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南充市高三第零诊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1页
2011届南充市高三第零诊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2页
2011届南充市高三第零诊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3页
2011届南充市高三第零诊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由csrong2005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南充市高 2011 届第零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 南充市教科所 袁明川执笔 一、总体情况分析 这次理科综合考试物理科全卷平均分为 52.6 分,得分率为 0.438,属正 常范围,参考第卷抽样统计表(见附表 1) ,物理科第、卷平均分分别 为 21.33 分和 31.27 分,得分率分别为 0.44 和 0.43。 二、学生答题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主要就第卷的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1实验能力存在较多问题,仍有待提高。 第 22 题由电学和力学实验题组合而成,其中电学实验小题占 12 分,力学 实验小题占 6 分,预计力学实验小题和电学实验小题均为中等难度。22 题实 测难度为 0.54,远低于预计值。主要问题有: (1)物理实验基础理论知识较差 该题第小题属力学类中等偏易的填空型实验题,但因所考内容涉及“光 电门” (光电传感器的一种)和“数字计时器”这两种仪器的基本原理及简单 应用,很多学生觉得很陌生,其实,除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必修加 选修)的实验二(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中有介绍外,实验十三(传 感器的简单运用)中也有较详细的介绍。这种类型的实验题,以前考得较少, 从阅卷中发现,该题的错误率很高。题小题属于 20 分度游标卡尺读数, 对中差生来说, 仍较为困难, 填错的不在少数, 如写成 1.104、 1.16、 1.18、 1.500、 1.8、1.9、1.98 等等,五花八门,其中,填 1.8 的要多一些。游标卡尺的游标 有两种刻度表示方法:一种是分度数,如 20 分度的就标出 120,另一种是 毫米数,如 20 分度的就标出 0.11.0,这次试题考的是第一种表示方法(教 1 材中也是采用这种方法)而误填为 1.18 的学生是基本上不懂游标卡尺的原理, , 只数刻度线数而未换算成实际长度。 由于该小问需学生实际使用过游标卡尺才 能正确回答(虽然也可以背书,但很不容易记牢) ,故暴露出相关实验有相当 一部分学校未开设或学生未很好地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 如题小题填错,即使小题计算方法正确,也会导致错误,由于小 题填错的较多,故小题的两个空也错得相当多,有很多学生填的数字很大, 如填成 7(m/s) 、600(m/s) 、78(m/s2)等等。 (2)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较差 该题第小题系对电学实验电路的分析及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查, 错误率亦 很高。 第小题有很多学生填出了 4 根或以上的可能发生故障的导线, 如填 3、 4、6、7 的较多,另有部分学生填成 2、4、5、6,3、4、5、6、7,1、2、5 (全错) 。第小题是对电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保护电阻的作用的考查,是较 为简单的一个问题,但从阅卷中发现,答对的学生较少,不少学生填的内容风 马牛不相及,如写到:对电路中的电流阻碍一些,使电流表的读数更精确,分 压等等。 该题第小题属于多用电表的使用的拓展问题,难度亦不大,但令人感到 意外的是第一空错误率相当高, 很多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多用电表的红表笔 在欧姆挡时接的表内电池的正极,实际上,如使用过多用电表,并用它来测量 过电子元件(如晶体二极管等) ,不应该发生这样的错误。第二空的错误也较 多,可能是多用电表或电压表读数错误,也可能是计算错误。 从表 1 可看出,A 类中学(国、省示范高中)与 B 类中学(市示范高中、 一般) ,22 题的通过率存在较大差距(分别为 0.66 和 0.43) ,一般认为,这与 学校的实验设备的利用以及学生实验的开出率有较大的关系。 2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学习需进一步加强。 2 第 23 题是一个中等难度的力学综合题,实测难度为 0.55,该题涉及的概 念、规律并不复杂,是对基本概念(向心力)的理解和基本规律(万有引力定 律)的应用,该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未认真读题,深入理解题意,体现在思维混乱,胡乱罗列方程,无 法求解。如求飞船在轨道 I 上的运行速率时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程求解或只 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一般公式等。 (2)只列出 GMm = mg 0,未列出 2 R (R + 3 R )2 GMm = mv 2 R + 3R (3)列式时,将 4R 误为 R 或 3R。 (4)误认为飞船在轨道 I 上受的引力为 mg0,列出 mg 0 = mv 2 R0 =m v2 。 4R 3应用物理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还应进一步加强。 a.第 24 题是一个中档偏上的力、 电综合题, 实测难度为 0.37, 低于预计值, 主要问题有: (1)绝大部分学生未作出示意图或作图草率,即使该作了示意图的错误 率也很高。 (2) 公式运用错误或只写出一般公式、 部分公式, 如写出 F 洛=BIL (错误) , 只写出 F=qv1b,未列出 qUm= 1 2 mv1 。 2 (3)第(2)小问在解答过程中错误较多,体现在思维混乱,无法找出 CD 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的区域,如将可能被粒子打中的区域误为 CH, 而不是 KH;另有部分学生找出了正确区域,但因图不准确,未能算出长度。 (4)不能找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tm,不知道打在 QE 间的粒 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且均为半周期,无法运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的有关公式算出周期,有的学生甚至用直线运动的公式求周期。 b.第 25 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力、电综合题,实测难度为 0.31,有超过 20%的学生未做此题。从阅卷中发现有以下主要问题: 3 (1)该题第小题并不是很难,但仍有很多学生未做或做错,体现在公 式运用错误(如写出 h= 1 mv 2 )或只写出部分公式(如只写出式和式) , 2 无法求解。这个小题中加速度方向判断错误也较多。 (2)该题第小题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学生无法利用已知条件 ?v ?x 列 自然无法算出 a 棒即将与 b 棒相碰时电路的总电功率 P。 出方程 (式) 求出 va , 此外,该小题计算错误也较多。 4表达不够规范,数学基本运算能力较差 规范性表达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从这次阅卷的情况看,这方面的 问题仍然较多,如计算题的文字说明较少或根本没有,公式书写不规范,物理 量及其符号不规范甚至有错字,中文字也不规范(如电压的符号 U 写成 v 或 u 或 v,L 写得像“乙”或 Z 一样,v 的大小写不分,l 写成像 1 的样子, “长度” 写成“卡度”等) 。作图不规范,不准确,不写单位或单位书写错误,只写具 体计算式而无公式等等。另外,从这次阅卷中发现,单纯因数学运算能力较差 造成的错误相当多,这些都应引起充分重视并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加强训练。 三、复习建议 1认真学习高考大纲,深入研究备考策略 近几年四川省高考试题均参照部颁高考大纲命制。 今年省教育考试院增添 了考试说明。物理考纲这几年在内容、要求以及说明上没有实质变化,但加强 了对学生思想素质、社会意识及科学素养的导向,更加注意转变以知识为本的 理念,强化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试题结构几乎没有变化,主干知识没有变 化,实验内容仍是重点。主干知识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及功能关系, 动量及动量守恒,恒定电流、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热学、 光学、原子物理、机械波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力学和电磁学以实验、计算 题形式出现,高中必学内容都有可能被考查。试题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 4 际和渗透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意识有所增强。所以往年的高考试题可以让考生 借鉴。 2加强实验教学 首先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劣与学生实验技能的高低乃至 与高考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对实验题的解答,做过实验与未做或很少做 实验的学生有较大的区别。在复习中,应在教材中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学会灵 活改进实验方法,拓展实验内容,改进实验装置,以高于教材的眼光重新审视 学生实验,设计新的组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 另外,实验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的训练(基本仪器的原理及使用、电学的 实物接线及电路分析,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也需要加强。 2011 年, 四川省将在理科综合物理考试中增加实验操作方面的内容, 这对 各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无疑是一场新的检验。 3.重视理解和分析物理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1)首先要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等方面能力,让学生适当接触全新 题型, 适当注意一些题干较长的实验和计算题。 多思考、 勤动手 (如作简图等) , 深入理解,主动寻求解题思路。这样由浅入深地训练自己,加上对常见题型的 归类分析, 做物理习题时就会在第一时间反应出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和思维方 式,有得心应手的感觉。 (2)另外,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题意,尽可能找出解题的较简捷 的方法,这也是很重要的。在解力、电综合题时,要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和物体 的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的分析,找出需要用到哪些电磁学的基本规律,并注意 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3)注意对应用型试题(如本次考试 17、18、19、21、23 题等类型的题) 的训练。 5 (4)物理的重点知识年年考,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必然不断翻 新变化,可能今年考理解能力,明年考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或以不同的 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同一知识点,不少考题明显带有陈题改造的痕迹。 复习时不要老盯着新题, ,在题型的选择上不要浮躁和赶时髦,不要盲目地强 调热点问题(受阅卷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型题也不会太多) ,而应该把注意力 放在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上,新题型再怎么变都离不开基本知识点, 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 注重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的训练, 真正提高应变能力。 4重视数学知识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近三年来四川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中的选择题和计算题对学生数学能力 的要求有所提高,这导致学生得分率普遍下降。通过认真分析,解这些题需要 用到的数学知识均未超出中学范围,学生不适应的原因是未重视或训练不够, 从这次考试来看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列方程及计算(特别是文字运算)等还 存在较多问题,应切实注意加强针对性训练。 附:南充市 2011 届第零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非选择题抽样统计分 析表(表 1)及非选择题得分率分布直方图(图 1) 。 6 表 1: 南充市高 2011 届第零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理科综合非选择题抽样统计分析表 学 科 题号 满分 值 全市 平均分 x A类 中学 11.90 10.97 9.26 8.71 40.83 12.20 7.23 8.41 9.20 37.04 15.10 5.60 20.70 98.58 B类 中学 7.71 6.48 4.03 3.49 21.71 9.33 2.92 4.70 6.34 23.30 10.63 3.33 13.97 58.98 难度 p (通过率) A类 中学 0.66 0.69 0.51 0.44 0.57 0.81 0.52 0.53 0.61 0.62 0.56 0.37 0.49 0.57 B类 中学 0.43 0.40 0.22 0.17 0.30 0.62 0.21 0.29 0.42 0.39 0.39 0.22 0.33 0.34 全市 0.54 0.55 0.37 0.31 0.43 0.67 0.36 0.47 0.49 0.50 0.54 0.25 0.41 0.45 22 23 24 25 合计 26 27 学 18 16 18 20 72 15 14 16 15 60 27 15 42 174 9.81 8.72 6.64 6.10 31.27 10.77 5.08 6.56 7.77 30.17 12.87 4.47 17.33 78.78 28 29 合计 30 31 合计 总 分 附:1.A 类中学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高中,B 类中学为市级示范高中和一般高中。 2.全市高 2011 届零模理综全卷平均分为 135.8 分,得分率为 0.453。物理、化学、生物三科 平均分分别为 52.6 分、55.0 分和 28.2 分,得分率分别为 0.43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