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火警,119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杰在火灾面前急中生智,及时报警,保住校园的事情经过;感受小杰热爱学校、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知道遇到火灾要及时报警。2.学会15个生字,理解“了不起、蔓延、转移”等词语的意思。3.能按要求默读课文。4.知道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能按这样的顺序说说小杰打电话报警的经过。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课文。难点:阅读按事情发展顺序介绍小杰打火警电话的经过。三.课前准备词语卡片课文录音录象片段课件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要点指导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学习第1-3自然段及相关字词。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板书:119 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代表什么?板书完整课题:火警,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打119火警电话吗?请认真读课题2遍,注意逗号的停顿。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2.划出生字,并把生字组成词语。3.出示词语: 年级一户人家巨响爆炸火势浓烟滚滚蔓延救火立即转移跳入号码电话亭拨通消防队(1)指名读词语并且领读。(2)开火车读。(3)分析部分难写字的字形。4.学习单元提示,明确默读方法和要求。(1)学生自学单元提示。然后说说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会什么。(2)默读有哪些要求?(等学生说后出示小黑板)a.默读不影响别人,而且速度快。b.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要用手指着字读。c.读完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4)默读效果检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板书:小杰了不起(5)再次默读,想一想哪一段写引起火灾的原因?哪一段写救火的结果?(6)请学生说说默读的感受。三.细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发生火灾的原因。2.默读课文第2段,想想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3.出示句子:大家正在上课,校园里静悄悄的。读这个句子。为什么读得这么慢,这么轻?练习:-(什么情况下),校园里静悄悄的。-(什么情况下),校园里-(怎么样)。-(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静悄悄的。4.用“-”划出写发生火灾原因的句子。(1)怎么读这些句子?(2)从哪些字词上看出火势很大?请你圈出来。说说自己的体会。(3)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火灾的原因。用“.之所以.”句式说说火灾的原因。(4)自由读第2段。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不添字漏字。5.发生了火灾,人们的表现怎么样?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慌张、着急的语气。6.给“立即”找近义词。“即”读准第2声。四.课堂练习1.读熟生字词语。2.抄写生字,并各组词3个。3.熟读课文。 第2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小杰在火灾面前急中生智、及时报警、保住学校的故事,学习小杰热爱学校,冷静沉着的品质。2.学习第4、5自然段,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小杰打火警电话的经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2.口头给生字组词。3.听写词语。4.说说火灾发生的原因。二.学习第4、5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小杰是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的?2.讨论交流:把描写小杰心里想的句子找出来。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读出担心、着急的心情,读得急切又清楚,感受小杰热爱学校的好思想。)3.品味句子:突然,几个数字跳入她的脑海:“119!火警!”(1)读句子。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可以换成“钻入”“进入”“冒出”吗?为什么?(2)两个感叹号和课题中的“火警,119”比较,能不能互换?为什么?板书:想到1194.朗读训练第4自然段。5.指名读第5自然段:请你来试着对消防队叔叔说说。(着急、求救的语气。)6.自己大胆站起来读。7.回顾阅读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步骤(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8.再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写打电话的经过的。哪几句话是写同一方面的意思,可以并在一起。9.四人小组学习,说说大电话的过程。10.交流说说。三.总结全文1.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为什么说小杰做的事是了不起的。训练:小杰真了不起,( )!小杰( ),真了不起!2.全文感情朗读。四.课外延伸1.如果你遇上了这样的事,你该怎么办呢?2.你知道这是什么电话的号码?110 120 114 112 119五.课堂练习1.用自己的话把小杰打电话的经过说一说。2.指导作业本第6题.(1)读懂题目要求。(2)读题中的句子,想想每句话讲什么。(3)说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该怎么排,为什么。(4)填上序号,连起来按顺序读读句子。板书设计: 22 火警,119发生火灾小杰想想到119了不起(一年级)做拨打119扑灭大火23瑞雪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笼罩”等词语的意思。3.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能按时间顺序说说下雪的过程。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按要求默读课文。 2.阅读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难点: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三.课前准备词语卡片课件录音机课文磁带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要点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下雪的经过;学习第1-3自然段及生字。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1.板书:雪。你看到“雪”字会想到什么?2.在“雪”前板书“瑞”,(完整课题)“瑞”读音(),意思()。(查字典:吉祥,好。)字形比较:瑞()端()3.说说题目的意思。师: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学了课文我们会更明白。4.认真抄写“瑞雪”2遍。齐读课题。二.了解课文大意1.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这是什么地方的一场雪?为什么把这场雪叫做“瑞雪”?2.交流:读读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语句和段落。同时,利用语言环境教学部分生字。字音:凛冽()霎()时间笼罩()分()外巍巍()三层()被枕()掷()追逐()(在括号里注上读音)字形:凛冽、霎、巍、罩、掷、眉(各写一个)字意:霎时间、分外、巍巍群山、眉开眼笑3.认读生字词语。三.自读课文1.字词学得不错,课文能读正确吗?请大家自己大声读课文。2.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评哪个同学读得好。四.学习第1-3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1-3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指名读,并框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昨天中午傍晚夜里今天清早3.齐读这些词语。4.细学第1自然段。(1)默读第1段。这段共有几句话?请标上句序。用“-”划出描写雪前情景的句子,用“”划出描写下雪时情景的句子。读读划出的句子。(2)第1段除了写下雪的经过,还写出了这场雪的一个特点-雪下得很大。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这一段,用“O”圈出写雪大的词。(3)品味佳句: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a.点击课件:下雪时的景象,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霎时间、全都笼罩”。理解:山川、田野、村庄一片白蒙蒙的景象。b.朗读训练,读出雪“大”的语气。c.试背这一段。5.指名读读1-3段课文。(1)哪几句是具体描写雪后美景的?(2)边听老师读边想象。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什么。6.默读第3段。把第2句话改成“被字句”说说。(雪后的大地被一轮红日照得分外耀眼。)你知道“好一幅”“好一派”的意思吗?用赞叹的语气读第4句话。7.书面练习填空:茫茫田野()好一派()的北国风光巍巍群山()好一幅()的喜人图画8.感情朗读课文。五.作业练习1.填空:( )的寒风刮起来了,( )地刮了一个下午。()的雪花从天空中()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在()的大雪之中。2.抄写生字词语。3.辨字组词瑞()冽()馒()分fen( )端()列()慢()分fen( ) 第2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4、5自然段,知道课文之所以说这是场瑞雪的原因。总结全文学习,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读生字词语。2.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3.听写第3节的第3、4句话(作业本第6题)二.学习第4、5段1.默读课文第4、5段。思考:为什么老农笑了?2.点击课件,欣赏雪景,理解“瑞雪”的含义。板书:供水“雪”杀菌保暖3.哪个词写出了老农喜悦的心情?理解“眉开眼笑”。4.朗读训练。5.出示农谚: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6.齐读第5段。面对大雪,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用“O”圈出动作的词。7.朗读训练。三.总结全文1.课文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画面。这场雪不仅景美,而且对庄稼和人也有很多益处,所以我们叫它“瑞雪”。2.引读课文,背诵课文。四.课堂练习1.填空: 一( )红日一( )雪白一( )喜人图画一( )风光2.完成作业本第5题和第7题.24看冰灯一.教学目标1.体会冬冬观赏冰灯后异常兴奋的心情。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引人注目”“晶莹”等词语的意思。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能说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二.教学重点1.体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2.掌握按方位顺序写的段落的阅读方法。三.课前准备课文录音课件词语卡片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学习生字,理解有关词语。教学过程一.点击课件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世界。(点击课件:哈尔滨的冰雕灯会)2.说说人们在干什么。(引出课题:24 看冰灯)3.你看到过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成的冰灯吗?请说说。二.初读课文1.听录音读课文,感受冰灯之美。2.自读课文。3.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重点:滨()莹()烁()(2)分析字形。重点:佛腾廊檐(3)按结构说生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4.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思考:冬冬在看冰灯的过程中到过哪些地方?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5.默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讨论后板书:什么地方公园门口冰桥前冰雕长廊冰雕动物园冰迷宫冰灯前看到什么6.说话训练(1)冬冬来到_(什么地方),看到_(什么东西)。(2)冬冬看到_(什么东西),在_(什么地方)。三.细读课文1.冬冬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神奇美丽的冰灯。那么哪一个地方的冰灯你最喜欢呢?请你美美的读读它吧!(学生自由读)2.学习第2段(1)指名读。(2)品味佳句:公园里一座座冰雕晶莹透亮,闪烁着五彩的光芒。“一座座”写出了什么?“闪烁”是什么意思?从“晶莹透亮”上你知道什么?(3)朗读第2段。3.课文哪一段最吸引你? (这里暂以第4段为例教学)(1)有感情地读读第4段.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及原因。(学生各抒己见)(2)点击课件:栩栩如生的冰雕动物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等词语。也可以做做动作理解。(3)除了这些冰雕动物,还会有哪些冰灯?用“()的()怎么样地干什么”句式说一说。(4)完成作业本第2题,正确搭配词语。(5)朗读训练。4.学习第3自然段(1)默读第3段,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2)再边默读边用“=”划出表示地方的词语,用波浪线划出写看到什么的词语。(3)读读第2、3两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4)读第4、5两句,哪些词突出冰雕特点?有不理解的词吗?四.回顾总结如此美丽的冰雕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出来,介绍给别人。五.课堂练习1.抄写生字词语。2.读熟全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第2课时教学要点通过回顾课文内容,用作家、导游、播音员等形式进行读、说、写的训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面对这神奇的冰雕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心情?2.齐读全文。二.能力训练1.回顾课文内容: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什么地方看到什么2.能力训练。(1)板书:作家播音员导游你想当什么?用什么形式把这美丽神奇的冰灯介绍给别人?(2)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进行自由学习。(3)交流。请播音员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来。请当导游的同学把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请当作家的同学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写出来。(投影显示)(4)评选最佳表现奖和创意奖。3.评价。三.总结全文1.冬冬面对多姿多彩的迷人冰灯,心情怎么样?请齐读最后一段。2.理解“天寒地冻”。为什么天寒地冻而冬冬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呢?3.指导朗读。4.自由感情朗读全文。四.课堂练习1.听写词语。2.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作业本第5题)(1)冬冬钻过冰“迷宫”。冬冬来到冰灯前。_(2)爷爷带冬冬到公园去。爷爷带冬冬去观赏冰灯。_3.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句子。(作业本第7题)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最吸引自己的段落。筷子的传说一、 教学目标1、 继续学习给生字确定部首,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会本课生字13个,区别“鱼”与“渔”、“两”与“俩”的用法;理解新词19个。2、 会按“谁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句式写句子;知道顿号在句子中的作用。3、 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我们祖先发明筷子的时间,能复述关于筷子由来的传说,了解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人数及其生活的主要区域。4、 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人都喜欢用筷子吃饭,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汉字部首的确定;顿号的用法。培养民族自豪感。2、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筷子的由来。三、教学准备筷子、磁带、录音机、字典、生字卡片四、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为指定的生字确定部首,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会本课生字,区分“鱼”与“渔”,“两”与“俩”的用法。2、 知道并能复述关于筷子由来的传说。#教学过程一、 揭题,理解“传说”,教学“筷”。筷为什么是竹字头?由此可见二、初读课文1、 自读,思考:传说中第一双筷子究竟是什么做的?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2、 反馈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1、 默读,划出新词。2、 四人小组完成填空。筷,()结构,查()部,部首在()。烫,()结构,查()部,部首在()。嫌,()结构,查()部,部首在()。印,()结构,查()部,部首在()。3、 小结上下结构的字,部首有时在上,有时在下;左右结构的字,部首有时在右,有时在左。四、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1、 回顾部首查字法步骤。2、 在字典中查到“嫌”,看看这个字有几种意思。3、 独立查“印”,说说你是怎样分步查到的。4、 比赛:课作1四、 巩固部首查字法,区分形近字。1、 区分“鱼”与“渔”A、第一双被称为快子的筷子是谁发明的?B、渔夫的渔是什么意思?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出来。C、以捕鱼为生的人叫。“鱼”与“渔”意思不一样。如果我们要查鱼,该查什么部?D、小结:大多数独体字,本身就是部首,就查这个字,如“骨”“弓”等。2、 区分“两”与“俩”的不同用法。A、 用部首查字法查“俩”,说说他的意思。B、 “两”和“俩”谁的使用范围大?为什么?C、 课文中“两个渔夫”明明指人,为什么不用“俩”?五、 课堂作业课作2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2、 学习课文,了解筷子种类之多,使用之广;学习顿号的用法。3、 复述关于筷子由来的传说,达成情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 复习听写词语二、学习第1段1、 自读,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2、 知道了筷子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发明了,你有什么想法?三、 学习第2段。1、 指名读,说说筷子最初为什么叫“快子”?2、 用自己的话说说“快子”的由来。四、 学习第3段,体会顿号的用法1、 帮助渔夫很快喝完稀饭的快子,后来怎么被叫做筷子了?2、 皇帝不用筷子,这说明什么?3、 课文中提到的筷子你见过吗?除了课文中讲到的筷子,你还知道有什么筷子?4、 读最后一句,体会顿号的用法。五、 学习第4段1、 读第一句,说说这一句写什么?2、 读第二句,进一步体会顿号的用法。A、 他们是谁?B、 这句话为什么要用上这么多顿号?C、 课作53、 学习第三句。A、为什么要特别点一点“西方人”?B、这句话后面为什么要用感叹号?C、你知道使用筷子有什么好处吗?D、 朗读练习(!)六、课堂练习1、 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段的意思。2、 填空:课作3、53、 用“谁生活在什么地方”造句,完成课作44、 理解句子意思A、 皇帝也学着用筷子吃饭。皇帝很谦虚。这句话说明筷子是老百姓先会使用。皇帝很愚蠢。2、全世界有14亿人使用筷子。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不多。这句话说明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占大多数。筷子的流传很广。*作业设计一、 比一比,再组词。快()俩()印()洲()鱼()导()周()稀()筷()两()映()州()渔()异()绸()希()二、造句1、 自豪2、 了不起板书设计筷子的传说快子:树枝筷子:细竹种类繁多:玉石筷象牙筷金筷银筷教学后记作为一种伟大的发明,作为祖国荣誉的介绍,4、5两个在情感教育上有惊人的相似,但他们又是不同的,一个是史实,一个是传说。因此在教学中,我就通过抓住对“传说”一词的理解,让学生明白筷子发明的过程,并学会复述。借条、收条和领条一.教学目标1.懂得借条、收条和领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初步学会写借条、收条和领条。二.教学重点懂得三种条据的不同用处,学会三种条据的书写格式。三.课前准备投影片每位同学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要点懂得借条的用处,理解借条的写法,学写借条.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张三的人借给李四三千元钱,说好一年以后还给他。可是没想到,李四做亏了生意没钱还,死活不认帐。于是他们闹得十分厉害,谁也说不清他们的事情,到最后,这个事情还是没有解决。他们在法庭上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法官对他们说:“你们以后千万记住,借东西要给别人打借条,收了别人的东西可要打收条呀!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学会一项本领:学写借条。二.学写借条1.知道借条的用处。(1)轻声读课文。(2)讨论:谁向谁借书?借了多少书?马老师为什么请赵玲写一张借条?2.掌握借条的写法(格式和内容)(1)投影出示借条范例,读一读.(2)自读课文第2-5段,想想借条分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应写在什么位置?(3)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a.第一行,中间写“借条”,表明这是一张借条。b.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向谁借,借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还要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c.最后,写上借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东西的日期。(4)再读书上的借条。(5)学了这一张借条,还有什么问题?3.认识、书写大写数字。4.练习写借条(1)修改有错误的借条。(投影出示)今借到学校实验室烧杯10只。3月2日归还。三(1)班实验员张红3月1日(2)根据下面内容写一张借条。教室里有一把椅子损坏了,劳动委员王新向学校总务主任借一把锯子,一把榔头。借用日期12月20日,准备第二天归还。学生各自仿写;集体交流评议;自我订正。(3)巩固练习学校体育室有很多体育用品,许多同学到那里去借。三(2)班的体育委员平华借了三只篮球、十条绳子、一个排球。借用时间是12月11日,准备第五天归还。请你代平华写一张借条。自己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互相借看一个星期。练习写一张借条。互相批改,纠正,收存。 第2课时教学要点懂得借条、收条和领条的不同用处,区别这三种条据的异同点。练习写收条和领条。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说说借条的用法和借条的基本格式。2.朗读课文。二.学写收条寒假过去了,新学期又开始了。2月15日那天,三(1)班的图书管理员赵玲把书还给了马老师。马老师对赵玲说:“我写一张收条吧!”他拿起纸和笔写了起来。请大家也替马老师写一张收条吧。1.学生试写(请一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交流,评议。2.修改有错误的收条。今收到三(1)中队上缴的支援灾区捐款90元。少先队大队部12月6日3.说说借条和收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小结。借条、收条、领条是三种不同的意思。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写借条,还给别人时,一般地说别人收到你归还的钱物应写收条,表示已经收到。领条,一般是向公家领钱物,或是公家按规定发给你钱物,不用还。当然领到公物应注意保管。三.学写领条1.课本141页内容。2. 9月3日,四(1)班卫生委员王小红领到医务室发下的医药箱1只,红药水和紫药水各1瓶,创可贴10条,药棉2包。请你代她写一张领条。学生试写,交流,评议。练习8一.教学目标1.能改正常见的错别字。2.学会区别形近字,并组词;能从一组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能按要求给词语分类。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初步学会修改句子中用得不适当的词语。4.初步学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戏舞美考研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招聘1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次公开招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春季面向全国招聘7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蔡林学校招聘1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才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高标准农田信息化精准农业发展
- 2025福建漳州市诏安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募见习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医院管理中级题库及答案
- 幼儿散文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双碱法脱硫操作专项规程
-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 仿生机器鱼行业规模分析
- 胸闷病人的护理查房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版)
- 北京猿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课件-工程传热学1王晓墨
- YS/T 1018-2015铼粒
- 自驾游免责协议书
-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检查表
- 第五章-中药指纹图谱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