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台山市冲蒌中学麦灿林 学科: 物理 授课年级:八年级 学校:冲蒌中学窗体顶端 章节 名称第四章:光的现象第五课:光的色散计划学时 1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光的色散, 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因不同单色光折射本领不同引发的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和看不见的光。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经常见到各种颜色,而对彩虹之类的现象也在雨后经常看到,但不知怎样形成的,对其成因较难理解。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知道有复色光与单色光的区别,并尝试理解彩虹形成原因,体会三原色组合应用。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4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3.通过学生收集和查找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培养学生收集和查找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物理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白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教学难点:色散的原因。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资源三棱镜、圆形烧瓶、光源、PPT课件、多媒体等课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白天我们看到的光从何而来?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引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奇妙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吗?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给了基础差的学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便于学生更新已有经验,接受新知识,诱导学习动机,丰富感知。播放关于彩虹传说的动画,提出“为什么天空中会有彩虹呢?”,引出课题。说明:也可通过播放与光的色散有关的自然现象的图片来引入课题。实验导入演示: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让阳光通过透明的圆珠笔笔杆射到白纸上,小心地转动笔杆,白纸上就会出现“彩虹”了。用多媒体投放到屏幕上。把白纸放在笔杆前,让学生看到照到笔杆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引入新课。二、进行新课推进新课一、色散情景介绍: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光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dispersion),这才解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牛顿是怎样让太阳光色散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出示三棱镜让大家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点评:透明的,有三条棱。演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另一边用白屏承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在黑板上画示意图,播放色散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来解释,更加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和识记。结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色的光屏来承接,在白色光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我们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叫做色散。问题:根据光路可逆原理,被分解出来的七种色光如果逆着原来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棱镜,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点评:七种色光如果逆着原来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棱镜,会复合成白光。新 课 标 第 一 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扩展:雨后的彩虹就是由色散现象引起的。下雨过后,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下半部分较大,上半部分较小。水滴像三棱镜,太阳光经水滴后也会发生色散,空中有很多水滴聚在一起,正因如此,我们在雨过天晴会看到彩虹。设计意图:从生活走向物理,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将生活和物理紧密地联系起来。二、色光的混合问题:阳光可以分解为七种单色光,但我们看到大自然的色彩远比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来得丰富多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点评:一些色光混合后会产生许多丰富多彩的颜色。问题:白光色散后的各种色光混合后又复合成了白光,那么七种单色光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混合后又将得到什么颜色呢?xk|b|1播放色光的混合视频学生观看点评: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值得注意的是,颜料也有三原色:红、黄、蓝,拿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混合也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颜料。它跟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扩展:彩色电视机的制成原理。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画面,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就会观察到这一现象了。三、看不见的光1光谱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点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如课本图。设计意图:在对比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扩展思维。问题:我们在前面学过,人耳有听不见的声音,同样的,是否存在人眼看不到的光呢?点评:在光谱上看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各色光,称为可见光。扩展: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在1800年研究光谱中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的外侧,结果温度上升得很快,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射到温度计上,于是发现了红外线。德国化学家里特1801年在光谱的紫光区域外侧放置了一张照相底片,结果底片感光了,于是紫外线被找了出来。在光谱上,红光以外是红外线,紫光以外是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称为不可见光。2红外线的应用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外线的应用。问题:红外线有什么应用?点评:热作用、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问题: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这桌子在辐射红外线吗?我们人呢?点评:辐射;都在辐射。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展示:多媒体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扩展: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其实也在不停地吸收红外线,吸收红外线后物体温度会上升,按照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烘烤炉。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问题:把遥控器对准电视周围墙壁按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说明什么?点评:红外线可以反射。3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人们可以给皮肤拍照后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_作出诊断。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_,可用在_上。答案:疾病 红外线夜视仪 瞄准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80.5-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第5部分:基于2.5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
- GB/T 46280.3-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第3部分:数据链路层技术要求
- 2025年机关老年大学招聘笔试模拟考试题
- 资源共享合作协议模板
- 2025年企业战略规划师专业技能认证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品牌形象设计师综合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健身教练技术水平考查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经理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参考文献
- 2025年国际企业管理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人工智能的性传播疾病预防个性化方案研究-洞察阐释
- (高清版)DG∕TJ 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大全(每日一练共22份)
- 蒸汽锅炉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羽毛球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儿童合唱教学课件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西藏日喀则支行春季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摆线针轮减速机考核试卷
- 电力拖动培训课件
- 《新能源材料概论》 课件 第2章 热电转换新能源材料
- DB37-T 4382-2021 环保稳定型胶粉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