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兰诗导学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预习导学:积累与整合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可汗( )( )机杼( )军贴( )燕山( )朔气( )金柝( )红妆( )胡骑( )傍地走( )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 3)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4)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 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 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 思考与探究1.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2.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3.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 知识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1、诗歌诵读: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学生比读,互评互读。推举一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2、整体感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第4段) 第三部分(56段) 第四部分(第7段) 结尾附文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2、品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第5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从军缘由( )写出征前的准备( )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写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写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 ( )写家人迎接 ( )写木兰改装 ( )写作用:(在内容上)(在结构上)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四、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1、体验反思: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组内交流解决。五、复述表演,走近木兰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1、总结存储: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2、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可随学生兴趣进行。)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我对木兰的新看法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七、达标检测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策勋十二转()A次B回C转动赏赐百千强()A多B大C有余愿为市鞍马()A市场B买C集市愿驰千里足()A希望B愿意C能够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D意思是非常、十分。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8.阅读思考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3区别一词多义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参考答案 1.A C B A 2.A 3.C 4.B 5.B 6.C 7.A1、D 2、hng shu 3、 因为 因而(所以) 4、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 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5、C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 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 结尾附文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2)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2、品读探究: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的准备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作者着力表现的是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承担重任,追求幸福和平生活的思想性格,因此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样安排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5、理解关:根据下面的要求找出原文。、反映木兰“叹息”心理的句子: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写出木兰做好出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写出木兰思念家乡父母的句子: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写出战事紧急,木兰奔赴沙场的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表现边塞环境恶劣和战争残酷的句子: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表现木兰战功的句子: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成语 扑朔迷离 源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意思是 原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2学生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兴业银行天津市河北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招商银行长沙市天心区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晋中市公务员行测附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民生银行石家庄市正定县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中信银行天津市河西区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广发银行烟台市龙口市2025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民生银行广州市增城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光大银行保定市莲池区2025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民生银行南京市栖霞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常考点试卷(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2024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能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3322-2018 纺织品 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政策评价-卫生政策分析课件
-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含逐差法)
- 饮食习惯与健康
-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
- 第二章 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