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目精选.doc_第1页
诗歌鉴赏题目精选.doc_第2页
诗歌鉴赏题目精选.doc_第3页
诗歌鉴赏题目精选.doc_第4页
诗歌鉴赏题目精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题目精选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千秋岁秦 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色图景?在词中有何作用?(4分)(2)有人评说“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1)描写了一幅城郭外溪水边,花影摇曳纷繁,莺声呖呖的春深景色。(2分)以景衬情,更好地表达词人的愁苦。(2分)(意思对即可)(2)词人由眼前,忆往昔,忧未来,深感前路茫茫,生命如春天一样正在逝去。(2分)忧愁悲苦如浩瀚的大海噬啮着词人的心灵,“愁如海”一语形象地表达出词人的谪恨离痛之深广,确为全词点睛之语。(2分)(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题王石谷画册玉簪蒋士铨低丛大叶翠离离,白玉骚头放几枝。吩咐凉风勤约束,不宜开到十分时。【注】即玉簪花,夏秋季开花,色洁白如玉,有清香。花蕊如簪头,故名。 (1)作者怎样描绘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的?(4分) (2)作者看到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从中透漏出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1)第一句写玉簪花的叶子,叶大而繁茂;第二句写玉簪花的花蕊,有含苞待放的(白玉搔头),也有已经开放的(放几枝),给人生机勃勃之感。(4分)(2)得赶紧吩咐凉风,对玉簪花梢头之花勤加约束,不要让他开到十分,因为那样的话玉簪花的美就会消失。表现了作者爱美、惜美的感情。(4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元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苹,暮云凝碧。 .注: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2)“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4分)(8分)(1)(4分)承上启下(过渡)(2分),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1分),又引出了下朗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1分)。(2)(4分)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摩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2分)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2分)。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千秋岁秦 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色图景?在词中有何作用?(4分)(2)有人评说“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1)描写了一幅城郭外溪水边,花影摇曳纷繁,莺声呖呖的春深景色。(2分)以景衬情,更好地表达词人的愁苦。(2分)(意思对即可)(2)词人由眼前,忆往昔,忧未来,深感前路茫茫,生命如春天一样正在逝去。(2分)忧愁悲苦如浩瀚的大海噬啮着词人的心灵,“愁如海”一语形象地表达出词人的谪恨离痛之深广,确为全词点睛之语。(2分)(意思对即可)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小隐自题 (宋)林逋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1)诗的首联中说“清深趣有余”,请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人“趣”的理解。(4分)(2)有人说颔联中的“鹤”、“蜂”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1)诗人通过刻画“竹树”“ 庐”“ 闲鹤”“ 懒蜂”一系列意象,(1分)创造出一种闲静淡远的境界;(1分)又通过“开卷”“ 荷锄”等动作描写进一步表现了自己对无拘无束的渔樵生活的热爱,歌咏了诗人归隐的志趣。(2分)(2)鹤可以戏水,亦可以临水静观,蜂本来是采花的,但也可以不采,而诗人饮酒读书,荷锄劳作,也都是任性而为,他们本质上是统一的。(2分)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用鹤之闲、蜂之懒写出诗人自己散淡、自由无拘、无所追求的归隐生活,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2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 行 即 兴李 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宜阳,地名,这里有唐代的行宫,在安史之乱中,行宫被严重破坏。(1)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精彩,请作简要赏析。(4分)(2)表面看全诗字字写景,实则是句句含情。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自”和“空”。芬芳的花朵自开自落,悦耳的鸟鸣无人欣赏,“自”和“空”两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清、寂寥冷落的意境。(4分)(2)以眼前“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出诗人花落鸟空啼、国破山河在的愁绪,抒发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的伤感之情。(4分)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本诗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分) (2)尾联中“渐相亲”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联系全诗,分析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4分) (1)宁静(寂静、安谧)(1分)/凄清(萧索、冷落)(1分)反衬(衬托、以响衬静)(1分),烘托渲染(1分) (2)温暖亲切(欣慰、喜悦)(1分)日暮时分,独自行走在冷寂、萧瑟阴森的山区让人惊惶不安,心生恐惧;月亮初升,又见边境的烽火没有越过秦地,这一地区平安无事,内心得到几分慰藉;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终于看到山村人家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每层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8阅读下面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桂州腊夜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释】戎昱在唐广德至大历年间,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瑾幕下任职,大历后期宦游到桂州(州治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夔的幕宾。此诗是他到了桂州第二年的岁暮写的。赊,长、远。(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主旨作简要赏析。(4分)(2)这首诗是按什么过程来叙写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1)“分”“孤”用得好。(1分)“分”是从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说明了诗人梦断以后直到听见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1分)“孤灯落碎花”写所见,“孤”字既实写诗人环境的冷清,又传达出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1分)此联通过一闻一见,将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意在言外。(1分)(如果答“落”字用得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2)这首诗叙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2分)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1分)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1分)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卜算子 程垓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词中“雁”、“蛩声”“月”这三个意象,作具体分析。(8分)(8分)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由盼望到失望、由失望到凄怨、由凄怨到断肠的变化过程。(2分)“雁”这一意象取鸿雁传书之意,主人公长时问登楼远望,却没有盼到远方的音讯,传递出了主人公的失望之情。(2分)“蛩(蟋蟀)声”如泣如诉,更显庭院寂寂,从而衬托出了主人公的寂寞和凄怨情怀。(2分)“月”这一意象,代表着思念、相会之意,而主人公在月上之时却形影相吊,由苦苦思念而产生的悲怨之情更令她柔肠寸断。(2分)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8分)西江月苏 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2)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4分) (1)“凉”字用得妙。(1分)因为指中秋时节天气凉;(1分)诗人遭贬,感到悲凉;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暗含世态炎凉。(1分)(2)既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云遮月),又借此抒发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被贬之后的孤寂之感和失意后的苦闷心情)。(2分)且“月明多被云妨”多指自古贤良多被奸佞陷害,美好的品质常被污浊掩盖,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2分)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东 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荦(lu?)确,高低不平的样子。请简要分析首句“雨洗东坡月色清”中“清”字的妙处。(4分)这首诗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自我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8分)(4分)“清”字有清澈、澄明之意。一个“清”字描绘出雨后月光的皎洁,营造了清新、澄澈的意境,展示了诗人清静、淡泊的内心世界。评分标准:写出“清”字的意思得1分;“清”字的效果3点,每点得1分。(4分)这首诗表现了一个热爱生活、淡泊名利、不畏艰险、自得其乐的诗人自我形象。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天津桥春望 雍陶注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注:雍陶,晚唐诗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 (2)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5分) (1)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是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3分)(2)这首诗采用了对比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2分)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人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让人自然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3分)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1)(2)两题。(8分)鹧鸪天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