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区商业对居住空间的影响摘要 住区商业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最直接的服务,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对新居住空间的分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住区商业的选址,形态的定位,面积的控制等方面揭示了商业与居住之间的关系。关键词 住区商业居住空间分异选址商业形态商业面积 近年来, 伴随着住宅建设的高速发展,商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商业的选址对居住空间分异研究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住区商业在整个城市商业分工中与居民生活最贴近,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最直接的服务,特别在城市扩张后的边缘地区,新辟的住区较为密集,而相应的配套商业还不够完善,因此住区商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1 . 居住空间分异。空间分异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组成要素及其综合体在空间上的差别。其相关要素不仅是物质实体,而且还包含着城市发展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居民之间在经济、文化、距离上的分异在空间上的表现。居住空间分异是在考察布局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中不同空间上居住社区有关要素的比较来考察居住社区在空间上的差别及其特征。 2. 经济区位理论。经济区位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是相对李嘉图和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而言,在19 世纪后半期创建,它将经济分析的重点从古典经济学的生产环境和条件转向个体消费者的喜好和需要。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流经济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理论,探讨自由市场经济的理想状态下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问题。经济区位理论注重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和系统的数理分析方法来演绎和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模型,分析和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决策和空间模式。经济区位学派学者认为一个城市所形成的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和居住阶层的不同要求的反映,在他们的研究中,参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人都被假定为是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和花费最少化的经济人, 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市场是土地利用区位决策的结算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是竞争性投标过程的结果。 3.总体选址布局的定位。众所周知,商业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吸引人流,因此,商业应设于人流量多且易于到达的区域。其出入口是人流必经之处,也是商业活动的最佳位置。因此,现在多数商业都集中设在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附近,且面向居住区外,形成一个商业带,这种商业设施在商业运作上较为方便灵活,管理也能一步到位。如果居住区出入口附近没有合适的沿街面可用,而小区人口又较多,需要配置一定量的配套商业时,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折中的社区商业形态内街式商业,即在居住区出入口内主要人流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商铺:也可将小区出入口位置适当内移,在入口处形成“U” 型或“L”型广场,可以这样认为,对商业而言,合理的总体布局是成功的起步。 4 . 住区商业形态的确定。住区商业从其形态上分类,可分为集中式商业和沿街商业二大类。二者相比较,集中式商业设计难度较大,其内部空间较复杂,很难做到各个商铺的均好性,因此如何提升集中式商铺的商业价值,减少商业风险是社区商业设计中的一大课题。住区商业形态除受其规模影响外,还应综合基地条件、周边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当然对住区商业的各形态而言,均好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因此,设计时应强调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可视性,加大可视性可以对公众购物产生引导作用,如果商业建筑能被人一眼看到或多个角度都能看到,其商业价值就高。住区商业中诸如知名的餐饮店、大的便利店等容易聚集人气的商铺应放在整个商业布置的尽端,可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促进人流的平均到达率,同时也可增加沿路线的商业的可达性。而普通的沿街商铺设计的交通流线就要求更加简洁明了,通视性要好。 5 . 住区商业面积的控制。对于住区商业而言, 单元面积宜小不宜大,据分析一家小型服装便利店适宜的经营面积在30m 2 左右,而一家小型餐饮店的经营面积一般也在50m2 左右即可;而且相对而言,单套面积小的商铺其商业风险通常也较小。当然商铺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小面积,面积过小,商铺承受的业态会受到限制,使用的灵活性将大打折扣。根据市场调研的数据分析,一般住区商业的商铺单元面积应控制在30m2 100m2 左右,开间控制在3 . 6 m4m 为宜,开间和进深的比例不宜大于1 3 。 6 . 住区商业与居住的利弊关系。商业虽然为社区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但也或多或少地会对临近商铺的居民带来各种干扰,诸如噪声、废气、污水和光污染等等,出现很多对干扰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现在住宅设计规范已明确规定,餐饮类商业不宜放在居民楼内,居民楼内不应布置产生噪声、振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尤其是对社区商业,污染大的商业活动应与住宅楼保持一定间距。再从能源角度审视商业建筑设计,在商业设计中设计师应特别注意贯彻各种节能措施的落实,首先要严格控制商铺窗墙比的比例关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窗面积和有效利用商铺的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做好围护体系的保温设计。当然在充分考虑居民需求、为广大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全面、便捷服务的同时,还应兼顾环保、节能等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真正使商业的建设符合政府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参考文献:1王亚军:邯郸市多层和小高层住宅价格差异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6.32 王波: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 3 何芳: 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32 4 阳建强吴明伟: 现代城市更新.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5年华:略论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人文地理,1995住区人性化思考摘要: 针对目前住区只容纳单一的居住功能, 空间组织作内向性设计, 内部功能分区明确, 并严格按等级化结构布置所造成的功能利用不充分、空间缺少人情味等现象及成因进行分析, 并就设计思路作初步的探讨。关键词: 住区 社区理论 回归城市近年来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建小区无论是总体布局、建筑形体、外部环境、配套设施都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 住宅的高度、日照、间距、朝向、绿化、建筑密度等通过精心的设计达到了高度理性的结果。但与此同时, 繁华的表象下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住区空间作内向性设计使得道路变得冷漠; 住区内功能单一分区明确, 却与传统街区同一空间中多种功能并置所形成的浓郁生活气氛相差明显。本文就此现象试作一分析, 以期引起业界与同行的关注与讨论。1 住区模式及空间形态分析 我国目前的住区规划组织结构一直以小区模式为唯一模式,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 小区用地按功能划分为居住用地、配套公建用地、道路及绿地等子系统, 内部空间逐步形成“ 小区- 组团- 院落”的三级结构及对其改良形成的“ 小区- 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设计更加注重其封闭性, 空间常作内向性处理, 通常公共活动设施在小区内居中布局, 小区道路单纯担负小区的交通功能, 商业设施设置在小区的入口以及外围沿街的裙房。 这种组织结构彼此功能划分明确, 空间互不交叉, 各部分按等级层层分解、逐级缩小, 从而将各个子系统分解成等级化的树形结构, 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 排除了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空间的综合交叉, 无法与居民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所具有的网络化结构相符合。其既定的结构和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使居住小区在形体环境和规模彼此相似的同时, 失去了不同居住小区与各种类型居住人群之间应有的差异, 因此当物质环境得以改善, 再进而追求居住空间更多的精神层次内涵的时候, 小区模式就明显表现出先天不足, 由此导致在现有居住小区中, 当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 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 居民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 居民间缺乏交往, 人际关系冷漠。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以上问题, 除应加强城市规划对住区规划的管理外, 还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 借鉴发达国家的住区规划发展过程, 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具体分析, 积极改善居住条件, 笔者认为可以从拓展住区模式及开放住区空间形态两方面入手考虑。2 采取多种规划模式, 以社区理论取代小区模式 现行的居住小区模式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在住宅匮乏、需要大量建设的背景下形成并成熟的, 该模式忽略了与居住生活相对应的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 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与条理性, 试图以良好的形体环境重塑人的社会生活。在大量住宅建设时这一作法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但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发展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 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做出不同的规划, 形成多样的组织结构是必要的。 1960 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不断反思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诸多理念, 并进而倡导以社区理论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社区理论强调了社会整体关怀, 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 即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 并强调人的主体性, 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 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复合, 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的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 居住空间在组织结构上不再继续沿袭邻里单位的树形结构, 并试图使居住空间与丰富多样的具有网络结构的邻里生活相适应, 向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 同时对居住空间中人的认知、参与、创造能力及居住空间的秩序、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具体和深入。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各项职能空间不再被机械地割裂, 居住空间内允许与其它城市职能混合布局, 比如办公、小型工业、多种服务设施, 同时将多种功能立体化地进行组织。 我国的居住小区规划强调各项设施的功能划分, 在布局上各成体系, 目前很难做到功能的复合交叉。但可以将居住小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从居住小区中分离抽取出来, 置于几个小规模居住小区间的交界线形成的道路上, 将这种道路建设成步行街或符合人的尺度的人车混流的小路, 改变其单纯的交通功能, 同时利用各小区间规划中预留的弹性空间, 允许某些功能以及功能所需空间的自发形成或调整, 以引发规划无从设计的空间细节和自发形成的城市肌理, 从而在改善住宅组织结构、重组各功能设施之间的关系的同时, 逐步恢复传统街区的多元化和多层次, 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需要的各种类型生活空间。3 开放住区空间, 使之回归城市 封闭住区空间, 向客户提供安全宁静的环境本无可厚非, 但在开发建设中为了形成本区的优美环境, 目光仅集中在区内中心空间, 不但空间尽量封闭, 设置围墙、隔断, 而且出入口也是以少为佳, 不论地块大小, 与城市的边界被忽视、冷漠、变得不友好, 这种尽力逃离城市, 建设孤岛式的世外桃源的开发模式往往与城市失去联系, 或基本实现不了城市生活的肌理, 变成了周末度假村或者门庭冷落而陷入困境。 封闭式的住区空间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 主要可归为两类:一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住宅由房地产开发商分别开发建设, 在商业利益及品牌竞争的机制下, 往往是开发商拿到一块地之后便围合起来加以精心打造、包装以便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 产品”推向市场, 住区与住区, 住区与城市就变成了相互割裂的关系, 成了住区被从城市中划出来并加以封闭的最大动因。其二是由于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社会想象, 一是人们的居住心理, 买房的同时希冀由此买到一个身份, 为次开发商也常以最尊贵、最具个性的产品来吸引顾客, 要尊贵、独特当然就要与他人保持距离; 此外, 转型期社会的动荡、贫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 也促成了住区的封闭。关注城市, 保持住区与城市的友好界面关系等这并不是开发商的责任, 必须由城市建设的决策者, 规划师立足于更高的层面, 运用政策、法规来加以引导、调控才可奏效。 开放住区空间一方面可以改善住区与城市交通的出行, 完善城市道路体系, 使之更加的便捷, 其次可以利用分散在一个个住区内的绿化形成城市的风景和生态走廊, 从而丰富城市街道景观、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设计应重点考虑住区开放形式与限度, 避免造成对于住区内部生活的干扰和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列入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的广州星河湾小区( 一期) 、获得1999 年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的深圳万科城市花园等案例,在规划设计中均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手法, 组团内部既安静又适于住户间交往, 而且对居住质量影响也不大, 居民生活依然从容、娴静。因此城市住区空间不能不顾条件一味取封闭式, 应在提供围合的前提下, 保持与城市的积极联系, 使住区融入城市, 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综合以上, 城市住区设计应吸取我国几十年来住宅建设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国外的有益做法, 以避免因盲目建设而造成对居民生活和城市的更大伤害, 要视城市为载体, 强化住区与城市的联系,以多种规模结构和规划模式应对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和多样化的需求, 从而使居住空间的塑造向真正能融入城市的社区回归。 园林植物配种1庭萌树是植于庭园或公园以取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种。一般多为冠大荫浓的落弘乔木,在冬季人们需要阳光时落叶。例如:梧桐银杏七叶树槐,栾、朴、榉、榕、樟等。2行道树是种在道路两旁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落叶或常绿乔木均可作行道树,但必须具有抗性强、耐修剪、主干直、分枝点高等特点例如。悬铃木,槐,椴,银杏七叶树元宝枫、樟、银桦等; 3园景树(孤赏树) 通常作为庭园和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赏其树形成姿态,也有赏其花果,叶色等的。如南洋杉,日本金松、雪松金钱松、龙柏、云杉,冷杉、紫杉,紫叶李、龙爪槐等。 4花灌木通常指有美丽芳香的花朵或色彩艳丽的果实的灌木和小、乔木。这类树木种类繁多,观赏效果显著,在园林绿地中应用广泛。例如:梅花、桃花、樱花、海棠花、榆叶梅、锦带花、连翘、丁香、月季、山茶、杜鹃、牡丹、木芙蓉、金丝桃、紫珠、火棘、枸骨 等。 5藤木是具有细长茎蔓的木质藤本植物。它们可以攀援或垂挂在各种支架上,有些可以直接吸附于垂直的墙壁上它们不占或很少占用土地面积,应用形式灵活多样,是各种棚架、凉廊,栅栏,围篱墙面,拱门、灯柱、山石,枯树等的绿化好材料。对提高绿化质量、丰富园林景色、美化建筑立面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例如:紫藤、凌霄、络石,爬山虎(地锦)、常春藤、薛荔、葡萄、金银花、铁线莲素馨、木香,山荞麦炮仗花等。 6、绿篱树种是适于栽作绿篱的树种。绿篱是成行密植、通常修剪整齐的一种园林裁植方式。主要起范围和防范作用,也可用来分隔空间和屏障视线,或作雕象,喷泉等的背景。用作绿蓠的树种,一般都是耐修剪,多分枝和生长较慢的常绿树种。例如。圆柏、侧柏 杜松黄杨、女贞、珊瑚树等。也有以观赏其花、呆为主而不加修整的自然式绿篱。常用树种有:小檗,贴梗海棠,黄刺玫,珍珠梅,构桔、木槿等 7木本地被植物是指用于对裸露地面或斜坡进行绿化覆盖的低矮、匍匐的灌木或藤木。例如:铺地柏、爬翠柏、匍地龙柏、平枝枸子,箬竹、金银花爬山虎常春藤等。 8。抗污染树种这类树种对烟尘及有害气休的抗性较强,有些还能吸收一部分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它们适用于工厂及矿区绿化。例如:臭椿、榆、朴、构、桑、刺槐、槐、悬铃木、合欢、皂荚、木槿、无花果、圆柏、侧柏、广玉兰、棕榈、夹竹桃、女贞珊瑚树,大叶黄杨等。一、阳性植物 1.臭椿:苦木科 臭椿属(Ailanthus altissima. )喜光。不耐严寒。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 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重粘土和积水区生长不良。耐微碱。木材可供建筑、制人造板等。根皮、茎和种子供药用。臭椿是荒山造林、庭园和工矿区绿化树种。叶可饲养樗蚕。 2.毛白杨:杨柳科 杨属(Populus tomentosa.) 3.垂柳:杨柳科 柳属(Salix babylonica Linn.)性喜温暖至高温,日照要充足。冬季落叶后可修剪、整枝。耐旱,耐水湿。垂柳枝条纤细修长下垂,春天 “翠条金穗舞娉婷”;夏天 “柳渐成荫万缕斜”;秋天,“叶叶含烟树树垂”。常植于河、湖、池边点缀园景,柳条拂水,倒映叠叠,别具风趣,也可作行道树和护堤树。 4.油松:松科 松属(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温带树种,抗寒能力较强,能耐-25的低温。在年平均降雨300毫米以下也能正常生长。油松是阳性喜光树种,在全光条件下能天然更新,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在低海拔地带,大多分布在阴坡。油松能耐干旱瘠薄,但在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良好。不耐水湿及盐碱,在pH值7.5以上就生长不良。适于在微酸性土、中性土、沙土上生长。在石灰岩山地,如土层较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降水量较多,也能生长良好。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春,不畏风雪严寒。适于作油松伴生树枝各的有元宝枫、栎类、桦木、侧柏等。木材富含松脂,耐腐,适作建筑、家具、枕木、矿柱、电杆、人造纤维等用材。亦可采松脂供工业用。 5.华北落叶松:松科 落叶松属(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二、阴性树种 1.秋海棠:秋海棠科 秋海棠属(Begonia evansiana.)喜阴湿,忌阳光直射。怕干旱和水涝。冬季有休眠习性。花期89月。矮生、多花的观花秋海棠,用于布置夏天、秋花坛和草坪边缘。盆栽秋海棠常用以点缀客厅、橱窗或装点家庭窗台、阳台、茶几。秋海棠常配置于阴湿的墙角、沿阶处。 2. 华北秋海棠:秋海棠科 秋海棠属(Begonia sinensis.)生长于石灰岩山地阴湿的山沟中,常常在岩壁的石缝中扎根生长。 3.虎耳草:虎耳草科 虎耳草属(Saxifraga stolonifera.)喜半阴环境。株型矮小,枝叶疏密有致,叶片鲜艳美丽,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 4.玉簪:百合科 玉簪属(Hosta plantaginea.)喜半阴天气,耐寒、耐旱。玉簪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其花娟秀,花白叶绿,分外雅致,花开时香气袭人,是有名的芳香花卉。 5.景天:景天科 景天属(Sedum erythrostictum.) 三、耐阴植物 1.国槐:豆科 槐属(Sophora japonica.)耐寒,抗性强、耐修剪、耐旱、耐寒,能在零下25的严寒越冬。树皮灰褐色,树形跋朗潇洒,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风景树种。 2.五角枫:槭树科 槭属(Acer mono Maxim.)弱阳性,稍耐荫;喜温凉湿润气候,过于干冷及高温处均不见分布。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上均能生长。树形优美,叶、果秀丽,入秋叶色变为红色或黄色,宜作出地及庭园绿化树种,与其它秋色叶树种或常绿树配植,彼此衬托掩映,可增加秋景色彩之美。也可用作庭荫树、行道树或防护林。 木材坚韧细致,可供家具及细木工用;种子可榨油。 3.珍珠梅:蔷薇科 珍珠梅属(Sorbaria kirilowii (Regel) Maxim.)性喜阳光并具有很强的耐阴性,耐寒、耐湿又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一般土壤中即能正常生长,而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中长势更强。我国北方园林绿地、住宅庭院普通栽培。生长较快,萌蘖力强,耐修剪。可用剔除老枝的方法新旧交替,不断更新复壮。在生长季节,如不采种宜在花后随时剪去残存花枝,以保持完美的株姿。珍珠梅通常多丛植于草坪角隅,路旁,池边,起装饰点缀的作用,珍珠梅也是作切花的优良材料,也可以制作桩景或作基础栽植。 4.七叶树:七叶树科 七叶树属(Aesculus chinensis Bge.)适生能力强,属深根性,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主要靠种子繁殖,扦插,高接繁殖也可。 5.棣棠:蔷薇科 棣棠花属(Kerria japonica (Linn.) DC.)它适合栽种在温暖、阴湿的环境,有时在阴蔽处也能开花,不耐严寒。它宜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活。枝叶秀丽,花色金黄艳丽夺目,在隆冬万木飘零之际,枝枝绿叶迎风挺立,给大自然带来不少生机。棣棠可布置于园林的篱、屋边、水畔、坡上、假山、路边等地,如与蔷薇同架更可助长景色;此花既可作花丛、花径,也是切花的好材料。茎髓作为通草代用品入药,有催乳利尿之效。 四、水生植物 1.荷花:睡莲科 莲属(Nelumbo mucifera.)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2.睡莲:睡莲科 睡莲属(Nymphaea tetragona.)生于池沼中,喜阳光和富含腐殖质的粘土。睡莲花叶均秀丽,除作观赏外,其根状茎可食用或药用。 3.芡实:睡莲科 芡属(Euryale ferox Salisb.) 生长于池塘、沼泽中。叶大肥厚,浓绿皱褶,花色明丽,形状奇特,与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植物搭配种植、摆放,形成独具一格的观赏效果。 4.萍蓬草:睡莲科 萍蓬草属(Nuphar pumilum.)喜温暖湿润、向阳环境,宜于深厚、肥沃河泥土生长。主要用于庭院绿化,通常多与睡莲、荷花、水柳配植。也可用作鱼缸水草。其根茎、果实供药用,有滋补强壮、调经之功效。 5.芦苇:禾本科 芦苇属 (Phragmites communis.)适应各类土壤。耐盐碱,又耐酸,且抗涝。芦苇花序雄伟美观,用作湖边、河岸低湿处的背景材料。有利固堤、护坡、控制杂草之作用。 五、旱生植物 1.雪松:松科 雪松属(Cedrus deodara.)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抗旱性强。适生于高燥、肥沃和土层深厚的中性、微酸性土壤,对微碱性土壤亦可适应。忌积水,在低洼地生长不良。雪松高大雄伟,树形优美,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之一,可在庭园中对植,也适宜孤植或群植于草坪上。 2.加杨:杨柳科 杨属(Populus canadensis.)著名的行道树和庭园树,生长快。 3.合欢:含羞草科 合欢属(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合欢树冠开阔,入夏绿荫清幽,羽状复叶昼开夜合,十分清奇,夏日粉红色绒花吐艳,十分美丽,适用于池畔、水滨、河岸和溪旁等处散植。 4.臭椿:苦木科 臭椿属(Ailanthus altissima. )喜光。不耐严寒。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 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重粘土和积水区生长不良。耐微碱。木材可供建筑、制人造板等。根皮、茎和种子供药用。臭椿是荒山造林、庭园和工矿区绿化树种。叶可饲养樗蚕。 5.垂柳:杨柳科 柳属(Salix babylonica Linn.) 六、湿生植物 1.垂柳:杨柳科 柳属(Salix babylonica Linn.) 2.旱柳:杨柳科 柳属(Salix matsudana.)喜光,不耐阴。耐寒,喜水湿,亦能耐干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瘠薄沙土,低湿河滩和弱盐碱地上均能生长,而以肥沃、疏松、潮湿的沙壤土或轻沙壤土最为适宜。发芽早、落叶晚、生长迅速。萌芽力强,根系发达,主根深,固土抗风力强。“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柳色成了春天的象征,也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树种,常栽植于沿河湖岸边及低湿之处,也可作行道树。 3.紫穗槐:豆科 紫穗槐属(Amorpha fruticosa Linn.)喜欢干冷气候,在年均气温10至16,年降水量500至700毫升的华北地区生长最好。耐寒性强,耐干旱能力也很强,能在降水量200毫升左右地区生长。也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虽浸水1个月也不至死亡。对光线要求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紫穗槐抗风力强,生长快,生长期长,枝叶繁密,是防风林带紧密种植结构的首选树种。紫穗槐郁闷度强,截留雨量能力强,萌蘖性强,根系广,侧很多,生长快,不易生病虫害,具有根瘤,改土作用强,是保持水土的优良植物材料。 4.柽柳:柽柳科 柽柳属(Tamarix chinensis.)柽柳耐水湿、耐盐碱、耐瘠薄,故在园林中可植天湖边、岸旁、河滩上。近来很多树柳老树桩被开发制作盆景,别具一格。枝条可编筐;嫩枝、叶可供药用。 5.桑:桑科 桑属(Morus alba Linn.)阳性,适应性强,抗污染,抗风,耐盐碱。叶可饲蚕。木材坚实、细密,可制农具。茎皮纤维为优良的造纸和纺织原料。根、皮、叶和桑椹均可入药,有利尿镇咳的作用。成熟的桑椹可生食,食用的部分主要在肉质化的花被(萼片)。 七、抗二氧化硫植物 1.臭椿(略) 2.国槐(略) 3.垂柳(略) 4.加杨(略) 5.木槿:锦葵科 木槿属(Hibiscus syriacus.)喜温暖湿润气候,宜阳光充足,也稍耐阴,耐干旱,耐湿,耐瘠薄土壤,抗寒性较强。木槿盛夏季节开花,开花时满树花朵,花色丰富,娇艳夺目,花期长达5个月,适用于公共场所花篱、绿篱及庭院布置。墙边、水滨种植也很适宜。 八、抗氟化物植物 1.国槐(略) 2.臭椿(略) 3.紫穗槐(略) 3.白皮松:松科 松属(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 喜光又好凉爽,习惯于中海拔酸性石山上生长,如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钙质土、黄土和半荫条件下生长尤为良好,且适应轻微盐碱土和石灰质土,能忍受30严寒。华东平原能适应者多系嫁接苗育成,然畏炎热、忌水湿的习性仍很明显,故有偏荫趋向,在强阳光的干燥环境种植,生长缓慢,枝多屈曲分叉,常呈灌木状。碧叶白干,宛若银龙,老时姿态更美,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树种。古代仅供皇陵、寺院、宫苑栽植,江南庭园中偶有所见。白皮松宜培植在门庭入口两侧,建筑物周围,若孤植、丛植于山坡丘陵、崖岩洞口、泉溪曲涧之旁,前点巧石,后衬修竹,尤为雅观。木材色淡黄,材质较脆弱,但纹理美丽,刨削有光泽,可作家具及文具用材。种子可食。球果在医药上称作“白松塔”,有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对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甲型链球菌及他球菌均有抗菌作用。 5.地锦:葡萄科 地锦属(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也耐湿,耐瘠薄,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极强。爬山虎的蔓茎能沿壁石迅速生长发展,可以垂直覆盖墙壁,而且叶片翠绿茂密,因而是墙面垂直绿化的主要植物材料。也可以点缀假山和叠石。 九、抗氯气植物 1.臭椿(略) 2.合欢(略) 3.木槿(略) 4.桑(略) 5.紫穗槐(略) 十、喜酸性土植物、喜碱性植物、喜钙质土植物 1.红松:松科 松属(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弱阳性,喜冷凉湿润气候及酸性土壤。红松材质优良、纹理通直,抗压力强,富含树脂,耐朽力强,工艺价值高,油漆性能良好,易干燥。木材可做建筑、航空、桥梁和车船材。也是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深受群众喜爱,应当大力发展栽植。 2.山茶:山茶科 山茶属(Camellia japomica.)花喜半荫和温暖气候,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和酸性土壤,生长周期长。喜温暖、半阴、肥沃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适宜生长温度1825。山茶在园林应用方面极其广泛。山茶树冠多姿,叶色翠绿,花大艳丽,花期长,值冬末春初开花。江南地区可丛植或散植于庭园、花径、假山旁或草坪、树丛边缘来装点景色。也可片植为山茶园观赏。 3.杜鹃: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Rhododevdron simsii.)喜半阴,忌烈日直射,能耐阴,较阴时枝叶生长繁茂,但开花数量减少。喜温暖、湿润环境,不甚耐寒。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中,碱土中生长易发生黄化。 4.棕榈:棕榈科 棕榈属(Trachycarpus fortunei.)耐庇阴,幼树的耐阴能力尤强。喜温暖,不耐严寒。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耐湿,稍耐盐碱,但在干燥沙土及低洼水湿处生长较差。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棕榈树干挺拔,叶形如扇,清姿优雅。宜对植、列植于庭前路边和建筑物旁,或高低错落地群植于池边与庭园,翠影婆娑,颇具热带风光韵味。 5.石楠:蔷薇科 石楠属(Photinia serrulata.)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尚耐寒,能耐短期的-15低温,在西安可露地越冬;能耐干旱瘠薄,能生长在石缝中。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忌水渍和排水不良的黏土,生长较慢。萌芽力强,耐修剪。树形整齐,枝叶浓密,特别是春天萌生的嫩叶娇红鲜艳,秋冬又有艳艳红果,是美丽的观赏树种。园林中孤植、丛植及基础栽植都甚为合适,尤宜配植于整形式园林中。优秀设计案例分析下面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其东部为黄山路,北部为金光路。其中,迎宾路直通三所,也是该别墅区人流车流的主要通道,迎宾路上的行道树梧桐高大整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该别墅区的最大优势是与黄河迎宾馆比邻而居。黄河迎宾馆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国家领导人来郑州时的下榻处。同时,黄河迎宾馆也是集宾馆、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迎宾馆的康体休闲设施齐全,包括高尔夫练习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等,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成为郑州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好去处。此外,迎宾馆内环境非常优美,尤其以由五十余年树龄的梧桐树最为引人注目。另外,别墅区周围还有华士达学校(私立学校)、迎宾花园(已建成别墅区)、大河龙城(建设中的别墅区)等。场地现状为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建有动物笼舍和管理用房。整个场地地形平整,内有一个人工水池,水源为地下水。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区为苗圃,其中,有成片的竹林,还有银杏、雪松、玉兰、广玉兰等,苗木种类和数量较多,树龄十年左右,可以移植(场地东部的大杨树除外),利用价值很高。其它部分为农田。此外,场地中部有一个长廊,覆盖其上的葡萄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场地中部偏东的地方有一个机井,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别墅区景观用水的水源。基于上述分析介绍,该规划认为,现状场地中,临迎宾路的用地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适合做公共建筑用地(商业服务性建筑和会所);西部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2.总体规划的四大特色 设计在线.中国(1)中央生态景观核将原有湖面改造并延伸,形成别墅区的中央景观核。中央景观核是一个由乔木、灌木、各种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景观区,也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自然景观核。(2)人车完全分流的交通系统别墅区采用环路加尽端路的系统,将别墅区的车行和人行完全分开,实现行车的快捷,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和私密。(3)景观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由中央景观轴衍生出指状绿地,打破了以往住宅区中大片绿地的做法,将绿地水体引入别墅区深处,使每一住户都能获得最佳景观,形成“水溪树林院落人家”的景观结构模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与共生。(4)总体布局体现土地的开发价值由南向北,依次是商业建筑、会所和居住建筑(别墅),南入口为主要的出入口。临街结合大门的设计做商业建筑,使其成为别墅区与外部城市主干道之间的一种界面。会所结合整个别墅区的格局布置在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之间,靠近主入口(南入口)。会所的建筑设计要结合所在位置的外部环境,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3.环境设计自然、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溪谷概念将现状水系延伸并改造,形成一个低于场地近两米,贯穿南北,联系后院水溪的指状“溪谷”。在这个谷中,有瀑布、跌水、卵石滩、花溪、木步道、亲水平台、多功能活动广场等,是整个别墅区的连续生态的景观走廊。 水际、林下形成一条连续的生态康体走廊。 保持中央绿地两侧别墅的私密性,使人流聚集在绿谷中,减少对周边住户的不良影响。 溪谷中大量的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的湿地景观,是多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 每个组团的别墅如手指般伸入谷中,形成别墅前院高,后院低的空间格局,丰富建筑的空间,有效减少建筑给人的逼视,使整个建筑镶嵌于绿谷中。(2)指状渗透的生态景观格局沿着水溪将中央绿地南北延伸,并和组团绿地相连,在别墅区中形成有机渗透的生态格局,使每一住户最大限度的享受景观。(3)别墅庭院设计体现“前厅后院”的思想别墅的前院地势较高,为公共区域,设计手法简洁,景观形象恒定;后院地势较低,和水系相连,为每一住户的私家空间,设计手法丰富,景观形象多变。整个景观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前厅后院”的思想。(4)“白话”景观和野草之美该设计中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特别是一些水生植物。强调平常之美和野草之美。这是关于一个高档住区的规划和设计。规划应用了环路加尽端路的方式,营造了一个安静而方便的社区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林环境的设计。设计大量使用乡土物种;体现人性化的细部处理;通过亲水栈桥,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是一个成功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案例。五、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总结和认识当今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一方面使人的社会分工更趋细化,合作更为广泛,更能左右环境;另一方面,也使人更为独立,一切东西水、电、新闻、邮件、广告、甚至基于电脑的工作都可以直通家中,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稀少,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更为分离。但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更渴望回归自然,怀念里弄、胡同那种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如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就是在保留传统石库门里弄建筑空间格局、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重新改建,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同时这也是充分尊重历史、文化而成功开发的典范。因此,以人为本的“人”其范畴包括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文化的人、生物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和不同地域的人等等。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1.强调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共享性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2.居住区环境景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到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居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3.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随着设计师们的日益成熟,盲目模仿、抄袭现象逐渐趋少;居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4.居住区环境设计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较新的专业领域,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优秀设计案例分析下面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其东部为黄山路,北部为金光路。其中,迎宾路直通三所,也是该别墅区人流车流的主要通道,迎宾路上的行道树梧桐高大整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该别墅区的最大优势是与黄河迎宾馆比邻而居。黄河迎宾馆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国家领导人来郑州时的下榻处。同时,黄河迎宾馆也是集宾馆、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迎宾馆的康体休闲设施齐全,包括高尔夫练习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等,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成为郑州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好去处。此外,迎宾馆内环境非常优美,尤其以由五十余年树龄的梧桐树最为引人注目。另外,别墅区周围还有华士达学校(私立学校)、迎宾花园(已建成别墅区)、大河龙城(建设中的别墅区)等。场地现状为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建有动物笼舍和管理用房。整个场地地形平整,内有一个人工水池,水源为地下水。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区为苗圃,其中,有成片的竹林,还有银杏、雪松、玉兰、广玉兰等,苗木种类和数量较多,树龄十年左右,可以移植(场地东部的大杨树除外),利用价值很高。其它部分为农田。此外,场地中部有一个长廊,覆盖其上的葡萄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场地中部偏东的地方有一个机井,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别墅区景观用水的水源。基于上述分析介绍,该规划认为,现状场地中,临迎宾路的用地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适合做公共建筑用地(商业服务性建筑和会所);西部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2.总体规划的四大特色 设计在线.中国(1)中央生态景观核将原有湖面改造并延伸,形成别墅区的中央景观核。中央景观核是一个由乔木、灌木、各种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景观区,也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自然景观核。(2)人车完全分流的交通系统别墅区采用环路加尽端路的系统,将别墅区的车行和人行完全分开,实现行车的快捷,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和私密。(3)景观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由中央景观轴衍生出指状绿地,打破了以往住宅区中大片绿地的做法,将绿地水体引入别墅区深处,使每一住户都能获得最佳景观,形成“水溪树林院落人家”的景观结构模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与共生。(4)总体布局体现土地的开发价值由南向北,依次是商业建筑、会所和居住建筑(别墅),南入口为主要的出入口。临街结合大门的设计做商业建筑,使其成为别墅区与外部城市主干道之间的一种界面。会所结合整个别墅区的格局布置在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之间,靠近主入口(南入口)。会所的建筑设计要结合所在位置的外部环境,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3.环境设计自然、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溪谷概念将现状水系延伸并改造,形成一个低于场地近两米,贯穿南北,联系后院水溪的指状“溪谷”。在这个谷中,有瀑布、跌水、卵石滩、花溪、木步道、亲水平台、多功能活动广场等,是整个别墅区的连续生态的景观走廊。 水际、林下形成一条连续的生态康体走廊。 保持中央绿地两侧别墅的私密性,使人流聚集在绿谷中,减少对周边住户的不良影响。 溪谷中大量的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的湿地景观,是多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 每个组团的别墅如手指般伸入谷中,形成别墅前院高,后院低的空间格局,丰富建筑的空间,有效减少建筑给人的逼视,使整个建筑镶嵌于绿谷中。(2)指状渗透的生态景观格局沿着水溪将中央绿地南北延伸,并和组团绿地相连,在别墅区中形成有机渗透的生态格局,使每一住户最大限度的享受景观。(3)别墅庭院设计体现“前厅后院”的思想别墅的前院地势较高,为公共区域,设计手法简洁,景观形象恒定;后院地势较低,和水系相连,为每一住户的私家空间,设计手法丰富,景观形象多变。整个景观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前厅后院”的思想。(4)“白话”景观和野草之美该设计中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特别是一些水生植物。强调平常之美和野草之美。这是关于一个高档住区的规划和设计。规划应用了环路加尽端路的方式,营造了一个安静而方便的社区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林环境的设计。设计大量使用乡土物种;体现人性化的细部处理;通过亲水栈桥,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是一个成功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案例。五、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总结和认识当今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一方面使人的社会分工更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地自行车购销合同8篇
- 2025年粮油食品检验人员考前冲刺测试卷含答案详解【A卷】
- 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与2025年绿色金融创新产品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台山市中考物理自我提分评估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一》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培优a卷)
- 金华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2025年绿色金融政策环境与实施效果评估
- 医师定期考核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4年自考专业(护理)每日一练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绿色金融推动绿色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的创新报告
- 电子课件-《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三菱-第三版)》-A04-1724-课题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
- 统计业务知识(统计法规)课件
- 实验计划样表
- 三阶魔方入门教程课件
- 艾滋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件-2
-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 全国中心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
- 环境社会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 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1至649图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