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和地位】第三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教学课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子的构成又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本课题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对原子的构成内容的抽象思维和对教材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理解成为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科学史料和宏观比喻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学生分析】 我校是社会力量办学,学生多为外出务工随迁子女,他们课外知识有限,知识基础不扎实,而本课题内容又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原子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的质量到底有多大,本课题就是要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带脑子带负电。 2、 了解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过程与方法 1、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2、 体验“发现问题(矛盾)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过程,初步应用有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教学难点: 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媒体】实验媒体:挂图、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多媒体、挂图来诱发学生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教师展示水分解的动画,学生回忆前面讲过的分子、原子的概念。 用情景教学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回忆旧知。提出猜想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板书】课题1原子的构成 学生思考,这里不用给出答案,留个悬念。利用问题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很快引到本课重点。通过科学史实引入问题。 老师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过程和卢瑟福做的粒子穿过金箔的实验后提出问题:原子是一个空心,还是一个实心的球体? 原子能不能再分?如能,那么由哪些部分构成? 原子中有带正负电的粒子,那么原子带电吗?学生听介绍后再阅读P53内容,分组讨论 通过两个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设计三个问题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老师板书:原子是一个空心的球体原子能再分,由原子核和电子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二者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由一小组学习组长陈述结果,其他组给予肯定或补充。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挂图使学生较直观的看到原子结构【屏幕展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的图片教师展示“原子的构成”挂图。让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有关原子弹的知识,争取找到原子弹爆炸的原因。 学生观看挂图,印证上述结论学生交流后,归纳:原子弹是通过原子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制造出来的。 同时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原子已经很小了,其中的原子核更小(引用书中比喻,原子如果是一个大的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就是里面的一只蚂蚁),电子就在这个相对广阔的区域内运动。 教师进一步肯定上面学生的结论,用具体实例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生活化,再次证明原子可分,利用适当的比喻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提出问题:原子核已经这样小了,它还能再分吗?老师讲解:原子核能再分,它由更小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但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原子核并不是一剖为二,一半是质子,一半是中子,并且在不同的原子中,质子、中子本身都一样,区别在于,不同的原子中所含的质子、中子数目不同。)【板书】1、原子的构成原子学生思考、讨论1、引导学生建立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而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观点2、初步给学生建立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概念。3、很多学生会认为原子核是这样的结构,因此这里必须要提醒学生,更正他们错误的观点。 第一课时课堂归纳小结: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原子 原子核 质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对于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小结 (让学生对本节课有更全面的认识)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原子的构成,认识了原子内部的微观结构。现在我们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富强是要靠科技进步的,而科技的进步依赖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认真学好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像张青莲教授那样在世界化学史上写下中国人的名字。同学们,你能谈谈你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本课感受(学生畅谈,既掌握了知识,又在情感和兴趣方面全面提升,从而充满成功的喜悦)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1、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A、质子 、 中子 B 、中子 C 、质子、中子、电子 D、质子、电子2、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 )构成的。A、质子和电子 B 、中子和电子 C 、质子、中子、电子 D、质子和电子3、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 )A、电子数 B 、中子数 C 、核电荷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4、实践证明,任何原子都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_电荷的_和核外带_电荷的_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_和_两种微粒构成的。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_3、按规律填空。 原子的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氢10碳66氧88钠1211铁3026巩固提高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带负电荷 不显电性 不能再分 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 B C D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A12g B12 C1/12g D1/12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7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 。(填序号) 电子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原子 分子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