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5页。203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共9张,如下所示
A0-装配图.dwg
A1-从动盘总成.dwg
A1-压盘.dwg
A1-离合器盖.dwg
A1-膜片弹簧.dwg
A2-从动盘.dwg
A2-从动盘毂.dwg
A2-减振盘.dwg
A2-摩擦片.dwg
摘 要
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本设计主要是对中型货车的膜片式弹簧离合器进行设计。根据车辆使用条件和车辆参数,按照离合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要求,首先进行了基本参数的选择,其次对零部件设计:压盘、离合器盖、弹性传动片,分离装置,以及从动盘、从动片和从动盘毂,操纵机构,扭转减震器中的螺旋弹簧的设计。根据各零部件的工作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校核。确保所设计的离合器能最大限度传递发动机的输出转矩。
关键词:压盘;膜片弹簧;摩擦片;操纵机构;离合器
ABSTRACT
Automobile clutch gearbox is located between the engine and flywheel shell, with screw assembly will be fixed in the clutch after the plane of the flywheel, clutch gearbox output shaft is the input shaft. In the car, the driver can be down or release the clutch pedal, so that the temporary separation of the engine and gearbox, and the gradual bonding to cut off or transfer the engine to the transmission input power. At present, widely used in all kinds of cars on friction clutch is a moving part of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subordinate to transfer power and can separate device.
This design is mainly to the medium truckloads of diaphragm type spring clutch on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using conditions and vehicle parameters of vehicles, according to clutch system design steps and requirements,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the first choice, second to parts design: pressure plate, clutch cover, elastic transmission piece, separation device, and driven plate, driven plate and platen hub, operation, reverse design of the spiral spring shock absorber. According to various spare part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analyses the relevant respectively. Ensure that the design of the clutch can utmost transfer engine torque.
Keywords: Pressure Plate; Diaphragm Spring; Friction Disc; Control agencies;Clutch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离合器的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 离合器设计的主要内容 4
第2章 离合器方案设计及功能 5
2.1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以及运动方式 5
2.2膜片弹簧离合器性能构造 6
2.3 膜片弹簧离合器工作原理 6
2.4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 6
2.5 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基本要求 7
2.6 本章小结 7
第3章 膜片弹簧离合器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9
3.1 摩擦片基本结构尺寸参数的选择 9
3.2 从动盘总成设计 11
3.2.1 从动片设计 11
3.2.2 从动盘毂设计 11
3.3 压盘设计 13
3.3.1 压盘参数的选择和校核 13
3.3.2 传动片设计 15
3.3.3 离合器盖设计 16
3.4 离合器分离装置的设计 17
3.4.1 分离轴承及分离套筒 17
3.4.2 分离轴承的设计计算 17
3.5 膜片弹簧的设计 18
3.5.1 膜片弹簧结构形状的特点 18
3.5.2 膜片弹簧的变形特性 19
3.5.3 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19
3.5.4 膜片弹簧参数的校核 21
3.5.6 膜片弹簧的强度计算 22
3.6 扭转减振器设计 25
3.6.1 扭转减振器的功能 25
3.6.2 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类型的选择 25
3.6.3 扭转减振器参数确定 26
3.7 本章小结 31
第4章 离合器操纵机构设计 32
4.1操纵机构的设计要求 32
4.2 液压式操纵机构的结构原理 32
4.3 操纵系统周边工作环境和时间因素的影响 33
4.4 离合器踏板的设计 34
4.5 操纵系统的传动比计算 34
4.6主缸及工作缸的设计计算 35
4.6.1 主缸的设计 36
4.6.2 分缸的设计 36
4.7 本章小结 37
结论 38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1
附录 42
题目名称 东风EQ1135F19D中型货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中型货车离合器通常使用膜片弹簧离合器。而膜片弹簧按其从动片数又分为单片式、双片式和多片湿式离合器。为了提高中型货车离合器的使用性能,研究人员对离合器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比如,近年来出现的扭转减振特性和性能价格比较理想的双质量飞轮结构。
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发展,中型货车离合器还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和改进。以适应新的使用条件。从国外的发展动向来看,近年来车辆在性能上向高速发展,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提高;国内也有类似情况。此外,中型货车离合器的使用条件也日酷一日。因此,提高中型货车离合器的转扭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成为离合器目前发展的趋势。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设计内容: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后,深入了解到国内外离合器的发展现状。结合此次设计要求,利用所选定的发动机参数,完成离合器结构布置和设计。选择所设计发动机参数,确定离合器结构类型,对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校核。
技术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主要技术指标:离合器后备系数β=1.60~2.25;在自由状态下,膜片弹簧圆锥底角α=10o~14o,碟簧部分的高H/弹簧的钢板厚h=1.5~2。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 离合器的总装配图一张(A0)。 2. 离合器的零件图(含膜片弹簧、从动盘、操纵机构、离合器盖、压盘等)折合两张以上零号图(A1、A2若干张)。
3. 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1.5万字以上。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1. 调研,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第1~2周(2月28日-3月13日)
2. 根据中型货车离合器的特点,进行方案设计 第3~5 周(3月14日-4月3日)
3. 绘制离合器草图 第6~8 周(4月4日-4月24日)
4. 绘制总装配图、部件图和零件图, 撰写设计说明书 第9~12周(4月25日-5月22日)
5. 完善设计,提交指导老师审核并修改 第13~14周(5月23日-6月5日)
6. 提交系里评阅并修改,准备答辩 第15~16周(6月6日-6月19日)
7. 毕业设计答辩 第17周(6月20日-6月26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胡加.汽离合器技术的新发展[J].专用汽车,2000.
[2] 郝琪,过学迅,罗永革,冯樱.车用离合器的发展分析及应用研究[J].汽车工程,2003.
[3] 余仁义,梁涛.汽车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J].专用汽车,2003.
[4] 管文.48kW拖拉机离合器设计与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6.
[5] 宋胜伟.MC40型摩擦离合器的设计[J].煤矿机械,2004.7.
[6] 周曰文.KM-650型拖拉机离合器设计与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1.
[7] Buck R J.Optimization in Robus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Design.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J].1995.
[8] Shaver R.Manual Transmission Clutch Systems,AE17.USA:SAE,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