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禄丰县仁兴中学 张金昆1、能描述并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测量温度;4、探究物态变化;理解熔点、沸点,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5、尝试交流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二、中考考点分析和学情分析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基础知识,属于中考中较易的内容,近6年中考每年都要考查填空、选择,只有2009年在出现实验考查;本章内容所考分值最少4分,最多8分。新课程不再强调对物态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掌握,而是要通过对物态变化的认识,能较深刻地了解自然界的雨、雪、雾、霜等自然现象。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本身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为九年级的复习课考虑到学生学完这部分知识很久了,对于比较基础的部分知识学生已经遗忘,所以我预设:本章的复习,用第一课时的时间复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这章知识有个整体性的归纳,形成知识框架,理清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教会学生判断物态变化的技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和考点,为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烂熟于心,对基本方法透彻理解,对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本节课通过目标教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勾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主动的去总结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理清知识线索,形成知识结构;给学生更为开放的空间,让他们去回忆、去讨论、去总结、去联系生活、去应用,使学生在轻松和谐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三、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和各种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能列举生活及自然界中六种物态变化的实例,特别是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相关现象。(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2、过程与方法: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分析各种物态变化过程的区别及联系。通过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水的沸腾实验的,用图像法来直观表达实验现象进行归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生活的物态变化并能根据所学知识来判断生活中的现象是属于什么物态变化,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判断六种物态变化是属于吸热还是属于放热。难点: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测试题及反馈练习题(word文档)五、教学策略先用一个“在生活中、水有哪些形式存在?”提问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再让学生针对课前复习时自己总结的各节内容进行全班再讲解、再复习。在对全章知识复习之后,让学生回到练习中去,改正练习题中的错误,达到对复习知识的再应用。最后,反馈练习,针对本节课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再巩固。六、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以图片水的存在形式来引入,并举例,夏天,喝冰冻矿泉水,外壁的水是那里来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水珠。)空气中的水蒸气那里来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入空中。)总结:冰、冰晶是固态的水,小水珠和水是液态的水,水蒸汽是气态的水。水的旅程,这用我们前面学到的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就能解释,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五章物态变化。(二)、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中考考点(三)、全班分为6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导学卷,带领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并进行勾画,再通过课件查漏补缺,落实双基。1、温度计的复习(对照课件)。温度计的原理、种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1)、温度a、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单位: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c、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d、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体温量程-201103542分度值10。1所 用液 体水 银煤油(红)水银特殊构造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熔化知识点。(1)、定义:(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 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3)、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4)、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还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而且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5)、熔化规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学生对照课件进行讲解,并提问:ABCD各段物质所处的状态。点拨:B、C点所处的状态。(6)、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a、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 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b、熔化吸热的应用: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3、凝固知识点。点拨: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同一个温度。凝固现象:“滴水成冰”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凝固放热: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4、汽化知识点。主要对比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进行复习。(1)、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a、沸腾: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b、蒸发:1)蒸发现象: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2)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自身的温度。 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5、液化知识点。点拨:液化实例是重点内容,需要加以强化记忆。(1)、液化现象:水开后,壶嘴看见 “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2)、液化的方法分为:降温、压缩体积两种方法1)、降温(遇冷、放热)液化:雾与露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2)、压缩体积液化: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6、升华知识点。升华现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升华吸热(冰升华成水蒸气):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7、凝华知识点。点拨:凝华实例是重点内容,需要强化记忆。凝华现象: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霜前冷的原因,因为下霜的过程是凝华的进程,要放出热量,所以相对于下霜之前,下霜之前冷一些。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现象,由固态变为气态;钨丝冷却,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凝华。跟据这种现象我们就可轻而易举地判断出新旧灯泡了。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领域求职宝典:工资会计面试模拟试题与解析资源
- 学习新修订《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全文
- 2022第九个烈士纪念日专题
- 叶县教师招聘面试实战模拟题库
- 品牌服装成本体系解析
- 物质进出细胞
- 【开题报告】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
- 软件绘画教学体系构建
- 十二指肠溃疡治疗要点
- 校庆庆典活动策划与执行框架
- 肩关节脱位-课件
- 对新员工保密基本培训
- 2025届湖北省部分学校新高三新起点暑期效果联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解析版)
- GB/T 6553-202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表
- 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 2024年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考试题库(单选、多选、判断题)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五)
- 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全册教案
- 出入境证件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