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_第1页
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_第2页
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_第3页
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_第4页
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绪论 苏里格东部地层特点 苏里格东部气田钻井液技术 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效果 结论与认识,论文提纲,绪论,苏里格气田钻井液工艺技术,经过十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并适应苏里格气田不同地层特性的钻井液配套技术,这些配套技术在现场生产中的成功推广应用,有效地预防和解决了天然气井长裸眼钻井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各种井下复杂问题,有力地保证了天然气井钻井生产在安全、优质、快速、高效地轨道上运行。同时,经过大量的室内处理剂筛选和体系、配方优选试验,使天然气井钻井液体系、配方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所选择的钻井液体系更加适应于地层特性,更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聚合物无固相和聚磺钻井液体系自从在天然气井中推广应用到目前,不但有力的保证了钻井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逐步实现了清洁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长庆油田公司第五采气厂,绪论 苏里格东部地层特点 苏里格东部气田钻井液技术 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效果 结论与认识,论文提纲,苏里格东部地层特点,第四系、纸坊组、和尚沟组、石千峰组注意防塌,第四系、刘家沟组注意防漏,志丹统、直罗组注意防出水,石盒子组、山西组注意防井涌、井喷,安定组、延安组注意防卡。,某些地层易塌:安定、直罗、双石等地层不同程度存在地层掉块现象。苏东*-*井地层最大掉块的直径达到了40mm左右。,苏东33-19井循环出的地层掉块,苏里格东部地层特点,绪论 苏里格东部地层特点 苏里格东部气田钻井液技术 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效果 结论与认识,论文提纲,苏里格东部气田钻井液设计指导思想及技术难点,1.第四系黄土层或流砂层,由于胶结松散,分散度高,对流体冲蚀敏感,而且欠压实,地层承压能力差,容易漏失或发生流砂层垮塌。2.延安组和延长组地层中上部有大段的砂泥岩混层,易发生泥页岩吸水膨胀,造成缩径,导致起钻困难,遇阻遇卡。3.安定组底部、直罗组、延长组底部属砂泥岩互层,地层易吸水膨胀造成地层坍塌。4.“双石层”坍塌严重,井壁稳定问题突出。5.延长组、刘家沟组承压能力低,容易发生井漏,严重时只进不出。6.定向井斜井段和水平井水平段施工中摩阻、扭矩大,尤其是滑动钻进困难。因此,钻井液必须具备良好的润滑性能。7.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携砂、润滑防卡和井眼净化也是关系井下安全的突出问题。8.钻井液技术应以施工中确保井下安全为前提,尽可能地提高钻进速度,降低消耗,提高效益。9.完井液体系和性能应突出有利于气层保护。,地层对比与钻井液选型,常用聚合物的种类及性能要求,钻井液技术,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主要用于二开至石千峰底部,一般500-2800米井段,若表层段无流砂层或砾石层等易垮塌地层时,可从表层开始使用到石千峰底部,近几年,由于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井使用至石盒子组气层顶部,使用井段长达3000米左右。,该井段钻进地层为安定、直罗组(防塌、防卡)、延安组(防卡、防地层出水)、延长组(防地层出水、防缩径)、纸坊组(泥岩段防塌)、和尚沟组(防塌、防漏)、刘家沟组(防漏)。该井段使用无固相钻井液提高钻速的同时,适当控制失水,并加强抑制性,增强井壁稳定性。,钻井液常规性能,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钻井液技术,聚磺钻井液,聚磺钻井液是在上部井段使用的聚合物无固相体系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其基本组成成份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抑制性的有机聚合物类,另一类是磺化处理剂,主要有磺化酚醛树脂,磺化褐煤,磺化栲胶和磺化沥青。,聚磺钻井液在600多口天然气井石千峰底部至完钻井段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钻井液体系具有很好的抑制性和防塌能力。具有较低的高温高压滤失量,良好的造壁性及封堵能力和流变性。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和抗盐、抗钙污染能力,能够满足深井阶段钻井要求。使用井段较短,利用固控设备进行净化,易实现性能优化控制,不需要向外排放,避免了污染物的产生。流动性易控制,只需选择加入SMC或SMK或有机硅腐植酸钾一种稀释剂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淘汰了对环境污染很强的含铬离子处理剂铁铬盐。,聚磺钻井液,绪论 苏里格东部地层特点 苏里格东部气田钻井液技术 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效果 结论与认识,论文提纲,应用效果,密度低,喷咀粘度低,机械钻速高,由于其密度低、粘度低,大幅度地提高了钻井速度,缩短了钻井、建井周期,节约了钻井成本。由于钻井液体系的不断改进年平均机械钻速由2007年的13m/h提高到目前年平均17.19m/h,钻井周期由推广前的平均19多天,缩短到目前的平均14天左右。,应用效果,抑制性强,防塌效果好,电测成功率高,苏里格东部气田延长组、石千峰组、石盒子组、安定组,地层极不稳定,泥岩发育易垮塌,是造成全井起下钻阻卡和电测遇阻的主要原因。 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防塌、抑制能力及防膨胀性,从而保证了井壁稳定,起下钻顺利,电测成功率高。使用井段平均井径扩大率控制在15%以内,起下钻畅通,电测一次成功率95%以上。有效的缩短了完井周期,如苏东*-*井仅完钻电测遇阻通井损失71.6h。,应用效果,密度低,有效地防止了延长组、刘家沟组地层的压差性漏失,避免了对地层水系的污染。,2010年完钻70口井中,只发生了以上3口井的漏失,说明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的使用已经有效地防止了刘家沟地层的压差性漏失,使刘家沟井漏复杂率降到了4.2%。 针对这种漏失情况,井队采取在钻井液中加入随钻堵漏剂的方法,来预防刘家沟组的漏失,并取得了成效,从现场应用可以看出:苏东*已经明显比苏东*漏失量减小,而且苏东*井场的第二口井*也没有发生井漏。,应用效果,减少储层污染,在推广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之前,全井段普遍采用的是“三磺”体系,由于钻进井段长,“三磺”体系易受地层造浆侵污,含砂量、密度上升快,钻井液净化困难,性能不易控制,往往需要向外排放大量钻井液而重新配制新浆,因此,而造成大量污染物产生,推广应用聚合物无固相体系后,则不需要向外排放钻井液。 该体系具有好的防塌能力和润滑减阻效果,性能稳定,粘度、切力较低,减小了有害固相及滤液对储层的伤害度。 聚磺钻井液体系所选用的主要处理剂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钾无毒,无腐蚀,对环境无污染。,应用效果,优化钻井液性能处理,减少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天然气井常见的井下事故为钻头事故、断钻具事故、卡钻事故。而这些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层缩径或者坍塌而引起的。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具有强抑制性,保持井壁稳定,有效得防止了地层缩径和坍塌的发生。2010年目前已完钻70口井,其中井下事故发生率为零,现场钻井液的配置与维护,固相控制,利用振动筛,用80120目的细筛网,如有除泥器、除砂器,效果会更好。泥浆池总容积大于200 m3,泥浆量不少于150 m3,以便钻屑充分沉淀,因为钻屑在泥浆流速低时更易沉淀。絮凝类材料选择:选用水解度2530%,分子量1500万的聚丙烯酰胺,加量500PPm。复杂地层,因为存在护壁防塌问题,要加一定量的分散剂,此时应增加絮凝剂、加量5%。控制固相要从一进入二开就开始,首先是排净一开稠浆,然后就加絮凝剂,让钻屑一开始就能很好的沉淀下来,完钻前50米比重不超过1.05 g/cm3 。,现场钻井液的配置与维护,二开钻井液的配置与维护,二开前在地面循环系统用300-400m3清水,按配方加入各种聚合物处理剂,并在地面循环系统循环、水化,使性能达到要求后方可开钻钻进。采用地面大土池循环,快速沉淀钻屑,有效控制密度、含砂量,保持最低密度。工程上必须坚持好无固相钻井液钻井的强化措施,以保证井下安全。进入直罗组以及延长组下部泥岩层钻进,加大高分子聚合物处理剂和抑制防塌剂的用量,进一步稳定井壁,克服阻卡,提高钻速。纸坊组易坍塌发生井径扩大,且造浆性强,维持钻井液体系有足够的抑制和絮凝能力。同时,刘家沟组易发生井漏,钻遇该层以防漏为主,适当提高钻井液粘度,要保持足够的钻井液量,进刘家沟组前尽可能将密度控制在1.03g/cm3以下,以防止刘家沟组发生压力诱导性井漏。一旦发生严重井漏,可采用常规堵漏方法堵漏或打水泥堵漏。 起钻前使用“清扫液”清扫井眼,以保证起下钻无阻。,现场钻井液的配置与维护,斜井段钻井液的配置与维护,此井段着重解决好“双石层”泥岩段井壁稳定以及润滑防卡、携砂等难题。执行设计配方,钻井液处理要突出强抑制,润滑防卡,良好携屑。为了提高钻井液的防卡润滑性能,加入12%的液体润滑剂或石墨粉等固体润滑剂,使Kf0.07。及时维护各种处理剂达到设计要求。必要时每钻一定进尺,用高粘切稠浆清扫一次井眼, 尤其在起钻前,保证井眼清洁,减小岩屑床的形成。充分利用四级固控设备,严格控制含砂量和坂土含量, 以保证钻井液的可控性,确保井下安全。进入大斜度井段用石灰石粉加重钻井液,密度确定具体以满足大斜度井段的防塌要求为原则,同时控制失水。,现场钻井液的配置与维护,现场固控设备的使用,一级固控(振动筛),二级固控(除砂器),四级固控(离心机),三级固控(除泥器),现场钻井液的配置与维护,现场固控设备的使用,旋转粘度仪,降失水仪,现场钻井液的配置与维护,现场固控设备的使用,比重仪,含砂量测量仪,漏斗粘度仪,绪论 苏里格东部地层特点 苏里格东部气田钻井液技术 低固相钻井液在苏里格东部气田的应用效果 结论与认识,论文提纲,结论与认识,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体系的应用:1.大幅度地提高了钻井速度,缩短了钻井、建井周期,节约了钻井成本。2.解决了延长组遇阻卡问题,保证了井壁稳定性和电测成功率。3.利于保护气层,对储层改造提高单井产量起先决条件。4.减少了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钻井工程的安全。,做为钻井工程现场管理人员我们应该切实抓好钻井液的固相控制与体系转换工作,保证施工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