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三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三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三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三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1 第一节劳动法的产生 一 社会劳动关系是劳动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 二 劳动法的产生 19世纪初期的 工厂立法 19世纪初 工厂立法 形式的劳动法规 1802年英国 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3 三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1 大工业时期 人类理性 的体现 2 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 国家为了稳定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需要 4 四 初期劳动法的特点 1 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 2 适用范围很小 3 一般缺少监督条款 责任条款 5 第二节当代各国劳动法的发展 一 各国劳动法的发展历程19世纪初开始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工厂立法 全面劳动立法 6 二 劳动法发展的特点 1 世界各国普遍颁布适合本国特点的劳动法律 法规2 劳动法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 劳动法已成为完整而系统的法律体系4 当代各国劳动法加强了责任条款及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5 各国劳动法一般均规定了各项最低劳动标准6 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对各国劳动法产生影响 7 第三节中国劳动立法概述 一 旧中国时期的劳动立法 一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动和领导的劳动立法运动 二 北洋政府时期的劳动立法 三 广州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劳动立法 四 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劳动法 8 二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劳动立法 在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 解放区曾颁布过一些劳动法令 9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劳动立法 一 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劳动立法1 1949年至1966年劳动法制定 趋向计划 劳动法弱化2 1966年至1976年劳动法全面瘫痪3 1976年以后至今劳动法发展与成熟 10 二 现阶段劳动法制建设的新发展 1 基本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劳动法律体系 2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3 初步建立了最低劳动标准 4 建立了法定的多层次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 5 逐步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 6 不断完善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法 11 第四节国际劳动立法 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 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 国际劳工公约 国际劳工建议书 广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还包括联合国以及区域组织的有关公约和条约等 12 一 国际劳动立法思想的产生 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 一些政治活动家 社会活动家 社会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主张 包括在劳动上进行国际间的约束 13 二 国际劳动立法的开端 1880年瑞士政府提出召开国际会议 1900年 柏林会议 1900年 成立国际劳动法协会 1906年在瑞士召开了有15个国家参加的会议 1913年国际劳动法协会起草了 关于女工童工工作时间公约 关于禁止童工夜间工作时间公约 14 三 国际劳工组织 一 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1919年6月正式成立了国际劳工组织 1919年至1939年是国际联盟的附设机构 1940年至1945年二战期间因国际联盟解体而作为一个独立性的组织继续存在 二战后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直至现在 15 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 三方性原则 即国际劳工大会需有政府 雇主 劳工三方代表参加 16 二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 其主要依据 在二战前是 国际劳动宪章 的9项原则 二战后是1944年通过的 费城宣言 中的原则 17 国际劳动宪章 的9项原则 1 在法律上和事实上 人的劳动不应视为商品 2 工人和雇主都有结社的权利 只要其宗旨合法 3 工人应该得到足以维持适当生活水平的工资 4 工厂的工作时间以每日8小时或每周48小时为标准 18 5 工人每周至少有24小时的休息 并尽量把星期日作为休息日 6 工商业不得雇佣14岁以内的童工 并限制14 18岁男女青年的劳动 7 男女工人做同等工作应得到同等的报酬 8 各国法律所规定的劳动状况标准应给合法居住在该国的外籍工人以同等的待遇 9 各国应设立监察制度以保证劳动立法的实施 监察人员应有妇女参加 19 费城宣言 提出国际劳工组织的10项标准 1 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标准 2 使工人受雇于他们得以最充分地发挥技能和成就 并得以为共同福利做出最大贡献的职业 3 在一切有关者有充分保证的情况下 提供训练和包括易地居住在内的迁移和调动劳动力的方便 4 关于工资 收入 工时和其他条件的政策 20 5 切实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和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下劳资双方的合作 以及工人和雇主制订与实施社会经济措施方面的合作 6 扩大社会保障措施 以便使所有需要此种保护的人得到基本收入 并提供完备的医疗 7 充分地保护各业工人的生命和健康 8 提供儿童福利和产妇保护 9 提供充分的营养 住宅和文化娱乐设施 10 保证教育和职业机会均等 21 三 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旧中国政府时期先后批准了14年国际劳工公约 并于1944年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常任理事国 新中国自1983年第69届国际劳工大会开始 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