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育才实验 李颖一、教学分析: 氧气、二氧化碳是初中学生要全面系统认识并掌握的几种重要的气体,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的性质,对氧气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学生学习碳及其化合物等物质及其衍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在教科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育目的看,CO2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对整个地球和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目前,由于CO2含量的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已引起了全球人类的关注。同时由于CO的毒性及如何防止中毒,增强安全意识等也受到了很多的关注。所以全面系统的研究CO2、CO的性质更具有现实意义。二、学生分析 本课题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CO2作为气态化合物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都有CO2,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些CO2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CO2在自然界,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这节课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猜想,设计并动手做实验,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方法对学生以后研究其他物质具有指导意义。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2)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引导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猜想,并会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3)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相关信息及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充分认识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3)培养关注人类生存 环境爱护环境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2)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从环境问题引入二氧化碳的有关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重点更为突出。演示实验:实验1.用二氧化碳倾倒阶梯上的蜡烛实验2.在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倒入少量水实验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学生可能的猜想:1.二氧化碳会熄灭,而且是下面的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2.软塑料瓶会变扁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回答: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2说明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创新。这两个实验要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较多,耗时较长且实验的成功率较低,所以宜由老师指导学生演示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提问: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的设计意图,你们还能设计一些其他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后再投影出一些提示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小组的合作,互相启迪、互相补充、并完善自己的设计。让学生讲述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并引导其他学生去评价这些设计。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和准备如何实施,并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讲解:今天老师还补充一个二氧化碳的性质就是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但它们的生成物到底是什么。讲解: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实验: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有关实验现象并获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很容易分解。学生抄写、记忆投影:根据本课的有关知识点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一性质。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呢?发生这一反应的原理就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CaCO3+H2O常用此反应来检验或鉴定二氧化碳。学生思考,参与班级的讨论与评价。积极思维,大胆设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时科学地鼓励评价学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情绪体验。体会化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二氧化碳还有哪些用途?汇报交流。(大屏幕展示)二氧化碳的用途过渡二氧化碳有如此重要作用,是不是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温室效应”内容,并思考如何防止“温室效应”。多媒体播放有关“温室效应”的资料。 讨论:如何防止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作为学生我们该做些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观看、聆听,并思考和参与讨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看图说文和阅读教材的习惯。使学生感到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强化环保的重要性和学生的环保意识。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学生学会归纳,学会学习, 学会总结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大屏幕出示学生练习学生举手抢答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CO2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思考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指导学生观察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要求学生学会和二氧化碳进行对比。学生首先回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在教师指导下,观察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对比得表格如下:CO2CO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密度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化学,感受对比学习的优势教师演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出回答: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热,火焰呈蓝色。化学方程式为:点燃2CO+O2=2CO2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展示煤炉里,煤层上方、中方、下方各发生的化学反应。学生书写各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燃上方:2CO+O2=2CO2高温 中: C+CO2=2CO点燃下: C+O2=CO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教师展示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课件观察现象并归纳结论:正常血液 CO血液(深红色) (鲜红色)原因: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说明CO有毒。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学会由现象看到本质提出讨论问题: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用煤火取暖时,应该怎样防止煤气中毒?3、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很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4、如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交流、汇报:1、炭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在缺氧,不通风等条件易发生煤气中毒,因此,取暖时应保持通风。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中毒不易发觉,加入有气味的气体,有利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如发生煤气泄漏事件,应及时关闭泄漏源,保持通风等。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演示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现象,并根据现象作出分析,填写下表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问:由于一氧化碳气体有毒,在设计此实验时,书中用了尾气回收装置,你有何新的改进方案?学生讨论、交流、汇报:1、气球收集。2、重新用作能源,来还原氧化铜。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你能说出一氧化碳的用途吗?其中哪些有利于人类,哪些不利于人类?学生讨论、交流、汇报:1、有利的一面: 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2、不利的一面: 如果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等。加深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理解。使学生了解任何物质都有它的两面性,看待事物需要用辩证的眼光。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回忆、汇报: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相关用途。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板书设计】:(用大屏幕展示)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2.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碳酸。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加热时分解更快。H2CO3=CO2+H2O与石灰水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利用此反应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3.用途:光合作用的原料;气体肥料;灭火;“干冰”用作制冷剂和用于人工降雨;化工原料。4.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保护绿地等。节约纸张,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等。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二、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 气体 无 比空气略小 难能溶于水2、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中毒。(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点燃 2CO+O2=2CO2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O+CuO=Cu+CO23、一氧化碳的用途有利的一面: 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不利的一面: 如果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课堂练习一1、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C、在植物上形成温室 D、改良土壤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A、江、河、湖、海溶解二氧化碳 B、大森林火灾C、原始森林的光合作用 D、矿物燃料的燃烧3、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牵着小狗进入洞内,小狗会晕倒在地,而人却能安全出入,后来科学家波曼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泥土中冒着气泡(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互联网教育机构学生安全保障与培训实施合同
- 新员工车辆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入职铁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净水厂工艺流程
- 智能表格处理软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量子重力梯度仪地形测绘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七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学设计模板
- 智能城市停车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园艺植物香氛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乳制品深加工副产品环保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Unit 10 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人造血管内瘘个案护理
- 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地区)县(县级市)区名称一览表
-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构建研究课题
- 《变电运行培训》课件
- 幼儿发展的关键指标与行为观察
- 班主任工作手册(适合中小学)
- 瑜伽生活方式中心生活馆项目建议书
- 吊装作业票(样本)
- 【新课标】2022版小学数学课标之模拟卷6套
- 固体矿产钻探工真题模拟汇编(共634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