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三章和解剂和解剂 概说概说 【 概念 】凡是采用 调和 的方法,以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调,上下寒热互结者统称和解剂。 【 范畴 】 和解少阳本剂包括 调和肝脾 调和肠胃 【 注意事项 】1.凡 表邪未解 ,或 邪已入里 ,阳明热甚者,不宜使用和解剂。2.凡由劳倦内伤,饮食停滞,气血不足而见寒热者,不宜使用。3.七情内伤,肝脾不和,治宜配合思想开导方法。第一节第一节和解少阳和解少阳 概说概说 【 主治 】 :适用于邪在足少阳胆经,症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 【 常用药物 】 :由于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即要透解半表之邪,又要清泄半里之邪,还要防邪深入,所以常用柴胡或青蒿与黄芩相配为主,佐以益气扶正或行气分利之品,使邪尽去而无后患。 小小 柴柴 胡胡 汤汤 伤寒论伤寒论 组成 柴胡黄芩 人参大枣半夏炙甘草 生姜 主治 1.伤寒少阳证 。 2.妇人热入血室。3.疟疾;黄疸 病机 邪踞少阳,胆胃不和 治则 和解少阳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神情淡默咽干、目眩、心烦 、口苦喜呕、不欲食苔薄白,脉弦其它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 方解方解 柴胡 疏邪透表 君 共解少阳之邪黄芩 清少阳实火 臣 (上焦得通)半夏 生姜 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助君药臣药攻邪之用 佐(津液得下) 人参大枣 为 佐 益气生津和营卫,扶正助祛邪甘草 为 使 (胃气因和)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 以 祛邪 为主,兼顾 正气 ; 以 少阳 为主,兼和 胃气 。 如此配合,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 “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汗出而解 ” 。 柴胡配黄芩 ,一散一清,升散透邪,清泄除热,为治 少阳病寒热往来之要药 ,其 柴胡用量 宜 大 于黄芩。 而方中人参、炙草、大枣,既可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又可防止少阳之邪深犯,并非单纯为健脾而设。 运用运用 1、辨证要点: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 2、用量特点: 柴胡重用,柴胡 人参、甘草 1倍以上。 3、 现代运用:急性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急性胃炎、慢性胰腺炎属胆经湿热者。大大 柴柴 胡胡 汤汤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组成 柴胡 黄芩 芍药半夏生姜 枳实 大枣大黄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 (少阳初入阳明) 病机 少阳病不解 ,入阳明化热成实 治则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大柴胡汤组成趣记大柴胡汤组成趣记大豺虎,夏军只是要找姜琴主证病机分析主证病机分析 寒热往来,胸肋苦满 少阳病不解 呕不止,郁郁微烦 少阳阳明合病 邪兼入阳明化热成实 心下痞满或心下痞 鞕 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苔黄。 方解方解 本方系用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而来。 君 小柴胡汤中之 柴胡、黄芩 以和解少阳为主。 臣 小承气汤中之 大黄、枳实 以泻阳明实热,并有杜绝邪热全入阳明成腑实证之意。 芍药 柔肝缓急止痛 佐 半夏 和胃降浊以治呕逆不止 助半夏和胃止呕 佐使重用 生姜 ,配合 大枣 缓和枳实、大黄泻下伤胃之弊 调和营卫而和诸药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去 人参、甘草 , 重用生姜,加大黄、枳实、芍药 而成,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因少阳之证未罢,故仍以小柴胡汤作基础;但邪已内结阳明,恐益气不利攻邪,故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以泻热结;加芍药是为缓急止痛而设,重用生姜在于和胃止呕与协柴胡以解半表之邪。若 少阳之证已罢,阳明里实未成 者,不宜运用本方。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或心下满痛,便秘 ,苔黄,脉弦数有力。 2、现代运用: 常用于治疗胆道疾患。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青蒿脑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壳陈广皮碧玉散 滑石、甘草、青黛 主治 少阳湿热证。 病机 胆胃湿热,痰浊阻滞。病机特点:偏里热 ; 有痰热湿热 治则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蒿芩清胆汤组成趣记蒿芩清胆汤组成趣记高皇下令,诸臣只戴花草症候病机分析症候病机分析 邪在少阳胆经热盛,正邪纷争,故寒热往来如疟,里热较甚,故寒轻热重。 胸胁为少阳之分野,热郁故胸胁满闷。 脉右滑为痰浊,左弦为肝胆经有热。 肝胆之火挟痰浊上冲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 舌兼现杂色为胃气不正。方解方解 青蒿苦寒芬芳清透少阳邪热 君 黄芩苦寒清泄胆府邪热 竹茹、半夏清化痰热而止呕 臣 陈皮、枳壳宽胸畅膈和胃降逆 赤茯苓利水渗湿佐、使 滑石、甘草导湿热下行 碧玉散 青黛清泄肝胆经郁热和中利湿导胆热下行全方共奏清胆热、化痰湿、畅气机、和胃气之功。运用运用 本方主要适用于少阳湿热之证,属热重于湿者。 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闷,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证治要点。 可用于暑湿时邪所致之疟疾。蒿芩清胆汤与小柴胡汤的比较蒿芩清胆汤与小柴胡汤的比较功善和解少阳,透表力强,并能益气和胃, 小柴胡汤 扶正祛邪;用治少阳病半表之邪偏重,兼 胃虚气逆者,临证每多伴有咽干目眩,不 欲饮食等证候。 两方均能和解少阳;用治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脉弦等少阳证者。清胆热之力较强,能利湿化痰,理气宽胸, 蒿芩清胆汤 多用治少阳病胆热偏盛,兼有湿热痰浊阻之 证,临证并见寒轻热重,吐酸苦水,甚或黄涎,舌红苔腻,脉弦滑数等第二节第二节调和肝脾调和肝脾 概说概说 【 主治 】 用于 肝脾不和 的病证。其证多由 肝气郁结,横犯脾土 ,或因脾虚不充,肝失疏泄,而 肝木乘脾 ,以致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以及手足不温等证。 【 常用药物 】 疏肝理气药 +(如柴胡、枳壳、陈皮等,与)健脾药(如白术、茯苓、甘草等配伍组方)。四四 逆逆 散散 伤寒论伤寒论 组成 炙甘草 枳实 柴胡芍药 主治 1.阳郁厥逆证 。2.肝脾气郁证 。 病机 木克脾土,肝脾不和 ( 肝脾气郁 ) 治则 养肝疏肝,理脾达郁 。肝气郁滞调肝药 脾气郁滞理脾药 四四逆逆散散组组成成趣趣记记主证病机分析主证病机分析 伤寒邪气内传, 肝 气郁结气机枢转不利 阳气 内郁 , 不能透达四肢 四逆 (手足不温,脉弦。)横逆乘脾 肝 气郁结 脾 气壅滞 脾阳 不达四肢 (木乘脾土) 四逆 肝脾气机郁滞 (泄利下重) (胸胁、脘腹疼痛,胀闷,脉弦)方解方解 君: 柴胡 疏肝理气,透邪解郁。臣: 白芍 养阴柔肝,缓急止痛。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血以补肝之体, 体用并治 。佐:枳实 行气导滞而理脾。柴、枳相配,疏肝理脾,调畅气机 。 使:炙甘草 合芍药酸甘化阴,增强养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力;调和诸药。* 主要 配伍: 柴胡 枳实; 柴胡 白芍;白芍 甘草。运运 用用 辨证要点: 胸胁、脘腹疼痛,脉弦。 现代运用: 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等病证属肝脾(肝 胃)不和者。 衍化方: 本方枳实易枳壳 + 川芎、香附、陈皮 柴胡疏肝散 ( 景岳全书 )。逍逍 遥遥 散散 太平惠民太平惠民 和剂局方和剂局方 【 组成 】 柴胡 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 病机 】 肝郁血虚,脾失健运 。 【 主治 】 肝气郁结,血虚脾弱证。 【 治则 】 疏肝理气,养血健脾。 主证病机分析主证病机分析肝气郁结,木郁乘土经气郁滞 脾弱失运 血虚血不上荣两胁作两胁作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食少神疲,脉虚;头痛目眩, 月经不调,舌淡 。 方解方解 君: 柴胡 疏肝理气而解郁。臣: 当归 养血补肝,调血行滞;白芍 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柴、归、芍 同用, 疏 肝气而 调肝之用 , 养 阴血而补肝体 , 体用并治 。 佐: 白术、茯苓 健脾益气,并资营血生化,又实土以御木乘; 薄荷 助柴胡以解肝郁,疏达肝经郁热 。 烧生姜 温胃和中。使: 炙甘草 配白芍以养阴缓急止痛;益气和中调药。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 补肝体、助肝用 体用并调 肝脾同治 , 气血津液兼顾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 辨证要点 : 胁痛,神疲食少,舌淡红,脉弦而虚。本方为调和肝脾的常用方、代表方。 2、本方为中医妇科之常用方剂 3 、现代运用: 慢性肝炎、肝硬化、肋间神经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乳房小叶增生、精神分裂症、黄褐斑等病证属于肝郁血虚脾弱者。 痛痛 泻泻 要要 方方 丹溪心法丹溪心法 组成 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 主治 脾虚肝旺 痛泻 。 病机 脾虚肝乘,脾受制于肝。 治则 健脾,疏肝理气 。主证病机分析主证病机分析 土 虚 肝 旺 肝气横逆乘脾 脾运失常清浊 升降失调 肝脾气 机 郁 滞 腹痛肠鸣, 大便泄泻, 反复发作,泻必腹痛; 舌苔薄白,脉弦缓 。 方解君: 白术 益气补中以治脾虚; 健脾燥湿以促脾运。臣: 白芍 养肝柔肝以泻肝之实; 缓急止痛。术、芍 相配 补脾柔肝,培土抑木 ,调和肝脾。佐: 陈皮 芳香化湿以醒脾; 行气和胃。 防风 散肝疏脾,升清阳以止泻; 运用运用 1、辨证要点: 泄泻,泻必腹痛,肠鸣,脉弦缓。 2.现代应用: 慢性结肠炎、急慢性肠炎、神经性腹泻属于脾虚肝 旺者。第三节第三节调和肠胃调和肠胃 概说概说 适用于寒热 互结 于中焦,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 等证。 常用辛温药与苦寒药如干姜、生姜、黄连、黄芩、半夏等为主组成寒热并用的方剂。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伤寒论 【 组成 】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黄连 大枣 炙甘草 【 主治 】 肠胃不和,寒热互结之 心下痞 证。 【 病机 】 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正气虚弱 。 【 治则 】 平调寒热,散结消痞 半夏半夏泻心泻心汤组汤组成趣成趣记记主证病机分析主证病机分析 少阳证误下,损伤中阳 邪热乘虚内犯( 肠胃) ( 寒 ) + ( 热 ) 寒热互结 心下痞满 而不痛; 肠胃升降失司 呕吐,肠鸣,下利; 邪偏热挟湿 苔腻而微黄,脉弦滑数。 病位: 心下 肠胃 ; “泻心 ”者,泻肠胃也。 邪在少阳当宜和解,不宜攻下,误下则徒伤其中气。因虚致寒,少阳之邪进一步乘虚内陷,寒热之邪错杂于中焦,影响了气机的升降出入方解方解 君: 半夏 辛开散结以除痞;和胃降逆 。 臣: 干姜 温中散寒;黄连、黄芩 清降泄热。 姜、夏 + 芩、连 :既寒热并用以平调寒热;又辛开苦降以散结消痞。 佐: 人参 a.补益脾胃之气以促运化 ;大枣 b.防温燥、苦寒药伤及虚土使: 炙甘草 (兼) 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 辛开苦降 寒热并用 补泻兼施运用运用1、辨证要点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利,舌苔薄黄腻。 2、现代运用: 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不完全性胃幽门梗阻等病证属于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 . 3、衍化方: 本方减干姜之量,再加生姜 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 本方重用炙甘草(四两) 甘草泻心汤 伤寒论病案举例病案举例 王某,男, 50岁,因肝区隐痛伴形体消瘦 1年余而住院治疗,西医诊断为迁延型肝炎,经护肝治疗后疗效不明显,特请中医会诊。诉仍有右胁胀痛,纳呆,肠鸣,矢气,大便溏,精神疲倦,形体瘦弱,苔薄白,脉弦细。思考题思考题 1.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主治病证、功用、主要药物配伍有何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油站安全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安全法修正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应知应会安全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透析肾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
- 消化道早癌ESD护理
- 大出血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 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报告
- 创意活动命名策划方案
- 尿脓毒血症护理查房
-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教学查房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DNDC模型使用手册
- DL∕T 2487-2022 电力燃煤机械名词术语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总监-特种设备考试题库
- JBT 9189-2016 水基材料防锈试验方法 铸铁屑试验
- JJF 1064-2024 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
- 《春江花月夜》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本)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福建省泰宁县》参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