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6页。100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计划周记进度检查表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共7张,如下所示
A0-减速器装配.dwg
A1-大带轮.dwg
A1-大锥齿轮.dwg
A1-箱体.dwg
A2-小带轮.dwg
A2-轴.dwg
A2-齿轮轴.dwg
一、 题目及专题
1、 题目 无轴搅拌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2、 专题
二、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参考现场实际生产,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无轴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和过程,针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搅拌阻力、搅拌空间、能耗等问题,综合所学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机电传动等知识,对搅拌机的无轴工作进行改进设计,使其在工作过程中真正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效果。
改进过程中,在满足产品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的采用标准件,提高其互换性要求,以减少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
三、 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
1、 该部件工作时,能运转正常;
2、 熟悉有关标准、规格、手册和资料的应用;
3、 拟定工作机构和传动系统的运动方案,并进行多方案对
分析;
4、 对无轴搅拌机传动系统具有初步分析能力和改进设计的能 力;
5、 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和独立工作能力深化和提高;
6、设计绘制零件工作图若干;
7、编制设计说明书1份。
摘 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无轴搅拌机传动部件的设计。首先对传统的几种常见的搅拌机构进行分析、总结其工作原理及其存在的常见问题。了解目前对其存在的问题的常用解决方案。熟悉“无轴”搅拌理念,掌握无轴搅拌机的工作原理,然后将其与传统的搅拌机进行比较,分析其主要优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其次,这次设计的重点是对其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我采用的是带轮加锥齿轮的减速机构,即利用了带轮的传动远距离传动、大传动比,又利用了锥齿轮传动可改变传动方向的优点。通过设计计算达到了即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有效地节约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 无轴搅拌机 ;传动部件 ;搅拌机构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subject of non-transmission parts mixer shaft design. First of all, th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in several common mixing analysis, concluding its work principle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Underst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its common solutions. Familiar with the "non-axis" mixing the concept of master-axis mixer without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mixer with the traditional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ir main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solutions.
Secondly, this is designed to focus on the design of its drive components, I used the bevel gear pulley increases the speed, namely the use of long-distance transmission of drive pulley, the transmission ratio and the use of a bevel gear transmission can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transmission. Achiev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computing tha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s.
Key words: No shaft mixer;Transmission parts ;Stir agencies
目 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目 录 V
1 绪论 1
1.1 无轴式搅拌机研究发展现状 1
1.2 搅拌机的各种类型及特点 2
1.3 无轴式搅拌机特点 3
1.4 搅拌机的分析及设计任务 3
1.4.1 搅拌机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3
1.4.2 无轴搅拌的理念 4
1.4.3 基本设计任务 5
1.4.4 毕业设计的目的 5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5
1.5.1 课题研究背景 5
1.5.2 课题研究意义 5
2 传动方案及电动机的选择 7
2.1 传动方案的选择 7
2.2 电动机选择 8
3 传动比的计算与分配 9
3.1 计算总传动比 9
3.2 传动比的分配 9
4 传动运动参数的计算 11
4.1 各级转速 11
4.2 各级的输入功率 11
4.3 各级转矩 11
5 V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3
5.1 设计准则 13
5.2 原始数据及设计内容 13
5.2.1 原始数据: 13
5.2.2 设计内容: 13
5.3 设计步骤和方法 13
5.3.1 确定计算功率 13
5.3.2 选择带型 13
5.3.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和 13
5.3.4 确定中心距和带轮的基准长度 14
5.3.5 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 14
5.3.6 单根V带传递的额定功率 15
5.3.7 确定带的根数Z 15
5.3.8 确定带的预紧力 15
6 V带轮设计 17
6.1 V带轮的设计内容 17
6.2 设计要求 17
6.3 带轮材料的选择及结构形式 17
6.3.1 材料的选择 17
6.3.2 结构形式 17
6.4 V带轮的轮槽 17
6.5 V带轮传动的张紧 18
7 锥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9
7.1. 选定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9
7.1.1齿轮精度等级的选择 19
7.1.2 材料选择 19
7.1.3 齿数选择 19
7.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9
7.2.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20
7.2.2 计算 20
7.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21
7.3.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21
7.4 几何尺寸计算 22
7.4.1 计算分度圆直径 22
7.4.2 锥距 22
7.4.3 计算齿轮宽度 22
7.4.4 锥齿轮的结构设计 22
8 轴的设计计算 25
8.1 I轴的设计计算(锥齿轮轴) 25
8.1.1 材料 25
8.1.2 初定轴的最小直径 25
8.1.3 根据轴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25
8.1.4 小锥齿轮的受力分析 26
8.1.5 键的校核 26
8.1.6 I轴轴承的校核 26
8.1.7 轴上载荷的计算 28
8.1.8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29
8.2 II轴的设计计算 29
8.2.1 材料 29
8.2.2 初定最小直径 29
8.2.3 联轴器的选择 29
8.2.4 根据轴的定位要求,确定各段直径和长度 30
8.2.5 大锥齿轮轴的受力分析 30
8.2.6 键的校核 30
8.2.7 轴承的校核 30
8.2.8 轴上载荷的计算 32
8.2.9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33
9 结论与展望 35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9
课题来源
参考现场实际生产,结合毕业设计要求,与指导老师商量后决定的。
科学依据(包括课题的科学意义、研究现状等)
(一)科学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混凝土搅拌机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我国混凝土搅拌技术相对落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很少。随着近年来商品混凝土的大力推广以及工程建设施工的高效率化、高质量化和高效益化,客观上推动了混凝土搅拌设备向高效率、高质量方向发展。此外,从市场需求看,用户对施工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传统产品己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施工要求。
在现有双卧轴搅拌机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型搅拌机迫在眉睫。一方面,通过新型搅拌设备的开发、新技术的探讨和创新,提高混凝土授拌设备的设计和技术水平,并带动相关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通过高效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研究,推动搅拌设备性能的全面提高,推出适应市场要求、具有更高可靠性和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依据新的搅拌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大型双卧轴搅拌机存在的低效区问题,如果工业化成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一定为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搅拌设备做出重大贡献,将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外搅拌机虽然种类繁多,但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有一根轴贯穿整个搅拌空间。
“双螺旋轴搅拌机”是一种新型的“无轴”搅拌机,其叶片形状如图所示。它具有双倍的径向料流,双倍的轴向料流,双倍的剪切,使器其搅拌效率是普通双卧轴搅拌机两倍,能耗更小。“双螺旋轴搅拌机”无水平横卧的主轴,不会产生混凝土骨料黏合中心轴上结块形成抱轴现象,利于加工粘性较强和添加有纤维的特种混凝土材料。无搅拌臂的阻碍,使其空间更大。 但是仅对其搅拌部分进行的改进还是不能达到真正的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对一些公司、工厂进行调研后,对其传动部件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最初方案,对机器进行改良,并达到理想效果。
研究内容
通过实际调研和采集相应的设计数据,分析搅拌机工作过程中的驱动等方面的相关数据,结合传动的相关理论知识,完成无轴传动方案分析和拟定,并进行主要功能元件的设计与选择及传动系统的验算校核等。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通过实践与大量搜集、阅读相关资料,以及在跟老师进行商讨研究后,我们采用的技术路线是:①现场调研,收集资料②拟定最初方案,总体设计草图③部件设计草图④部件图的完成⑤装配图的完成⑥英文翻译和说明书的完成⑦最终的装订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现场调研、模拟、建模、实验、机器调试,达到产品的最优化设计,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特色或创新之处
适用于现代加工企业高效、安全的无轴传动设计、传动装置的优化设计,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机械加工工艺时间和降低机械零件的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就、节约能源等效果。
已具备的条件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传动设计问题,综合所学的机械理原理、机械设计以及机电传动等方面的知识,实现适合于现代加工制造业、无轴传动装置的优化设计,进而提高学生开发和创新机械产品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