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欲——略论幼儿绘画兴趣培养.doc_第1页
随心所欲——略论幼儿绘画兴趣培养.doc_第2页
随心所欲——略论幼儿绘画兴趣培养.doc_第3页
随心所欲——略论幼儿绘画兴趣培养.doc_第4页
随心所欲——略论幼儿绘画兴趣培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心所欲略论幼儿绘画兴趣培养摘 要:孩子的世界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拿起了手中的画笔,添加无限想象与创造,绘出心中所想。本文从幼儿绘画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年龄、心理采取适合的兴趣培养途径,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词:兴趣 美术教育 培养 想象力Arbitrary - On the interest in cultivating childrens paintingAbstract: The childs world is a colorful world of things around them filled with curiosity and interest. So they picked up in the hands of the brush, add unlimited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draw the mind think. In this paper, childrens paint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for different age and interest in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to take appropriate way to improve children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Keywords: Interest imaginative ar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激素,是幼儿学习的巨大动力。它可以帮助幼儿主动获得知识,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做到。男孩总是画“汽车”、“轮船”,女孩总画“太阳”、“小花”、“小草”等。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情感得不到充分表现,绘画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幼儿受益较少。 从我在平常教学实践的观察中,对于怎么去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谈一谈我的观点。 一、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设计是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第一步。现代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让幼儿学会学习。因此,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具备绘画的原动力和内驱力,这就是幼儿发展的动力机制。杜威告诉我们:“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中,早已暗含着教育所追求的东西。”教师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去把握幼儿的兴趣,需求中所蕴含的,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及可以开发的教育生长点,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空间。美术是以有形的物质材料,塑造出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可视形象的视觉艺术。它具有直观性、可感性、对人们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也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在环境创设中,我注意到教室内外的装饰,墙壁的美化,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比如:在墙面装饰中,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雪碧瓶,快餐盒、马粪纸等废旧材料制做竹林、草地、大树,利用泡沫板、彩色皱纹纸绘画、编贴立体感较强,色彩鲜艳的墙面“海底世界”“可爱的熊猫”“我的祖国”等。此外,增设美术角,为幼儿提供黑板、粉笔、五彩胶泥、卡纸,方便幼儿随意涂抹,使他们的理想及所见所闻都能在这块园地里得到充分展示。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不仅能够随时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欣赏美、而且能够随意及时的表现美、创造美。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二、教给幼儿绘画的基本方法,把创作的余地留给幼儿。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幼儿的学习并非成人教学的产物,相反,他更多要归因于幼儿自己在活动和成人所提供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现代美术教育主张启迪幼儿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讲介和示范非常重要。语言讲解的形象是否直接影响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能刻板地要求幼儿去模仿画,而是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幼儿,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m、n等线条,让幼儿猜猜看,教师把这些线条有趣的组合在一起变成什么?教师根据上述线条示范色画出空中小鸟,水中小鱼,春天的花朵等,然后请小朋友也来根据上述的各类线条,把它们有趣的组合成一幅幅画面,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比一比谁画得最多最好。由于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持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教师的启发和指点,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新形象在自己的手中展示出来。为了丰富幼儿对物体造型的印象,我还组织幼儿外出参观散步,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动物园的各种动物,马路上的汽车、花草树木,楼房等物体的形状,请幼儿说说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成。如:公共汽车是由长方形、圆形组成,花朵是由半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组成,雪松是由三角形、长方形组成等。活动前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的各种图形纸,先由教师示范拼贴一组画面,请幼儿欣赏,并说说教师拼贴的画中有哪几种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蜻蜓,梯形,三角形组成帆船,半圆形组成花朵。然后,请幼儿动脑筋,把几种图形用不同的组合方法,拼贴成各种画面,看谁拼贴的又形象又美丽。于是,孩子们兴致勃勃拼贴出许多丰富有趣的画面:有的用圆形、半圆形拼成了小鸡、小鸟;有的用圆形、长方形等拼成了红绿灯、公共汽车;还有的用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拼成了太阳、房屋、草地、小兔等,应有尽有,使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让幼儿感到自己是绘画的主人,从而产生更大的活动积极性,促使其向高一级水平发展。最后,再让幼儿根据自己所拼贴的画面,用勾图方法进行线条造型,也就是把拼贴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三、以游戏形式组织绘画教学。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游戏的内容最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我将绘画活动故事化、游戏化。如:幼儿画“龟兔赛跑”命题组画时,我先让幼儿听故事,然后去饲养角、自然角观察兔子、乌龟,回到教室后再让幼儿戴上头饰玩“龟兔赛跑”的游戏,最后再让幼儿动手画。由于前者的辅垫,所以幼儿的画面真实、生动,绘画时不感到有任何压力,使幼儿们在游戏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真正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获得成功感,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首先要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能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由于每个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速度,需要,兴趣,学习形式都具有不同特点,加之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家庭的影响,其知识经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不相同。因此,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成功的体验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必需考虑到每个幼儿的特殊需要,不能把每个幼儿看成是一样的、相似的,不能用相同的教育要求,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幼儿。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发现,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为什么美?如:幼儿画“美丽的手套”装饰画时,对待能力一般的幼儿,教师只需在难点处帮助一下,重点教幼儿掌握用直条、横条、斜条构成图案进行装饰;对待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即可。由于教师在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丰富的画面,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此外,我们还设置了美术长廊,幼儿的绘画作品都插展在透明塑料袋里,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位置,幼儿也可以随时向同伴,成人讲介自己的作品,使每位幼儿在不同程度上树立成功感和自信心。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我认为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很有必要。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们班的幼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孩子们喜欢参加美术活动,回家后也愿意动手绘画。并能主动利用社会、自然、生活及各科教学等丰富的题材进行创作,不仅充实了画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也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水平和艺术设计能力,使幼儿的绘画作品多次在美展中获奖。通过实践,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让幼儿大胆地去想象,去创造,只有让幼儿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只有让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使幼儿对绘画有足够的自信心。勿容置疑,在上面所说的这几点中,“兴趣”首当其冲是所有的几点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没有兴趣,孩子是被动的去作画,很难出精彩的画作。下面就“兴趣”一项,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 从玩和画的结合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古希腊的柏拉图说:“若把强制与严格训练成为少年做孜孜求学的方式改为引导兴趣为主,他们势必动力喷涌,欲罢不能。”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常常提出“玩”,时时念着“玩”,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在娱乐、玩耍中学习美术知识的技能。教育内容、方法应该多样化,应该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运用一些趣味的游戏。如画“花瓶”,老师拿着一个藏有花瓶的口袋,让孩子闭着眼睛去摸,感觉它形状及结构,然后由孩子们根据想像去设计这个花瓶来分析花瓶的结构原理,讲评设计方案,这节绘画课就轻松的上完了。让幼儿在玩中画,画中玩,在玩画中找到乐趣,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这些由目的,由任务又带了游戏性的绘画活动,幼儿极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很自然地接受绘画技能。二 、 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新鲜的生活经验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有些孩子爱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应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是帮助孩子孩子在艺术天地里成长的重要方式,应该多带孩子爬山、游泳甚至生活中的吃饭,刷牙等点点滴滴,都可以说是丰富孩子作画感的源泉,孩子要透过亲身的经验,才能画出生动充满情感的作品,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的习惯,陶冶美的情操。三、选择丰富有趣的内容,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兴趣与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就不会产生兴趣。因此,就要在选材上下功夫,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绘画特点来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如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玩具等,可通过看光碟,讲述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把绘画的内容串成故事情节,并跟随故事情节展开作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作画的兴趣。这些题材幼儿既感兴趣又乐于接受。 爱玩泥,撕纸是孩子的天性,也可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它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幼儿所喜欢幼儿在捏泥、撕或折、粘贴的活动中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又有助于他们绘画时表现此物体。如:用棉签画“串儿红”前,先进行撕纸,有序粘贴活动。幼儿通过粘贴,对花形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也就很容易了。四、利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都有兴趣,但不会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生动的语言巧妙的运用在美术教学中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易于让幼儿产生轻松、愉快的游戏心理,使他们乐于参与,更能使之成为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手段。如带幼儿到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和大树、小花讲话“大树,大树,你真高,我给你画张画像吧!”这些充满情趣的语言,在无形之中就会使幼儿产生作画的兴趣,才能使美术活动变得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 不断改变绘画地点、幼儿作画位置及幼儿绘画材料,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经常作画方式单一的绘画方式,幼儿会感到厌倦。因此应注意不断改变画画的地点和幼儿作画的位置,来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如:户外作画。在室内作画时将桌子合并,大家围成一个圈,有时站着,蹲着画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抓住幼儿绘画特点,调动幼儿情趣,他们都能认真作画,课堂纪律也松弛,活而不乱,同样收到好的效果。此外,幼儿十分喜欢集体作画。同在一张大纸上,一目了然看到自己和小朋友的合作成果,心里会非常喜悦。在绘画过程中,他们兴趣很高,分别在纸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也增强了集体意识。求异、好奇是幼儿的又一重要的心理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会使孩子们感到索然无趣。油画棒、水彩笔,绘画形式单一,幼儿缺乏对多种绘画工具交替组合运用的能力画面单调。因此,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如:油水分离画、拓印画、粉印版画、实物版画、刮画、水墨画等,这些作画形式幼儿易学,色彩鲜艳,效果好,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设计美术活动时,采用富有情趣的表现形式,不仅使画面丰富多彩,而且幼儿也容易对绘画产生兴趣。六、让幼儿自由想像,大胆创作,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表现他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态度的特殊形式。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幼儿的想像和创造,要激发幼儿画画活动中的主动创作能力。以往的绘画课只注重教学效果,幼儿绘画多以命题画为主,教师怎么教,幼儿就怎么画,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幼儿的创造性,长期以来,不仅使幼儿失去绘画兴趣,更可能会扼杀幼儿刚刚表现出来的艺术天赋。因此,教师在命题画活动中,要认真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若发现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就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大胆创作,如:画“我的小手”,让幼儿在画自己的小手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创作,在手的造型上添成小兔,大树等。也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像,大胆创作,从而更好的发挥幼儿的绘画积极性。七、多鼓励少批评,培养幼儿绘画自信心。幼儿需要鼓励与赞赏。他们做出一幅画时,老师适时说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成为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及时给与适当的鼓励,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兴趣,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辅导幼儿作画时,应该尽量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如“很好,颜色真美。”或是“如果。将会更好。”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要尽量可能避免指责的话语,如“难看死了,你真笨!”这样容易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八、赏识-评价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我们不能只拿“像与不像”、“行与不行”作为评价一幅幼儿作品的标准。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们有更多沟通。如展览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得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而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幼儿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绘画已被承认是培养开拓人才的理想手段。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注重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很显然,对于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教师是站在怎样的一个角色。我们要做到的又有哪些?1、 发现并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幼儿阶段绘画的兴趣比绘画本身更重要,因为兴趣是幼儿绘画的内在驱动力,许多孩子从小就爱拿着笔乱画,这种表现恰恰体现出孩子对绘画萌发了最初的兴趣,这时我们应对孩子的兴趣予以支持和鼓励,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幼儿的浓厚兴趣。、 让幼儿自由地画。我们要给孩子自由画画的机会,幼儿是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在这种绘画的游戏中,幼儿才能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其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也才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幻想尽情发挥。我们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同时,不要让孩子模仿成人的范画,要培养幼儿自主作画的能力,幼儿画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的思想表现,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春天到了,许多小朋友画了嫩嫩的绿绿的树叶,可芮芮小朋友把树叶画成了金黄色,刚开始我以为他画的是秋天的树叶,又一想,他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吧,他解释说是太阳光照射下的树叶是金黄色的,原来他想画太阳底下闪着金光的叶子。于是我便让他按照自己的想像画春天,果然他交出了一份于众不同的画卷。、 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幼儿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幼儿画。幼儿画是幼儿内在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的体现,画出来的东西往往在大小比例上把握不准,也不懂得物体的深度,如果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认为孩子的画这也不行那也不像的话,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应将幼儿的画与他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与情感联系起来,多持肯定和赞成的态度,多加表扬,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幼儿绘画时,不能一味注重结果,而应注重绘画过程,幼儿的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关键在于幼儿的绘画过程,教师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幼儿画得好不好上,而因把重点放在他们如何表现内心活动,怎样反映他的周围环境上;注重幼儿绘画的热情、兴趣和努力的程度,特别是他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幼儿绘画的基础,幼儿绘画有其独特性,他们往往不按事物的本来面貌画画,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寄托在所画物体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达到成人所不具有的独特境界。著名的画家毕加索说过:“要我摹仿大画家的画难不倒我,我却穷尽于生动去尽量试画孩子的画。”我国6岁幼儿胡晓舟所画的“荡秋千”获得1979年世界幼儿画一等奖,她画的是一个小女孩在月亮上荡秒千的情景,而这种“上天揽月”的构思正是她独特想象力的表现。那么,家长呢?家长在对于幼儿绘画的培养中,能否做到不扼杀幼儿的绘画兴趣呢? (1)幼儿涂鸦时常不被家长理解。孩子画画弄脏了墙壁、弄脏了手脚、弄脏了衣服要挨骂甚至挨打,这就无意中挫伤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 (2)家长不了解幼儿心理,认为他们是在瞎画。常听有的家长说:“这孩子尽胡画,哪有太阳是绿的呀!人比房子还高!”“你画的像什么呀!难看死了。”在幼儿对自己所画的画感到心满意足时,却被大人泼了冷水,渐渐对画画丧失了信心。 (3)强制幼儿画画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下子给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上午弹琴,下午练字,晚上画画,还要规定孩子一天必须画几张画。幼儿一般做一件事情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如果硬要他们根据家长的意愿去做,往往会适得其反。 (4) 脱离幼儿实际,过早地让他们学习一些成人技法,会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或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绘画兴趣。有的家长还过早地给幼儿下结论,认为他没有绘画天才,不是画画的材料,这就扼杀了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再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该怎样去做,怎样才能做好。 一、从玩和画的结合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幼儿大多喜欢绘画课,特别是对那些五颜六色的颜料很感兴趣,只是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绘画时缺乏耐心,容易厌倦。有些老师和家长对幼儿绘画能力期望值过高,老师布置作业多,家长催着幼儿画,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我们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游戏等形式,通过让幼儿想想、做做、玩玩、画画,让他们在玩中画、画中玩,在玩和画中找到乐趣,增加兴趣。二、培养幼儿对绘画的想象力。幼儿由于分析、综合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感知笼统,极少能够画出结构完整、比例适当的形象。如画人物常常把耳朵忘掉,胳膊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