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ppt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ppt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ppt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ppt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常平振兴中学林建华 复习课 初中化学有序教学的实践研究 学习目标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 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别 并能运用概念判断典型的变化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 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学会填写实验报告 3 能熟记常用的化学仪器 并熟练掌握化学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引导学生理解变化和性质的概念并判断常见的一些变化 2 通过课本提供的两个探究实验 复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及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生活中变化和性质的判断 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一些探究实验 体会化学实验注重实证的特点 形成尊重事实 科学求证的意识 知识预备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 知识预备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1 一块石墨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以下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 石墨的组成成分B 石墨的产地在哪C 石墨有哪些性质D 石墨的微观结构2 绿色化学 是指 A 颜色为绿色的化工产品B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生产出有利于环保的产品C 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产品D 只能使用一次 不能再生产的化学产品3 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在实验中 越浑浊 说明CO2含量越 而且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火焰 氧气能支持燃烧 木条燃烧越旺 说明氧气含量越 C B 高 高 熄灭 课堂导学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无新物质 有新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不能只看伴随的现象 形状 大小 状态等改变 发光 放热 生气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B 练习 1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课堂导学 2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 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玉石 变 手镯B 高粱 变 美酒C 树根 变 根雕D 玩具机器人 变 形 B 7 3 诗词 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 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B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 白玉为床 金作马D 伐薪烧炭南山中 D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导学 8 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导学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 物质的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硬度 熔点 沸点吸水性 吸附性 挥发性 溶解性等 可燃性 助燃性 还原性 氧化性 酸性 碱性 腐蚀性 毒性等 练习 4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 水冷却到0 时会结冰 是 2 铁钉放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3 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是 4 铁丝呈现固态 银白色 是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导学 5 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 下列描述属于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B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 液氢燃烧放出大量热D 氢气具有可燃性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用铁制作炒锅B 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C 用钨作灯泡里的灯丝D 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 D D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导学 一 认识仪器及规范实验操作 课堂导学 可加热的仪器 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不可加热的仪器 一 认识仪器及规范实验操作 课堂导学 计量仪器 关于 漏斗 夹持仪器 只能精确到 0 1 一 认识仪器及规范实验操作 课堂导学 药品取用仪器 其它仪器 三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导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比较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 1 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 密度 硬度等物理性质 2 燃着时 火焰分为三层 焰心 内焰 外焰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有水雾 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3 熄灭后 冒白烟 点燃刚熄灭的白烟 蜡烛重新燃烧 4 实验结论 点燃后生成了水 二氧化碳 外焰温度最高 三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导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比较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 小结 通过该实验 我们了解了化学学习的特点 我们学会了观察实验现象的顺序和方法 以及了解了在对比实验中的控制变量的思想 三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导学 1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小结 1 该实验主要应用了 的方法进行探究 2 与吸入空气相比 呼出气体中 的量减少 和 的量增多 3 通过该实验 我们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即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对比 O2 CO2 H2O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突破1 区别变化和性质 变化 强调 变 的过程 如 酒精挥发 物理变化 木炭燃烧 化学变化 性质 强调物质的固有属性 常用 会 易 能 难 可 等词来形容 如 酒精易挥发 物理性质 木炭能燃烧 化学性质 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突破1 区别变化和性质 例1 以下是关于木炭的相关描述 木炭是炭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木炭能燃烧 我国某些地方冬天用木炭来取暖 将木炭粉碎 木炭可制黑火药 取一小块木炭点燃 放入氧气瓶中燃烧 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 下同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突破2 区别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现象 变化过程中伴随的发光 放热 生成气体或沉淀等 结论 由现象经过分析后获得的 如反应后生成了什么物质 具有什么性质等 如 蜡烛燃烧时 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为实验现象 通过该现象得出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则为实验结论 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突破2 区别现象和结论 例2 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 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C 吹灭后有一股白烟飘出D 燃烧时有部分石蜡变成 泪 流下来 A 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突破3 几种常见仪器的识别或名称易错的仪器 1 有些仪器外观相似但名称不同 用途不同 应注意区别 2 化学仪器都有专用名词 注意不能写错别字 如 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 集气瓶和广口瓶 水槽和废液缸等 重难点突破 水糟 长径漏斗 椎形瓶 槽 颈 锥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D 突破3 几种常见仪器的识别或名称易错的仪器 例3 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A 集气瓶B 锥形瓶C 漏斗D 长颈漏斗 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突破4 量筒的使用 1 选择正确量程的量筒取液 应尽量选择能一次量取所需用量的量筒 量程选择过大或过小 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 2 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不能加热 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突破4 量筒的使用 3 读数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 若俯视将引起读数 仰视引起读数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偏大 偏小 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突破4 量筒的使用 例4 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 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 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 A 偏小B 偏大C 没有影响D 与人的身高有关 A 重难点突破 拓展提升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a试管 b漏斗 c酒精灯 d集气瓶 e药匙 f胶头滴管 g量筒等仪器 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 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2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用序号填空 3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4 量取30 8mL蒸馏水 应选用 选填10mL 50mL 100mL 2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 先仰视读数为19mL 倒出一些液体后 俯视读数11mL 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一定 A 大于8mLB 小于8mLC 无法确定D 等于8 拓展提升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3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之前 小明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 人体呼吸作用时 呼出的气体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 这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A 猜想或猜测B 提出问题C 制定计划D 得出结论4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1 点燃蜡烛 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 约1s后取出 现象如图中A所示 这证明焰心 2 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 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 如图中B所示 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 上口产生火焰 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拓展提升 第一单元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5 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入空气中的氧气 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 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了证实这个问题 有同学采用下列图1 4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 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 打开 或 关闭 活塞B 填 打开 或 关闭 2 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填 打开 或 关闭 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