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晋升班2010-6_第1页
职称晋升班2010-6_第2页
职称晋升班2010-6_第3页
职称晋升班2010-6_第4页
职称晋升班201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影像学高级职称班,2,既往考试的回顾1,脑内环形强化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2,脑胶质瘤、脑膜瘤、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肝癌与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6,骨肉瘤与急性骨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7,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8,腰椎肿瘤与腰椎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9,心脏:法乐氏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室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报告修改)10,胃肠道良、恶性溃疡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名词解释:1.早期胃癌(early stage of gastric cancer):当前国内外多采用日本内镜学会提出的早期胃癌的定义和分型。早期胃癌是指癌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而不论其大小和有无转移2.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effect):层面成像方式中,当一个体素内含有2种或2种以上组织成分时,相应像素所显示的信息即为不同组织成分信息量的平均值。由此重建的模拟影像不能真实地反映其中一种组织成分的信息,致影像失真,即部分容积效应,4,3. 贲门星: 在双对比造影片上胃底贲门正面观的表现,呈星芒状,中心为食管腔内的钡剂呈点状,周围粘膜皱襞聚中,显示贲门星代表贲门正常4. 假肿瘤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腹内肠曲充气扩张,在充气肠曲的衬托下可见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形如肿瘤,为完全性绞窄性梗阻闭袢内充满血性液体所致,常位于下腹部,5,5. 半月征: 见于溃疡型癌。当溃疡型癌骑跨在胃大、小弯时,多呈半月型,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有多个尖角,龛影大而浅,位于胃轮廓线内,龛影周围有一圈宽窄不等的环堤6. 流空效应(flowing void effect): 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迅速,使发射MR信号的氢质子离开接受范围,测不到MR信号,6,7. MR水成像(hydrography): 采用长TE技术,获得重T2WI,突出静止水的信号。包括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等,7,8 分子影像学分子影像学是在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与传统的影像诊断不同,分子影像学是探查疾病过程中的分子异常。分子影像学的成像技术主要包括MRI、核医学及光学成像技术。分子影像学可以真正做到早期诊断,可使一些疾病在出现临床表现前进行诊断和治疗。,8,9、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它的分支全部或部分闭塞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由于这些血管在大体标本剖面上,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故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这些侧支血管跨过闭塞段的门静脉将血液引入肝内门静分支,在肝门区形成血管网。CT表现为:正常门静脉主干及分支不显示; 门静脉周围出现特征性纡曲的侧支血管; 肝脏周边强化较肝门部明显;门静脉高压的征象。,9,10、橘征: 肾脏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时,当注入造影剂后,30秒开始扫描,肾脏皮质开始显影,表现为肾皮质明显强化,而髓质无强化或强化甚微,皮、髓质交界十分清楚。此时,肾脏横断面宛如切开的橘子剖面,称为“橘征”。,10,11、肾小球骨病: 肾小球性骨病是由于肾小球功能障碍,影响钙磷代谢,引起骨营养代谢不良。多见于青少年,主要症状为肢体疼痛和压痛,肌肉乏力,行动困难,常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幼年起病者,身材矮小,严重者可合并全身骨骼畸形。生化检查有血磷增高,血钙正常或偏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11,问答题:1. 试述早期胃癌的定义及分型,并描述早期胃癌最常见的一种亚型的X线所见?答:早期胃癌是指癌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而不论其大小或有无转移。早期胃癌依肉眼形态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型:隆起型 型:表面型(表面隆起型、表面平坦型、表面凹陷型) 型:凹陷型早期胃癌中以C型为最常见,约占全部早癌的40%,X线表现主要为浅在凹陷性病变:C型病变深度不超过5mm,双对比片上,正面观表现为淡 薄的钡湖影,切线位表现为胃轮廓线毛糙不整。病变形态:通常为不规则形。病变底部:呈不规则的颗粒状改变,局部胃小区破坏、消失病变周围粘膜:可为全周性或部分性纠集,皱襞尖端破坏、 中断或增粗融合。胃壁柔软度降低,局部轮廓线僵直或呈双边征。,12,3. 钡灌肠时不能确定盲肠是否充填,应采取什么措施?如何判断盲肠是否充填?答:判断盲肠是否充填的指征主要看正常回盲部结构是否显示,如阑尾、回肠末端、回盲辨、盲肠轮廓以及回盲辨以下有无57cm以上盲肠,盲肠的结肠袋是否显示。盲肠是否充盈不能确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变体位:使盲肠处于低位,让钡剂进入盲肠,或使 盲肠处于高位,让空气进入盲肠。用手推压局部,了解其柔软度、移动度,有无肿块感, 用手将钡剂压向盲肠。为解除盲肠痉挛可注射654-2后15分钟,重新观察盲肠口服钡剂借以显示回肠末端。过一段时间,重新彻底清洁肠道进行复查。,13,5、何为PET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PET属于核医学显像技术,是一种向生物体内部注入正电子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在体外测量它们的空间分布和时间特性的三维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它是目前核医学成像的最新发展。PET在肿瘤诊断中主要有下列作用:肿瘤良、恶性鉴别和恶性程度的判断。肿瘤病程分期及患者预后的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与肿瘤耐药的探讨。鉴别肿瘤治疗后残存组织的性质;(坏死灶或存活肿瘤)。判断肿瘤的复发或转移。,14,6、何谓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弥散张量成像是弥散成像进一步发展的特别应用领域。 在脑实质中的白质存在多种方向的神经纤维,沿神经纤维方向的弥散系数相对较垂直方向上的更大。通过多次不同空间方向的弥散成像和计算机处理,可以获得某一种走向上的神经纤维的显像和多个方向所有纤维束的整体成像,实际上是纤维束的选择性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可以显示神经纤维束的正常形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形态、走行、交叉等多种改变,以及受压、破坏、断裂、萎缩、稀疏等,可以应用在外伤,精神疾病,发育异常,退行性变等方面诊断。,15,7 试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CT表现,怎样与退行性变及结核鉴别? 答:CT扫描的意义在于发现早期的缺血性坏死。正常股骨头横断面上中心区域骨小梁密集,从中心向外周骨小梁呈放射状分布,逐渐变稀疏,呈所谓的“星芒状”征象。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此征象消失;随着病变发展,病变股骨头出现不规则高密度区;关节面下可出现类圆形囊变区或条状透亮带,呈低密度,边缘致密。后期病变股骨头可出现变形、碎裂,关节囊可稍增厚,一般不肿胀。后期可合并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畸形。一般无关节强直。,16,鉴别诊断 (1)退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年龄较大患者,常双侧发生,以骨质增生为主,表现关节边缘骨质唇状增生,或骨赘形成,伴有关节间隙变窄,后期则出现关节面下小囊状低密度区,很少发生骨碎裂。 (2)股骨头结核:早期表现为关节囊肿胀,骨质疏松。CT表现为关节囊内滑膜增厚,囊内积液及骨小梁稀疏,皮质变簿;进一步发展则关节两侧出现边缘性骨质破坏,较少出现关节面下囊变区。未及时治疗,关节面骨质破坏,间隙狭窄、消失,甚至纤维强直。,17,8 何谓特发性肺纤维化?病理上有何特征?请试述本病不同时期HRCT的表现 答案: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病理上,在病变早期,肺泡间隔有不同程度细胞浸润,肺泡腔可见巨噬细胞。随着病变的发展,肺泡间隔纤维化成分增多,肺泡结构破坏,可扩大融合成囊状。小叶间隔及脏层胸膜纤维增厚。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最特征性表现是在同一活检标本上可见正常肺组织,活动性炎症和末期纤维化并存。,18,早期,HRCT显示中下肺胸膜下斑片状,毛玻璃阴影,提示为活动性病变,这时的间质性改变不明显。进一步发展成纤维化,CT表现为网状阴影,HRCT显示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在晚期,本病CT呈广泛蜂窝状阴影,小叶结构变形。由于肺纤维化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广泛蜂窝状阴影以中下肺胸膜下最明显。本病最突出的特点是病变的分布呈外围性,胸膜下。CT和HRCT对本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不仅对诊断本病有帮助,更重要的是估计本病的活动性,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19,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需综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胸片,或CT改变,排除结节病,肺嗜酸细胞肉芽肿,结缔组织增生病或感染性疾病等间质性疾病,且没有某些无机物、有害气体或污染环境接触史,而后才能作出诊断。9 造影剂付反应的机制,表现和处理,20,病例分析病例二:患者,男,46岁,突发腰部剧痛伴血尿2小时急诊入院。体查: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右肾区叩痛。血压96/60mmHg、脉搏100次/分,呼吸稍急促:影像检查:CT平扫:右肾增大,右肾中下部巨大肿块,约866.5cm3呈混杂密度,肿块大部分呈高密度,CT值65H,部分呈等、低密度,其中可见点状更低密度,CT值-10H,肾盂及肾周包膜下亦见高密度。左肾大小形态正常,CT平扫左肾上极见一直径3cm左右的略低密度区,CT值35H。,21,CT动态增强扫描:右肾肿块:皮质期,等密度区有明显强化,更低密度区及高密度区无增化;实质期强化区仍呈较高密度;左肾肿块:皮质期病变明显强化,高于肾实质;实质期病变密度减低,明显低于肾实质,边界清楚,肾盂形态正常。请问:1、诊断何病? 2、诊断依据是什么 3、应与哪些疾病鉴别,(至少各举2种)说明鉴别要点。 请讨论,22,诊断:右肾错构瘤出血,左肾小肾癌诊断依据:1、右肾错构瘤: 右肾肿瘤内含有脂肪成份,;有多种成份;肿瘤内及肾周出血。2、左肾小肾癌 肿瘤内无脂肪成份;动态增强扫描,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密度迅速明显减低。,23,鉴别诊断:右肾错构瘤出血应与进展期肾癌出血及肾淋巴瘤鉴别: 1、进展期肾癌:一般不含脂肪成份;动态扫描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密度迅速减低;常有邻近组织侵犯;腹膜后淋巴结常肿大。 2、肾淋巴瘤:一般不含脂肪成份;常为多发;其他脏器亦有病变;皮质期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或仅轻度强化;较少破裂出血;常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4,左肾小肾癌应与错构瘤及肾腺瘤鉴别: 1、错构瘤:常含有脂肪成份;动态增强扫描;实质期强化密度不会迅速降低。 2、肾腺瘤:CT平扫,常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动态增强扫描,皮质期常轻度强化,实质期强化密度下降较缓慢,可呈网格状囊状表现。,25,近年来,CT的发展主耍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围绕四个方面: 提高扫描速度 提高图像分辨率 缩短检查时间 加强后处理功能,26,不典型增生性结节(DN)概念:,不典型增生性结节(Dyspastic Nodule ,DN)定义:直径在1毫米以上的肝细胞结节,结节的结构以及结节内肝细胞存在一定异常,但未达到HCC的诊断标准。,27,气,肝癌发生、发展的过程:肝炎肝硬化再生结节腺瘤样增生 不典型增生(低度、高度) 早癌 进展期肝癌,28,试述从肝硬化再生结节向DN、肝癌发展过程中,血供的变化?从肝硬化再生结节向DN、肝癌发展过程中,正常的门脉和动脉血供逐渐减少,异常动脉血供增加。,29,有哪些征象提示DN癌变?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升高T2WI低信号病灶内出现略高信号小结节(结节中结节)结节内出现脂肪化生血供由门静脉供血为主转变为肝动脉供血为主病灶内出现动脉期强化结节枯否氏细胞数目和功能减低,摄取SPIO能力下降结节直径大于3厘米出现假包膜病灶进行性增大,30,脾脏常见病变,常见良性肿瘤:血管瘤、错构瘤、淋巴管瘤等常见恶性肿瘤:淋巴瘤、转移瘤、血管肉瘤等,31,胃肠道的MRI检查,检查前12小时禁食检查前1小时饮水1000ml充盈肠道如无禁忌证,检查前5-10min肌肉注射654-2 20mg抑制胃肠蠕动成像前口服纯水600-1000ml使胃腔充盈检查前训练患者屏气,寻找最佳屏气耐受点,32,关于胃间质瘤的概念,GIST(gastroingtestinal stromal tumor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的肿瘤,细胞形态呈不成熟的梭形和(或)上皮样细胞增生。多发生空腔脏器的肌层。 其确切来源是消化道间质的星形胶质细胞(ICC)和肠道肌层内的起搏细胞,即包含平滑肌细胞的特点又具有神经细胞的特征,呈网络状位于胃肠道粘膜下层、肌层及肠肌N丛周围,起到肌肉收缩、蠕动、神经传递及起搏功能。 良恶性GIST的诊断需结合肿瘤的大体和形态观察及生物学行为综合考虑。,33,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分为三型 型:上升型(wash-in) 多见于良性 II型:平台型(plateau) 有交叉 型:流出型(wash-out)多见于恶性,34,乳腺MRI检查的临床意义,乳腺病灶的检出良、恶性乳腺病变的鉴别乳腺癌的分期对乳腺假体植入术后的评价评价乳腺癌化疗的效果,35,腹部与盆腔MR成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磁场强度、梯度场强和梯度切换率的提高以及多通道高密度相控阵线圈等的应用,MR成像技术有了飞跃性发展 1)各种新的成像序列不断出现,已经完全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自旋回波序列来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病变的时代; 2)快速自旋回波(FSE/TSE)和梯度回波序列(GRE)等成为MR成像的主要方法; 3)动态增强扫描尤其是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成功应用,开始了完全可以与CT相媲美的在腹部及盆腔病变的广泛应用,36,MDCT肝多期增强扫描方法,双期扫描:动脉期 28 30 秒延迟 平衡早期 90 120秒延迟 三期扫描:动脉早期 23 25 秒延迟 动脉晚期 40 45 秒延迟 门脉期 70 80 秒延迟 三期扫描:动脉期 25 30 秒延迟 门脉期 70 80 秒延迟 平衡期 150200 秒延迟,37,FNH影像学诊断要点,较常见肝脏良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大多单发,10-20%多发(无包膜)分叶肿块,边界清楚但毛糙,C T:等或略低密度T1W1:略低信号(50-60%),等信号(4050%)T2W1:略高信号(60-70%),等信号(30-40%) 中心瘢痕:较小,T2WI高信号,延时强化,38,增强:动脉期病灶较明显强化,门静脉及延时扫描常呈等信号/等密度病灶能较好摄取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但排泄延时病灶内罕有出血、脂肪变、钙化无肝硬化背景多数FNH依靠影像能够得到正确诊断,39,小肝癌诊断要点,肝硬化背景(70-85%)AFP假包膜显示T1WI略高、等、略低信号T2WI略低、等、略高信号病灶内脂肪变性动脉期强化,快进快出,强化常不均匀不摄取或少摄取SPIO少摄取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但分化好者有明显摄取,并出现排空延时,40,直肠系膜的概念: 包绕直肠周围所有的脏层腹膜和壁层腹 膜之间的脂肪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统称为直肠系膜。,41,提示肠壁缺血的CT征象: 1.肠壁增厚 2.腹水 3.靶征 4.肠壁强化程度显明减弱 5.肠壁积气,肠系膜出现气体或门脉积气 6.漩涡征(whirl sign):肠系膜血管随肠扭转而出现的扭转 7.扭曲、充血的肠系膜血管 8.肠系膜出血 9.平扫肠壁密度增高,42,、修改诊断报告姓名 性别 年龄 X线号 检查日期门诊 科 住院号 病室 床号 胸部平片 二张 心影增大,心胸比值0.62,呈二尖瓣心型,主动脉结增宽,侧位心前缘与胸壁接触面增大,代表左心室增大,心尖向左下延伸代表右心室增大,食管左房段受压代表右房增大,心后食管前间隙消失,肺血增多,肺动脉扩张。 意见:心影增大,多为先心病,右向左分离可能性大。 临床资料提示:患者,女,12岁,活动后心悸、气促,发育较差。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血压170/65mmHg。要求:报告规范化,描述及诊断相符。,43,修改后报告胸部正位及左侧位片二张 心影增大,心胸比值0.62,呈三尖辨心型,主动脉结增宽,肺动脉段突出,侧位心前缘与前胸壁接触面增大代表右心室增大;食道左房段受压代表左房增大;心尖向左下延伸,心后食管前间隙消失,代表左室增大;肺血增多,肺门动脉扩张。 意见:左房、左室及右室增大,主动脉结增宽,肺血增多,结合临床考虑先心病,左向右分流,动脉导管未闭可能性大。医生:XXX年 月 日,44,是非题:1.恶性溃疡周围的环堤是因为粘膜不规则肿胀所致。( )2.胃大弯癌易沿小纲膜转移到横结肠。( )3.食管无浆膜层,故食管癌极易直接侵犯周围器官。( )4.胃肠道穿孔必有隔下游离气体,不出现是因为气量不足。( )5.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扩大的肠管肌层内缺乏神经节细胞所致。( ),腹 部,45,是非题:6.右肾区见一高密度影,侧位片与脊柱重迭,多为右肾结石。( )7.典型肝脓肿在CT上的表现,除中央低密度脓腔外,脓肿壁可出现三层环状结构,从内至外分别代表:炎性坏死组织,水肿带、纤维肉芽组织。( )8.卵巢癌典型的大网膜种植表现为前腹壁相当大网膜部位呈饼状软组织肿块。( )9.胰腺癌时CT影像中出现的“双管征”,同时增宽、扩张的是指总胆管和胆囊管。( ),46,是非题:10.最常发生肾上腺转移癌的原发肿瘤是肺癌。( )11.异位肾大多位于盆腔内。( )12.对肝内胆管扩张,MRI可以直接区分呈流空低信号的肝内静脉与呈长T1、长T2的瘀滞的胆管。( )13.MRCP显示梗阻性黄疸作用优于CT,鉴于其无创性,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可取代ERCP。( ),47,填空题:1.好发于回盲部的疾病有 、 、 、 、 。2.胃粘膜下肿瘤的基本X线征象是 、 、 、 。3.上腹部肿块,钡餐检查发现胃小弯伸展,有弧形压迹,粘膜完整,应考虑肿块来自下列器官和组织 、 、 、 。4.前列腺腺体组织主要分三个区,周边带、中央带和移行带,大多数前列腺癌发生在 带。5.胰腺钩突前面,CT显示二个血管断面应是 、 。,48,填空题:6.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鉴别的关键是 。7.肾结核最早的病灶位于 。8.螺旋CT与传统CT最主要的区别是能进行 扫描。9.胰腺CT检查技术中,上床前口服稀释的泛影葡胺的主要目的是 、 、 。10.在肾脏平面,腹膜后区被前肾筋膜和后肾筋膜分隔成 、 、 ,肾及肾上腺位于 间隙。11.胃肠道恶性肿瘤共同X线征象 、 、 、 、 。,49,选择题:1.Crohn氏病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 以空肠为主B. 以回肠为主C. 以盲肠为主D. 以升结肠为主 E. 同时侵犯回盲部及升结肠2.下列哪些肠段位于腹膜后:A. 十二指肠球部 B.十二指肠球后段 C. 十二指肠降段和十二指肠水平段D. 十二指肠空肠曲 E. 乙状结肠3.肾血管平滑脂肪瘤,CT检查有一定特征,表现为肿块内同时有:A. 软组织密度B. 脂肪密度和多房分隔C.软组织密度和水样密度 D. 条状钙化 E. 水样密度,50,5. 有关影像诊断的适应症,不妥的是:A. 胃癌钡餐B. 头部硬膜外血肿CTC. 胆囊息肉超声D. 粟粒性肺结核电视透视E. 脊髓肿瘤MRI6.有关急腹症的描述正确的是:A.膈下游离气体表明胃肠道穿孔 B.胃肠道内有空气液平面代表肠梗阻C.结肠梗阻可行钡灌肠检查,明确梗阻性质D.小肠梗阻行钡餐检查确定梗阻节段E.胃肠道穿孔行钡剂造影可明确穿孔部位7.小儿腹部平片出现“双泡征”应诊断:A. 正常变异B. 胃扭转C. 幽门肌肥大 D. 十二指肠梗阻E. 小肠旋转不良8.下列哪项不是良性胃溃疡的X线征象:A. 项圈征 B. 粘膜线 C. 狭颈征 D. 指压迹征 E. 粘膜集中,51,9.十二指肠球后狭窄最常见的原因为:A. 结核 B. 胰头肿瘤 C. 局限性肠炎 D. 球后溃疡 E. 良性肿瘤10. 肝细胞癌增强CT的典型表现:A.动脉期高密度,延时扫描等密度 B.动脉期等密度,延时扫描低密度C.动脉期低密度,延时扫描高密度 D.动脉期高密度,延时扫描低密度E. 动脉期等密度,延时扫描高密度11. 磁共振Gd-DTPA增强作用主要是因为:A. 对比度下降B. 缩短T1弛豫时间 C. 空间分辨率下降 D. 信噪比下降E. 延长T2弛豫时间,52,41.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下述特点,哪项不妥: A.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及代谢紊乱,多见于2040岁之间 B. 血浆和尿的儿茶酚胺及24小时尿的3-甲氧基,4-羟基杏仁酸升高 C. CT检查肾上腺区园形、椭园形肿块,有明显强化,通常较大,在2cm以上 D.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绝大部分发生在腹部,脊椎旁沿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交感神经链 E. 嗜铬细胞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瘤体直径10厘米,可诊断为恶性,53,42.理解肾筋膜和肾旁间隙的结构及关系,有利于认识病变的蔓延途径,下列哪项不对: A. 肾筋膜位于肾脂肪囊外,前、后肾筋膜在两侧融合为侧锥筋膜 B. 腹膜后区分为前肾间隙、肾周围隙和后肾间隙 C. 前肾间隙内有胰腺、胃、十二指肠球、升降结肠,这些器官的病变可导致前肾筋膜增厚 D. 肾周间隙由前肾筋和后肾筋膜包围而成,内有肾上腺、肾及肾血管、肾周脂肪、肾集合系统近段 E. 后肾间隙位于后肾筋膜和横筋膜之间,内有脂肪组织,54,43下列可使肾囊肿密度升高的因素中哪项不对:A. 部分容积效应B. 囊肿内出血C. 囊肿感染D. 囊液蛋白含量增高E. 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55,1) 下列哪一项不是肾上腺腺瘤的CT表现: A. 密度均匀的类圆形实性肿块 B. 病变边缘光滑清晰,与肾上腺相连 C. 常可见条状及斑片状钙化 D. 因含脂质而呈低密度 E. 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2) 下列关于腹膜壁层肿瘤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肿瘤沿腹膜面生长 B. 一般不形成腹腔积液 C. 呈块状增厚 D. 瘤结节向腹腔突起 E. 肿瘤以腹膜壁层为基底,56,33.下列哪项不是CT对胃癌检查的主要作用:A. 用于早期诊断B. 显示胃壁增厚及范围C. 确定癌是否长出胃轮廓外D. 显示周围淋巴肿大E. 发现肝或其他脏器转移,57,46. 关于肾上腺转移癌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可为单侧或双侧 B. 中央可出现坏死C. 可有出血和钙化 D. CT可鉴别原发或 转移E. 可无内分泌症状,58,1).关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哪一个不是常见的发生部位:A. 脊柱两侧B. 后腹膜附近C. 胰腺内D. 下腔静脉前方E. 膀胱2). 女性,40岁,CT平扫右肾上极实质部类园形较高密度影,直径2.0cm,边缘清楚锐利,CT值50Hcl增强后无强化,最可能的诊断:A. 肾细胞癌B. 高密度囊肿C. 肾结石D. 肾错构瘤E. 肾盏积水,59,1). 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有助于小肾错构瘤与小肾癌的鉴别?A. 薄层连续扫描以发现脂肪成分B. 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强化C. 螺旋CT扫描D. 冠状位重建E. 以上都不是2). 下列关于肾筋膜和肾周间隙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后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为肾前间隙B. 前、后肾筋膜之间为肾周间隙C. 前、后肾筋膜与侧维筋膜融合D. 左、右侧肾周间隙不交通E. 肾后间隙内仅有脂肪组织,60,1). 直肠癌术后CT检查时,何种迹象提示病变有盆腔转移:A. 直肠内软组织肿物1.0cmB. 直肠壁全周增厚C. 直肠周围脂肪组织中见直径1.0cm结节D. 直肠周围筋膜增厚E. 出现增粗的血管影2). 下列子宫肌瘤CT表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子宫分叶状增大或外突的实性肿块B. 宫旁脂肪层多存在C. 肌瘤坏死可形成囊性低密度区D. 长期存在的肌瘤发可发生钙化E. 增强扫描实性肿块不增强,61,50. 关于道格拉斯窝的描述,哪项错误:A. 后腹膜覆盖直肠前并反折形成的陷窝B. 称子宫直肠窝(女),膀胱直肠窝(男)C. 积液时直肠与前方子宫/膀胱距离加宽D. 此窝与两侧直肠旁隐窝不相通,62,51. 胃壁张缩功能取决于病变是否侵犯肌层.慢性胃炎,病变主要在粘膜层,一般不影响胃壁张缩功能;早期胃癌虽然病变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但癌组织向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浸润,及所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故可引起胃腔壁局限的张缩异常,切线位可见癌灶部位腔壁僵直,或“软中有硬”。,63,52.1). 糜烂性胃炎。胃粘膜缺损表浅,未累及粘膜肌层。如累及粘膜下层则称为溃疡 (胃粘膜层分为粘膜固有层、粘膜肌层和粘膜下层) 2). 老年男性中引起肾与输尿管积水最常见的原因是前列腺肥大;小儿最常见为先天性畸形。 3). 肾结核肾内广泛播散的病理学基础是肾乳头坏死形成空洞,不经治疗则可直接蔓延,经肾盂、肾盏播散,侵犯肾的其他部位,甚至全肾。,64,53. 如果胃溃疡靠近幽门,由于反复发生而造成幽门疤痕性狭窄,产生梗阻;器质性疤痕狭窄服解痉药无效。,65,54. 直肠癌复发最常见的位置骶尾骨前区;肾上腺转移癌: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中、晚期食管癌,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的是髓质癌;回肠壁较空肠薄;克隆氏病特征性X线征:卵石征,纵行溃疡;结肠癌以息肉型多见;肾癌5-15%有钙化。,66,请大家现场做三个题 1,病例分析 2,试述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 3,试述肝血管瘤的CT表现,为什么要採 用“双或三期扫描”?,67,1,现场病例分析:病例一何山,男,48岁,感右腹不适,胀痛2个月。查体:右上腹轻压痛。BU:右肝后叶及左叶内段各有58cm及3cm直径大小 的肿块性病变,性质待查。CT:平扫见右肝后叶有约58cm大小的低密度灶,病灶中心呈更低密度区,病灶边缘清楚,CT值25-40Hu。左肝内段亦见直径约3cm低密度灶。增强后,右后叶病灶逐步从周边强化,延迟期大部分呈等密度,中心仍为低密度 左叶内段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试问:(1)诊断何病?(2)诊断依据是什么?(3)应与哪些疾病鉴别(至少举出2种),68,2. 试述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良、恶性溃疡X线表现不同主要反映在壁龛及其附近胃肠壁上。龛影口部:良性溃疡由于口部水肿,切线位常出现狭颈征、项圈征和粘膜线且轮廓光滑;正面可见透光环外缘不锐利,环的宽度可随加压程度不同而异。恶性溃疡由于口部粘膜及粘膜下层有癌性浸润,以致呈结节状隆起,突向胃腔和口部,造成龛影口部不规则,呈“指压征”、“尖角征”。龛影与胃肠内壁轮廓线的关系:良性溃疡由于是粘膜缺损,其龛影均位于轮廓线以外。恶性溃疡是在肿块基础上的表面溃烂缺损,肿块病变造成该处充盈缺损,使其表面已移到轮廓线以内,其上的龛影也位于轮廓线以内。,69,龛影周围的透光环:良性溃疡周围的透光环系水肿的粘膜与粘膜下层组成,故均匀光滑。而恶性溃疡周围为结节状癌组织所形成的环堤,其宽度不一,不规则。与周围正常胃壁分界清楚。龛影附近的粘膜皱襞:良性溃疡由于疤痕收缩使附近的皱襞向龛影集中,皱襞越靠近龛影越细,可直达龛影口部。恶性溃疡附近的粘膜皱襞常被癌组织浸润而破坏、中断、变粗成杵状。以上四个方面,必须结合起来考虑,至于龛影的大小、深浅、形态、部位、底部状态及继发改变,鉴别价值不大。,70,3. 试述肝血管瘤的CT表现,为什么要採用“双或三期扫描”?答:肝血管瘤CT平扫:呈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密度均匀,较大的血管瘤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呈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形。增强表现:早期边缘强化,环绕病灶周围,呈结节状或片状,密度与腹主动脉接近;强化区逐步向病灶中心推进;峰值持续时间较长,达数分钟之久。然后CT值逐渐下降,最后整个病灶充填,其密度趋向正常肝实质或略高;等密度充填时间一般在3分钟以上,通常在715分钟。较大的病灶中央更低密度区始终不强化;少数小于23cm的血管瘤,病灶强化不显著,动脉期可以低于正常肝组织,但延迟扫描,则呈等密度充填。,71,CT诊断肝血管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与检查技术密切相关。其中“双期扫描”是非常重要,双期扫描技术能充分显示血管瘤的特征,以便能与原发性肝细胞癌鉴别。肝癌与肝血管瘤均为肝动脉供血,两者动脉期均出现显著强化,肝癌往往是整个病灶强化,而血管瘤以边缘强化多见;由于肝血管瘤的血管迂曲、血流缓慢,造影剂在瘤内滞留时间较长,因而峰值持续时间长,延迟扫描低密度病灶缩小,最终出现等密度充填;而肝癌造影剂排出甚快,峰值持续时间短,延迟扫描多数呈低密度。总之,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而血管瘤则表现为“快进慢出”。如绘成时间密度曲线,肝癌呈速升速降,而肝血管瘤呈速升缓降,72,病例分析:病例一何山,男,48岁,感右腹不适,胀痛2个月。查体:右上腹轻压痛。BU:右肝后叶及左叶内段各有58cm及3cm直径大小 的肿块性病变,性质待查。CT:平扫见右肝后叶有约58cm大小的低密度灶,病灶中心呈更低密度区,病灶边缘清楚,CT值25-40Hu。左肝内段亦见直径约3cm低密度灶。增强后,右后叶病灶逐步从周边强化,延迟期大部分呈等密度,中心仍为低密度 左叶内段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试问:(1)诊断何病?(2)诊断依据是什么?(3)应与哪些疾病鉴别(至少举出2种),73,答:1. CT诊断:右肝后叶肝血管瘤,左肝内叶为肝癌。2. 诊断依据:右肝血管瘤依据:平扫低密度; 增强扫描,病灶逐步从周边开始强化; 延迟期为等密度。左肝内叶肝癌的依据:平扫低密度; 增强扫描早期显著强化; 延迟期为低密度。,74,3. 需要与转移瘤、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转移瘤:常为多发,动脉期强化程度不等或呈牛眼征,延迟期呈低密度,多有原发肿瘤病史。腺瘤:单发多见,有包膜,边界清楚,可有出血;多见于育龄妇女,与长期口服避孕药有关。平扫略低或等密度,可见环形晕征;增强扫描有强化,延迟扫描呈低密度;核素扫描有助于鉴别 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平扫肿块略低或等密度,无晕征;中心疤痕组织平扫呈低密度,增强扫描早期肿块呈均匀高密度,中心疤痕无强化。随后肿块密度降低,星状疤痕密度延迟强化。无中心疤痕者,99MTC胶体硫扫描病灶内有浓聚。,75,题型:小技巧:先易后难冷静、沉着看清题,76,谢 谢!,谢 谢!,77,56. 网膜囊的吡邻关系,哪项错误: A. 左上腹腔后部潜在的间隙 B. 仅靠网膜孔与大腹腔相连 C. 前壁为后腹膜覆盖的左肾上腺及胰腺 D. 左侧为胃脾韧带与脾肾韧带相融合于脾蒂 E. 右侧为下腔静脉及肝十二指肠韧带,78,57.下列 肾癌的描述,哪一项不妥: A. 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B. 较大肾癌密度多不均匀 C. 中心或边缘可有钙化 D. 增强扫描实质期肿瘤强化多高于肾实质 E. 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可有癌栓,79,58. 下列肾结核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肾实质内钙化点可由干酷样病变而来B. 90%肾结核系由尿路逆行感染所致C. 肾边缘乳头部见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病灶和空洞D. 实质破坏,纤维化可使肾外形缩小,表面不光整E. 晚期肾结核可发生全肾钙化,80,1). “小膀胱”征(膀胱挛缩)多见于:A. 膀胱息肉B. 膀胱结石C. 膀胱结核D. 膀胱移行上皮癌E. 膀胱炎(急性)2). 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A. 卵巢肿瘤B. 子宫肌瘤C. 卵巢纤维瘤D. 卵巢畸胎瘤E. 以上都不是,81,1). 输卵管的解剖自内向外的次序是:A. 壶腹部、漏斗部、峡部、伞部B. 壶腹部、漏斗部、伞部、峡部 C. 峡部、壶腹部、漏斗部、伞部 D. 峡部、漏斗部、壶腹部、伞部 2). 正常人服钡餐到达回肠末端的时间是:A. 1小时 B. 2小时 C. 24小时D. 5小时 E. 6小时,82,1). 下列增殖型肠结核X线征象中,哪项不妥:A. 多发生于回盲部B. 肠管狭窄变形明显C. 多出现“跳跃”征D. 可出现不全性肠梗阻E. 盲肠短缩2). 胃癌组织学类型多见的是:A. 鳞状上皮癌B. 粘液癌C. 腺癌D. 髓样癌E. 硬癌,83,1). 小肠绒毛最多的部位是A. 十二脂肠及空肠近端B. 空肠远端C. 回肠近端D. 小肠远端E. 以上都不是2). 下列腹水X线征象中,哪一项不妥:A. 小肠间隙增宽B. 结肠旁沟增宽C. 肝角正常D. 肝外侧缘与腹壁间距增宽E. 立位摄片骨盆腔密度增高,84,63. 正常成年人腹部X线平片常可见到:A. 结肠胀气扩张B. 小肠内可见气液面C. 腹腔内积气D. 大小肠均扩张E. 以上都不是,85,65. 关于腹膜后脂肪肉瘤,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肿块密度常不均匀B. 实体型以纤维组织成分为主C. 假囊肿型有粘液组织成份,CT值近似水D. 部分肿瘤可显示钙化E. 测不到脂肪密度可排除脂肪肉瘤,86,. 正常前列腺上界是:A. 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B. 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10毫米C. 耻骨联合以下10毫米D. 耻骨联合以上20毫米E. 耻骨联合以上30毫米,87,1). 胃进展癌Borrmann分类中常见类型是:A. I型(肿块型)B. II型(溃疡型)C. III型(溃疡浸润型)D. IV型E. 混合型2). 下述疾病中,不易引起胃扩张的是:A. 消化性溃疡B. 幽门部恶性肿瘤C. 麻痹性肠梗阻D. 胃粘膜脱垂E. 胃扭转,88,肾周围脓肿的X线表现哪一项是无意义的:A. 患侧横膈位置升高,活动度差或消失B. 肾周围脂肪囊消失,肾外形无法显示C. 肾阴影肿大D. 肾内广泛钙化E. 脊椎向对侧侧凸,89,1). 3岁男孩突发性腹痛,大便有血,腹部可触及包块,下述疾病中哪一种可能性大:A. 坏死性小肠炎B. 小肠扭转C. 小肠肿瘤D. 肠套叠E. 急性阑尾炎2). 乙状结肠扭转确诊的检查方法是:A. X线平片 B. CT C. 血管造影D. 口服钡餐检查E. 钡灌肠检查,90,1). 下列哪项不是良性胃溃疡的X线征象:A. 项圈征 B. 粘膜线 C. 狭颈征D. 指压迹征 E. 粘膜集中2). 马蹄肾的两肾长轴:A. 自上内向下外排列B. 自上外向下内排列C. 两肾长轴垂直平行排列D. 两肾长轴横位在同一平面E. 两肾长轴排列没有规律,91,急腹症危重患者观察腹腔少量气体,适宜的腹部摄片体位,应该是:A. 立位 B. 仰卧位 C. 俯卧位D. 左侧卧位水平投照位E. 右侧卧位水平投照应,92,74. 哪些腹膜后结构或变异需与淋巴结鉴别:A. 正常膈肌脚局限增大B. 静脉曲张形成结节C. 双下腔静脉D. A、B、C全是E. A、B、C全不是,93,75,皮革状胃,以下X线征象哪项是错误的:A. 胃粘膜皱襞形态不变 B. 胃腔缩小C. 幽门管多呈关闭状态 D. 胃壁蠕动消失E. 食管可继发扩张,94,76. 关于进展期胃癌CT检查的描述,错误的是:A. 胃应适度充盈、扩张,并应用低张药物B. 异常增厚的胃壁在增强时有较明显强化C. CT较容易发现肝胃韧带内增大的淋巴结D. 大弯侧癌可沿胃结肠韧带浸润E. CT易显示肿块,难以显示癌性溃疡,95,77. 有关肠梗阻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A. 梗阻远、近端肠管直径有明显差异B. 闭袢型肠梗阻时可见“鸟喙征”(beak sign)C. 动力性肠梗阻可见小肠大肠的弥漫性充气扩张D. 绞窄性肠梗阻肠壁可出现分层改变E. Rigler三联征见于腹内疝引起的梗阻,96,78. 关于肾癌CT增强扫描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有助于明确病变存在 B. 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C. 有助于与其他占位病变鉴别D. 有助于发现肾静脉和腔静脉癌栓E. 皮质期未发现明显病变可除外肿瘤,97,79. 下列关于假囊肿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描述,正确的是:A. 肿瘤坏死液化形成类似水密度B. 肿瘤中的黏液性组织成分类似水密度C. 脂肪组织的部分容积效应类似水密度D. 是各型中分化程度最低的脂肪肉瘤E. 以上都不对,98,80. 关于腹腔淋巴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非何杰金淋巴瘤多侵犯主动脉旁淋巴结B. 何杰金氏病很少侵犯肠系膜淋巴结C. 何杰金氏病早期侵犯腹膜后器官少于非何杰金淋巴瘤D. 淋巴瘤累及腹膜后淋巴结时以孤立增大的淋巴结为主要表现E. 腹膜后淋巴瘤内可见不规则液化坏死形成的低密度区,99,以上为4小时讲课内容(09920),100,谢 谢!,谢 谢!,101,谢 谢!,谢 谢!,102,84. 下列关于嗜铬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A. 多见于14岁以下儿童B. 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C. 既可有实性肿块,也可有囊性肿块D. 增强扫描后肿瘤强化明显E. 肿瘤大小不能鉴别良、恶性,103,85.1). 下列易出现钙化性转移的盆腔内肿瘤是:A. 卵巢癌B. 宫颈癌C. 前列腺癌D. 膀胱癌E. 精囊癌2). 膀胱癌的起始症状不可能是:A. 血尿B. 尿频尿痛C. 排尿困难D. 充溢性尿失禁E. 下腹部肿块,104,86. 下列最可能提示恶性卵巢肿瘤的是:A. 肿瘤最大径超过2cmB. 肿瘤形态不规则C. 肿瘤边缘不清楚D. 肿瘤实性部分较大E. 肿瘤内可见钙化,105,88,鉴别肾上腺腺瘤与嗜铬细胞瘤主要依据:A. 肿瘤大小和外形 B. 肿瘤内密度C. 增强扫描后强化方式 D. 发病年龄E. 是否出现临床症状,106,89.膈下脓肿最佳检查方法是:A. X线平片B. 胃肠造影C. 气腹检查D. CTE. B超,107,90.1). 成人最常见的肾肿瘤是: A.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B. 肾盂癌 C. 肾腺瘤 D. 肾母细胞瘤 E. 肾细胞癌2). 关于肾下垂不正确的描述是: A. 身体瘦弱者多见 B. 易发生于左侧 C. 女性多见 D. 肾蒂过长是发病原因之一 E. 可合并其他内脏下垂,108,91,盆腔积液最先发生的位置是A. 网 膜囊上隐窝 B . 网膜囊下隐窝C. 道格拉斯窝 D. 盆腔外侧隐窝E. 直肠旁隐窝,92,右肝下间隙脓肿主要指的是A. 网膜囊上隐窝脓肿 B. 网膜囊下隐窝脓肿C. 肝肾隐窝脓肿 D. 道格拉斯窝脓肿E. 盆外侧隐窝脓肿,109,93, 消化道淋巴瘤好发部位依次是 A. 食管一大肠一小肠一胃 B. 大肠一小肠一胃一食管 C. 胃一小肠一大肠一食管 D. 小肠一大肠一胃一食管 E. 胃一小肠一食管一大肠,110,93. 小肠淋巴滤泡最丰富的部位是 A. 十二指肠 B. 空肠近端 C. 空肠远端 D. 回肠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