插线会见到线弯曲,太软则弯曲不明显。在选择使用鱼线时,最好用细砂纸打磨头端,并将头端沾蜡5mm左右,造模成功率较高。,(2)线栓插入深度线栓插入的深度是模型成功的关键环节。插入过深会剌破颅内动脉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过浅则达不到阻塞MCA的位置。很多报道指出深度与动物的体重等情况相关。目前对于线栓进入深度较为统一的意见是从颈外动脉起始处计18.50.5mm。如果线栓进入的长度明显小于17mm 时,则会导致造模失败,影响实验结果和可靠性。,(3)动物体重文献报道大鼠体重指标为250-330g。要确保所使用线栓能够阻塞实验动物的MCA ;手术前应禁食过夜,避免大鼠血糖不稳定;麻醉剂用量对手术的影响。,五、缺血性脑损伤的评价方法,在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中,常用的评价缺血损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形态学评价1、光镜观察将脑组织染色后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脑缺血后神经元肿胀、轮廓不清、空泡样变性及核固缩等一系列病理形态学变化, 从而对缺血损害做出评价。,2、电镜观察,电镜下可看到缺血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嵴崩解,内质网池扩张变形,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等结构改变。,3、TTC染色,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 对脑组织染色,其原理是TTC和活细胞线粒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反应,生成红色的triphenylformazan(TTF),用来表示细胞的活力。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测梗塞范围。通过测量梗塞体积来衡量脑缺血的严重程度。是评价脑缺血损伤常用的指标。,TTC染色的方法:,大鼠迅速断头、取脑,-20冷冻约15 min 。待其稍变硬时,从冰箱取出,用切片机将两侧大脑半球切成厚1.5 mm的冠状切片,浸泡于10 ml 1%的TTC磷酸缓冲液中。37避光孵育约15 min,此间将脑片的上下面翻转至少一次,以便两面染色一致。正常脑组织染为深红色,脑梗死区不染色(灰白色)。,图2 TTC染色:正常脑组织为深红色,梗死区为灰白色,(二)神经机能学评价,1、行为学评价多采用Longa评分。Longa 的神经功能缺损5分制标准为:0分:无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活动正常;1分:提尾悬空时,动物的手术对侧前肢表现为腕肘屈曲,肩内旋,肘外展,紧贴胸壁(图3);2分:爬行时出现向非手术侧转圈(追尾现象);3分:行走时身体向偏瘫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图3 Longa神经行为评分(1分),2、脑电图观察,局灶性脑缺血会引起脑电波的抑制,缺血区脑电图出现波幅降低,频率减慢.,五、实验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因素,多数麻醉药可影响动物的呼吸,引起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并可降低血压,对缺血性脑损伤程度有直接影响,因此,麻醉药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等因素均影响模型的制备。国内实验多采用腹腔注射麻醉。常用的麻醉药中,苯巴比妥钠对体温和呼吸的影响最大,水合氯醛和乌拉坦次之,戊巴比妥钠相对较小。此外,氯胺酮和甲苯噻嗪腹腔注射麻醉也会对动物的呼吸、心率等造成明显影响。,水合氯醛以其体内代谢产物三氯乙醇发挥麻醉作用,对呼吸抑制作用较其它中枢麻醉药小,大剂量可引起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抑制,引起血压降低和酸中毒。其镇痛作用较弱。实验中多采用3%水合氯醛(300mg/kg)进行麻醉。,(二)脑温,实验中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神经细胞损伤。脑温下降23对缺血性脑损伤,尤其皮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亚低温均可抑制脑缺血损伤. 在缺血期低温必须持续1 2 h才能起到保护作用,持续时间30min则无效。,亚低温保护脑的可能机制:降低脑耗氧量和能量代谢、减少乳酸堆积;减轻炎性因子的损害;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等。 因此,实验中应严格控制动物脑实质的温度。,(三)血糖,葡萄糖水平可影响脑损伤程度.高血糖缺血后的脑梗死体积 缺血性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糖酵解增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有关。葡萄糖通过酵解可产生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ATP。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会在丙酮酸脱氢酶作用下,进行代谢,并在线粒体内经一系列反应产生CO2和36分子ATP;,但在缺血缺氧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受抑制,此时丙酮酸则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产生乳酸,局部脑组织PH下降。因此,当葡萄糖由有氧氧化转化为无氧酵解时,不但使能量产生减少,还可引起脑组织局部环境酸度增加。脑缺血后,由于脑血流的减少,葡萄糖供应的减少可能会限制乳酸的产生量。如果此时增加葡萄糖的血浆浓度,大量糖就会通过酵解产生乳酸,从而加重酸中毒。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模型的损伤程度也非常重要。可在模型制作之前,动物统一禁食12h。,(四)血压和血气,血压对脑梗死模型有一定影响,高血压的动物缺血改变出现早,而全身低血压也会加重脑损伤,因此,实验应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脑缺血时,血气对损伤程度也有较大影响,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明显增加脑梗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