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作者:何勇涛 来源:何勇涛 博客时间:2005年8月25日热点推荐:冯为民:教好语文选修课的浅见李彬: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内涵探唐建新:感受台湾中小学国文课本的编排精彩导读语文报社新网开通,参与活动,100%获得奖品和证书飞翔网明星会员火热招募2011年中华语文网年度之“最”2012年寒假专号导读资源备教模块上线请关注2012年寒假升格赛特别活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新会 高燕芬第 一 部 分 单 元 概 述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文学的触角伸展至宇宙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关注大自然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关注生命的发源、过程和消亡,关注生命的现象与本质,赞叹生命的奇迹,歌颂生命的力量,哀怜生命的不幸生命的主题,在本单元中得到具体表现。一、单元课文的共同点1对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观察、体验、感悟和思考,表达了独特的感觉和体会;2表达珍爱生命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3在表达种种感受和理念时,都是通过形象化的描述进行的,即描写了生命界的多种现象,细致具体,生动形象,具有生动性、暗示性、含蓄性和可读性的特点。二、单元课文各具特色谈生命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带有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文章开篇引出话题,接下来描写“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借助于自然界的生命成长的现象,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那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命运,含蓄地表达作者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文章以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它表面描写一棵树,实质是写人类的生活,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一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性的思考。地下森林断想是生命史上的奇迹。描写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史,满怀激情地抒发对在地下森林的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顽强生命的礼赞。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地下森林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它深沉、坚毅的品格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人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表达作者对生命本质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他对生命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文章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鼓舞。三、单元教学导航1.重视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联系自然深入思考社会中各种生命的现象和规律;重视联想和想像、思考和领悟的过程和方法;重视与同学合作,共同探讨有关生命的话题,互相启发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还要引导学生做社会人,做文明人,做有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人。2.重视语言学习。本单元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形象性、思想性、趣味性,是供学生品味的范本。3.学习文体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散文“情”、“散”、“聚”、“意在笔先”、语言“美”的特点。4.发掘课文的认识价值。认识生命形式的丰富多彩、生命成长的规律、生命过程的艰难曲折,认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5.发掘课文的教育意义。提升精神境界,丰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顺境中不骄傲,逆境中不气馁。四、单元素质目标 知识和能力:1.能利用工具书读写、理解疑难字词。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学习资料,锻炼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反复朗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体味文章深刻的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并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4.掌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多角度地领悟作品中生命的真正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5.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能力,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和方法:1.增强朗读兴趣,养成朗读习惯,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在语言品味中把握文章主旨。2.学习在语境中领会文章和语句含义的方法,养成思考习惯,不孤立地死记硬背“答案”。3.鼓励学生在分析、品味之中质疑解难,发现创造;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悟作品蕴藏的人生启迪,并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环保的责任感。3.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五、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3.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难点:1.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2.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3.延伸拓展,学以致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解决办法:通过“朗读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讨论点拨法、美点寻踪法”师生合作分析。六、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收集相关的名言; 围绕“生命”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2.教师: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选取有关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容,设计几个有梯度的主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