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高三二模语文答案.doc_第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高三二模语文答案.doc_第2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高三二模语文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高三二模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6分。1.(2分)C2.(2分)D3.(2分)C4.(2分)B5.(2分)A6.(3分)B7.(3分)D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8.D(悚:恭敬)9.D(虽:虽然。A于:表动作行为方向/比;B也:表判断/语助词;C焉:兼词/代词,哪里)10.B(“几人相继去世”有误,应为“几人相继离开京都”)11.C(“吕大防赋诗自责”有误;与范祖禹商量推荐李廌的是苏轼)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12.(12分)(观点2分,联系实际3分,具体分析3分,语言表达4分)13.(5分)断句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评分标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生养成藏”中间可断可不断。)参考译文:所谓掌握事物的关键,就是指春季萌生、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贮藏,这是天时的运行规律。不可强行改变违背规律,违背(规律的话),即使暂时成功最终也要失败。所以做人君也要(注意)掌握客观规律,负责生聚、教养、收成、储藏等重任。也不可强行改变违背规律,违背(规律的话),即使暂时强盛最终也要衰败。这是天道,是做人君的大纲纪。14.(8分)默写终刚强兮不可凌 子魂魄兮为鬼雄(魂魄毅兮为鬼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烟光凝而暮山紫 万里悲秋常作客梧桐更兼细雨 一蓑烟雨任平生江晚正愁余(予) 山深闻鹧鸪(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15.(11分)(3分)B(5分)(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DE不得分)(3分)山坡羊中连用八个“金”字,表达了诗人对追逐金钱的恶劣风气的强烈批判。(内容1分,思想感情1分,程度1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16.(3分)D(“大多数为黑色”有误)17.(3分)C(“直接在粉本上创作年画”有误)18.(6分)每空2分。不同点绵竹黑货年画杨柳青年画模板阴刻正字阳刻反字工序敷纸、掌纸、拓印刷墨、印刷、彩绘色彩单色色彩丰富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19.(4分)B E(A“暗示我的事业和生活都将蒸蒸日上”有误。C“意在说明领导对下属的关心”有误。D“精心挑选”有误;“深信不疑”有误。)20.(4分)不能删去(1分)。为他没有及时发现香椿树作了铺垫(1分),说明他对较差的住处条件不太在意(1分),为后面讲述香椿树不图诉苦埋下伏笔(1分)。(答对一点1分,只表态不说明理由不得分。)21.(6分)房东、女友、主任都误认为我是借屋里长香椿树诉苦(2分),其实“我”只是想与他们分享一件稀奇的事(2分),只有我的哥们能理解我,认为我的话没有言外之意,所以我才认为他是唯一正常的人(2分)。(意思对即可)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2.(10分)略23.(50分)(请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李廌,字方叔,他的祖先从郓迁居到华。李廌六岁便没了父亲,能够发奋自立,稍微长大点,凭借学问精通而在乡里被称颂。他到黄州拜谒苏轼,赠送文章以求被知晓。苏轼说他的文笔如波涛翻腾,有飞沙走石的气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华,是可以和万人匹敌的,如果再有高尚的节操促进,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了。”李廌拜了两拜接受了苏轼的教导。李廌家向来贫穷,接连三代都没有安葬,一天晚上,他摸着枕头流着眼泪说:“我在这里学习忠孝的道理,但父母没有安葬,还要学习干什么呢!”天亮就告别了苏轼,打算游历四方来完成这件事。苏轼热情给予他帮助,又作诗勉励有节操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几年,李廌便把累积几代的灵柩三十多副全部集中起来,归葬于华山之下,范镇立碑作表赞美了这件事。李廌更加勤奋读书,又过了几年,再见到苏轼,苏轼看到他的著作,赞叹道:“这是和张耒、秦观同类的啊!”乡里举行礼部考试,苏轼主管贡举,遗漏了李廌,作诗自责。吕大防感叹说:“有司主试才艺,竟然遗失了这一奇才啊!”苏轼和范祖禹商量说:“李廌虽然身在山林,但他的文章有锦衣玉食的气质,把奇宝舍弃于路边,是古人所叹恨的,我们怎能没有这种遗憾呢!”然后打算一起推荐李廌给朝廷,没多久,几人相继离开京都,此事便没有结果了。苏轼去世,李廌恸哭,说:“我惭愧自己不能为知己而死,至于勤勉侍奉老师,哪敢因生死相隔而间断!”并且写文章祭奠苏轼道:“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词语奇崛雄壮,读到的人会感到恭敬。李廌喜欢谈论古今世道的安定与动乱,思路通畅而又条理分明,雄辩而又合乎道理。当遇到世道混浊非常事变时,就拍案而起,傲然而视,落笔如飞。元祐年间要求臣民上书言事,李廌上书忠谏书忠厚论,并进献二万字的兵鉴谈论西边战事。朝廷擒拿羌族首领鬼章,将要以法治罪,李廌深刻论析利害关系,认为杀鬼章没有好处,希望宽大处理,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李廌中年无意进取,才定居在长社,县令李佐和邻里买了住宅让他住。李廌死的时候五十一岁。更多试题下载: (在文字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