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跨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热潮,从理论到实践持续升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2009年1月,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对做大做强武陵经济提供了政策保障。一、武陵山区基本概况巍巍武陵山绵延了渝、鄂、湘、黔4省,长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大山脉。最高峰为贵州的凤凰山,海拔2570米。山脉为东西走向,呈岩溶地貌发育,主峰在贵州的铜仁地区的梵净山。武陵山脉覆盖的地区称武陵山区,“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边区,共有8个市州、80多个区(县),总面积为15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达3000多万人,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和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总计12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0%。武陵山区是我国跨省交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全国十八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是国家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交汇地带。主要包括:重庆市的黔江区,酉阳,秀山,彭水,石柱;湖北省的恩施州,所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八个县市和红庙开发区;湖南省的湘西州,所辖县市为: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湖南省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贵州的铜仁地区,辖铜仁市、万山特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等。二、铜仁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0年,地委、行署决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将生态茶产业、蔬菜、花生、中药材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计划于2015年达到茶叶100万亩、蔬菜150万亩、花生50万亩、中药材30万亩。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一)生态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几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把生态茶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茶产业已逐渐成为带动农户最广泛、促进农民增收最有力、生态效益最明显的一项产业。截止今年6月底,全区新建茶园49.4万亩,茶园总面积达63.2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11.05万亩,有机茶面积1200亩;种茶乡(镇)达到110个,种茶村达到577个,村民组达到3128个,涉及农户10万余户。2009年春,部分新建茶园投产,全区茶叶产量达7524吨,比2008年增长131.4%;实现总产值4.51亿元,比2008净增2.56亿元。茶叶加工企业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开展质检机构计量认证和 ISO9000、HACCP、GAP等质量体系认证,部分企业相继获得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进一步加大了茶叶品牌的宣传打造力度,在国内外各种茶叶评比中共捧回45个奖项,“梵净翠峰”、“石阡苔茶”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双双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我区茶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品牌基础。(二)蔬菜产业突飞猛进。我区蔬菜生产是今年才纳入主导产业加以重视,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蔬菜播种面积53.3万亩,同比增加4.9万亩,占全年计划任务70万亩的76.1%实现总产量45.12万吨,产值为8.3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62万吨,增收8359亿元。重点围绕旅环梵净山区域发展了铜仁市、江口、松桃、印江蔬菜基地建设。如铜仁市已种植蔬菜4.7万亩,兴办冬春早熟蔬菜示范0.72万亩,建立了谢桥、灯塔、和平、坝黄、环北、河西等早熟蔬菜种植基地,新发展了川硐、滑石、六龙山夏秋冷凉蔬菜基地2700亩。江口县沿江梵公路通过土地流转计划发展蔬菜10000亩,建立核心示范区2000亩。目前,已流转土地6060亩,兑现流转土地金324万元,其中流转到大户面积3583亩,主要发展大葱、芋头、辣椒。在省农委关心下,香港裕东投资有限公司、江口县人民政府、省农委、地区农委四家签订了供港蔬菜基地及示范观光园建设项目,四方总投资1200万元,预计全省旅发大会召开前全部种上蔬菜。计划在“十二五”期末发展150万亩蔬菜,比现有蔬菜面积翻一番。(三)薯类产业初具规模。我区薯类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鲜薯产量200万吨以上,以马铃薯、红薯为主,农民主作养猪业的原料和部分缺粮地区灾年粮食的调剂,缺乏对保健与休闲食品的加工,附加值低。2009年,全区种植马铃薯103万亩,鲜薯总产113万吨,大部分用作饲料,一部分为菜用鲜销。种植红薯72万亩,产鲜薯102万吨,其中高淀粉红薯占30%以上。近年来我区积极培育高淀粉红薯加工产业,目前全区有7家加工企业,3家薯类专业协会,共加工鲜薯6万多吨,生产红薯方便粉丝、红薯粉丝、精制淀粉、红薯粗淀粉共1.2万吨,年产值7000多万元。(四)加快了花生、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特色水果生产。铜仁花生全区各地均有种植,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产量2.3万吨左右。以独特的色香味备受广大消费者偏爱,主作休闲食品,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此外, 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特色水果等产品质优,市场价格挺好。如松桃县在环梵净山的周边乡镇发展百合12000亩,主销上海。沿河沙子空心李、万山糖枣、印江、石阡的金钱桔等久负盛名。近年各地均在着力扩大规模,如铜仁市在茶店、谢桥、川硐、坝黄建立了6个果树生产示范基地,并引进了部分外省优质品种进行试种。全区有野生中药材资源1824种,年储量达30882吨。其中:药用植物213科,717属共1623种,年可采收量29674吨。到2008年底,全区人工种植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面积4.72万亩,产量7100吨。主要品种有:杜仲、天麻、吴茱萸、丹参、白术、五倍子、黄柏、板兰根、山药、银杏、厚朴、金银花等。近年来,地委、行署将中药材产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开发,不但提高了种植水平,提升了中药材质量,还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成为农户致富的财源之一。如印江投入各项资金800万元,建起了29830亩中药材基地,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72个村,覆盖农户5000余户,中药材收入使种植农户人均增收800-1000元,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天麻。世界产量以我国最多,德江县是我区天麻主产地之一,所产天麻个大、肥厚、完整、饱满、色黄白、明亮、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无空心、品质特佳,驰名国内外市场。天麻素含量高达0.36%。德江天麻已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品种保护。德江天宇天麻公司、德江康奇药业公司、德江高山天麻示范场在2007年完成产值120万元。全区每年约有干天麻360吨,主要在省内进行销售,仅有少量销往湖南及广东、广西。其它中药材均为干制后销往省内各地。德江县积极开展天麻有性繁殖育种和仿野生栽培。充分利用当地野生天麻资源进行有性繁殖,优化种质资源,并利用天然林地进行仿野生天麻的轮歇栽培,还积极进行天麻袋料高效栽培技术的引进和研究,编制了德江天麻GAP认证实施方案、德江天麻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进入了GAP企业申报准备阶段。但缺乏天麻保健系列产品的加工,附加值不高。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全区各地均有种植,面积约0.3万亩,产量不详。喜光也耐荫、耐寒、耐旱及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酸碱土壤上均能生长。随着金银花的效用被逐步放大,各路资本投资金银花的热情日益高涨。南京金陵制药厂、湖南九芝堂制药有限公司、贵州百灵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制药有限公司、深圳三九制药有限公司、王老吉饮品有限公司、广州药业集团等每年采购金银花原料约7500吨。 金银花市场需求种植面积预测为50万亩,现全国不足20万亩,市场前景广阔。(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实效。今年以来,积极指导各级龙头企业,抓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和市场宣传,以企业为龙头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2009年,全区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达719个,全区719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成固定资产141596.7万元,比上年增加41556.15万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34329万元,比上年增加20649.5万元;专业市场交易额176832万元,比上年增加4191.5万元;上缴税金3454.3万元,比上年增加1051.69万元;从业人数20292人,比上年增加3245人;建立种植基地94.167万亩,比上年增加5.8331万亩;养殖基地745.57万头(只、羽),比上年增加190.3596万头(只、羽);带动农户468298户,比上年增加56188户;平均每个产业化组织带动651户农户;促进农户户均增收246.3元,比上年增加51.03元。在地区农业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今年5月24日和泰茶业企业被批准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至此填补打破了我区没有国家级龙头企业的空白。三、铜仁地区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由于历史原因,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尤其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欠账较大,防灾减灾系统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弱。早春因干旱,在4月中旬前春耕生产受长期干旱影响,秋收作物播期比历年推迟15天左右。56月多雨,但水稻、烤烟、蔬菜等作物长势不好,水稻、蔬菜、茶叶等病虫害发生较重,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二)农资价格和粮油菜价格上涨,利弊共存。由于价格上涨,冲销了良种补贴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粮、菜价格上涨一方面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城市居民的消费压力增大,社会稳定有了一定的压力;三是农业生产中成本较高。由于我区连片耕地不多,农业机械化在山区推广难度大,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加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茶叶、蔬菜生产、加工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四是今年以来仔猪、商品猪价格长期低迷,畜牧业发展受到冲击,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五是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步伐慢,地县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六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业产业融资渠道狭窄,农村金融担保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难度加大。(三)资金缺乏,投入不足。原料基地建设需要资金量大,投资渠道单一,制约原料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地建设资金来源除了农民自身生产需要投入外,主要就是国家财政投入,龙头企业受到自身实力所限,对原料基地建投入较少,民间资金没有很好调动起来。我区财政资金基本集中在生态茶产业、生态畜牧业,其它的很少,发展不足,间接导致我区特色农产品品种多,资源量少,大规模生产加工的基础落后。(四)对龙头企业扶持不足。由于财政困难,各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少,主要集中在基地建设方面。目前对龙头企业扶持明显不足,除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外,大部分地级、县级龙头企业没有得到扶持性投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农业加工企业要大量储备加工原料,收购季节需要准备大量的收购资金,需要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虽然在地委、行署制定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措施中,要求金融部门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属于中小企业的农业龙头企业遇到贷款门槛高、手续多、抵押难等问题,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和体制不够完善。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滞后,产业化链条短,各产业环节衔接不紧密。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不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松散,合作关系不稳固,不少地方企业与农户虽然签订了收购订单,但仍存在履约率不高等问题。(六)龙头企业实力小,带动能力不足。我区各级龙头企业有120多家,但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专业人才少、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存在加工能力小、加工设备陈旧、加工技术落后、加工产品档次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四、铜仁地区农业协作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主要协作的产业:生态茶产业、生态畜牧业、烤烟产业、特色中药材产业。(一)生态茶产业。以建设100万亩生态茶园为目标,根据气候、土壤、地理环境等条件,科学布局,合理划分茶园基地、茶青市场、茶叶加工、茶叶销售的重点区域。围绕梵净山、佛顶山和乌江“两山一江”,努力构建梵净山生态茶、乌江富硒茶、佛顶山名优绿茶三个茶叶产业带。充分利用我区油茶生产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抓住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机遇,以实现林地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最大化为前提,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全面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在全区范围布局的前提下,重点在玉屏、松桃、铜仁、江口、万山等传统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油茶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区油茶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二)生态畜牧业。继续大力实施生态畜牧业牵动发展战略,加强良种繁育、防疫体系建设,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大力发展生猪生产,积极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禽。构建以铜仁、江口、玉屏、松桃、思南、印江、德江、万山为主的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以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石阡为主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以思南、印江、沿河为主的肉牛生产基地,以铜仁、印江为中心辐射带动玉屏、万山、江口、石阡、思南等县(特区)优质家禽产业带。(三)烤烟产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种植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实施科技兴烟,突出风格特色,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和质量水平;围绕“一基四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和“减工降本、增产增收”的总体目标,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烟叶生产合作社、家庭烟叶农场和25亩以上规模化种植专业户等形式,积极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通过三年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武陵山区优质特色烤烟生产基地。2010年,力争收购优质烟80万担;到2011年稳定建成100万担优质烟基地。 (四)中药材产业。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GAP管理为指导,着力建设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力招商引资,推动中药材向现代化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到2015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以辣椒、大蒜、黄花菜为主的特色蔬菜,积极发展珍珠豆型花生和特色水产养殖。合理开发利用山野菜资源,扶持以沿河空心李、玉屏无核糯柿、万山糖枣为代表的特色水果,到2015年“一村一品”标准村要达到500个以上。在着力抓好四大产业的同时,巩固粮油传统产业,粮食总产稳定在14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00斤以上。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充分利用武陵山区农业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充分发挥潜在优势,在指导思想上应当依据以下几点。其一处理好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要特别重视森林的间接生态效益。其二处理好坝地和山地的关系,坝地抓调整,集约经营和投入,山地抓保护,治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区森林历来是个很大的优势。群众富有造林和护林的丰富经验。梵净山一佛顶山山区以及其山前地带,到今仍保留着许多山多、林多、水田多,粮食多的地区,充分显示了森林在促农保丰收中的巨大生态效益,反之,山区森林过伐,陡坡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林地和牧地遭到破坏,必然影响了耕地。农林牧比例失调,结合不好,就导致整个地区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必须把山,水、田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与开发协调统一。从而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和经济效益的生态平衡。根据本区农业生态地理的特点,首先应当特别重视梵净山一佛顶山地区的自然保护和建设。不仅具有很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次应当保护和建立全部流域的生态平衡,特别是搞好乌江和锦江流域的开发建设尤为重要。它资源丰富,潜力极大。第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这是山区建设良好农业生态系统的根本。根据“立体农业”的特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在林业生产上,应当特别重视生产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相互结合,加强抚育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扩大森林复盖率。营林上应安排好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用材林等的布局,比铡和配置。在林种结构上,要强调发展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环境保护林。在草场建设上,应把草场的保护,改造和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散文阅读方法:语言与情感的体悟教案
- 纪检业务知识培训课件计划表
- 胜似亲人作文200字12篇
- 高中作文中秋来历7篇范文
- 加油我一定行450字(14篇)
- 合作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合同
- 童话寓言作文森林王国的预报员500字(13篇)
- 写人作文我和我的同桌是一对冤家600字(13篇)
- 2025年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干预效果推广报告案例分析试卷
-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与实施方案模板
- 中医养生秋季篇课件
- DB37-T 4546-2022 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技术规程
- 华为战略规划BLM业务领导力模型应用实战
- 产品结构设计的未来趋势
- 2024年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集控值班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
- 2024年自考《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退役军人安置条例》法律法规课件
- NB-T35016-2013土石筑坝材料碾压试验规程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Unit1 -2
- GB/T 44117-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模型参数测试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