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导学提纲一、简要提示:1、左传及作者简介: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介绍时代背景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二、知识与探究(一)知识性问题听录音后再自读课文,并完成:3、借助工具书: 读准并识记下列画线字的读音。(1) 曹刿( )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4) 弗( )敢加也 (5) 小惠未徧( ) (6) 小信未孚( )(7) 公与之乘( ) (8) 战于长勺( ) (9) 下视其辙( )(10)登轼( )而望 (11)彼竭( )我盈( ) (12)望其旗靡( )4、注意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通译课文注意下列重要字词和重要文句的意思注意下列加点字(1)齐师伐我。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既克,公问其故。 (4)彼竭我盈。 (5)夫大国,难测也。 (6)齐师伐我 (7)齐师败绩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故 公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2)、从 民弗从也 战则请从(3)、请 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4)、间 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其 其乡人曰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6)、之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登轼而望之 小大之狱 公将鼓之 故克之 (7)、加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8)、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到之声。(9)、安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10)、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十年春,齐师伐我。(11)、从 战则请从 民弗从也 (12)、以 何以战 必以分人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2)、公将鼓之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翻译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8)、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9)、夫大国,难测也,具有伏焉。 6、背默课文,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 (2)、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 _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 (4)、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6)、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7)、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8)、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9)、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_ _ _(10) 、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 _(11)、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 _(12)、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_(二)探究性问题1、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2、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_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_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_ 6、文中曹刿让鲁军追逐齐师的原因是什么? 7、从全文看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3) 9、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说说你的感悟。10、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可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三)梳理与反馈11、梳理脉络梳理脉络梳理战前准备 与乡邻对话:请见原因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与庄公对话: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小惠于臣 民弗从也小信于神 神弗福也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争经过 两个疑问 进攻:齐人三鼓后 追击:下视其辙,登轼望之军事上后发制人战后总结 解答疑问 进攻时机:彼竭我盈追击时机:辙乱旗靡全文主旨:写作特点概括abc12、反馈 、文中写道鲁国获胜,给人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曹刿论战记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请你写出类似于“长勺之战”的历史上几个著名的战例:曹刿论战反馈训练题一、文学史常识(1)曹刿论战选自_,所写的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_(2)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体史书,相传为_时期_国的史官所作。二、阅读(一)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注释】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 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 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邪(y):同“耶”。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神弗福也_ (2)彼竭我盈 _(3)明帝问何以致泣_ (4)元帝异之 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 (2)具以东渡意告之。译文: 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分)答: 12甲乙两文都主要以 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_。(2分)(二)【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子鱼论战)【注释】(1)泓:泓水 (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公将鼓之( ) (2)宋人既成列( )15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译文:_(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译文:_16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2) 。 (三)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注释】既:尽。 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重(chng):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勍(qng)敌:强敌。 胡耉(gu):很老的人。 儳(ch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专也( ) (2)忠之属也( ) (3)遂逐齐师( ) (4)阻而鼓之(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14曹刿认为“肉食者I鄙,未能远凛”。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答: 15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答: 16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答: (四)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12分)【注释】原原国,姬姓小国。令限令。疏军撤兵。疏,散、撤。谍刺探军情的人。信信用。庇庇护,即赖以生存。孟门原国地名。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军而去之( )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2分)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0翻译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11文段理解。(6分)(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五)(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注:用:使用。 同欲:目标一致。 虞:戒备,准备。 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公将鼓之 鼓: (2)既克,公问其故 克: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文: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答: 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答: (六) (二) 甲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公将驰之 驰:() 望其旗靡 靡:( ) 三军可夺气 气:( ) 朝气锐 锐:(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彼竭我盈,故克之。译文: 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译文: 9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顺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南宁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仓储保管岗
- 中国联通宝鸡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中国联通清远市2025秋招市场与服务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2025年中药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深圳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机电维修岗
- 2025年弟子出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机械联考试题及答案
- 石家庄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勘探开发岗
- 国家能源抚顺市2025秋招能源与动力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场地车行业竞争战略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 胖东来考勤管理制度
- 公司举办台球赛策划方案
- DZ 53-1987沉积岩分散有机质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
- 小区物业管家管理制度
- T/DZJN 168-2023废旧动力电池有价金属回收率计算与检测方法
- 超市水产合作商协议书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竞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选拔赛备考试题库(附答案)
- 市场营销合同协议书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2025解读
- 数控装调与维修实训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