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猪圈看猪病_第1页
走进猪圈看猪病_第2页
走进猪圈看猪病_第3页
走进猪圈看猪病_第4页
走进猪圈看猪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猪圈看猪病 和谐免疫是关键,低迷的养猪形势下,养猪管理者的常规思维:为降低成本,只有减少投入生产水平下降结果生产成本更高!,猪场一增重成本分析(2011年),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出栏猪分摊的固定成本大幅度降低,差距生产指标,养猪最大的成本是饲料; 养殖效益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养殖规模,也不在于市场价格,而是生产指标。养殖成本的决定因素不是投入而是生产指标。,结 论,增加养猪效益的三个关键环节,一、优化母猪群,确保多生、优生二、和谐免疫防控疫病,确保少死、少残三、全程精细管理,确保猪群快长,饲料报酬高,主题:,走进猪圈看猪病: 认清当前猪病形势猪群的和谐免疫 猪群的健康管理策略 和谐免疫是关键,这些年猪病的流行规律:,与毒株变异有关高致病性蓝耳,口蹄疫及流行性腹泻没有季节性,全国大流行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近年的流行特点: 遍地都是传染原,无法切断传播途径,唯一的措施就是减少易感动物; 生长阶段猪群多发(临床症状非典型,患猪恢复快,死淘率不高)。,1.1FMD,五号病的防控经验,猪圈里看到的临床表现:,猪群初次发病,母猪或育肥猪群都伴有一定比例的腹泻,个别母猪还出现呕吐和腹泻,仔猪腹泻普遍出现在出生的第4至第7天,且腹泻前普遍出现呕吐症状;而在临断奶的仔猪出现腹泻时,将仔猪断奶,仔猪的腹泻情况就很快康复.天龄越小的仔猪发病,死亡率越高,达到80-100%仔猪一般半个月左右再次复发腹泻时,首先是在哺乳后期仔猪,接着较小的仔猪开始发病,最后集中在2至7天发病。,1.2流行性腹泻,为什么会出现新情况?,一个疫病的流行与很多因素有关,这两年猪群腹泻疫情比往年厉害,主要原因除了气候,最关键的因素是猪群免疫抗病力的低下,流行毒株的毒力增强及多病原的并发感染。在一些发病场,诊断除了流行性腹泻,还检测到有圆环病毒2型,蓝耳病、猪瘟及或大肠杆菌等病原。,PED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1)去冬今春我国流行的PEDV分离株高度同源,属于同一进化分支。不同地区分离的PEDV流行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8.5%-100%;(2) 2011 PEDV流行毒株属于G2.3亚型。分离毒株与韩国、泰国流行的毒株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与我国2007年之前分离的流行毒株,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3)PEDV流行毒株与我国疫苗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分离毒株与疫苗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5.9%-98.8%。,技术论点:,1、稳定蓝耳与圆环,仔猪腹泻防控更轻松 在做好圆环及蓝耳疫苗(进口疫苗安全,效果更理想)的基础上,免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疫苗(活疫苗效果更理想),保护力更好。2、仔猪发病,根源在母猪:减少母体排毒,提高母源抗体3、仔猪护理重在保温和干燥,解救病猪重在补液及能量补充,发病场的有效控制措施:TGEPED的防控经验:,母猪:做好基础免疫:圆环、蓝耳、猪瘟;减少母体排毒:饲料中添加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以。如每吨料添加瘟毒康5公斤及强力霉素300克,连续7-10天 产前10天至产后10天的母猪饲料添加卵黄抗体粉2公斤每吨。慎用返饲措施:存在生物安全问题,比如病料中有多种病原(如猪瘟、蓝耳等)会引起散毒现象。,病料采集:7日龄以下表现临床典型症状仔猪:(减少继发感染,含有带猪瘟,蓝耳等病毒的病猪不能作为病料材料。) 操作:处死后取胃及肠道,用冰块保存(井水/无投消毒药的水源),目的使病料处于低温状态。此操作要在一小时内完成。剪碎,加庆大霉素/青链霉素(1千克/20毫升)打浆(豆浆机)。间断式打浆:3秒停20秒3秒停20秒,加脱脂牛奶1:610。完成后分装放冰袋,马上进行反饲,15-20克/头。,反饲对象:后备母猪,断奶后的空怀母猪及怀孕母猪 产前10日以内的重胎母猪,哺乳母猪不返饲.反饲效果指标:临床:第二天30-50%母猪出现拉稀或软便,则合格;若母猪都没有拉稀或软便反应则该次返饲无效.在3日内再反饲一次病料喂不完,放-20度保存(半年)(年底喂后备母猪及第1-2配种年轻母猪)。,返饲措施,返饲措施,返饲措施,对于猪群存在猪瘟或蓝耳不稳定的猪场,建议使用自家腹泻疫苗:母猪群2周内普免2次,4毫升每头,仔猪出生第一天肌注免疫1毫升。,仔猪:出生当天口服口服卵黄抗体粉,1克每头.次,每天2次。出生当天后海穴注射鸡新城疫I系疫苗,每头60羽份。2-7天病猪:采病料做反饲7日龄以上拉稀仔猪:补液补能量15天龄以上仔猪提前断奶,转保育栏喂奶粉(脱脂)。带15天龄以上仔猪的母猪(仔猪不拉稀的),可以给15天龄以下拉稀的仔猪代乳(原来的母猪提前断奶)。,腹泻仔猪的对症治疗:口服或灌服;卵黄抗体粉(用100毫升温开水稀释克拉免力宝各20克,每头每次口服5毫升,一天3-4次)用药配方: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2.5%恩诺沙星注射液20毫升+阿托品10毫升,混合后4小时用完,每头仔猪静脉推注或腹腔注射15-20毫升,管理措施:,3、产床空栏:6日以上时间 切底消毒:烧碱消毒(4小时)-冲栏-含碘消毒剂火焰消毒4、用具: 工人:工作服,水鞋,手套消毒(威牌活性氯) 工具:麻袋,水鞋,饮水(威牌复合醛) 接产护理:干爽消毒剂(密斯砣,洁体健) 带猪消毒:产房,保育舍:干爽,喷雾代替喷淋消毒 5、饥饿疗法: 种猪群2天不喂任何饲料,只提供清洁饮水和电解质。,认清当前猪病流行趋势,2、常见猪病: 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是目前国内猪群最严重的疾病,当前圆环病毒病已取代蓝耳病成为我国疫病的最重要病原,是混合感染的主因,1、与时俱进认清当前猪病形势,临床发病类型以混合感染为主,主要表现以下三种:1)40-60、60-120及130-150天龄猪群表现打堆松毛,消瘦喘气,后期出现关节肿,败血及神经症状,中大猪群以咳嗽喘气,泪斑结膜炎,减料生长慢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原是PCV2+PRRS+HPS,+Mhyo2)以返情率高、低产仔数及高死胎弱仔为特征的繁殖障碍综合征(对比本场生产历史),可能与PRRS、PCV2、CSF或SIV有关。3)以14天龄内及70-100天龄两阶段为主要发病时间的消化道疾病,主要与圆环、大肠杆菌及回肠炎有关。,常见疾病,认清猪病,并不复杂?,猪病概念:“三座大山”,兽医管理的主要措施:,管理与消毒免疫:“蚊帐”药物保健:“蚊香”,猪病形势不断变:科学诊断是关键健康管理跟着变:不能保守旧观念,打苗还是用药免疫是一种投资!,2、猪群的和谐免疫,猪群需要打什么疫苗?免疫程序如何安排?,现在养猪需要打什么疫苗:,圆环病毒() 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支原体肺炎(MH),如何做到猪群免疫的和谐?,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影响本场猪群健康的原凶 和帮凶,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高效安全疫苗, 结合临床生产管理实际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科学诊断是关键,科学诊断分析:流行病学临床诊断(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全面的分析及解决方案引导和谐免疫观念,后备种猪的好坏,关系到猪场未来3年的生产成绩,该如何做好后备母猪的和谐免疫?,1、乙脑:五十公斤左右免疫2、伪狂犬苗和细小病毒苗,配前2周和5周两次免疫3、蓝耳活苗,配前4周和7周两次免疫4、猪瘟+五号苗;圆环+链球菌;肺疫(A和B)等配前各免疫一次,后备种猪的免疫建议:,种猪群是猪场的“机器”,如何安排种猪群的免疫程序?,浙江蓝耳苗的销售汇报,54,2017/11/27,*圆环苗、蓝耳活苗、伪狂犬苗及五号苗 每年三次普免猪瘟的普免3次/年,或是产后3周免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十月份下旬普免,然后在母猪产前3周免疫,直到第二年四月份母猪产前五周免疫链球菌苗,产前四周免疫副嗜血杆菌苗(勃林格),产前三周免疫萎缩性鼻炎疫苗(勃林格).,种猪群免疫推荐方案:,浙江蓝耳苗的销售汇报,55,2017/11/27,伪狂犬1-3日龄滴鼻,56天龄二免,蓝耳苗7-10天龄免疫圆环苗+副猪嗜血杆菌苗 14-18天龄免疫喘气苗21-25天龄免疫猪瘟35天龄免疫,65天龄二免70和90天龄五号苗免疫,生长猪群免疫推荐方案:,猪圆环病毒病与养猪生产,病原学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母猪子宫炎哺乳、保育猪拉稀等)传播方式:血浆蛋白粉传播临床表现:诊断防控:Madec20点建议;疫苗免疫:母猪和仔猪都要免疫; 疫苗质量很重要; 先免疫圆环再免疫猪瘟,圆环病毒病(PCVD)的和谐免疫,什么是 PCVD? PMWS(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DNS(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繁殖障碍与胎儿心肌炎增生性坏死性肺炎增生性坏死性肠炎(类似回肠炎),国内外研究证明圆环病毒可以干扰猪瘟疫苗的免疫圆环病毒可以干扰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圆环病毒可以干扰伪狂犬疫苗的免疫圆环病毒感染导致大量细菌的继发感染,PCVD对猪群的隐性危害:,常见疾病,麦月仪:,圆环病毒对猪群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影响猪群免疫功能低下而使疫病复杂化,育成率降低约5-20%猪群生长速度缓慢,饲养周期延长15-45天饲料转化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0.6-1.2元/kg猪群整齐度差,销售价格平均降低约0.1-0.2元/kg,2 PCVD的防制策略,猪圆环病毒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又一种新的疫病; 疫苗免疫是有效控制该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全世界多个国家的近7年的使用效果证实:疫苗免疫是防控猪圆环病毒病的最佳方法。,疫苗免疫效果无需质疑!,关键是选对疫苗:FLEX系列茵格发猪圆环病毒疫苗,FLEX系列茵格发猪圆环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与全病毒疫苗差异,抗原方面: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的抗原是提取圆环病毒的关键核衣壳蛋白(OIF2),以杆状病毒为载体培养(大病毒容易培养,而且培养收集时一个杆状病毒内就含有大量圆环抗原,保证疫苗的抗原量)、灭活(用二甲胺灭活)及纯化(去除杂质和异源蛋白,使疫苗更加安全)收集得到的纯化抗原,不含其它无效成分,免疫原性更加专一有效。全病毒灭活苗主要缺陷是抗原含量不足及灭活不彻底,用甲醛灭活还会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及其它副作用。,亚单位疫苗与全病毒疫苗差异,佐剂方面:勃林格圆环疫苗的新型水溶性聚合体佐剂打破传统的水包油或油包水佐剂,具有更好的抗原保护、抗原缓释和免疫增强作用,是其它疫苗无法比拟。,抗原颗粒与病毒结构完全一致,下面哪幅图是野毒?,PCATM,VLP: Virus Like Particle 病毒类似颗粒,有关“病毒相似颗粒”理论:,VLP是一个技术名词,是做疫苗的最高境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 一种真 核表达系统,表达出来的蛋白是具有活性的,也就是说表达出的蛋白是具有天然构象的或者是通过特定的工艺使表达出来的ORF2蛋白恢复天然构象,从而形成病毒类似颗粒,具有与活疫苗相似的免疫活性。,疫苗应用,对2周龄及2周龄以上猪群免疫。仔猪仅免疫1针(可保护至出栏)。世界上多数养猪国家的猪群于6周龄以后发病,所以推荐免疫程序为2周龄及2周龄以上猪群。后备猪群可在隔离驯化时或配种前2周或更早进行免疫。经产母猪群可每4月免疫一次。免疫繁殖猪群,可防止PCV2引起的母猪(尤其是后备或初产母猪群)繁殖障碍和垂直传播问题。,最佳免疫时间,出生 (0),断奶 (3 周),生长 (6 周),育肥 (16-20 周),圆环病毒相关临床疾病,免疫力开始产生(2 周),病毒血症开始,使用后的效果,减少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减少淘汰猪改善增重改善均匀度改善饲料转化率,改善酮体品质减少抗生素使用改善猪瘟疫苗注射后的抗体整齐度,与“蓝”共舞浅析猪蓝耳病的和谐免疫,不断认识生产中的猪蓝耳病,我国猪蓝耳病的历史与流行现状,近几年来,伴随着2009年至2011年全国出现O型缅甸98谱系口蹄疫的大流行以及2010年底至2012年全国出现G2.3亚型仔猪流行性腹泻大流行,猪蓝耳病在全国范围内呈区域流行趋势。当前,“高热病”、仔猪流行性腹泻及口蹄疫已成为影响养猪生产的三大疫病。,目前我国猪蓝耳病的表现形式,亚临床感染 亚健康状态,免疫抑制,易继发感染; 对抗生素治疗和 其它疫苗接种应答反应降低慢性感染或持续感染 散发性流产,“滚动式厌食”,保育及育肥阶段猪群连绵不断的呼吸道问题,死淘率增加。急性感染 所谓的高热病,很多场发病从育肥群开始,接着种猪群,最后是哺乳及保育阶段猪群,各阶段猪群均受严重影响。,目前国内猪场对蓝耳病的主要防控措施:,1、 不免疫:加强生物安全,建立阴性场2、封群+血清接种驯化3、免疫+监测(阳性稳定不活跃状态) “蓝”途遥远,很多猪场受困扰!,蓝耳病防控的实践经验及相关案例分析,蓝耳病防控的实践经验,)打不打疫苗?疫苗免疫是猪场蓝耳病控制的有效措施,案例1:,海南LT猪场:能繁母猪800头,传统式猪栏,30公斤左右猪群转到其他生长育肥场饲养,原来母猪免疫勃林格公司蓝耳疫苗(发病前种群有半年未免疫)仔猪群不免疫蓝耳疫苗。2011年6月13号开始最大的一批保育猪发生疑似“高热病”疫情,很快传播到种猪群(高烧不退,流产、死亡)及哺乳保育猪群,,案例1:控制措施及效果,猪群发病后该场场长与勃林格技术服务人员保持联系,并紧急按建议方案使用勃林格的圆环和蓝耳疫苗控制疫情,母猪2次蓝耳疫苗普免,一次圆环疫苗普免,哺乳仔猪开始也普免蓝耳疫苗,之后按照7天免疫蓝耳,14天免疫圆环疫苗,结果:疫情在一个半月内完全控制,总体损失母猪流产18头,淘汰100多头;哺乳保育猪损失近3000头。讨论:仔猪群开始发病,损失严重,因为没有免疫;母猪也发病,但轻微,因为已经半年未免疫。可见“高热病”的预防与控制使用勃林格圆环、蓝耳疫苗能起到明显效果。,2)选择好疫苗是猪场蓝耳病控制的第一步,灭活苗和弱毒苗的选择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的选择,蓝耳病防控的实践经验,案例2,(广东潮州)猪场规模:近350头母猪2010年2月份发生过五号病蓝耳病疫苗免疫:国产蜂胶灭活苗,2010年5月中旬开始发病,生长育肥猪发烧,不吃料,部分呕吐,有神经症状,全身发红,持续几天后出现部分死亡怀孕母猪在一周后出现异常,发烧不吃料,打针难退烧,几天后流产增多,流不出来的约发病4-7天后死亡,发病三周内死亡母猪45头,淘汰30多头产房仔猪死亡率近50%,保育猪死淘率70%,生长育肥猪,生长育肥猪,1.2 “高热病”,有效防控案例分析,主要控制措施:5月26日用勃林格蓝耳病弱毒苗和圆环疫苗紧急免疫,同时饲料加药物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效果:到6月6日,新增3头母猪死亡外,逐步恢复正常;产房仔猪和保育猪一个月后也逐渐恢复讨论:虽然各阶段猪群已免疫灭活疫苗,但还是发病,而且非常严重,可见灭活疫苗对蓝耳病的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3)选择经典还是变异毒株疫苗?,序列的同源性和保护率不相关,存在异源交叉保护经典毒株能够保护变异毒株的攻击,案例3:,番禺XHY养殖场:能繁母猪1200头,两点式饲养,70天龄左右转育肥场(在鱼塘基上建10栋猪舍)饲养,存栏生长育肥猪约6000头猪群主要免疫:母猪群:圆环、蓝耳及伪狂犬均使用勃林格相关疫苗,每年3次普免。仔猪:14天龄免疫圆环和蓝耳疫苗(BI,各0.5头份每头),猪瘟35和70天龄2次免疫(广东永顺细胞传代苗)猪场发病史:2011年3-5月仔猪流行性腹泻,死淘哺乳仔猪400多头;8月26号育肥猪群发生疑似“高热病”,“高热病”,案例3:控制措施与结果,措施:1、8月28号对先发病的2栋猪舍里的猪群(约1100头)紧急接种国产高致病性蓝耳活疫苗;2、8月31号对已经有发病迹象的其余8栋猪舍里的猪群紧急免疫勃林格蓝耳疫苗。结果:疫情持续到9月15号左右基本恢复正常。2栋免疫高致病性蓝耳活疫苗的猪群死淘280多头;而免疫勃林格公司生产的蓝耳疫苗的约5000多头猪死淘只有37头。,案例3:相关讨论,1、为何免疫蓝耳疫苗还会发病?仔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干扰了蓝耳正常免疫;仔猪免疫剂量不足,保护力差。2、经典毒株蓝耳疫苗能否保护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攻击?能有效保护,减少临床损失,但不能阻止野毒进入猪群,在实际生产中,引起猪场发生蓝耳病的主要原因有,蓝耳病免疫不科学:1)不打苗2)不科学免疫只免疫种猪或仔猪母仔、或者同个群体免疫不同毒株疫苗免疫进口疫苗稳定一段时间改用国产苗同时使用多种不同毒株疫苗免疫剂量不足,免疫间隔过长 不坚持免疫,在实际生产中,引起猪场发生蓝耳病的主要原因有:,发生过仔猪流行性腹泻或口蹄疫后处理不当包括未及时补免蓝耳、圆环及猪瘟疫苗(因为这两种疫病发生后,影响猪群的免疫正常状态,在疫情稳定后需要及时补免相关疫苗);没有按免疫程序及时免疫蓝耳疫苗,出现漏免情况;使用外来血清控制疫情,同时也带入外来的蓝耳病毒。,在实际生产中,引起猪场发生蓝耳病的主要原因有:,引种不当:本场与引种的种猪场之间健康状况不匹配;多个种猪场同时或先后引种;一次性大批量的引种(引种数量超过原存栏母猪数量的20%);引种后隔离、驯化及免疫工作未到位就与本场种猪混群等。,蓝耳病防控的实践经验:,4)和谐免疫,建立优势毒株是有效防控猪蓝耳病的关键策略区域免疫率与流行发病率的关系(案例:广东四会、博罗)同个猪场坚持用同一毒株疫苗(案例:汕尾宝山猪场),与“蓝”共舞,和谐相处,猪伪狂犬病的和谐免疫:,猪场成功净化猪伪狂犬病经验,伪狂犬病净化方案:,B.免疫程序公猪:每六个月免疫一次,1头份每头母猪:每三个月免疫一次,1头份每头后备种猪:配种前2次免疫,1头份每头;仔猪:3天龄内滴鼻一次,1头份每头(每个鼻孔1毫升) 8-10周龄肌注一次,1头份每头。,如何净化伪狂犬病?,标记疫苗的应用,猪病学第9版P475,给猪戴上防毒面具,滴鼻免疫的要求:,毒株基因不能缺失水佐剂利于黏膜吸收稳定性好抗原有足够的时间定居专用滴鼻器,如何净化伪狂犬病?,三、总结:猪群的健康管理策略1.影响猪群健康的病因比较复杂,要科学分析猪群健康状况,正确诊断出引起问题的元凶和和帮凶。2.“擒贼先擒王” 先稳定控制好原发性疾病,尤其是圆环病毒病和猪蓝耳病。3.基础管理+和谐免疫+适度保健,养猪之健康管理五大要素,品种,环境,防疫,营养,管理,霉菌毒素,免疫抑制,PRRS + PCV2,豬群免疫力差,疫苗效果差,药物治疗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