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龙-说明书正文.doc

双横臂前悬架参数匹配与运动仿真【10张图/220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双横臂前悬架参数匹配与运动仿真【】【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rar
悬架图
adams仿真
model_1.cmd
model_2.cmd
proe图
banzhou.prt.1
jianzhenqi_1.prt.2
jianzhenqi_3.prt.4
lagan_qiutouxiao.prt.1
lca.prt.10
luomu.prt.1
luoshuang.prt.1
panshizhidongqi.prt.6
qichechaxingjian.prt.6
qiutouxiao.prt.1
shuanghengbi.asm.16
spring.prt.2
uca.prt.3
wheel_front.prt.5
zhuanxiangjie.prt.5
zhuanxianglagan.prt.5
工程图
A2-悬架爆炸图.dwg
A2-悬架装配图.dwg
A2-转向拉杆.dwg
A3-上横臂.dwg
A3-下横臂.dwg
A3-螺旋弹簧.dwg
A3-转向拉杆.dwg
A3-转向节.dwg
A4-悬架 (2).dwg
A4-悬架.dwg
设计说明书
过程管理材料
参数.jp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7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133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9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3-03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双横臂前 悬架 参数 匹配 运动 仿真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76页。220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PROE一份。

图纸共10张,如下所示
A2-悬架爆炸图.dwg
A2-悬架装配图.dwg
A2-转向拉杆.dwg
A3-上横臂.dwg
A3-下横臂.dwg
A3-螺旋弹簧.dwg
A3-转向拉杆.dwg
A3-转向节.dwg
A4-悬架 (2).dwg
A4-悬架.dwg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悬架的概述 1
1.2 独立悬架结构、类型和特点 2
1.3 课题的主要意义 5
1.4 设计内容概述 5
第2章 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计算 6
2.1选取同类车型参数 6
2.2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6
2.3 簧载质量与非簧载质量 7
2.4弹性元件计算 8
2.5减震器计算 12
2.5.1相对阻尼系数 12
2.5.2筒式减震器工作缸D确定 14
2.6导向机构设计 15
2.6.1侧倾中心 15
2.6.2横向平面内上下横臂轴布置方案 16
2.6.3水平面内上下横臂轴的布置方案 16
2.7上下横臂长度确定 17
2.8半轴计算 17
2.9 车轮计算 18
2.10本章小结 18
第3章 基于ADAMS/View的悬架优化分析 19
3.1ADAMS介绍 19
3.2悬架建模关键点确定 20
3.3添加连接副 21
3.4添加移动副 22
3.5测量参数值 23
3.6悬架的特性曲线 27
3.7仿真结果分析 30
3.8悬架部件尺寸参数化 30
3.9制定界面 35
3.10设计参数的研究分析 38
3.11优化方案 46
3.12优化结果分析 48
3.13本章小结 49
第4章 悬架实体建模 50
4.1Pro/E介绍 50
4.2悬架零件实体建模 50
4.2.1螺旋弹簧的创建 50
4.1.2轮胎的创建 51
4.1.3盘式制动器创建 51
4.1.4转向拉杆创建 52
4.1.5上横臂的创建 53
4.1.6下横臂创建 53
4.1.7半轴创建 53
4.1.8叉形件的创建 54
4.1.9转向节创建 54
4.3悬架的装配 54
4.4本章小结 54
结 论 55
参考文献 56
致  谢 57
附 录 58

摘 要

本设计是基于ADAMS/view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仿真与优化,利用ADAMS多体力学软件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多刚体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的车轮施加运动约束从而对其进行运动性能的仿真分析,从而获得该车轮定位角的变化,将其设计要求和分析结果对比,可以得出悬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对双横臂独立悬架做了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双横臂独立悬架力学及虚拟样机的模型,并在虚拟样机软件ADAMS/view模块上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对前悬架的各个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得到悬架振动达到最优值,从而为设计和改进提供快速、可靠的技术依据,达到大幅度降低设备研制成本,大大降低了轮胎的磨损情况的目的。

关键词:双横臂独立悬架 ;ADAMS ;运动仿真;参数匹配;;虚拟样机

ABSTRACT

The design is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ouble wishbone suspension based on ADAMS/view, we modeling the multi-rigid of Double-wish-bon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by using the modtion view ,and then ,start the simulation after constraining the vehicle wheels and we can get the change of the vehicle location angle ,finally,compare the simulation result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 , we will find whether the tesultment the dement of design which performence should be improved.
Desides ,according to mechincs of vibration and dynamics of multi-body system ,a virtual prototype model of wishbone type independent front suspension was established model, the parameters of front suspension were optimized to minimize the vibration of front suspension. Thus, it provides a quick and reliable technical basis for designing and improveing, reduce cost of equipment developed and purpose of the tyre wear.

Keywords : Double wishbone suspension; ADAMS; Movement Simulation; Matching parameters; Virtual prototype

题目名称 双横臂前悬架参数匹配与运动仿真
一、设计目的、意义
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运用CAD/CAE技术对车辆双横臂式悬架的虚拟设计,在试制前的阶段进行设计和试验仿真,并且提出优化设计的意见,获得分析车轮垂直跳动、转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在产品制造出之前,就可以发现并更正设计缺陷,完善设计方案,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支持。
意义:悬架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缓和冲击、衰减振动。对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减轻车辆自重以及减少对公路的破坏具有重要息义。在传统悬架系统设计、试验、试制过程中必须边试验边改进,从设计到试制、试验、定型,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周期长。运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虚拟设计和虚拟试验,可以大大简化悬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系统性能,获得最优设计产品。
二、设计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分析麦弗逊式悬架的结构和悬架设计要求,在悬架设计中,根据整车的布置要求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悬架的整体空间数据和性能参数,运用PRO/E建立三维物理模型,并在ADAMS软件平台上建立麦弗逊悬架的简化物理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车轮垂直跳动、转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优化相关参数,建立虚拟麦弗逊选件模型。
主要技术指标:
1)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不超过±4mm以防止轮胎早期磨损;
2)车轮跳动时,前轮定位角变化特性合理;
3)转弯时,车身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不大于3—5°,并保证车轮与车身倾斜同向,以增加不足转向效应;
4)制动及加速时,车身应有“抗点头”及“抗后坐”效应;
5)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可靠地承受及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力和力矩。

三、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设计计算部分内容;
(2)通过虚拟软件ADAMS/View 进行仿真分析;
(3)建立双横臂的PRO/E物理模型;
(4)物理模型图一套。
四、设计进度安排
(1)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2月28日~3月6日)
(2) 根据给出的相关尺寸参数进行相关部件的参数计算,并进行验证 第 3、4周(3月7日~3月20日)
(3) 在ADAMS软件平台上建立零件的等比例物理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 第5、6、7周(3月21~ 4月10日)
(4)利用部件的链接关系建立部件之间的装配 第8、9、10、11周(4月11~5月8日)
(5)设计1.5万字说明书一份,零件图一套(包括PRO/E零件图)第12、13、14周(5月9日~5月29日)
(6)毕业设计审核、修改 第15、16周(5月30日~6月12日)
(7)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17周(6月13日~6月 19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1)汽车教材:汽车构造、 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专用车设计等; 
(2)设计手册类书籍:汽车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等;
(3)期刊文献资料:中国期刊网(学校图书馆期刊)中双横臂悬架的相关资料(关键词:双横臂前悬架;参数匹配;运动仿真;ADAMS;Pro/E );
(4)新闻及网络资料等。


双横臂前悬架参数匹配与运动仿真[汽车]

















内容简介:
s 011科学生毕业设计 双横臂独立悬架参数匹配 与运动仿真 系部名称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 车辆工程 学生姓名 : 侯金龙 指导教师 : 杨兆 职 称 : 讲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 二一一年六月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I 摘 要 本设计是基于 横臂独立悬架的仿真与优化,利用 体力学软件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多刚体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的车轮施加运动约束从而对其进行运动性能的仿真分析,从而获得该车轮定位角的变化,将其设计要求和分析结果对比,可以得出悬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对双横臂独立悬架做了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双横臂独立悬架力学及虚拟样机的模型,并在虚拟样机软件 块上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对前悬架的各个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得到悬架振动达到最优值, 从而为设计和改进提供快速、可靠的技术依据,达到大幅度降低设备研制成本,大大降低了轮胎的磨损情况的目的。 关键词 : 双横臂独立悬架 ; 运动仿真;参数匹配 ;;虚拟样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he is of we by we of we of be to of of a of of to of it a of of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目 录 摘 要 . I . 1 章 绪 论 . 1 架的概述 . 1 立悬架结构、类型和特点 . 2 题的主要意义 . 5 计内容概述 . 5 第 2 章 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计算 . 6 取同类车型参数 . 6 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 6 载质量与非簧载质量 . 7 性元件计算 . 8 震器计算 . 12 对阻尼系数 . 12 式减震器工作缸 D 确定 . 14 向机构设计 . 15 倾中心 . 15 向平面内上下 横臂轴布置方案 . 16 平面内上下横臂轴的布置方案 . 16 下横臂长度确定 . 17 轴计算 . 17 轮计算 . 18 章小结 . 18 第 3 章 基于 悬架优化分析 . 19 绍 . 19 架建模关键点确定 . 20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加连接副 . 21 加移动副 . 22 量参数值 . 23 架的特性曲线 . 27 真结果分析 . 30 架部件尺寸参数化 . 30 定界面 . 35 计参数的研究分析 . 38 化方案 . 46 化结果分析 . 48 章小结 . 49 第 4 章 悬架实体建模 . 50 介绍 . 50 架零件实体建模 . 50 旋弹簧的 创建 . 50 胎的 创建 . 51 式制动器创建 . 51 向拉杆创建 . 52 横臂的创建 . 53 横臂创建 . 53 轴创建 . 53 形件的创建 . 54 向节创建 . 54 架的装配 . 54 章小结 . 54 结 论 . 55 参考文献 . 56 致 谢 . 57 附 录 . 58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 第 1 章 绪 论 架的概述 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做为车架 (或车身 )与车轴 (或车轮 )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 一般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组成。弹性元件用来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对车身的冲击。弹性元件种类包括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和橡胶 弹簧。减振器用来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减振器的类型有筒式减振器,阻力可调式新式减振器,充气式减振器。导向机构用来传递车轮与车身间的力和力矩,同时保持车轮按一定运动轨迹相对车身跳动,通常导向机构由控制摆臂式杆件组成。种类有单杆式或多连杆式的。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时,可不另设导向机构,它本身兼起导向作用。有些轿车和客车上,为防止车身在转向等情况下发生过大的横向倾斜,在悬架系统中加设横向稳定杆,目的是提高横向刚度,使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 。 现代汽车悬架的发展十分快,不断出现, 崭新的悬架装置。按控制形式不同分为被动式悬架和主动式悬架。目前多数汽车上都采用被动悬架,如下图所示也就是汽车姿态(状态)只能被动地取决于路面及行驶状况和汽车的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振器这些机械零件。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主动悬架开始在一部分汽车上应用,并且目前还在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中。主动悬架可以能动地控制垂直振动及其车身姿态,根据路面和行驶工况自动调整悬架刚度和阻尼 ,如图 1 弹性元件 2 减震器 纵向推力杆 横向推力杆 3 横向稳定器 图 架图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根据汽车导向机构不同悬架种类又可分为独立悬 架,非独立悬架。如下图 示 : (a)非独立悬架 (b)独立悬架 图 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示意图 非独立悬架如上图 (a)所示。其特点是两侧车轮安装于一整体式车桥上,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力时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上,当车轮上下跳动时定位参数变化小。若采用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它可兼起导向作用,使结构大为简化,降低成本。目前广泛应用于货车和大客车上,有些轿车后悬架也有采用的。非独立悬架由于非簧载质量比较大,高速行驶时悬架受到冲击载荷比较大,平顺性较差。 独立悬架是两侧车轮分别独立地与车架(或车身)弹性地 连接,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独立悬架所采用的车桥是断开式的。这样使得发动机可放低安装,有利于降低汽车重心,并使结构紧凑。独立悬架允许前轮有大的跳动空间,有利于转向,便于选择软的弹簧元件使平顺性得到改善。同时独立悬架非簧载质量小,可提高汽车车轮的附着性。如上图 (b)所示。 立悬架结构、类型和特点 1、 单横臂式 这种悬架在车轮跳动时车轮倾角有显著的变化,侧滑量大、轮胎磨损严重,转向轮采用这种悬架对转向操纵有一定影响因此很少用于的前悬架。对后悬架来说汽车在小向心加速度行驶时 车轮外倾角变化将增加汽车不足转向因素而在大向心加速度时车身产生 “ 举升 ” 现象。单横臂式悬架结构简单、质量小、成本低,在早期轿车后悬架上采用得比较多,目前已很少使用。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2、 单纵臂式 单纵臂式悬架在车轮跳动时,车轮外倾角和前束不变,但后倾角变化较大,因此多用于不转向的后轮。转弯行驶时,由于车轮随车身一起向外倾斜,后悬架采用这种悬架容易出现过多转向趋势。单纵臂式悬架结构简单、质量小,可以得到较大的室内空间,所以在前轮驱动汽车的后悬架上应用的比较多,目前被单斜臀式、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所代替。 3、 单斜臂式 介于单横臂 式和单纵臂式之间的一种悬架结构。摆臂的转动轴线与汽车纵轴线所成角度在 0斜臂式悬架自 60 年代初问世以来,在后轮驱动汽车的后悬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由于对汽车干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些汽车采用了结构更复杂的双横臂式或多杆式独立悬架。今后伴随着后轮驱动汽的减少,单斜臂式悬架应用会逐渐减少。 4、 纵臂扭转梁式 这种悬架主要优点是,车轮运动特性比较好,左、右车轮在等幅正向或反向跳动时,车轮外倾角、前束及轮距无变化,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但这种悬梁在侧向力作用时。呈过多转向趋势。另外 ,扭转梁因强度关系,允许承受的载荷受到限制。扭转梁式悬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一些前置前驱动汽车的后悬架上应用得比较多。 5、 多杆式 多杆式悬架主要优点是,利用多杆控制车轮的空间运动轨迹,以便更好地控制车轮定位参数变化规律,得到更为满意的汽车顺从转向特性,最大限度满足汽车操纵性和平顺性要求。缺点是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要求精度高。多杆式悬架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悬架结构。 6、 麦弗逊式 它可看成是上摆臂等效无限长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它的突出优点是简化了结构,减小了质量,节省了空间,有利于前部地板构造和发动机布置。它 的缺点是:由于自由度少,悬架运动特性的可设计性不如双横臂悬架;振动通过上支点传递给汽车头部,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隔离振动、噪声;减震器的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悬架的动刚度增加,弹性特性变差,小位移时这一影响更加显著;对轮胎的不平衡性较敏感;减震器紧贴车轮布置,其空间很小,有些情况下不便于采用宽胎或加装防滑链。 7、 双横臂式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按其上、下横臂的长短又分为等长双横臂式和不等长双横臂式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4 两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在其车轮作上、下跳动时,可保持主销倾角不变,但轮距却有较大的变化,会使轮胎磨损严重,故 已很少采用,多为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所取代。后一种形式的悬架在其车轮上、下跳动时,只要适当地选择上、下横臂的长度,并合理布置,即可使轮距及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量限定在允许的范围内。这种不大的轮距改变,不引起车轮沿路面的侧滑,而为轮胎的弹性变形所补偿。因此,不等长双横臂独立悬架能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已为中高级轿车的前悬架所广泛采用。 双横臂悬架的突出优点在于设计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空间导向杆系的铰接点的位置及导向臂的长度,使得悬架具有合适的运动特性,并且形成恰当的侧倾中心和纵倾中心。 为了隔离振动 和噪声并补偿空间导向机构由于上、下横臂摆动轴线相交带来的运动干涉,在个铰接点处一般采用橡胶支承。显然,各点处受力越小,则橡胶支承的变形越小,车轮的导向和定位也就越精确。分析表明,为了减小铰接点处的作用力,应尽量增大上、下横臂间的垂直距离。当然,上下横臂各铰接点位置的确定还要综合考虑布置是否方便以及悬架的运动特性是否合适 ,如图 1, 62,5347, 8图 主销前转向驱动桥的双横臂悬架 题的主要意义 悬架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 分。其主要任务是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缓和冲击、衰减振动。对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减轻车辆自重以及减少对公路的破坏具有重要息义。传统的汽车设计是由最初的设计 试验 设计。在制造出样品产品后,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制造出产品。如果不合格,重新设计,直到合格为止。在从设计到制造要经过多次的重试,需要很长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延长了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本课题研究的 主要意义 就在于运用 件 对车辆双横臂独立式悬架 进行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5 虚拟设计,在试制前的阶段进行设计和试验仿真,并且提出优化设计的意见,获 得分析车轮垂直跳动、转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在产品制造出之前,就可以发现并更正设计缺陷,完善设计方案,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支持。运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虚拟设计和虚拟试验,可以大大简化悬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提高产品系统性能,获得最优设计产品。 计内容概述 分析双横臂独立式悬架的结构和悬架设计要求,在悬架设计中,根据整车的布置要求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悬架的整体空间数据和性能参数,在 物理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车轮垂直跳动、转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优化相关参数建立虚拟双横臂独立选件 模型。运用 建立三维实体模型 ,如图 示。 否 是 修改 是 图 业设计流程图 收集材料,完成开题报告 初步计算悬架零部件尺寸 校核强度和使用寿命 根据有优化后的尺寸绘制P 实体模型 运用 建简化物理模型并运动分析 创建二维工程图及实体装配图一套 编辑说明书,完成毕业设计 检查、审核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6 第 2章 双横臂独立悬架计算 取同类车型参数 本次设计选用车型为 2011 款比亚迪 适型 动挡,设计前悬架参考的主要参数如下 表 表 考车型主要参数 车身长 /宽 /高( 4850/1822/1465 整车整备质量 ( 1435 总质量 ( 1435+5 70=1785 前轮距( 1551 后轮距 ( 1551 前轮胎规格 205/65轮辋规格 15 最小离地间隙 ( 150 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悬架静挠度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与此时悬架刚度之比,即 c / ( 对于大多数汽车而言,其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因而可以近似地认为,即前后桥上方车身部分的集中质量的垂向振动是相互独立的。并用偏频表示各自的自由振动频率。一般采用钢制弹簧的轿车,约为 ( 8060 次 / 9070 次 /常接近人体步行时的自然频率。为了避免汽车的角振动,一般汽车前后悬架偏频之比约为 : 21 取 , 因此 21 在允许范围 当时,汽车前后桥上方车身部分的垂向振动频率 为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7 111 21 ( 221 21 (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 , 2/9810 ; 21, C 前后悬架刚度 , ; 21, ss 前后悬架悬挂质量, 由上式得到: ( ( 式中2,1 cc 471 271 2、 悬架的动挠度 悬架的动挠度是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通常指缓冲块压缩到其自由高度的 2/1 或 3/1 )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或车身)的垂直位移。要求悬架应有足够大的动挠度,以防止在坏路面上行驶时经常碰撞缓冲块。乘用车,0 。 取 3对于一般轿车而言,悬架总的工作行程即静挠度与动挠度之和应当不小于 6023083147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8 载质量与非 簧载质量 非簧载质量:根据是否由徐昂家弹簧支撑,汽车的总质量可以分为悬挂质量和非悬挂质量两部分,非悬挂质量即为非簧载质量 。 对于轿车驱动桥:采用独立悬架的非悬挂质量为 0 。 表 挂质量与非悬挂质量 悬架类型 总质量非悬挂质量 总质量悬挂质量 非悬挂质量 悬挂质量us 旋弹簧,中央制动器 13% 87% ,螺旋弹簧,中央制动器 15% 85% 双横臂,螺旋弹簧 18% 82% 2% 纵臂,螺旋弹簧 18% 82% 2% ,螺旋弹簧 20% 80% 5% 整体刚性桥,导向杆系,螺旋弹簧 22% 78% 整体刚性桥,钢板弹簧 26% 74% 因此簧载质量 21785 。 现代汽车质量分配 系数 接近于 1。 。 非簧载质量 1% 6 3 。 单个车轮的非簧载质量为 (满足要求 ) 性元件计算 1、 螺旋弹簧的初步选择 材料:油 淬火回火硅锰 弹簧钢丝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9 牌号: 60 推荐温度范围 : )(20040 C 。 2、 弹簧的设计 弹簧刚度1(2 1 211111 3、 设计载荷时弹簧受力 4、 初选弹簧高度 初步选择 240 ; 悬架在压缩行程极限位置时的弹簧高度为 180、 初步选择弹簧中径 初选中径: 00端部结构形式 : 两端 两端 碾细 。 6、 参考相关标准确定台架实验时伸张及压缩极限位置相对 于设计载荷位置的弹簧变形量 21, 7、 确定弹簧寿命 圆柱螺旋弹簧按所受载荷情况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 受循环载荷作用次数在 1 次以上的弹簧; 第二类 受循环载荷作用次数在 11 次范围内及受冲击载荷的弹簧; 第三类 受静载荷及受循环载荷次数 1以下的弹簧 。 汽车圆柱弹簧应选取第二类 。 8、 初选钢丝直径 d=14据直径材料选取许用拉应力 =1569 9、 求解弹簧工作圈数 i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0 弹簧刚度 ; 轴向载荷 m; 式中 弹簧中径, d 弹簧钢丝直径, i 弹簧工作圈数; G 弹簧材料剪切弹性模量取 。 4434 圈 ( 压缩弹簧 i 取值为 9 圈 弹簧完全并紧时的高度全数 n 。 两端碾细 总圈数 : 11292 ( 完全并紧时的高度 : )1(( 式中 螺旋角的补偿系数; t 端部碾细时的端末厚度 t=d/3。 10、 弹簧完全并紧时的高度 )1(3/142)111( 11、 由sH、sP、台架试验伸张、压缩极限位置对应载荷 1P 、 2P 以及工作压缩极限位置的载荷 )( ( )180240(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1 21 i ( 22 i ( )(1 ( )180240( 弹簧指数 00/ 范围 84 (满足要求) 。 曲率系数是考虑簧圈曲率对强度影响的系数 : 4 12、 剪切应力计算 1 、 2 、3、388 d PD m ( M DP m )88 231311 ; M DP m 32322 ; M DP m 33333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2 33m a d DP 68 M p aM p a 13、 校核台架试验条件下弹簧寿命 给定试验条件下循环次数 08.1(n ( 式中 因此: 8 1 1 8) n(满足要求) 。 14、 确定弹簧自由高度0110 ( 590240 取 200 。 15、 最小工作高度0H ( 式中 与弹簧指数有关的系数 有关的系数 :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3 14、 稳定性校核 又细又高的弹簧在大载荷作用下会失稳,失稳的临界载荷不仅与高度和直径之比 : 两端固定) 。 取 (不同支撑方式下 值见刘维信汽车 设计图 13)( 200 ()( =于 20mm f 为螺旋弹簧在其轴向载荷 P 作用下变形 m 100359088 44343 ( 因此 : (/ 00 (弹簧稳定) 。 震器计算 悬架用得最多的减震器是内部充有液体的液力式减震器。汽车车身和车轮振动时,减震器的液体在流经阻尼孔时的摩擦和液体的粘性摩擦形成了振动阻力,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并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去, 达到迅速衰减振动的目的。如果能量的耗散仅仅是在压缩行程或者是在伸张行程进行,这把这种减震器称为单向作用式减震器;反之称为双向作用式减震器。本设计选用双向作用式减震器。 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减震器分为摇臂式和筒式两种筒式减震器又分为单筒式、双筒式和充气筒式三种。由于双筒充气液力减振器具有工作稳定、干摩擦阻力小、噪声低、总长度短等优点,因此在乘用车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所以选择的减振器形式为双筒充气式液力减振器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4 对阻尼系数 用 相对阻尼系数 的大小来评定振动衰减的快慢程度。 值大,振动能迅速衰减,同时又能将较大的路面冲击力传到车身; 值小则反之。 F 式中 F 阻力, 减振器阻尼系数。 式中 c 悬架刚度, 簧载质量 。 减振器的阻尼力作用在不同刚度 c 和簧载质量式会产生不同的阻尼效果, 值大,振动能衰减的快,同时也会将较大的路面冲击传到车身。 值小则相反,振动衰减的比较慢,但是传到车身的冲击也较小。因此通常取减振器的压缩行程的 Y 值取小些,伸张行程时的s取的大些。并保持 Y =( s的关系,设计时取 Y与s的平均值 , 的范围时 初取 = 1、 减振器阻尼系数的确定 减震器阻尼系数 2 。因悬架系统固有振动频率,所以理论上 。实际上,应根据减震器的布置特点确定减震器的阻尼系数 ,如图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5 图 振器安 装 位置 1 0 0 6 3 6 22 s (式中: n 双横臂悬架的下臂长; a 减震器在下横臂上的连接点到下横臂在车身上铰链点之间距离 ; 减震器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取 90 , n 。2、 最大卸荷力0为减小传到车身上的冲击力,当减振器活塞振动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减振器打开卸荷阀,此时活塞的速度为卸荷速度。为求出减震器的最大卸荷力,先求出当减震器打开卸荷阀时活塞的速度即卸荷速度 。 ( 式中:x一般都在 A 车身振幅,取 40 因此可求得在伸张时的最大卸荷力: ( 式减震器工作缸 D 的确定 根据伸张行程的最大卸荷力 算工作缸直径 D 为 )1(420 P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6 式中 P为工作缸最大允许压力, ;取 为连杆直径与缸筒直径之比,双筒式减震器取 , 取 )1(420 P ) =减震器的工作缸直径 D 有 203040 45 5065几种。选取时按标准选用,相见 4911999 汽车筒式减震器 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取 D 值 40 贮油筒直径 D,壁厚取为 2料为可选 20 钢 。 )6052(40) 值 50 侧倾中心 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下图所示得出。将上下横臂内外转动点的连线延长,一边得到极点 P 同时活的 P 点的高度。将 P 点与车轮接地点 N 连接,即可在汽车轴线上或的侧倾中心 W。 图 横臂独立悬架侧倾中心 W 的确定 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高度为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7 W ta nc o (5511 0 8 0 30 00 式中 : )90 (330)08s )8890s = 2 0 7 1 =200此 W ta nc o 608t a o 0021551 =悬架侧倾中心高度在 范围内,所以满足要求 。 横向平面内上、下横臂轴布置方案 将上、下横臂内外转动点的连线延长,以便得到极点 P,并同时获得 P 点的高度。将 P 点与车轮接地点 P 连接,即可在汽车轴线上获得侧倾中 心 。 图 下横臂在横向平面内的布置方案 水平面内上下横臂轴的布置方案 上下横臂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布置方案为三种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8 a) 1a 和 2a 皆为正 b) 1a 为正值, 2a 为零 c) 1a 为正值, 2a 为负值 图 下横臂水平面布置方案图 大多数前置发动机汽车悬架下横臂轴的斜置角为正值,而上横臂轴的斜置角有正值、零值和负值三种布置方案。上、下横臂轴斜置角不同的组合方案,对车轮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有很大的影响。如车轮上跳,下横臂轴斜置角为正,上横臂轴斜置角为负值或零值时,主销后倾角随车轮的上跳而增大。如组合方案为上、下横臂都为正值时,则主销后倾角随车轮的上跳有较小增加甚至减小。 本设计选择方案( b) ,选择下横臂轴的斜置角为正值,上横臂轴的斜置角为零值。 取值: 101 a ,02 a 。 下横臂长度确定 双横臂式悬架上、下横臂的长度对车轮上、下跳动时的定位参数影响很大。现代乘用车所用的双横臂式前悬架,一般设计成上横臂短,下横臂长。 下图为 下横臂长度保持不变,改变上横臂长度 2l ,使 12 别为 计算得到悬架运 动特性曲线。 图 、下横臂长度之比改变时悬架运动特性图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9 美国克莱斯勒和通用公司分别认为,上、下横臂长度之比取 最佳,根据我国乘用车设计的经验,在初选尺寸时取上、下横臂长度之比为 宜。本设计初选尺寸下摆臂长度 1l =400因 21 上摆臂长度 602 。 轴计算 半轴根据其车轮端的支撑方式不同,可分为半浮式, 3/4 浮式和全浮式三种形式。此次设计为全浮式半轴。 全浮式半轴的计算载荷可按车轮 附着 力矩计算,即 : 221 (其中 2m 负荷转移系数,取值 2G 驱动桥的最大静载荷; r 滚动半径,可近似为车轮半径; 附着系数,取值 221 8 全浮式半轴轴杆部直径可按下面公式选择 3 (3 =k 为直径系数,取 取 d 取 22 轮的计算 轮胎规格 205/65 轮胎宽度 05 ; 扁平率 轮胎高度 205; 轮 辋直径 15 英寸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0 因此车轮直径 D 为 。 章小结 本章计算了悬架弹性元件、减震器、侧倾中心、上下横臂、半轴、轮胎等基本尺寸及校核,这些是悬架设计必不可少的尺寸要求,对本次设计后期的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其中悬架上下横臂斜置角、长度等的初选是根据试验曲线选出,是经验数值。为初选值提供理论支持。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1 第 3 章 基于 悬架优化分析 绍 原由美国 司 (开发,目前已被美国 司收购成为 最著名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它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第一类方程建立系统最大量坐标动力学微分 代数方程,求解器算法稳定,对刚性问题十分有效,可以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后处理程序可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以及动画仿真 。 件由核心模块、功能扩展模块、专业模块、工具箱和接口模块 5 类模块组成。 方面是虚拟样机分析的应用软件,用户可以运用该软件非常方便地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另一方面,又是虚拟样机分析开发工具,其开放性的程序结构和多种接口,可以成为特殊行业用户进行特殊类型虚拟样机分析的二次开发工具平台。 件一方面是机械系统动态仿真软件的应用软件,用户可以运用该软件非常方便地对虚拟样机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又是机械系统动态仿真分析开发工具,其开放性的程序结构和多种接口,可以成为特殊行业用户进行特殊类型机械系统动态仿真分析的二次开发工具平台。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工程师通过应用 件会收到明显效果传统悬架系统设计、试验、试制过程中必须边试验边改进,从设计到试制、试验、定型,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周期长。运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 行仿真分析以及优化设计,可以大大简化悬架系统设计 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明显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系统及性能获得最优化和创新的设计产品 。 本文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 立了某轻型汽车的前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模型,进而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了上横臂长度主销长度、上横臂在汽车横向平面的倾角、下横臂长度和下横臂在汽车横向平面的倾角的值最终优值,从而为设计和改进提供快速、可靠的技术依据,达到大幅度降低设备研制成本,大大降低了轮胎的磨损情况的目的。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2 架建模关键点的确定根据横臂横向、纵向 水平的布 置方案及坐标系位置可大致确定各部件空间硬点位置,各硬点位置如下 : 表 建硬点坐标值 0 0 、 创建主销 点击 件库中的圆柱体 ( ,选择 义圆柱体的半径为 20 选择硬点 建主销 。 2、 创建上横臂 点击 件库中的圆柱体 ( ,选择 义圆柱体的半径为 20 选择硬点 建上横臂 。 用同样方式可创建下横臂、转向拉杆和转向节。 3、 创建车轮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3 点击 件库中的圆柱体 ( ,选择 义圆柱体的半径为 度为 205 分别将创建体重命名为:上横臂 ( 横臂 ( 主销 ( 拉臂( 拉杆 ( 车轮 ( 。 4、 创建试验台 点击 零件库的点 ( ,选择 “ 和 “ t ,在 ( 处建一个点,并以该点为对角点建立一个长 400 400 40长方体,并以长方体的质心为中心创建一个直径为30 300圆柱体,它与长方体组成测试平台。 将圆柱体和长方体合为一体。 加连接副 根据各部件间连接关系创建连接副,各部件连接方式如下: 1、 创建球副 上横臂与主销之间添加球接触 选择 2 o 择上横臂 ( 和主销 ( 为参考物体,选择设计 点 “球副的位置点,创建上横臂和主销之间的 连接 副。 下横臂与主销之间添加球接触 选择 2 o 择 下横臂 ( 和主销 ( 为参考物体,选择设计点 “球副的位置点,创建 下 横臂和主销之间的 连接 副。 转向拉杆 ( 与拉杆 ( 添加球接触 ,选择 2o 择 转向拉杆 和 拉臂 为参考物体,选择设计点 “球副的位置点,创建 转向拉杆 和 拉臂 之 间的 连接 副。 设置球副的选项为 “1 “o 择设计点 “创建拉杆和大地之间的球副。 2、 创建旋转副 点击 束 库的 设置旋转副的选项为 1o 择上横臂点 ( 为位置点。添加旋转副,同理,创建下横臂旋转 副。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4 3、 创建固定副 点击 束 库的 ,设置固定副的选项为 2o 择车轮 ( 和转 向节 ( 为参考物体,添加固定副,同理,创建主销和转向节、转向节和拉臂固定副。 4、 创建点、面约束 在试验台和车轮间要创建点面约束,右键 点击 约束 库 弹出对话框 ( a) 点击 ,将弹出对话框 ( b) 选择点、面约束 ,选择约束参考物车轮( 和试验台(顺序不可颠倒)选择按钮 ,将约束旋转 90。 (a)约束库图 (b)点面约束图 图 作截图 添加移动副 点击 约束 库的 在测试平台和大地之间创建一个移动副,移动副位置为测试平台的中心位置 ,设置移动副的选项为 1向垂直向上(向下) 建物理模型如下图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5 图 点击 驱动库中的直线驱动 ,选择测试试验台和大地移动副,创建直线驱动后,直接在 改直线驱动,在添加驱动对话框 ”优秀毕业设计推荐表 题 目 双横臂独立悬架参数匹配与运动仿真 类别 设计 学生姓名 侯金龙 院(系)、专业、 班级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 07导教师 杨兆 职 称 讲师 设计成果明细: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 备 注: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双横臂独立悬架参数匹配与运动仿真 院 系 名 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 车辆工程 07 学 生 姓 名 : 侯金龙 导 师 姓 名 : 杨兆 开 题 时 间 : 2011 年 3 月 11 日 指导委员会 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侯金龙 系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07导教师姓 名 杨兆 职称 讲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双横臂独立悬架参数匹配与运动仿真 一、 课题研究 现状、 选题 目的 和意义 研究现状 :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和车身弹性的连接在一起,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转向轻便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 悬架 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上,并且缓和由不平等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平顺地行驶。 从 20 世纪 80 年代 后期开始,为了提高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多的高级轿车悬架采用了双横臂结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两个摆臂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车轮上下跳动时,车轮轮轴绕两个横臂转动,因而两个横臂也称摆臂,在上部的称上摆臂,下部称下摆臂,由于两个摆臂均为横向布置,所以称为双横臂或双摆臂。现代汽车的断开式前桥系统大多数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机构,以保证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获得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最佳匹配。由于悬架性能对整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很大,所以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提高其设计质量。 传统的设计方法通常采用平面作图法或是平面解析 法,由于忽略了悬架机构系统的空间布置形式,很难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 双横臂独立悬架是目前汽车中使用最广泛的独立悬架之一。双横臂独立悬架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多环路空间机构 、 其运动直观性差 、 参数确定相当复杂 , 给运动分析带来极大的困难 , 机械系统分析软件 世界上应用广泛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其中,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已成为世界各主要汽车公司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的主要动力学仿真软件。对于机械系统的模型 的建立,可以不再为机械系统的复杂而烦恼,因为我们运用 件所要做的仅仅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物理模型,并且将物理模型在件的平台上表现出来,剩下的诸如建立数学模型,求解都由 件来完成。 通过 样车建模,并且仿真分析了在车轮转向和车轮上下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等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比了优化前后的特性曲线,优化之后的转向梯形使车轮在转向时左右车轮转角更加符合理论转角关系,从而降低了轮胎磨损,提高的行车平顺性和安全性。 对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减轻车辆自重以及减少对公路的破坏具有重要意 义。在 悬架系统在运动学性能分析过程中,主要反映为车轮受上下跳动激励时车轮定位角的变化情况。在车轮行驶过程中正常轮跳行程内让车轮定位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汽车设计所期望达到的性能。车轮定位参数主要包括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量等。 传统悬架系统设计、试验、试制过程中必须边试验边改进,从设计到试制、试验、定型,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周期长。运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虚拟设计和虚拟试验,可以大大简化悬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系统性能 ,获得最优设计产品。 目的及意义: 通过分析研究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特性以及各组成部件的特性,提出一套实用的汽车前独立悬架设计分析方法, 运用 和 双横臂独立悬架 进行建模和运动学仿真分析,从而为设计和改进提供快速、可靠的技术依据,达到大幅度降低设备研制成本的目的。在试制前的阶段进行设计和试验仿真,并提出优化设计的意见,获得分析车轮垂直跳动、转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在产品制造出之前,就可以发现并更正设计的缺陷,完善设计方案,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在实际设计双横臂 独立悬架过程中定位参数设定复杂,通过 参数匹配有效解决该问题,为悬架设计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在此次悬架设计中,我将对双横臂独立悬架有更为细致的认识,把大学中所学基础知识系统的综合运用,这样可以使我对专业知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悬架设计难点在于个个参数的合理匹配,计算量相对比较大,需要反复的修正和匹配参数,从中我将会真正体会到今后工作中应具背的心态。此外,在设计中我需要用到 件,我从未接触过,需要自己独立的进行学习,这对我是个考验,也是能力提升的好机会,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 二、设计(论文) 的基本内容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分析双横臂独立式悬架的结构和悬架设计要求,在悬架设计中,根据整车的布置要求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双横臂前悬架参数匹配与运动仿真【10张图/220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1334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