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55页。247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计划周记进度检查表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共8张,如下所示
A0-泵体.dwg
A0-阀块1.dwg
A0-阀块2.dwg
A1-液压缸.dwg
A2-液压系统图.dwg
A2-液压缸前端盖.dwg
A2-钟罩.dwg
A3-阀块底板.dwg
毕 业 设 计论 文 任 务 书
一、题目及专题:
1、题目 高空作业的液压系统设计
2、专题 液压系统设计
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①在大学课程中学习过液压,理论结合实际;
②高空作业车是用来运送工作人员和工作装备到指定高度进行作业的特种车辆,是将高空作业装置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组成的。高空作业装置包括工作臂、回转平台、副车架、工作斗、液压系统和操纵装置等。现在的高空作业装置具有操作平顺、工作稳定、自动调速、安全可靠等优点,大大提高了空中作业的工作效率。
三、本设计应达到的要求:
本毕业设计要求设计一辆11米高空作业车,其具体要求如下:
①设计任务:高空作业车的液压系统设计
②机器用途:通用型,适用于建筑、安装、管道铺设等高空作业。
③工作环境:风力六级以下,温度-20~30 ℃,无腐蚀性极易爆易燃性气体。
④ 作业部分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作业高度: 11-12米; 最大作业半径: 5.5米; 回转角度: 360°; 额定平台载荷: 200kg; 操作方式: 下操作、上操作可以任意选择;支腿形式/数量: H型/4;
旋转速度: 0-3r/min;
两支臂变幅时间:起臂:t≤70s; 落臂:t≤6045s; 支腿收放时间: 收支腿:t≤60s; 放支腿:t≤60s。
摘 要
高空作业车是用来运送工作人员和工作装备到指定高度进行作业的特种车辆,是将高空作业装置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组成的。高空作业装置包括工作臂、回转平台、副车架、工作斗、液压系统和操纵装置等。现在的高空作业装置具有操作平顺、工作稳定、自动调速、安全可靠等优点,大大提高了空中作业的工作效率。高空作业车是利用汽车底盘作为行走机构,具有汽车的行驶通过性能,机动灵活,行驶速度高,可快速转移,转移到作业场地后能迅速投入工作,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程建设、工业安装、设备检修、物业管理、航空、船舶、石化、电力、影视、市政、园林等许多行业,是近几年来国内发展最快的专用汽车产品之。
关键词: 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泵站
ABSTRACT
Aerial word truck is used to transport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to the designated special vehicle height work, is the aerial device installed in the automobile chassis. Aerial device comprises a working arm, rotating platform, side frame, basket, hydraulic system and control device. Aerial device now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operation is smooth, stable operation, automatic control, safe and reliable, greatly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air. Aerial vehicle is the automobile chassis as a running mechanism, has the vehicle performance, flexible, high speed, fast transfer, transfer to the job site to work quickly, so it is more and more used in many industry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installation, equipment maintenance, property management, aviation, ships, petrochemical, electricity, television, municipal, gardens, is one of the most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of dedicated automotive products.
Keywords : operating vehicle height ; hydraulic system ; Pump station
目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目 录 V
1 绪论 1
1.1 引 言 1
1.2 高空作业车的发展概况 2
1.2.1 概况 2
1.2.2 国外趋势与动向 3
1.3 国内现状、差距与如何提高的方法 4
1.3.1 现状 4
1.3.2 差距 4
1.4 液压传动概况 5
1.4.1 液压传动的定义 5
1.4.2 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5
1.4.3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6
1.4.4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6
1.4.5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要求 6
1.5 课题简介 9
1.5.1选题的必要性 9
1.5.2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10
2 设计要求 11
2.1 总体设计要求 11
2.2 动作要求 11
2.3 技术性能要求 12
3 确定设计方案 12
3.1 总体设计方案 12
3.2 确定执行元件的形式 12
3.3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 12
3.4 整体设计结构图 13
3.5 液压系统 14
3.5.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4
3.5.2 液压系统原理图 15
4 液压系统计算 16
4.1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6
4.1.1 液压缸的最大载荷 16
4.1.2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 22
4.1.3 液压缸的内径计算 22
4.1.4 液压缸缸筒壁厚和外径计算 22
4.1.5 液压缸活塞杆直径 24
4.1.6 液压缸活塞杆强度校核 25
4.1.7 液压缸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26
4.1.8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27
4.1.9 液压缸的流量 28
4.1.10 液压缸选择 29
4.2 液压泵的选择 29
4.2.1 计算液压泵的流量 29
4.2.2 计算液压泵的压力 30
4.2.3 选择液压泵 30
4.3 电动机的选择 31
4.4 管路的选择 32
4.5 其他辅助元件的选择 32
4.5.1 虑油器 32
4.5.3 油箱 34
5 阀板的设计 36
5.1 阀的集成形式 36
5.1.1 有管集成 36
5.1.2 无管集成 36
5.2 无管集成液压控制装置的设计流程 36
5.3阀块的设计 37
5.3.1 整体设计方案 37
5.3.2 阀块的设计 37
6 泵站设计 42
6.1 泵站概述 42
6.2 泵站设计目的 42
6.3 泵站的连接和安装方式 43
6.3.1 液压泵的安装方式 43
6.3.2 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连接方式 43
6.4 防震降噪措施 43
7 结论与展望 44
7.1结论 44
7.2展望 44
致谢 45
参考文献 46
课题来源
自拟题目
科学依据(包括课题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
(1)课题科学意义
图像媒体所占数据量很大,在对速率有限制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几乎无法对其进行存储和交换,从而需要在保证一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图像压缩就是指图像在取样、量化之后,出于加工处理方面的技术考虑所进行的数据压缩。
图像压缩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图像压缩技术成为世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以离散余弦变换(DCT)为中心的JPEG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图像的变换域压缩编码在远距离诊疗、远距离教学、会议电视、点播电视和其它图像系统的研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JPEG压缩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JPEG压缩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在高压缩比时产生严重的方块效应,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重点解决 DCT变换产生的方块效应,同时考虑与人眼视觉特性相结合进行压缩。
随着多媒体领域的扩张,传统的JPEG标准已不能满足当今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于是JPEG2000就诞生了。JPEG2000的主要目标是:高压缩比,低比特率。一方面采用5种层次的编码形式,另一方面采用小波变换代替了余弦变换。使其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这些性能如下:
① 高压缩率和信噪比。相比于JPEG,JPEG2000的压缩比提高了10%~30%,信噪比提高30%左右,并且使用JPEG2000系统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操作简单。
② 同时支持有损和无损压缩。
③ 实现渐进传输。
④ 支持感兴趣区域。
JPEG2000标准适用于各种图像的压缩编码。其应用领域将包括Internet、传真、打印、遥感、移动通信、医疗、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商务等。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成为21世纪的主流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研究内容
① 熟悉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小波编码、分形编码、模型基编码;
② 熟练掌握变换编码的原理以及DCT编码的原理和方法;
③ 熟练掌握Z型扫描以及直流系数和交流系数的编码;
④ 掌握KL变换的原理、性质以及它为何一般只作为其它正交变换的性能评价标准的理由;
⑤ 能够熟练使用MATLAB仿真。针对三幅典型的灰度图像,采用基于DCT的JPEG基本系统对其编码,用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综合评价重建图像的质量;
⑥ 熟练使用MATLAB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工具。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实验方案
将图像分成8?8的像素块,对每个像素块进行DCT变换;对DCT系数进行量化;对量化后的DCT系数进行编码和传送,形成压缩后的图像格式;在解码过程中,对已经量化的DCT系数进行解码;求DCT反变换,组合重构图像;用MATLAB编程仿真;比较原始图像和重构图像,进行分析;改变量化矩阵,使用不同图像,重复上述实验。
(2)研究方法
① 在标准量化矩阵条件下,分析一个图像的原始图像和重构图像的差别。
② 在不同的量化矩阵条件下,对同一个图像做不同的量化,在不同的压缩比下,分析重构图像。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研究计划:
2009年10月12日-2009年12月25日:按照任务书要求查阅论文相关参考资料,填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2010年1月11日-2010年3月5日:填写毕业实习报告。
2010年3月8日-2010年3月14日:按照要求修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10年3月15日-2010年3月21日:学习并翻译一篇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英文材料。
2010年3月22日-2010年4月11日:MATLAB程序设计。
2010年4月12日-2010年4月25日:GUI设计。
2010年4月26日-2010年5月21日:毕业论文撰写和修改工作。
预期成果:
达到预期的实验结论:使用不同的量化因子,得到不同压缩比的压缩图像。选取的量化矩阵Q越大,压缩比越高,但压缩后图像的均方误差越大,压缩后图像的失真越大。通常选取Q为标准量化矩阵时,既能保证较高的压缩比,又能保证较高的图像质量。
特色或创新之处
① 使用MATLAB编程仿真,效果明显,方便改变参量,能够直观判断实验结果。
② 采用固定某些参量、改变某些参量来研究问题的方法,思路清晰,简洁明了,行之有效。
已具备的条件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① 实验方案思路已经非常明确,已经具备使用MATLAB编程仿真的能力和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
② 使用MATLAB编程的能力尚需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