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 l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l 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l 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l 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2、学习方法 l 体会根据“转换法”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性的实验方法。l 具备运用物理语言归纳和表达观点的能力。【重点和难点】声波的形成和传播;区别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声音的反射。【自学指导】用红色笔把不理解和读不懂的内容勾画出来,用蓝色笔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勾画出来。快速阅读课本P12到P18的同时用20分钟完成下列问题A、 声音的产生(1) 声是由 产生的。 停止,发声消失。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2) 举一些发声的现象并说明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3) 物理学中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 ,试举例说明其应用。B、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2) 举例说明固体、液体、气体传声。(3) 声音传播的速度跟 和 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C、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 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2) 声音通过 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 【合作探究】1、实验一: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动盆子,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实验二:当低频扬声器发声时,观察纸盒前方的烛焰。由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个实验把 转换成 ,第二个实验把 转换成 ,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 。2、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猜想与假设: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介质,也可能不需要介质方案设计:(1)如图所示,玻璃罩内放一个小电铃,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铃声吗?(2) 用抽气机抽取罩内空气,抽气过程中,听到的电铃声有什么变化?(3) 如果把罩内空气完全抽出,还能听见声音吗?分析论证: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不能在 中传播。3、以下是一些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声波的传播速度(声速)物质速度(米/秒)与空气中声速的比较空气34010倍水150044倍木材(松树)330097倍铁5200147倍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4、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到就形成了,若声源停止振动后由于声音的反射使得声音依然在传播,使我们还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听到声音,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展示反馈】1、针对题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手机的声音越不越小,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空气的关系B乙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说明声音是由物理振动产生的C丙图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是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丁图中,“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2、如图,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的跳动。这个实验室用来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声音传播的原因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中的声速一定大于液体中的声速B. 只要物体振动,一定有声波产生C. 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 人耳听不到B超发出的声音4、 下列选项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 快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5、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另一端敲一下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A. 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6、 甲乙两同学想测一段铁轨的长度,他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于是甲站在待测铁轨的一端,用锤子敲一下铁轨,乙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2秒,假设这段铁轨是笔直的,你知道铁轨有多长吗?7、 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汽车的前方有一座峭壁,司机鸣笛后8s听到由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峭壁之间的距离。(设当时气温为15)【检测拓展】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 一切发生物体都在振动2、 在一篇古文中的这样一句话:“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声音的喜爱之情,这是由于 ()A屋梁的振动B声音的混响C声音的共鸣 D回声3、 在敲响大钟时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原因是( )A.人的听觉发生“延长”B.大钟的回声C.大钟仍在振动D.大钟停止振动,空气仍在振动4、 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A.大声呼救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爬出来C.静下来等待救援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5、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6、子弹在离人34m处以75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经前进了多少米?7、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空气抽取一些,铃声变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只铅笔,把钟敲响以后,用纸在笔尖迅速拖过,可以画出一条弯曲的曲线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有哪些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什么问题?8、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现象二: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猜想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猜想的依据。9、在图4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图 4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决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学材料专业试题及答案
- 转专业学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妇科抗肿瘤考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b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间市场资源开发共享合作协议
- 安徽英语b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 安徽去年会考试卷及答案
- 安徽淮南中考试卷及答案
- 厂区视频监控安装合同范本
- XX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 土地复垦施工设计
- GB/T 5023.3-2008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
- GB/T 21471-2008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轴类
- GB/T 12670-2008聚丙烯(PP)树脂
- 非贸项下对外付汇的政策解读和实操疑难解答课件
-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人际关系-寝室篇》课件
- 水产微生物学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三段式距离保护
- 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内地所生中国籍子女赴香港定居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