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课题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和生活实例展现,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声学知识,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感受到噪声的污染,本节课中学生对噪声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感性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还不能较全面认识噪声的危害及其控制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了许多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例分析,可以由此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入新课。 教材分析本节共分成三部分内容: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及噪声的控制。本节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了解噪声的等级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分析归纳法使用器材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多媒体课件和动画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源的振动 空气等介 人耳鼓膜的振产生声音 质的传播 动传到大脑放一段视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播放一段嘈杂的声音。 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思考、讨论、回答从学生认真看画面、听声音,亲身感受优美的乐音与噪声熟知的知识入手,为下面的分析做出铺垫。二、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1: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及优美音乐的波形做比较。让学生仔细观察三种波形,分析波形规律。 一、乐音与噪声的区别1物理学角度(1)乐音: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波形:有规律的(2)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波形:杂乱无章的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凡是对我们想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播放录像:生活中的噪声,分析、归纳噪声的来源。二、噪声的来源结合现实生活讨论问题:噪声的来源有哪些?我们是否可以将它们分类?交通运输噪声施工、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播放录像:生活中的噪声,分析归纳噪声的危害。三、噪声的危害和噪声强弱的等级1噪声的危害(1)对人心理方面: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影响睡眠、休息、学习、工作)(2)对人生理方面:损害听力、使神经衰弱、诱发疾病常闻声分贝数(dB)感觉微风吹动树叶沙沙声耳语1020极静静夜室内一般说话声3050安静大声说话嘈杂的闹市7090较吵闹电锯110很吵闹响雷螺旋桨飞机起飞120130鼓膜震痛喷气式飞机起飞火箭、导弹发射 140来150无法忍受2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dB。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四、控制噪声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 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引导学生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 探究活动2:如何减弱噪声?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置于空纸箱中;用闹钟作声源,用棉花塞住耳朵。播放录像:生活中如何减弱噪声?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摩托车的消声器防止噪声产生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阻断噪声传播 生产和生活中减弱噪声的措施:1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2狠抓植树和绿化工作。 3汽车等在市区里禁用喇叭,禁止载重汽车穿过繁华的街道及文化区域(如学校、政府、医院等)。 4市区禁放鞭炮。5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设计噪声测量仪。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并分组讨论。思考、讨论、归纳、回答带着问题,认真观看录像。思考、讨论、归纳、回答带着问题观看录像。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思考、回答 提高环保意识。讨论、分析、归纳、回答合作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带着问题观录像。讨论、分析、回答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减弱噪声的措施。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提高环保意识。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提高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意识。三、巩固练习1在城市道路上常见如图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乐器商店特有的标志D道路转弯注意安全2如图所示是城区到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3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4不同材料隔音效果不同,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比较塑料和棉布的隔音性能。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且符合安全原则。 思考、练习、回答创设问题情景,置疑引新。四、课堂小结一、基本知识1乐音与噪声区别2噪声的来源3噪声的危害4噪声的等级5减弱噪声的途径6控制噪声的方法二、基本技能:观察与对比、归纳总结思考、回答、交流学生通过课堂小结,使知识更具系统性。五、知识延展请你为控制噪声提些小建议。思考、讨论创设问题情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六、布置作业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2课本:P45 动手动脑学物理14板书设计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二、噪声的来源三、噪声的危害和噪声强弱的等级四、控制噪声课后反思该课属于应用性质,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贵在设计更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 在录像素材方面,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能体现高科技方面的情景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健康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D乐音有时可能是噪声答案:B解析:乐器在不按要求弹奏时,发出的声音可能成为噪声。优美的乐曲如果妨碍他人时,也是噪声。2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助威声B交响乐团演奏时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答案:D解析:选项A中球迷的呐喊助威声虽然震耳欲聋,但这时既不妨碍比赛,又没有干扰别人,还鼓舞了运动员的士气,是那种场合的需要,故不是噪声;选项B中交响乐队演奏时的锣鼓声是演奏时的需要,所以也不是噪声;选项C中是工人师傅通过机器的发声情况判断故障的部位及原因,故不属于噪声;选项D中,小林和同桌交谈,干扰了其他同学听讲或学习,妨碍了他人,故属于噪声。3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答案:D解析:A、B、C项分别是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D项是不可能做到的。4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出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答案:C解析: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出声音、让家人把耳朵塞住,都是不切实际的做法。5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振动发出噪声,这时控制噪声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是()A从声源处减弱,将衣服放平B关上房门和窗户,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D将洗衣机用厚棉被包起来,既在声源处又在传播过程中使噪声减弱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洗衣机的噪声是因衣服没有放好造成的,所以要从声源处去减弱,将衣服放平,使洗衣机声音减小,不必从传播途径中或人耳处减弱。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答案:D解析:减弱噪声有三个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而D项中说的是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措施,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相混淆。7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答案:B解析: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使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反射回来,从而减少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这属于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8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答案:A解析:摩托车的发动机工作时会发出噪声,给它安装消声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噪声,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戴上防噪声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利用树叶、花草的空隙吸收一部分噪声,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公路两旁建隔音墙,让噪声反射回去,减弱对公路附近居民的噪声干扰,这也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答案:C解析: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无法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学生佩戴防噪声的耳罩,虽然听不到噪声,但也听不到老师讲课;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弱,无法减弱噪声;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图1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图1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答案:B解析:题目中的噪声源是列车及列车行驶时产生的声音,安装隔音屏只能减弱噪声向外传播,无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同时总还有一些噪声穿过隔音屏传向居民区,所以这项措施只能减弱噪声,无法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1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图2答案:B解析:图片中的A和C都是不让噪声源振动,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方法控制噪声。B采用双层窗使飞机产生的噪声不能进入居民家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D中戴耳罩能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噪声有很好的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慢答案:C解析:大雪过后覆盖在地面上的积雪蓬松而多孔,相当于吸音材料,对噪声有很好的吸收作用。二、填空题13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音器是在_处减弱噪声,在道路旁种植树木是在_减弱噪声,戴上耳塞是在_处减弱噪声。答案: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解析: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道路旁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4观察图3中甲、乙、丙三幅防止噪声污染的图片,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_图,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_图,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是_图。答案:乙丙甲解析:仔细观察图片,都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图片,结合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处减弱、在耳朵处减弱。容易判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乙图,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丙图,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是甲图。15在体育馆的顶上和四周有用吸音材料制成的特殊形状的结构,这些结构_,具有_作用。答案:凹凸不平吸音解析:在体育馆的顶上和四周有用吸音材料制成的特殊形状的结构,这些结构凹凸不平,具有吸音作用。16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中减弱;第三种是在_处减弱噪声。答案:声源传播过程人耳解析:减弱噪声的基本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声源处采用的措施一般属“消声”,如;在传播过程中设置障碍属“隔声”,如;在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用吸音材料阻挡的属“吸声”,如。三、解答题17小汉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材料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泡沫塑料板0.3玻璃0.6木板0.4硬纸板0.5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_。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_。答案:泡沫塑料、木板、硬纸板、玻璃松软有孔。解析: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的声音时的实际距离越小,标明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从上面的表格看出,材料的隔音效果好坏依次为:泡沫塑料、木板、硬纸板、玻璃。再联想上述材料的光滑程度和硬度,不难得出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松软有孔。18工厂计划为某高噪声车间的工人们制作消音耳罩,请你设计一下材料的选择:(1)外罩起反射声音的作用,选用哪种材料好?()A软橡胶B泡沫塑料C硬塑料D硬纸板(2)填料要能吸收声音,选用哪种材料好?()A碎钢块B硬纸片C泡沫塑料D木屑(3)“衬里”紧挨耳朵要求触感舒适,选用哪种材料好?()A纸B皮革C木板D绒布答案:(1)C(2)C(3)D解析:(1)中反射声音较好的材料应选质地较硬且平滑的材料,硬塑料为首选;(2)中对声音吸收性良好的应选取质地软,且有疏松微孔的材料,例如泡沫或蜂窝状的材料,由于填料要求越轻越好,因此选泡沫塑料;(3)中从肌肤的舒适角度应选取柔软、光滑的绒布。19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的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广东省管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2026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年新余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广东省管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6国网江西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a卷)
- 2026国网河北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6年大兴安岭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有答案详解
- 蒸汽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施良方
- 4.2.1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全国一等奖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口哨与小狗》课件
- Unit 1 Food for Thought 词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外研版(2019)英语必修第二册
- JT∕T 1477-2023 系列2集装箱 角件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分册
- 《9.1.2-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 国际音标发音口型图解
- (高清版)DZT 0426-2023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