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学设计(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会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知道乳浊液和洗涤剂洗去污渍等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过程和方法:通过物质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探究实验,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以及简单实验的设计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重点和难点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难点:评价实验方案。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控制实验变量的意识和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能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物质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探究实验,如用手触摸烧杯外壁、用温度计等等。但是设计出不用温度计进行探究物质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实验装置,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容易,需要教师先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一些点拨。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多联系日常生活,做实验,实验的创新等等。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讲授、启发法。实验准备演示用品:烧杯、洗衣粉注射器、塑料瓶、水、玻璃棒、药匙、固体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分组实验用品:三只各装有100 mL水的烧杯、三份质量相同的固体NaCl、 NH4NO3、NaOH、水、玻璃棒、药匙、温度计。投影仪及相关图片多媒体、(或自制动画)。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基础互查、情景激趣1.请各小组2人互相复述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的、 的混合物。(2)汽油去油污的原理: 。 2.提出问题:洗衣粉去污的原理是什么?洗衣服时,会感觉到洗衣粉溶于水发热,请同学们猜想原因可能是什么? 固体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会怎样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乳化现象。3.出示目标:(1)会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3)知道乳浊液的概念和洗涤剂洗去污渍等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下面我们就围绕同学们的猜想和疑惑来进行研究。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29页至31页,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溶解于水时会出现 或 现象。(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 ,硝酸铵固体溶解水时会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 。(3)乳浊液:由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例如油水混合物。(4)悬浊液:由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例如浑浊的黄河水。(45)乳浊液的特征:是 、 的,静置后会 。(56)乳化作用: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 ,而不聚成大油珠,使油和水不再分层,使乳浊液的 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67)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 功能。一 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图片:洗衣粉时,会感觉到洗衣粉溶于水发热,请同学们猜想原因可能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可能是洗衣粉加入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升高,因而感觉发烫。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出示目标:1.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2.通过物质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探究实验,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简单实验的设计。下面我们就围绕同学们的猜想和疑惑来进行研究。二三合作探究活动与探究(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一)活动与探究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 阅读有关教材,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活动目标:设计实验方案,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活动目标:设计实验方案,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2. 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展示实验方案: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23. 评价实验方案教师的提供一个设计方案如下,:各小组将老师提供的方案与自己的方案比较,说出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什么?各小组将老师提供的方案与自己的方案比较,谁的方案更佳?说出你的理由。你在以后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什么?阅读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 5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填入下表中。(2)将两药匙NaCl、NH4NO3、NaOH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填入下表中。(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水中加入的溶质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溶解现象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结论各小组将老师提供的方案与自己的方案比较,说出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评价:我们的方案太笼统,老师的方案较详细,可操作性强,所用的水都是1050 mL,三次所加的溶质的质量也相同,对照性强。老师的方案所用的水都是100 mL,三次所加的溶质的质量也相同。因此老师的方案更好。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对实验条件作周密的考虑。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实验方案设计中,要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4. 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注意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观看视频:氯化钠溶解于水第一、二、三、四小组探究NH4NO3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第四、五、六、七、八小组探究NaOH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第七、八九、十、十一小组探究NaCl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填写有关表格。(表格见上)45. 交流各组实验所得的结论: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OH溶于时放出热量。(二)三活动与探究二:不用温度计,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活动与探究(二):尽可能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对下列问题任选一个进行探究。(1).设想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aOH溶于水时大量放热。(2).设计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3).设计想一种实验方案既能验证NaOH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1.播放教师演示实验:吹泡泡学生思考:为什么放到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第一个塑料瓶注射器内会吹出泡泡? 为什么第二个捏扁的塑料软瓶膨胀现象不明显?2. 这是以前的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实验装置,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试验中分别出现什么现象?其中哪一个实验不能用来验证物质溶于水吸热或放热? 图一现象图二现象图三现象图四现象气球膨胀塑料瓶上升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木板粘在烧杯底部白磷燃烧这以下是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分液漏斗中的水流下,会产生什么现象呢?播放视频:分液漏斗中的水流下质疑:该装置中的不当之处,分液漏斗中的水流下,就会有气泡冒出。应改为右图。 3. 不用温度计,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小玻璃瓶、塑料软瓶等等,更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设想,画出实验简图。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学生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设计:学生:在玻璃杯底部用石蜡粘上小木块,就可用来验证NaOH溶于水时大量放热。学生:在小木块上洒一些水,再放上一个玻璃杯,即可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学生:将用过的小玻璃瓶用合适的橡皮塞密封,在橡皮塞上安上一支用完的透明圆珠笔芯,既能验证NaOH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改,当之处 。教师:同学们的设想是否正确,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请同学们课外继续去探讨。(三)活动与探究三:我们看哪些组的同学完成得出色,完成得好的小组将有一份纪念品。 乳化现象同学们在家中洗过碗吗?粘满了食用油的碗用水很难洗净,应该怎样清洗?为什么?下面我们观看“实验9-4”,完成以下表格。播放:改进实验9-4注射器内吸入的物质现象用水冲洗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2. 思考: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相同吗?学生讨论、总结:前者是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后者是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资料卡片:了解农药中的乳化作用反思与小结:1. 我们化学学过的与温度变化的事例有哪些? 放热: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燃烧都放热、镁与盐酸反应放热。吸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2.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课堂检测:1.名字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硬水 B. 油水 C. 泥水 D. 蒸馏水2.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A. 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B. 高锰酸钾溶于水进行杀菌消毒C. 有机农药的合成或使用 D. 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3.夏日里在野外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的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熟石灰4.如右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后,U形管内有色液面发生的现象是A处升高,B处下降,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C. 硝酸铵D. 生石灰5用水做试剂,不可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 )A. 石灰石、食盐、烧碱 B. 汽油、酒精、浓硫酸C. 无水硫酸铜、大理石、碳酸钠 D. 氯化钾、硝酸铵、硫酸钠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实验验证活动与探究(二)中你所设计的方案的可行性,填写下列表格。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五材料装置图原理反思与评价:比较活动与探究(一)中的实验方案与活动与探究(二)中的实验设想,说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一)中用到了温度计,适合于测量任一物质溶解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学生:用生活中的代用品做实验,只有温度有很大的变化,才有明确的实验现象。教师:你们是最棒的!只要我们善于比较、善于分析,说不定未来的科学家就诞生在你们中间。教师:刚才我们探究了几种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那么为什么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1页内容。师生共同分析:溶质溶解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可投影下列图片(也可动画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794-1-110:2025 FR Optical fibre cables - Part 1-110: Generic specification - Basic optical cable test procedures - Mechanical tests methods - Kink,Method E10
- 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重庆知识教育培训课件
- 暑假培优练:实验综合练 -2025高一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Module1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 (含答案)
- 重大危险源管控
- 老年人身体变化课件
- 《中外语言对比》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CN115359845B 一种融合单细胞转录组的空间转录组生物组织亚结构解析方法(广东工业大学)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
- 苏教版2025-202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DB32T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全部课件(含19课时)
- 二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 全册教案
- (完整版)英语能力B级考试课件
- (中英)订购单-Purchase-Order
- 框架结构(课件)
- 有机化学第五章 脂环烃
-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