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3页。179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共8张,如下所示
A0-盘式制动器.dwg
A0-鼓式制动器总成.dwg
A1-制动盘.dwg
A1-制动蹄.dwg
A1-制动鼓.dwg
A1-蹄片总成.dwg
A2-制动衬块.dwg
A2-活塞.dwg
摘 要
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器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汽车所用制动器几乎都是摩擦式的,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盘式制动器的主要优点是在高速刹车时能迅速制动,散热效果优于鼓式刹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好。鼓式制动器的主要优点是刹车蹄片磨损较少,成本较低,便于维修、由于鼓式制动器的绝对制动力远远高于盘式制动器,所以普遍用于后轮驱动的卡车上,故本次轻型载货汽车采用前盘后鼓式制动器。
本设计前轴采用浮动钳盘式制动器,后轴采用制动器为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动器的研究现状及意义、制动器方案的选择与分析、盘式制动器结构的设计、鼓式制动器结构的设计。
关键词:轻型载货汽车,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制动蹄,设计
ABSTRACT
The brake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vehicular security since the car was born. In current, most of the brake is frictional, which concludes disc brake and drum brake. The chief advantages of disc brake are that it can apply the brake quickly in high-speed trig, that it has a better cooling function than drum trig, a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rake can have a long affection. While the chief advantages of drum brake are that trig hoof can have less abrasion and cost, and that it can be easily mended .As the drum brake has a higher drag force than disc brake, it use in rear wheel drive truck widely, due to these factions, We use before the disc brakes followed by the drum brake in this light shipment car.
The front axle of this design use before the floating disc brakes, and the rear axle use brought from the hoof type drum brake.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design instruction chief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e and the purport of brake, the second chapter tells the choic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brake project mostly, the following chapter describes the calculation and check of the disc brake structural design, and the la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and check of the drum brake structural design.
Keywords: Light bills car,Disc brake ,drum brakes, Brake shoes, design.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制动器的目的意义 1
1.2 制动器的研究现状 1
1.3 制动器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4 本章小结 4
第2章 制动器方案论证分析与选择 5
2.1 制动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5
2.1.1鼓式制动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5
2.1.2盘式制动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8
2.2制动器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9
2.2.1制动器设计相关主要技术参数 9
2.2.2同步附着系数 10
2.2.3前后轴制动力矩分配系数b 10
2.2.4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 11
2.3 本章小结 11
第3章 盘式制动器结构设计 12
3.1 盘式制动器的主要参数确定 12
3.1.1 制动盘直径D 12
3.1.2 制动盘厚度h 12
3.1.3 摩擦衬片内半径R1与外半径R2 12
3.1.4 摩擦衬片工作面积A 12
3.2 盘式制动器的主要零部件设计 12
3.2.1 制动盘 12
3.2.2 制动钳 13
3.2.3 制动块 13
3.2.4 摩擦材料 14
3.2.5 制动轮缸 14
3.2.6制动器间隙的调整方法 15
3.3 盘式制动器强度校核 15
3.3.1摩擦衬片的磨损特性的计算 15
3.3.2 盘式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的计算 16
3.3.3 盘式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的计算 18
3.4 本章小结 20
第4章 鼓式制动器结构设计 21
4.1 鼓式制动器的主要参数确定 21
4.1.1 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与摩擦系数 21
4.2 鼓式制动器的主要零部件设计 22
4.2.1 制动鼓 22
4.2.2 制动蹄 22
4.2.3 制动底板 22
4.2.4 制动蹄的支承 23
4.2.5 制动蹄片上的制动力矩与张开力 23
4.2.6 制动器因数与制动蹄因数的分析计算 27
4.2.7 驻车制动计算 30
4.2.8 制动轮缸的选择 31
4.3 鼓式制动器强度校核 32
4.3.1紧固摩擦片铆钉的剪切应力验算 32
4.3.2制动蹄支承销剪切应力计算 32
4.3.3 回位弹簧强度校核 33
4.4 本章小结 34
结 论 35
参考文献 36
致 谢 37
附录A 38
附录B 40
题目名称 轻型载货汽车制动器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地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对汽车制动控制效果最终由制动器来实现,汽车的制动器在制动系统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本次设计是通过合理整合已有的设计,阅读大量文献,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求,以及传统机械制图的步骤和规则,掌握制动器总成的相关设计方法,以及进一步扎实汽车设计基本知识,学会用CAD进行基本二维制图,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内容:本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完成汽车底盘中制动器的结构设计,包括制动盘、制动钳、制动鼓、制动蹄等零件的设计以及部分零件的计算、校核。
掌握盘、鼓式制动器结构和原理,设计内容包括制动器总成、制动轮缸、制动钳、制动鼓、制动蹄等。同时对整车制动力矩进行校核,并对零件强度进行校核。设计的图纸包括制动器总成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整个设计中的零件尺寸选取均按国家标准选取。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的区别,在制动轮缸的设计中很好的体现各自制动器的特点。
要求:1、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使用相关软件。
2、计算参数,设计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图。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结构设计合理,图面清晰。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字数:15000字以上。
2.图纸:总成图4张(折合0号图2张以上);零件图4张(折合0号图1张以上)。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1)调研、查阅参考资料,了解货车鼓式制动器的功能、主要结构。撰写开题报告。 第2周(3月1日~3月11日)
(2)开题。第2周(3月11日)
(3)分析并确定鼓式制动器的具体结构形式,主要零部件及相互位置关系。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按照有关的设计要求和顺序进行具体结构尺寸参数计算及其他有关参数的选配,针对给定的设计参数优选制动系统的总体方案。第3周(3月12日~3月20日)
(4)进行制动系统零部件的设计计算。第4~5周(3月21日~4月2日)
(5)完成部分设计图纸,折合0# 图纸1张,完成说明书初稿。第6周~8周(4月3日~4月22日)
(6)中期检查。第8周(4月22日)
(7)完成制动系统装配图、主要零件图,完成设计说明书 第9~13周(4月23日~5月27日)
(8)设计及说明书初稿提交。第13周(5月27日)
(9)毕业设计审核、修改。 第14~16周(5月28日~6月17日)
(10)毕业设计答辩。 第17周(6月18日~6月 20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王望予 . 汽车设计 (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8
[2] 王国林 . 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1
[3] 陈家瑞 . 汽车构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5.1
[4] 顾柏良 . 汽车工程手册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4.4
[5] 汽车工程手册-制造篇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5
[6] 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汽车研究与开发,2005
[7] 龚 红 .影响制动性能的因数及设计方法,汽车科技,2003.5
[8] 王世刚 . 机械设计实践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9] 戴枝荣 . 工程材料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 刘惟信 . 汽车制动系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计算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11] 支树摸 . 轿车构造图集 .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7
[12] 刘惟信 . 汽车设计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轻型载货汽车制动器设计[汽车]](/images/A51749/A0-%E9%BC%93%E5%BC%8F%E5%88%B6%E5%8A%A8%E5%99%A8%E6%80%BB%E6%88%90.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