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期中试卷.doc_第1页
外国文学期中试卷.doc_第2页
外国文学期中试卷.doc_第3页
外国文学期中试卷.doc_第4页
外国文学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期中试卷小组成员:王慧敏,汤玥,王瑶,周旋一填空题。1、斯丹尔达的_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王瑶 1340110011)2、法国现代小说之父_。(王瑶 1340110011 周旋 1340110012)3、萨克雷的作品_的书名出自班扬的天路历程,副标题是“没有英雄人物的小说”。(汤玥1340110010 周旋 1340110012王慧敏 1340110009)4、19世纪俄国文学三大评论家:_、_ 、_。(王慧敏 1340110009)5、_的副标题是“一八三零纪事”,小说的作者_。(汤玥1340110010)二作品对应作家或人物对应作品。1、葛朗台 ( )(王瑶1340110011)2、钦差大臣 ( )(王瑶1340110011)3、傲慢与偏见 ( )(周旋 1340110012)4、名利场 ( )(周旋 1340110012)5、呼啸山庄 ( )(周旋 1340110012)6、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王慧敏 1340110009)7、人间喜剧 ( )(王慧敏 1340110009)8、琉森 ( )(汤玥1340110010)9、玩偶之家 ( )(汤玥1340110010)三、名词解释。1、威赛克斯小说(王瑶 1340110011)2、 宪章派诗歌(周旋 1340110012)3、人物再现法(周旋 1340110012)4、自然派(王慧敏 1340110009汤玥1340110010)5、心灵辩证法(王慧敏 1340110009)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苔丝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 (王瑶 1340110011)2、为什么说红与黑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周旋 1340110012)3、简述双城记的思想内容。(周旋 1340110012)4、简述“红”与“黑”的象征意义。(王慧敏 1340110009)5、简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性?(汤玥1340110010)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红与黑中“红”和“黑”的意义?(王瑶 1340110011)2、结合人物形象论述红与黑的艺术特征。(周旋 1340110012)3、简述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周旋 1340110012)4、结合李尔王和高老头,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王慧敏1340110009)5、论述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以及他的悲剧意义?(汤玥1340110010)答案一、填空题。1、红与黑2、巴尔扎克3、名利场4、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5、红与黑,作者:斯丹达二、作品对应作家或人物对应作品。1、欧也妮葛朗台2、果戈里3、奥斯汀4、萨克雷5、艾米丽勃朗特6、海涅7、巴尔扎特8、列夫.托尔斯泰9、易卜生三、名词解释。1、威赛克斯小说:哈代以其故乡英国西部农村为背景,所作小说的总称(又称性格与环境小说)反映了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农村的生活,特别是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之后所激起的剧烈社会变动,农民的破产,农村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痛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教育制度,有浓厚的宿命观念和悲剧气氛。表现作者对造成威赛克斯社会和威赛克斯人悲剧命运的探讨,经历了“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的发展过程。2、宪章派诗歌:19世纪3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高涨时期出现的一种群众性的文艺现象。工人们以歌曲等形式,配合他们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工人的生活与情感,在形式上,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代表作家是琼斯。代表作有:宪章派诗歌不仅鼓舞了工人的斗志,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为后来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创立的艺术方法,也是他的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主要见于人间喜剧。指作品中同一个人物反复出现。他笔下重要人物的塑造,是通过不同的作品连续完成的,这可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也使人间喜剧中的作品联成了一个整体。人间喜剧中总共写了2400多个人物,其中再现的人物约有400多个,分散在75部小说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出现二三十次。4、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改派以果戈里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呼吁妇女解放,在文学题材、文学语言和艺术技巧方面都有创新。“自然派”原是俄国反动文人对改派的贬称,别林斯基接过他,经过多次理论上的阐述,赋予新的含义并热情地肯定了“自然派”批判现实的倾向,后来“自然派”便成了俄国现实主义的别名。5、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流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为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所说的“心灵辩证法”。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苔丝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答:侧重从精神层面而非物质生活,反映下层人物的困顿与艰辛。反传统的婚姻贞洁观。2、为什么说红与黑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答:直接取材于现实,面向当代社会,表现时代风貌。揭露了社会政治斗争和政治矛盾;塑造了具有现实性与典型性的小资产者反抗形象于连;运用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与人物心理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心灵史”。3、简述双城记的思想内容。答:小说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前夕阶级斗争的残酷激烈,揭示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肯定了大革命的正义性作者同情平民,但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认为暴力并不能改造社会,反而伤害了无辜宣扬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感化,歌颂人道主义和仁爱精神,主张以道德改善、爱与宽恕来调和阶级矛盾,解决社会问题。4、简述“红”与“黑”的象征意义。答:(1)从小说所展现的历史背景看:红象征拿破仑时代,象征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热血与革命,象征进步力量。黑象征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黑暗统治,象征邪恶的封建势力。(2)从于连选择的生活道路看红喻指拿破仑军队的红色军服,象征于连30岁当将军的美梦。黑喻指基督教教士的黑色法衣,象征于连40岁做年薪10万的主教的理想(3)从两个预言性场景看红指冒险,谋杀,鲜血黑指孝服,葬礼,死亡(4)从人物性格看红象征青春,热血,激情和理想,象征积极向上的,敢于追求,敢于反抗的于连性格的光明面。黑象征阴郁,孤独,虚伪,怯懦,妥协,虚荣,野心等于连性格中的阴暗面。(5)从人物命运看红象征人的充满活力热情的主观意志和努力,象征成功和幸运。黑象征神秘叵测的,邪恶异己的强大的社会力量,象征厄运。5、简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性?答: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为主要内容。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表达知识分子的忧愤、焦虑及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独特的形象系列,产生了多余人系列和小人物系列。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 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红与黑中“红”和“黑”的意义?答:红,指冒险,谋杀,鲜血。于连人生的第一步,于连去德瑞那市场之前,到礼堂做祈祷,看到洒在地上的圣水在红色窗帘的映射下变成血样的“红色”,于连在他坐的椅子下看到一张纸,上面是与他姓氏相同的路易索黑尔被处死刑的字样,背面写着“第一步”几个字,几年后,在同一个地方,于连开枪打伤了德瑞那夫人,惊愕地看到地上真实的血迹,与上次看到的一模一样。黑,黑指孝服,葬礼,死亡。于连人生的结局,于连担任穆尔侯爵秘书期间,4月23日这天,玛特尔小姐身着一袭黑袍,为她的祖先16世纪皇后的情人戴孝,他因参加政变被砍头,皇后捧着情人的头颅亲手埋葬。玛特尔十分倾慕这种爱情,于连被处死后,她如法炮制,也亲手埋葬了于连的头颅。2、结合人物形象论述红与黑的艺术特征。答:红与黑最明显的艺术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塑造典型性格。;例如著作中的维立叶尔市,英雄形象于连。 红与黑通过于连性格的发展史,具体描写了三个不同的环境及其特点:维立叶尔市的唯利是图与虚荣;贝尚松神学院的宗教专制与伪善;巴黎贵族社会的阴谋与腐败。 于连的英雄主义热情、虚荣心,他的富于反抗性的个人奋斗的道路,他的妥协和虚伪,都是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是当时各种社会风气影响的结果,正是在上述典型环境里,作者在于连的身上概括了19世纪20年代法国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性格特特征。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经历反抗妥协反抗的变化;性格核心是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英雄主义精神。 于连也是个“性格分裂”的人物。他是一个自尊、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立自主,又要妥协和依附;显示了一代青年的苦闷、追求与厄运。 于连的悲剧告诉我们:在复辟时期,一个有进取心的平民青年,试图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却又不愿失去良知,最终只能成为上流社会的“局外人”。于连的悲剧,事实上是复辟时期反抗贵族压迫的平民的必然悲剧。 3、简述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答: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强调题材的当代性,以历史家的责任感书写时代篇章,强调细节的真实性;例如红与黑,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作者通过小说真实的记录了1830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强烈的批判性与暴露性,强调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阶级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批判,对财富的增长与道德沦丧的道德批判。以中小资产阶级为批判基础。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典型环境与作家的历史感, 典型人物对历史的强调,历史的变动性与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人道主义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的文学。3、 结合李尔王和高老头,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答:(1)李尔王的父爱“权爱”作为一个长期处于最高统治地位的国王,李尔王总是被赞赏,他早已习惯了甜言蜜语。固然,他是爱自己的女儿的,但在划分国土时他选择用演讲比赛的形式,却不免体现出他爱慕虚荣的一面。一开始,他对三个女儿说:“你们爱我,要算哪个最贴心,谁最小心最值得眷宠,她自会得到我的最大一份赏赐。”接着他对自己最为疼爱的三女儿考狄利娅说:“你用什么一番话博取一份比两个姐姐更富庶的土地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李尔王的观念里物资和权力是可以作为女儿的爱的回报,而这回报的条件是你的奉承之语。他希望女儿像他的臣民一样地服从他,结果考狄利娅因为说不出奉承的话,深受“打击”的李尔王他对最小的女儿说:“像你这样不能在我面前曲意承欢,还不如当初没有生下你来得好。”于是他将小女儿赶出国土,把她应得的那份家产与土地平分给两个姐姐。这就是王权下的父爱“恩仇”必报!它不再是一份纯洁的父爱,它与奉承赞美画上等号。李尔王从小偏爱自己的三女儿,但他却不了解自己女儿的性格,这是对他的“父爱”的讽刺。(2)高老头的父爱钱爱 首先,投机商的身份影响高老头的价值观。在他眼里,钱可以满足一切!他极力满足女儿的一切需要。为满足女儿们的挥霍,高老头从福盖公寓二楼最好的房间搬到了三楼、四楼、五楼,食宿费也由每年的1200法郎减到每月的45法郎。他知道女儿只会在没有钱的时候才会回来找他,但他乐意把自己的所有都给她们。他的父爱也是有条件的。在高老头看来,丰厚的嫁妆,足以使女儿们嫁个有钱的人,女儿们一旦在上流社会立稳脚跟,自己脸上也就有了光,也就会再受到上流社会的垂青。 其次,封建宗法伦理道德对高老头“父道”的影响。在高老头看来,父母的爱是天经地义的。在妻子死后,他没有续弦,但他却将这种爱全部倾注在女儿身上,本能的用金钱表达父爱,他相信金钱可以衡量一切,包括父爱,但当拥有的金钱逐渐减少,父爱却一如既往的时候,他开始不安,只是加倍的节衣缩食变卖东西来满足女儿。最后,我认为,李尔王的“权爱”与高老头的“钱爱”都是极端、变态的父爱。父亲在表达感情时,不能迷失自己,即在热爱中也要保留自己的意志,决不能让对方的意志决定一切,使自己成为了父爱的奴隶。就是说,父爱要“有度”,不能过激,关键还要能让子女感受到你的真爱,且懂得回报。4、论述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想象以及他的悲剧意义?答:1.于连的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